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实验室教育存在的矛盾与改善建议

时间:2022-03-19 09:31:00

金融实验室教育存在的矛盾与改善建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实验室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金融实验室问题建议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金融实验室教学实践获得长足的进步,从无校内实验室阶段到金融实验实建设的探索阶段,再到现在的金融实验室规范建设阶段。每一次进步,不仅来自于市场经济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于金融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基于教学和金融实务中的不足,所作的创新性思考和实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实验室教学既面临挑战同时也面临机遇。笔者认为,金融实验室教学内容应成为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高职等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和轴心,并在具体设计时体现趣味性、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等特点。

一、金融实验室教学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

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及其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成为一名合格的金融人员必须具有很好的金融操作技能和基于金融机构管理的视野。金融实验室教学作为高等院校金融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笔者认为目前金融实验室教学中,存在三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金融实验教学内容生硬刻板;就金融论金融,缺乏拓展思维训练;金融实验教学课程地位还是处在从属的阶段。这些问题与我们建立金融实验室的初衷相悖。

1.金融实验教学内容生硬刻板。目前很多院校都建有金融实验室,首先我们不去谈论那些虚有其表——只是作为摆设而没有实际使用的——院校金融实验室,单就那些确实正在为学生使用的金融实验室来说,它们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的普遍印象是生硬刻板。金融系的学生一般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接触这门课。由于他们面临即将找工作的压力,因此这门课他们一般都给予很高的预期,并在学习时非常认真。然而学生认真地学,并不能改变这门课教学内容生硬刻板的事实。金融实验教学是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课程,因此按道理应该可以更生动、更具有趣味性。然而,现实的金融实验教学没有做到这一点。主要表现在:(1)套路僵化。在高校金融模拟实验教学中,常常是给学生一本金融软件配套的金融实验教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里面的金融业务进行相应处理,完成“录入——核对——打印”的循环。硬件设施较好的金融实验室会有一些通用金融软件的使用。然而,这些套路虽然符合金融机构一些操作的过程,但是仅此而已并未能很好地挖掘实验课程的趣味性,更多的是在熟悉软件流程。(2)传授的内容单一、缺乏立体感。在金融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教授的内容简单、教学要求低的特点,并未达到建实验室时的构想,打折现象严重。这虽然与实验室后续资金投入有关,但是原因不仅仅于此。在实际金融业务中,金融业务是多方面、立体、动态的。从银行角度来看。柜台业务不仅有对公业务,还有对私业务,对公业务中还分有对公存款和贷款业务,对私业务中还分有储蓄业务、理财业务、贷款业务等等;甚至在柜台上还会有专门对公会计柜和对私会计柜。而涉及到后台管理业务则会更多,流程也不全相同。这些多方面的知识完全可以在教学内容上立体统筹安排,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可以生动地再现现实中金融机构人员的日常活动。

2.就金融论金融,缺乏拓展思维训练。金融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它可以渗透到各个领域。因此,也正如大家所说“经济越发展,金融越重要”。如何在金融实验教学中,将即将毕业的学生培养成为金融机构需要的人才,是金融实验室建立的初衷。我们不能只是把金融实验室定位为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通过面试,而将以后的学习让他们在金融机构自己学或者由金融机构自己来培养。作为一个培养技能的场所,我们虽不能使每个学生具有可以在金融机构使用5-6年的知识,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将金融实验室定位为能够使学生不仅熟悉金融机构的主要日常金融活动,而且应可以发散思维,使毕业生在进入金融机构后能够给金融活动的某个具体细节或环节带来提升。目前金融实验教学就金融论金融,主要表现有:(1)内容安排单一,缺乏基于整个机构管理的视野。目前开设的实验类型以验证型实验为主,而应用型、设计型实验较少。例如,金融专业中最主要的两个实验课程“银行模拟实验”和“证券模拟实验”都是验证型实验。实际上是一种操作训练,实验内容、实验的操作程序由教师规定,学生只要操作得当,就能实现预期的结果。尽管这种操作训练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重要的,但是,在这种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他们大多只是忙碌于测数据、作报告,根本无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2)将金融实验规划为单一活动。要么是将金融简单归类为银行中柜员的工作,从而变成了熟悉银行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员;要么就是将金融简单归类为股票投资,除了看看盘,低买高卖就别无他想。因此金融实验教学只是就金融论金融将严重封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如何通过金融实验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并擅长知识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而使学生在进入金融机构后更快地适应,更好地接受新事物是金融实验教学需要努力的方向。

