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探讨

时间:2022-03-18 10:25:53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探讨

【摘要】当今中国大学生创业应该是基于就业的创业,而不是直接去创业,更不是休学去创业。基于就业的创业有两种:一是先就业,再创业;二是在就业中的创业。基于就业的创业更切合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应发生相应的改变,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在就业的基础上进行创业打下基础。高校创业教育主要通过就业指导和专业教育渗透实现。尽管如此,解决大学生的创业问题根本上不是依赖教育,而是需要教育之外的体制机制的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基于就业的创业;高校创业教育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政府、社会给创业者提供了很多创业的条件或配套机制,比如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平台”,创业之初几年免税,一次性创业补贴等。高校在政府政策、资金支持下,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启动基金,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和教育活动,组织种类繁多的创业大赛,给大学生创业创造各种条件。然而,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依然很低,大量毕业生因创业失败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渐凸显。那么,是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创业教育的导向出了问题?高校是否还需要开展创业教育?如果需要,那么开展什么样的创业教育?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基于就业的创业”之内涵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流行词,高校中的创业培训及创业活动也十分活跃,一些高校还专门成立了创业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机构。与此同时,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介绍分析国外大学创业教育的成果大量涌现,其中一种主流的思想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势在必行,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近几年大学生创业的情况不容乐观,创业成功率更是屡创新低。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调查发现,近年来浙江省大学生初次创业成功率为5%左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和国际平均水平及欧美发达国家的该指标相差甚远,欧美国家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平均水平为20%;国内横向比较来看,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低于社会创业平均成功率,大部分“大创牌”企业夭折于初创期,熬不过3年[1]。其原因在于创业对创业者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综合知识、技能水平,以及拥有的社会资源、市场经验等的要求都很高。而当今绝大多数大学生长期在学校中学习,既无必要的社会阅历和市场经验,也无基本的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源,他们即便在校期间接受了所谓系统的创业教育,充其量也只是形成了一些乌托邦式的创业憧憬和一些原则性的创业技能,自身并不具备创业的潜质和条件。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大学生的创业问题,深入思考高校针对大学生应当开展什么样的创业教育。而开展什么样的创业教育,又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样的创业才是必要且可行的。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张宇贤通过调研发现,“绝大多数人认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风险大,容易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2]。由此,笔者提出,今天的中国大学生创业应该是基于就业的创业,而不是直接去创业,更不是休学去创业。换言之,单纯地倡导、鼓励并培训大学生创业技能是教育的一个误区,大学生的就业经历和经验是其未来创业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基于就业的创业有两层含义:一是先就业,再创业;二是在就业中的创业。先就业,再创业,是指大学生先就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喜好,选择一定的职业岗位就业,在已有的工厂、企事业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几个月到一两年,乃至更长),积累了相对丰富的工作经验、阅历、人脉资源,或者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之后,发现了一些商机、条件或者市场开放的空间,进而自立门户,自主创业(比如开办工厂企业)。在就业中的创业,则是指大学毕业生在工厂或企事业单位中有了一份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勉努力、开拓进取,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同伴们组成小微团队一起自主创新,不墨守成规,不怕失败,积极开辟新的业务,实现事业的成功。这其实就是“岗位创业”。零点有数董事长、飞马旅创始人袁岳也认为,“大多数人适合的是岗位创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去做创始人。岗位创业,也适合暂时没有创业方向的人[3]。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则认为,海尔集团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台,让员工自己去发现市场目标和用户价值,然后自己成立一个小微团队,在海尔平台上通过创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4]。相比较而言,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在事业平台上的创业成本相对更低,成功率更高,其核心在于“创新”二字。

