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以赛代练思考

时间:2022-06-12 11:36:44

高校钢琴教学以赛代练思考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教学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方式已经不再顺应时代的发展了,在具体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水平,还需要和钢琴比赛结合,充分保证自身演奏水平的切实提高,从而在音乐的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以赛代练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人民对生活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重视物质上的富足,也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建设钢琴作为一种音乐,是一种高雅的艺术,通过聆听,可以增加人们精神上的愉悦感,提高审美情趣,所以钢琴在我国近些年的地位越来越高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不仅仅是一种专业,还是一种素养的培养因为钢琴表演也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强调在舞台中的实践性,所以为了保证学生的稳步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将“以赛代练”的方式加入高校钢琴教学中,突破传统钢琴教学的不足,充分保证学生对演奏能力和技巧的正常发挥

一、利用“以赛代练”,构建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高校钢琴教学中,引入“以赛代练”的这种教学方式,直接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计划,从而教学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教师在设计学生教学内容时,应该提前设计好学期中学生应该参与比赛的次数,将比赛的具体内容紧密结合,从而根据比赛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比如教师如果想重点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保证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教师就要在平时训练的曲目中,选择比较困难的歌曲,保持学生的技术、手指机能在良好的状态中比赛中必弹曲目为奏鸣曲中的板块乐章,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必须将其的训练加入其中此外,在选择学生比赛的曲目时,要结合比赛的主题和学生自身的情况,如果自选乐曲,就可以选择篇幅适中、集中表现力丰富的中外作品总之教师要紧密结合比赛的要求,充分达到比赛比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教学要求但是以比赛为导向容易产生一些疑问和质疑:学生为了比赛而学习,学习的丰富性和均衡性会不会受到影响首先,在如今的社会中,就是需要在精益求精上大力着墨,需要的是能够成熟表演的钢琴家另外,现有的比赛丰富多彩,通过带领学生多次参与比赛,不仅在学习方面增加机会,还会提高学生弹奏的数量,保证学生平衡发展

二、结合“以赛代练”,丰富教学方式

通过“以赛代练”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加入,学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生在传统的钢琴教育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目标感,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缺乏动力,只是被动学习而加入钢琴比赛,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得到好成绩,也会主动学习,自发提高自己比如在正式弹奏一首曲子之前,学生就会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去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并且聆听多种版本的经典演奏,对作品内容和技巧进行仔细分析,这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带着主动性,提高了对作品的理解,还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平等互动,坚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另外,为了让学生能够正常面对比赛,适应比赛的节奏,把握良好的比赛心理,教师还要改变传统一对一的教学方式,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开发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战性和变化性比如教师可以在比赛之前组织小组观摩、互相观摩评价等在大教室中模拟比赛现场,并且要具体到观众、灯光、比赛设施、服装等,充分对学生开展专业性的训练,让学生对比赛的环境和氛围产生熟悉感,在正式的比赛中就能保持正常的心理,提高心理素质

三、融入“以赛代练”,完成教学目标

为了保证整个高校钢琴课堂的有效性,教师还应该因材施教,对于不同专业、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比赛,从而通过参与比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有的比赛是个人冲刺,有的是集体提高,有的是自我丰富对于自身技术比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为其设置较高的目标,让其参与规模更高的钢琴比赛,促进学生更好地磨练自己的技术,教师还要积极整合资源,促进其更快地成长对于技术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选择比赛难度不大,形式多样化,获奖比较容易的比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信,通过比赛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也能够进行一定的挫折教育,更加主动投入学习对于比较差的学生,可以鼓励参与海选比赛,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多为声乐学生伴奏,提高舞台经验,培养舞台自信

总的来说,“以赛代练”的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更加成熟进步,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了舞台的表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另外,通过这种比赛的方式,对高校专业教师的修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紧跟时代,本质上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促进了学生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发展作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刘晓婧.通过非专业钢琴竞赛探索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发展模式[J].艺术科技,2014,(06):30-36.

[2]许金昕.高校钢琴教学中“以赛代练”教学体系的建构[J].黄河之声,2018,(20):157-159.

作者:张佳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