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4-11 09:47:17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近些年,全国高校持续扩招,在校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但与此同时,对于大学生就业,国家却不再实行派遣就业制度,而是毕业生自主就业,因此,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而其中占据不小比重的农村大学生,在逐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就业难问题就更为严重。这严重影响农村大学生的家庭幸福感和农村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从了解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原因,并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就业难;解决路径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加大,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经超过2300万人,保守估计,农村大学生比例大约是50%。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活动进展顺利,学生上学难问题已得到极大的缓解,但是,在金融危机及恶劣的经济环境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甚至就业难度逐年提升。农村大学生受家庭经济条件、教育背景、生活经历的等条件的影响,其就业难度更大,这对大学生个人、家庭及农村教育投资都是极大的打击。

1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

1.1农村籍大学毕业生数目与社会就业岗位不足的冲突

随着高校的不不断扩招,近些年,在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其中农村籍大学生的数量也不断增长,而且仍将不断增长。这种增长对就业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使得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复杂。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历程来看,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间上,大都耗费几十、甚至上百年,而在我们国家,这个历程只有短短数年,发展的步伐迈的太快,极易引起问题。近些年的高等学校扩招虽然帮助更多的农村大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由于社会就业岗位数量有限,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数量的增加,但相比农村大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还是差得很远,因此,高校扩招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

1.2农村大学生素质与单位需求的冲突

当前,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开放程度逐年扩大,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与规模也在加大,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为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单位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本功,也对其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开拓能力提出了要求。而部分高校目前的课程设置与培养计划等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状况,对理论的重视程度远大于实践,对技术的培养远轻于科学,因此,高校毕业生大部分实践能力与应用性较差。而其中的农村毕业生,由于学历经历和文化背景的原因,大部分对学习的依赖性强,不会主动提升自己学习其他文化课外的素质,使得自己更处于竞争劣势。

2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原因

2.1客观原因

一是就业环境。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经济基础不强,生产力水平低下,当前,就业市场已是买方市场,部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学历、毕业学校知名度等提出严格的要求,研究生、博士生、或者名牌大学的本科生在就业市场会更具优势。二是高校原因。高校也是造成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高校扩招的规模过大。正是由于大规模的扩招,才导致大批农村大学生的出现,造成了就业市场的过度饱和。其次,部分高校课程设置、培养计划等落后于市场需求,使得农村毕业生素质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还有部分高校专业设置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与创新,毕业生缺乏竞争优势。

2.2主观原因

首先是自身素质。农村大学生素质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是导致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最关键的问题。现代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逐渐完善,他们对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团队协作意识、实践创新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而对于专业的限制反而降低。而农村大学生往往在理论知识上优势较大,而其他素质却相当缺乏,这与社会需求出现严重脱节,这是造成农村大学生就业竞争劣势的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就业心理。农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就业期望值过高。市场经济下,大学生就业完全靠自己,且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中理想的职业就是公务员、教师等行业,而这些行业都是秉着凡进必考的原则,只有通过笔试、面试才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而农村大学生在这方面不具备优势。第二,自卑心理。大部分农村大学生性格开放程度不高,自信心较差,在就业市场上,往往不敢竞争,容易错失就业机会,一旦就业失败就容易挫伤就业积极性。

3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政府和社会

首先,进一步实施政策倾斜,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对响应号召的大学生给予包括补偿学费、贷款、办理保险,拓宽后续就业渠道等多方面政策支持。其次,继续完善就业市场,为保证农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畅通沟通,国家应增加专场招聘会,完善农村就业信息网络,为农村大学生毕业生提供及时、全面的就业信息。第三,鼓励大学生创业。目前,找工作已经不是就业的唯一途径,也不是最好的途径。有针对性地根据农村大学生的特长与兴趣爱好、自身性格与条件进行创业教育与培训,强化他们的创业能力与意识,鼓励他们参与实践。

3.2高校

首先,要加强就业指导。老师与学校就业创业中心在对农村大学生进行就业培训与指导时,不仅要传递招聘与就业信息、组织就业讲座,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培训、经验交流会模拟就业大赛等,传授就业技巧,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其次,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对部分就业观念不足的同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他们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等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念。第三,加强就业心理辅导。就业能否成功是农村大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农村大学生面对这一重大转折,往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学校要针对这些情况,通过专门的心理课程、一对一辅导、电话指导等方式,及时调整学生心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3.3用人单位

首先,用人单位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标准,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开展培训,确保大学生才能与潜质能够为单位创造价值。其次,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珍惜人才,从单位需要出发,选择真正适合单位的人才。

3.4大学生个人

首先,农村大学生不仅要重视知识储备,也要采取多种形式着重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参加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加强团队意识培养,珍惜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提高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其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于就业,不能急于求成或者眼高手低,要对自身能力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对职业规划有清晰的概念。第三,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农村大学生应认清现实,理智选择就业岗位,踏实工作,积累工作经验,打好基础之后有合适的机会再重新择业,找到适合自己长远发展的工作岗位。

作者:李坤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旭,马丽华.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彭尔瑞,马咏梅,姚天国,等.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取向实证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0(1):35.

[3]姚裕群.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若干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9(3):141-142.

[4]方旭.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困境及社会支持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