二、“基于就业的创业”的适切性与现实性

基于就业的创业,相比较于直接创业,更切合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开展实施,这样才是现实的、可行的。第一,基于就业的创业,比直接创业风险要小得多,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更为现实。创业是有条件的。基于就业的创业考虑到了绝大多数大学生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和阅历,市场敏感性与创新力不足的现实情况。再加上大学生人脉资源少、经济基础差,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容易败下阵来。相反,如果他们不是一毕业就直接去创业,而是在有了一定积累(经验、资金、资源)之后再去寻找创业的机会,这样成功率就大大提高了。鉴于此,倡导基于就业的创业,既是对大学生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没有基础、没有条件保障的大学生去创业,可能消耗的是家庭的经济资本,尤其是那些条件一般,不那么富裕甚至很贫穷的家庭,创业可能导致其父母承担创业失败的代价。众多普通家庭的大学生,更适合先就业再创业,或者在就业中创业,因为有了相对稳定的工资收入和单位保障,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倾家荡产,波及家人。而直接创业,则适合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社会资本殷实的大学生,他们创业成功的几率更大,承担创业失败的风险能力更强。第二,随着当代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对青年就业者(包括大学生)的需求大幅增加。有人可能认为,当代中国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毕业,他们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所以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以便让更多的大学生去创业。其实,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出现大量岗位空缺,需要大量的青年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去填补。因而“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问题并不是找工作难,而是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比较难”[5]。这几年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大学生慢就业”,即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读书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据统计,中国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6]。这些大学生慢就业者中,有一部分是在给自己留出缓冲期,思考下一步人生发展方向,或者学习充电进行就业或创业准备,但是不可否认,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逃避就业,害怕进入社会。他们在大学里学习本就不怎么用功,荒废了很多学习时间,没学多少专业知识,也没参加多少社会历练、社会实践,毕业时发现自己专业知识不足,没有一技之长,社会阅历和实践能力欠缺,无法适应就业岗位需要。所以现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是否具备基本的就业能力、就业意识与就业愿望,并努力去身体力行,而非是否愿意去创业。鉴于此,高校首先要突出就业问题,倡导大学生就业优先,指导、帮助他们选择就业,具备从事某一种职业的能力,然后再根据条件、寻找机会去创业。第三,当代中国社会市场尚未发展成熟,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大学生创业的领域、部门非常有限[7]。在我们国家,国有企业盘踞在少数上游产业,并逐渐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地位;数量巨大的民营资本被限定在下游产业之中,当他们试图向上游进军的时候,经常遭到政策性的打击。垄断性行业不仅设置严格的规定来限制非公有制的民营企业进入,而且在自身遭遇危机时大肆侵入民营经济,或者将那些已经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收入囊中,或者直接将其驱逐出去。创业的根本前提是公平的市场竞争,个人可以在所有可以市场化的领域自由活动。但是目前中国许多本可以市场化的领域却被某些部门垄断,禁止个人进入。大学生要创业,几乎不可能在那些垄断性的经济领域中进行,只能在非公有制的民营经济领域进行。而后者所涉及的领域过分狭窄,加之创业所可能遭遇到的垄断企业的打压,都是创业者难以承受的,这都成为阻碍大学生创业的实际因素。此外,由于我国市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尚不成熟,即使一些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形成了概念,并通过大量的投入研发了产品,但对于市场的复杂性与潜在危险认识不足,其成果很可能被他人直接抄袭。他人利用其强大的资本优势和市场营销能力,低成本地做强做大,进而把大学生创业企业挤出市场。

