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困难生感恩教育现状与路径

时间:2022-04-28 03:58:19

高校困难生感恩教育现状与路径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愈加重视,建立了完整的“奖、助、贷、勤、减(免)、补”资助体系。但是存在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受助观念存在歧区、受助学生感恩意识薄弱,本文基于高校困难生的感恩现状,进一步分析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出较完善的资助制度和感恩教育体系。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感恩意识;资助

近年来,我国学生资助工作经过多年的完善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导向、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建立了完整的“奖、助、贷、勤、减(免)、补”资助体系。但是,在资助的过程中存在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国家资助之后出现负面的情况,部分困难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认为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感恩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各高校在进行困难生资助时,不仅要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学校以及感恩帮助过他们的每一位人,将感恩教育贯穿到资助育人的全过程,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网站查询发现,有142篇期刊是以“感恩教育”“感恩意识”“高校困难生”为关键词,主要研究高校困难生的感恩意识、感恩教育,研究发现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受助观念存在歧区、受助学生感恩意识薄弱。基于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探索出较为完善的感恩教育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困难生资助现状

(一)部分贫困生在自尊的表面下存在自卑心理。即便是家里经济特别困难,他们依旧不愿意去申请国家资助,对各种帮扶资助有抗拒心理。他们担心受资助的身份一旦“公开暴露”,同学们会轻视或者嘲笑。相关负责人在了解其家庭情况后再三劝说,学生仍然百般推辞、拒绝,甚至觉得是在强迫他申请,迫使得他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低人一等”,在这种自卑心理的驱使下学生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二)部分不符合条件的学生虚假申报。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并未达到贫困的条件,或者学生的家庭已经脱贫甚至趋于富裕,但其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贫困认定的相关材料,心怀侥幸的心理去申请贫困生认定,填写虚假的家庭经济信息,希望能够申请到助学金作为“零花钱”,使得国家资助政策和资助资金未落到实处,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不到帮助,这种风气长期存在会存在不良的导向作用。(三)部分贫困生存在赖皮心理。认为自己属于国家资助对象,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是理所当然,在自己有能力、他人有需要的时候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从2019年秋季开始,建档立卡本科生将享受免学费、每个学期给予生活费补助,为了不让一位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放弃学习,国家推行的资助政策越来越多,资助力度也越来越大,学生经济上的贫困很大程度上已经解决,现阶段存在最大的问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上的“贫困”,引导学生怀揣着感恩之心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是当下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四)部分贫困生存在虚荣心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过贫困认定、国家助学金的申请获得了相关资助,但是获得助学金后不是用于发奋学习,而是用于享受、攀比用于购买高端消费品、吃喝玩乐等,使得国家助学金没有落到实处,没有真正发挥助学的作用。

二、高校困难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一)对父母养育之恩认识不够。部分贫困大学生在家中没有主动帮父母分担家中事务,进入大学后,面对同学们的富裕家庭,他们有了自卑的心理,认为父母没有给予他们更好的生活,为了与同学攀比忽略了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给父母增加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暑假期间宁愿留宿在学校玩也不愿意回家照顾父母或者参加社会实践或者勤工俭学。(二)、对国家、社会的资助之恩认识不够。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学习,旨在“不让任何一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社会慈善家设立各种社会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国家资助对象,理所当然接受各种资助。当有个别社会助学金需要回捐时,大部分困难学生不愿意回捐;每年都有高校毕业生拒绝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漠不关心。(三)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之恩认识不够。新生入学报到时,老师对于通过“绿色通道”报到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导致多数贫困学生认为学校和老师应该无时无刻给予他们帮助并服务于他们,在出现问题时与老师产生矛盾并产生多疑的心理,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帮助缺乏感恩之情。

三、如何加强高校困难生的感恩教育

(一)把感恩教育同困难生认定流程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贫困生认定材料有所改变,大多数学生户籍所在地的相关政府部门不再出具贫困生证明等材料,除精准扶贫等材料需要当地扶贫办盖章外其他材料不再出具证明,高校贫困生认定申请表也取消户籍所在地盖章一栏,采用信任制的方式进行贫困认定。这种方式虽然简化了准备证明材料的程序但是加重了贫困认定的压力。因此要把贫困生认定和学生的感恩教育相结合,以学院为单位参加相关的感恩教育主题讲座以及组织志愿者活动,活动会上交心得体会,纳入考核标准里,对于缺勤以及消极对待者,将取消其享受资助的资格。(二)培养贫困学生感恩回馈社会意识。国家和社会秉持不让任何一位学生因贫困而放弃学习的原则,设置了一系列的国家资助和社会资助,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回馈社会意识,以二级学院为单位成立爱心基金,主要由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回捐所得,旨在帮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传承和发扬自强不息、互爱互助的精神。为了激励受助学生奋发自强、立志成才、感恩奉献,展现新一代大学生的青春奋斗风采,通过主题征文活动征集优秀作品旨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自强教育,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三)改善资助机制,有偿和无偿资助相结合。助学金的类型分为有偿和无偿,有偿类型主要包括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等,个别社会助学金如仲明助学金也要求签订道义契约毕业后回捐所受资助,无偿类型包括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生活费补助等政策。每年贫困生认定时期都会有大量的学生报名申请,甚至少部分同学为了认定为贫困生出现伪造贫困认定材料,目的在于争抢国家助学金,而有偿资助如仲明助学金,每年都会出现极少数人申请或者没人申请,通过了解大部分认定为困难的学生认为把这笔助学金留给更需要的同学,因此增加有效资助的困难。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高校资助工作中,要改善资助机制,鼓励学生通过有偿的方式获得资助,让他们既感受到了通过自己努力获得资助的成就感,也养成了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实现高校资助的育人功能。(四)发挥家庭培育功能,树立榜样示范。家庭是贫困学生成长的环境,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步。感恩教育只靠学校一己之力难以实现最大效果,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发挥最大作用。首先家长要建立和睦、科学的家庭教育,要以情感交流为主要方式,不仅关心学生的物质领域也要关心学生的精神领域,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家长要树立榜样,要强化引导教育,从家庭做起,从孩子抓起。做到“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所以父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榜样示范,做到以身作则。(五)搭建社会支持平台,宣传感恩教育思想。高校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物质保障,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专业见习、实习等基地,通过实习检验贫困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积极推动就业困难贫困学生参加实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竞争力。为不同专业的高校困难生提供相应的社会实践平台,实现“助学”“实践”“教育”三者相结合,有助于困难学生建立自行、形成感恩意识。借助于大众传媒的力量,发挥舆论宣传的指引功能,树立正确健康的社会舆论导向,弘扬感恩主旋律,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结语

培育高校困难生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发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高校困难生的感恩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新领域,对学生心理健康、人文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资助工作中应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实现物质上和精神的“贫困”同时得到资助。因此,在进行资助工作的过程中,探索出较完善的资助制度和感恩教育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资助管理中心.2018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N].人民政协报,2019-3-7.

[2]杜虹.我国高校家庭贫困生感恩意识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8.

[3]杨萍萍.“双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回馈长效机制研究[J].现代交际,2019(9):154-155.

[4]袁小平.高校贫困生救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作者:李彩婷 邱小慧 左晓媛 罗蓝洁 单位:嘉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