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0-12 11:11:32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因素。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和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改革相适应,构建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结合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立足常态探讨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指出高校应当适时调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路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中,大学生是最具自主创新意识的社会群体,更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积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更有效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团结。积极完善和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途径,高校只有快速推进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创业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创新和创业的融合最早出现在经济学领域内,人们认为对创新进行重新认识就是要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全新组合,在原有的经济基础上,创造新的经济效益。因此创新创业本质上就是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依托新思想新技术和新理念,打破既有的效益链条,实现效益增收。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创新创业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创新是创业的前提,创业是实现创新的载体,创业本质是创新的一种具体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创新性等多种特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新常态下形成的全新教育理念,指的是通过高校课程教学,让大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内涵,继而产生积极的应对创新和实践创业的心理状态。从教育的角度而言,该教育体系倡导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形式,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理念,并促使他们通过相关创业活动提高实践能力[1]。在信息技术时代,科学技术从多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为人们创造了多种全新的经济生产方式。当代大学生是最具创新意识的社会群体,在高校教学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推动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提升,激发大学生缔造更多的创业项目,推动社会创新和国民经济发展。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1.国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发展不成熟,部分高校尚处于摸索阶段,主要是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在课程教材方面缺乏体系性、特色性和创新性。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缺乏引导功能,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课堂教学注重创业知识灌输,缺乏实战性和应用性;另一方面,课程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真正地融合起来,教育模式单一,并未建立独立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依附于其他教学体系,或者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到实践行为中。2.创业创先实践教育进程缓慢。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但是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一般体现在竞赛中,引导作用和启发作用有限,形式缺乏多样性,无法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创业需求。而且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并v误观念进行纠正,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力,实现预期培养目标。(二)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体系。建立制度体系,一是要明确管理体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认清当前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协调各相关部门,实行共同管理。或者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小组,明确负责人,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渠道,完善课程设置等,以推动创业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完善政策体系。高校要对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进行细化,并将其分解为教学质量评价、实践项目扶持、教师队伍培养、学生评价等方面[5]。例如,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执行标准,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明确创业项目入驻孵化基地条件、落实知识产权等多项内容,实现不同政策之间的协同机制,保障相关政策切实得到落实和执行。(三)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设置。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要贴合教育教学现状以及创业实践现状,在课程设置方面坚持两个原则,即科学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创业人才。在课程设置时要做到将创新创业观念和教学体系完美结合,确保以培养和提高“双创”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核心,并建立与之相符的完整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其中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课程,主要教授创业创新基础理论知识和创业个案分析、创新思维等;二是创业创新核心课程,包括创业法律、制度、行业规则,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创业团队的组建模式,创业项目评估等内容;三是完善的创业实践保障,实行校企合作,积极吸收企业力量,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提供支持和保障,可以开展公司调研、创业案例探讨和创业竞赛等多种活动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6];四是将双创课程教学和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形成以经济、管理、营销、法律、投资、金融等专业课程为基础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四)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体系。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提高创业水平,就要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集扶持、培育、教学于一体的实践平台,形成良好的实践性训练体系,让大学生的创业思维能够切实转化成创业成果。1.课堂教学中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教学模式。将创业的多个环节纳入教学中,结合具体案例让大学生自由组合创业小组,并从拟写创业计划书、规划书开始,到模拟具体的创业项目怎么运行、怎么营收、怎么管理。在实训模拟的过程中,让大学生不断总结经验,加深对创业中的人员安排、团队建设、营销管理的认识,从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训经验。2.积极发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作用。高校可以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和创业孵化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大学生依照所学内容发现创业商机,提出创业项目,组建创业团队,教师进行相应的审核评价,并将有开发潜力的创业项目向孵化基地提出立项申报,审核通过后获得专项资金,孵化中心对该项目进行引导、扶持和审查,对运作过程进行监管以确保其运作过程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7]。对于部分表现突出、有较大开发潜力的创业项目进行独立孵化,提高创业项目的成功率。3.开展校企合作,高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创业实训基地,协调企业参与机制,或可将企业引入创业创新课程教学中,利用企业具体案例培养大学生,企业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让学生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五)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1.对于高校来说要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一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为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可以建立完善的招聘机制,聘请专业创业教师,或者加强内部教师培训,完善师资力量建设,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培养教师的创新理念、创业思维和创新思路,并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邀请企业家、管理人员、技术经营、创业成功人士等到校教学,或组建创业队伍,以兼职教师的方式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2.加大资金、技术等支持力度。政府和高校应当结合起来,建立专项的创新创业项目扶持基金,为有潜力的创业项目提供专项资金,加大财政税收优惠力度,并加大技术、资金投入,以切实保障机制提高创业项目的转化效率。保障资金的来源要尽量多元化,除了财政拨款以外,高校还应当建立一批本校的创业专项基金,并积极吸收社会各方力量的加入,也可以引入商业银行贷款机制,拓宽创业项目保障资金来源,为不同类型的创业项目提供多样化的资金支持。(六)融合内外因素,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创业意识。结合我国大学生创业项目实践较少的现象,要从思想意识上下功夫,激发大学生的冒险精神、创业意识,提高他们主动创业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创新观念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可以顺应时代,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个性特征和发展规律,改革传统思维方式,革新传统,融合社会、家庭力量,营造宽容、积极、向上的创业文化氛围或校园氛围[8]。1.要消除大学生的惰性思想,在思想政治、文化课程上融入创业精神,鼓励大学生敢于冒险,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走在时代前列。2.要在校园内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将创业课程活动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通过科技竞赛、创业项目竞赛或者创业精神进校园等活动,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下提升创业意识。3.在家庭、社会环境中要加强宣传,普及国家的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创业成功案例,提高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提高社会对创业大学生的包容、认可和尊重,营造良好的创业社会文化氛围,真正实现“万众创新”。

三、结语

总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整合为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从目标体系、制度体系、保障体系、课程体系、教师队伍体系等方面入手,融合政府、企业、高校力量,实现专业课程、创业课程、创业孵化基地三位一体,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思想,并为创业项目转化提供实训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水平。

参考文献:

[1]马金平,胡玉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大学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20(3):64-67.

[2]马国勇,史元.“双创”教育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9(2):34-39.

[3]王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36):65-66.

[4]王君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1):24.

[5]谢文.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长江丛刊,2019(34):119-120.

[6]刘冬雪.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2):121-122.

[7]马旭晖.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20(3):61-64.

[8]于柏杨,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9(20):61-62.

作者:付春权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