三、高校在大学生“基于就业的创业”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依据上述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大学毕业生的现实,今天的大学生创业内涵实际上已发生了变化,创业不是不需要,而是在就业后需要,在工作中需要。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作用及实现方式也应该发生相应改变。(一)就业指导基于就业的创业,就业是前提。因此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首先是要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此基础上再教育学生如何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创业,获得事业的发展。具体而言,其实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如何就业的知识、技能;一方面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在如何就业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比如,向学生介绍各种职业或岗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一些职业倾向或能力测试,让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将自身能力倾向、气质类型与某种职业要求进行匹配;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未来职业理想或目标;创造一些社会实践或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寒暑假或业余时间零距离接触企事业单位,了解岗位职业需求和特点;指导学生制作简历,引导学生如何参加用人单位的考试、面试等。然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对大学生具体工作岗位上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关注很少。这应该成为今后高校努力改进完善之处。这种就业指导,不是教学生去独立创办企业,更不是教学生单打独斗,而是让他们坚持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志向,在工作中不懈怠、不满足、不安于现状,善于学习新知识,不断创新;教他们在个人所选择的企事业单位、部门中,如何管理一个团队,如何扮演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如何在部门、团队内部与他人合作,如何从困难失败中站起来,不断吸取经验教训,致力于整个单位、部门的事业发展。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有两类主体:一类是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专门人员;另一类是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负责人。前者是高校的专职人员,主要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性向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岗位或工作。由于我国中小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得比较晚,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冲击,很多学校并不重视,开展得也不系统,最后问题就积累到高等教育阶段。因而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难度也相应增加很多。后者是高校的兼职人员,主要负责向学生介绍当今社会,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开拓进取,推动企事业单位不断发展。以往,我们理解的“创业”都是直接创业、独立创业,因此往往会邀请某些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来高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如今,“基于就业的创业”要求高校拓展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邀请那些没有自主创业,但却是部门领导或高管的人才,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与大学生交流分享,如何在一个企业、部门里生存,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寻求新的经济生长点、增长点,实现个人的发展。高校就业指导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职业倾向或性格、气质类型测试,将某些具有创业特质的学生甄别出来,同时将绝大多数不具备创业特质的学生也甄别出来,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进行合理准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极少数有创业意向、创业特质的学生,如果想毕业后直接创业,可以自学有关创业的知识、技能,也可以选修大学内部专业学院的课程,比如商学院、管理学院的课程。(二)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基于就业的创业教育,适合绝大多数普通学生。而对大学生影响最多也最普遍的途径是专业教育或者专业学习,因此我们应考虑在大学生平时的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专业教育渗透是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平时学习很多专业知识,接受专业教育。专业知识,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不断反思、探索的智慧成果。专业教育的老师,在教授本专业学科理论知识的时候,应教授学生学科学术探索的历史,让学生学习本领域科学家、科研工作者不断探索、永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学习他们的创新思维。很多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直接反映了人类社会的需求。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目前社会发展和人类需求的情况,了解哪些领域是社会亟待发展的,哪些领域是可能突破创新的,进而将其作为自己未来就业、创业的方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或部门,实际上也对应着高校很多专业、学科。因此,大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实际上也就认识、了解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他们越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就越能够发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确定今后就业、创业的领域或方向。基于就业的创业教育,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他们掌握了某门专业学科知识和具有一定广度的通识知识,因此具有某些特殊的素质、能力。他们应该具有更强的理性,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应该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和审慎判断的基础之上。他们的创业,应该是建基于专业知识、通识知识融通的基础上的,是更有技术、科技含量的创业。他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是具有更远大理想目标和前瞻眼光的人,他们应该不满足于眼前的功利,而具有家国情怀,承担有社会价值的创业、创新职责;应该能够利用各自的专业特长,激发自身的力量,协调沟通,分工协作,完成组织的目标。在通识教育支撑下,高校专业教育渗透进行创业教育,目标将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对象将是所有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它绝不是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传递,也不是关于企业管理和运营、市场营销等知识的传授,更不是创办新企业的动员,而是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完美人格,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也是希望大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某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一技之长作为就业的资本。人才培养是大学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大学的职责所在。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际上并不是教学生如何创业,而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才算真正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责。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等,其实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大学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能机械地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而是要设置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不能简单地传递专业知识,而是要尽可能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生产实际、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使知识“活化”;他们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再是简单地复述知识、再现知识,而是看学生是否有批判精神和灵活运用知识,从而建立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关联、知识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2010年5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也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8]。一般的专业教育不教关于创业的知识或能力,也不用承担这一职责,而只需通过本专业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也是专业教育的目标之一。跟创业有直接关系的专业学院,比如商学院、管理学院,可以开放一些课程给其他专业有志于创业、想学习掌握市场规律和创业知识技能的学生。因此,高校创业教育既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又保证了专业性、科学性。

四、教育之外的体制机制保障:解决我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根本之道

解决我国大学生创业的问题根本上不是靠高校和高校创业教育,而是靠教育之外的体制机制的保障。201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第一段宗旨部分首先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9]。可见,创业、创新是涉及全社会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从经济、金融产业链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着手去解决。此外,该文件发文的对象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而不只是“教育部”。这意味着中央政府也清楚意识到并且明确创业、创新问题绝不仅仅是教育部门,更是很多政府职能部门要解决或联手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创业方面只是众多责任主体之一,不能也不应该把大学生创业的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承受那不该承受之重。虽然该文件中阐述了一部分创业教育的问题,比如“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加快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加强创业实训体系建设;加强创业创新知识普及教育,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服务水平”[10],但主要不是从教育或者高等教育的角度去阐述如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没说高校是唯一的责任主体,而是阐明要“健全创业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要“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破除人才自由流动制度障碍,实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加快建立创业创新绩效评价机制,让一批富有创业精神、勇于承担风险的人才脱颖而出”[11]。换言之,创业人才不是高校创业教育培养出来的,而是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有关体制机制健全了,他们自然就可以“脱颖而出”。解决我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根本之道不在于教育,而在于教育之外的体制机制保障。

作者:阎亚军 祝怀新 单位:1.上海师范大学 2.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