3.金融实验教学课程地位还处在从属的阶段。目前金融实验课程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仅限于验证理论,或作为巩固理论概念的手段。无法培养学生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所进行的两次教育改革中重点加大了实验教学改革,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学时,很多大学实验学时都超过30%,有的甚至达到50%。而我国高等院校现行教学计划中实验教学课时数一般偏少,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8%-20%不等。尽管部分院校根据社会对金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对金融教学计划中的实验课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只是象征性的,没有较大突破。除了学时偏少外,在课程设置的理念上也存在以理论课程为中心、实验课程为辅的旧观念上。笔者认为金融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因此金融实验课程应该成为金融所有课程的轴心,是其它课程设置的依据。正确的观念是理论课程应该是为实验课程服务的,而不是实验课程是为理论课程服务的。理念的转变;带来模式的转化是我们目前金融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二、金融实验室教学的改进建议与构想

金融实验室教学问题的归纳总结固然重要,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基于问题找到解决的途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早已不是精英教育,我们的大学毕业生面对的是“买方市场”,用人单位获得了绝对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因而,人才的标准不再由学校来决定,而是由从业团体来决定。没有工作经验,几乎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拦路虎。因此,金融实验室教学的重要

性可见一斑,而问题的解决自然也应从金融实验室教学的内容设置、教学模式、实验室教学老师的激励与培养等角度寻找突破口。

1.基于金融实验课为轴心的课程设置体系。课程是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笔者认为,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以金融实验课程为轴心。以理论课程知识的秩序为红线来进行安排。在金融实验课程设计中,首先应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体验认知型的金融实验课程,通过这个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金融工作及其环境的感性认识,为今后理论学习打基础,并同时让学生在理论学习时对金融实务有个感性认识。便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基于此,在金融学原理理论课(或金融学基础课)前半段和后半段学时中。对应的在金融实验室中安排最初体验金融实务和初浅的金融实务准备训练。其次,在大学二年级时开设验证性实验项目,即使学生掌握传统金融工作操作的程序和方法,并进行初浅的分析。与此对应,在金融理论课程中开设商业银行、证券分析、期货分析等课程。最后。在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开设综合性的金融实验课程,即使金融学的学生综合运用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此对应,在这个时间内完成理论课程中综合运用课程的学习。具体安排上可以相对灵活一些,宗旨是以金融实验课程为轴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用性、有效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具有较强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擅长知识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2.基于开放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开放性是相对封闭性来说的。正如前文所说传统金融实验室教学常常是给学生一本金融软件配套的金融实验教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里面的金融业务进行相应处理,完成“录入——核对——打印”的循环。然而这种安排是封闭性的,而未能开放性的把金融各学科知识都融进来,进行综合性的安排,更别说包容金融学之外的学科知识。封闭性的安排,必然导致学生在处理问题时的思维定势,无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理工科中,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种旨在给学生提供宽松实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实验教学模式。它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内容上的开放。即以“实验任务书”取代“实验指导书”;二是指导方法上的开放,即改“教为主体”为“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三是管理模式的开放,即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开放和自由的实验环境,在教师有限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已有步骤、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知识。自己去设计实验内容,自己去完成某一个具体的项目或任务。在金融实验室教学中同样可以借鉴,我们可以布置实验任务,并制定实验要求,比如使用所需数据、资料和相关其他课程的哪些知识。同时放弃教师全程教授的模式,改用学生为主体,学生自我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