农村教师队伍构建状况及策略

时间:2022-07-04 10:17:05

农村教师队伍构建状况及策略

河南省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没有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就没有全省教育的发展。提高河南省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重点是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其关键是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素质并且相对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为了了解和掌握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我们编制了“河南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调查问卷”,对农村教师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调查研究概述

(一)调查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辅之以个别访谈。问卷分为单项和多项选择题。

(二)调查研究对象及内容

随机选取了参加河南教育学院“国培计划———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和参加河南教育学院数学系函授学习的农村教师作为调研对象,共计180人。调研对象虽然为数学教师,但基本上能够代表农村教师的现状。在被调查的农村教师中,女教师占50.9%;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左右,比例为50.9%;教龄5年以下的占22.8%,教龄在5~10年的占17.6%,教龄在10~20年的占45.6%,教龄在20年以上的占14%。调研内容主要为农村教师的学历结构、教育资源、专业发展、培训状况等四个方面。

(三)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18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71份,有效率为95%。调查时间为2011年8月至11月。

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调查统计和个别访谈,发现我省农村教师队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教师的学历与能力不相配

调查显示,职前毕业于本科院校的教师占38.9%,毕业于专科院校的占44.8%,民办转公办的教师或中师毕业的教师占16.3%。所有参与调查的教师中,只有8.8%的教师职前毕业于师范本科。经过近几年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虽然不少农村教师通过脱产、函授、高师自学考试等途径获得了本科学历,但教学能力和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一方面,在学历提高中,因为文科专业便于自学,获得学历证书也相对容易,因而78%的农村教师选择的是文科专业,这使农村教师学非所教问题非常突出。另一方面,在学历提高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仅关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师范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因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虽然达标了,但教育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农村教师教育资源紧缺

由于缺少图书资料,教师自学自研缺乏参考资料。89.5%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通过个人购买相关资料、书籍来充实教学内容,还有5.3%的教师由于资料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全凭经验感觉,只有5.2%的教师能通过图书室资料或网上资源来充实教学内容。新课程针对农村的教学参考案例本来就不够,再加上农村教师教育资源紧缺,导致农村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受到制约。[1]教师把握教材尚且困难,更谈不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得不到解决,直接影响到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与发展。

(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困难

据接受调查的教师反映,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专业指导和缺乏对专业发展的重视。另外,调查数据还表明,教育观念落后(31.6%),教师培训不足(28.1%),教师工作强度过大(22.8%),教育经费短缺(19.3%)等也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困难的原因。农村教师参加的教研活动主要形式也仅是教师之间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91.2%)传统的形式。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不强,科研能力比较薄弱,专业发展滞后,限制了农村的教育改革与创新。

(四)农村教师培训问题突出

1.参训机会少调查显示,平均每年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次数在1次以下的占37%。农村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少,走出去学习的机会更少,制约了农村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培训效率不高调查显示,认为以往参加的培训对自己的教学科研帮助很大的农村教师仅占38%,而58%的农村教师认为培训虽然有一定帮助,但并不明显,可见培训效率不高。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主要原因是:培训的内容针对性、时效性不强;过多的理论说教,操作性不强,更多的只是思想熏陶,而未能指导实际运用;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没有真正了解受训者的知识结构和培训需求。

3.教师培训经费困难、工学矛盾突出一方面,培训经费不足,导致部分地方培训要教师出钱,农村教师工资本来就不高,在培训中让教师个人承担费用,必然削弱其参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调查显示,农村教师平均每周20学时以上的占68%,教学工作量过大。为了解决工学矛盾,教师培训大部分安排在寒暑假或周末,挤占了教师的休息时间。这也影响了农村教师参训的积极性。

三、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离不开坚实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引领和实施又必须依靠农村中小学教师来完成,针对河南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创新农村教师管理体制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教学能力

1.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河南省大部分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相对落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总体上落后于城市地区。因此,要不断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的力度,开展分层分类培训,打造以县级为基础的“国培”、“省培”、“市培”、“县培”四级培训联动机制,全面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让农村教师充分认识到,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感受到培训的必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培训成为教师的自发行为。

2.改革农村教师培训内容调查显示,教师在培训中希望学习的知识方面,新课程理念占32.6%,学科专业知识占54.4%,学科教学法占56.1%,教育技术占49.1%,教育研究方法占35.1%。访谈中,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希望通过鲜活的课堂范例学习掌握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其教育教学实践,而不认同从理论到理论、从抽象到抽象的培训内容。因此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现实,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使培训实现既解惑又解渴的目的,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构建农村教师培训新模式采取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学术交流、远程教育和校本研修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创新农村教师培训模式。培训方式应由训练指导向实践活动转换,在教师培训方式中体现培训理念,对参训教师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调查显示,教师在短期集中培训中喜欢的教学模式方面,案例分析占80.7%,教学观摩占66.7%,说课评课占56%,分组研讨占50%,成果交流占40%,参观考察占98%。培训要体现学员主体、问题教学和互动参与,采用讲座对话、案例教学、课堂观摩、说课评课、分组研讨、成果交流、参观考察等多种参训教师喜欢的培训形式,把培训渗透到教师真实的教学情景和过程中,让教师通过个人体验的方式把教育教学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以此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4.保障农村教师培训经费落实学校公用经费5%用于教师培训等有关规定,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完善农村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5.健全农村教师培训制度建立教师培训与教师考核、教师资格再注册和职务聘任等相挂钩的制度。将培训与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相结合,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控,保证培训质量。

(二)丰富农村教育资源,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访谈中发现,农村地区学校相对封闭落后,可供学习的资源很少,又缺乏专业引领,教师的教学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摸索,因而制约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只有改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才能真正推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一方面,改善农村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如增添图书、电脑、仪器设备等,同时增强农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判断和反思,强化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另一方面,地方高师院校应与农村中小学建立协作关系,合作共生,不仅要为农村教师提供进修平台,还应主动送教下乡,对农村教师给予经常性的指导。农村教师要通过大学教师的专业引领,了解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将实践经验升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增加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大学教师通过与农村教师合作可以更好地感知中小学实际教育情境,增长实践智慧。[2]这种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形式,既能激发农村教师的主体意识和研究精神,又能为探索农村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促进师范院校融入基础教育、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按社会需求调整高师培养方案提供支撑。

(三)实行城乡教师交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调查显示,94%的教师认为实行城乡教师轮校任教,可推进城乡教育科学均衡发展,带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师制度,落实城乡教师交流。一要保证农村教师的编制,稳定农村骨干教师队伍;二要完善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促进城乡教师双向流动[3],特别是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引领农村教育发展;三要建立城镇支教教师评价体系,对支教效果实行绩效评估,以确保支教质量。

(四)建立切实有效的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农村教育事业

一是建议河南的地方高师院校试行免费师范生教育。采取提前招生、公费培养、定向就业等办法,确保免费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为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学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骨干教师,这将有效解决河南省农村教师“进得来”的问题。二是建立特殊的农村教师津贴制度。对长期在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提高津贴补贴标准,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待遇差距。三是建立激励与管理机制。设立农村教师奖励基金,对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农村教师予以奖励,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留得住”的问题。四是建立农村教师带薪进修制度。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要求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针对农村教师工学矛盾,构建带薪进修制度,使之通过带薪进修参与交流、观摩、讲评、研讨等活动,增长才干,提高能力。五是建立退休补偿制度。根据其服务年限,退休时发给其一定数量的补偿金[4],以此吸引优秀教师长期在农村从教,终身在农村从教。如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乐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确保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