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时间:2022-03-26 02:50:32

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近几年,在高校开展双创教育已初显成效,但实施双创教育并不仅仅是开几门相关课程而已,而是要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双创教育是实现国家创新战略的组成部分,如何深化双创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难题。双创教育离不开专业教育,将两者有机融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会计学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在会计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创新思维及创业精神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就业创业。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需要有会计学、管理学、信息学、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积累,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现在的教学内容滞后于现实需要,双创的融合流于形式。两者如何实质性的嵌入,需进一步探讨与实践。

一、双创教育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双创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勇于创新、敢于开拓为人才培养宗旨,包括根植于心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及双创能力的开拓等等。双创教育起源于美国,起初称为创业教育,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20世纪40至60年代末),二战后的退伍军人转业,催生了美国的创业教育。1947年,创业教育之父迈尔斯.梅斯在哈佛商学院开设了《新创企业管理》,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标志。随着美国大工业的发展,微小企业占比逐年下降,创业教育的发展减缓,但也有突破性的成果。如百森商学院于1968年将创业教育发展为主修专业。二是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70年代美国的大工业开始滑坡,失业的浪潮随之而来,为应对失业潮,创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到80年代末,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院校大约有300所,尤其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出现了以赛促学的新方式,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于1983年举办了首届“商业计划大赛”。此后,美国高校纷纷开展此类活动,且每年都有新企业从比赛中诞生。三是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自行创业变得更加容易,双创教育也日趋完善。课程体系的系统化使创业学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创新创业理论不断深化,取得了“创业胜任力模型理论”等研究成果。我国高校的双创教育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致力于双创教育的探索与研究。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随着清华大学等高校的试点教育逐步在全国推广,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教育模式。为推进高校的双创教育,近些年,国务院、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在政府的引导下,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我国高校的双创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理论与实践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二、双创教育与会计信息系统实践教学的依存关系

1.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教育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年代,国务院了深化高校双创教育的实施意见,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共同构成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术业有专攻,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更需要在专业领域里有所突破和创新的领军人才。大智移云的科技时代,信息化的建设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所需的信息化人才。两者的培养目标都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是同向一致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先修课程有计算机技术、C语言、会计学等,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强。将实践性较强的双创教育嵌入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强化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2.依托会计信息系统可有效实施双创教育。广义的创业不仅包括创办一个新企业,还包括岗位的就业、创事业等,即成就国家、社会组织和群体的大业。创新也可大可小,可以是一个发明创造,也可是创造性地解决一个疑难问题。在某一领域或行业,无论是创业还是创新,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会计信息化方面,可以创办一个财务软件公司,并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就职于财务某岗位,并拥有上升进步的潜能。如果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储备,双创将是没有根基的。专业教育是双创教育的基础,双创教育依托专业教育。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自拟一个企业,作为一个创新创业项目,让学生分岗协作完成相关的业务处理。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业务协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决策、管理能力。3.双创教育强化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实践性与创新性。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信息化离不开会计信息化,但高校会计信息化的课程设置往往滞后于大型企业的需求。2005年,中兴通讯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但目前开设财务共享课程的高校并不多,学生掌握的会计信息化知识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距离。双创教育嵌入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双创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践环节,学生将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公司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定期举办一些创新创业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大赛活动,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也能让他们了解社会需要,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双创教育融入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现状分析

1.双创教育的融入流于形式。当今,一些高校只开设了1-2门双创教育的基础课程。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教育,并写入专业课的教学大纲,但具体怎样融入并没有一个指导手册,融合的程度难以拿捏,检查与考核也是个难题,尤其是专业理论课。两者的融入是先进的、新型的教育形式,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又要培养他们的创业、就业技能,对师生都是一个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及财务软件的演示操作,培养学生未来适应基础岗位的能力。学生习惯于应试教育,双创的意识不强,适应新型教学方法有一个过程,只能循序渐进的展开。教学方面,教师发挥的空间、引导课程融合的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教师双创知识及理念、学生的配合度、课时等等,双创的融合基本形式化。2.课程设置满足不了企业需求。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人文会计将变革为科技会计,财务人员的工作岗位将面临转型升级,有些基础的岗位或将消失,如制单岗、出纳岗。传统的填制凭证、审核、记账、结账、编制报表等核算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大智移云时代的会计是业财融合、基于大数据的管理会计。除了具备传统的会计核算能力,还需要有大数据分析的预测决策、智能做账报税及会计公司创业能力等。目前,高校使用的会计信息化教材基本以某种软件的使用操作为主,如适用中型企业的用友ERPU8或者金蝶K/3,由于课时的限制,大多数院校以讲授财务链为主,只有少数高校课程设置有供应链、生产制造。虽然有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传递及编程开发基本原理的教材,但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语言编程功底,经管类高校选用的甚少。核算类的教材缺乏理论,偏重实际,原理类的教材偏重逻辑关系与数据传递,缺乏数据的分析利用,课程设置满足不了企业信息化的需求。3.教学资源匮乏。其一,实验平台及软件单一。高校大多使用的是用友U8或金蝶K/3的教学演示版,由于经费、课时的限制,通常选择其中一款软件,三层架构安装在一台电脑上,可移动盘存储账套,且每次输出、引入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大多数学校的学生只能上机房操作,但因资源紧缺,机房的占用率都较高,学生课外上机的时间极其有限。虽然有的高校鼓励学生自己安装软件,但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有创建虚拟云平台的,但这样的学校为数不多。其二,教材的单一及滞后性。教材一般选用与软件配套的操作教程,教师按照总账、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收系统、应付系统等模块,分别讲授相关的理论、演示操作,然后指导学生练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模块的操作,期末前的两至三周综合模考,最后上机期末考试,即讲授、实操、考试三部曲。新技术时代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教学软件的价格不菲,更新换代往往滞后于实际,新兴的业务难以涉猎,学习的内容与企业的需求有较大差距。传统的仿真实验,让学生了解软件的设计理念,掌握软件的操作,通过软件模拟企业的流程,完成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最终生成财务报告。无论是讲授财务链还是供应链,基本都是核算型、技能型的,很少有高校对会计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及软件设计。传统的实践教学缺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双创的融入有限。再则,校外的实习单位一般不会让学生涉及关键岗位,学生只是观摩和做一些银行对账、资料整理等辅助性工作。4.师资力量不足。第一,教师的知识更新滞后于社会需求。互联网对传统会计产生较大冲击,传统的核算会计面临转型。从事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师不仅要知晓智能财务、财务共享服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等知识,而且要创新教学模式,目前这样的人才数量不足。教师力量的缺乏和知识的短板,导致教学效果直接受限。第二,教师普遍实践经验不足。具有实战经验的会计技术人才转任教师的很少,高校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的成才路径是从学校到学校或留校任教,缺乏实践经历,驾驭职场的能力有限,很难通过自身实践拓展教学空间。高校虽提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但通常无法接触关键岗位,教师往往只能做一些调研活动或搜集一些案例。第三,会计专任教师的双创基本知识极其有限。要使两者更好地融入,教师需了解双创的基本知识,这样有助于课程设计,积极地引导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的体验。不懂双创的基本理论,谈何应用。再则,专任教师的科研压力大,科研与年度、聘期考核及职称晋升密切相关,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弱化教学,教师往往把精力用于科研。

四、双创教育与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融合路径

1.培养理念及目标融合。教育理念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传统的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注重讲授计算机在会计方面的运用及通用财务会计软件使用和维护,为社会输送会计信息化的专业人才,育人的理念是单一的。为培养具有双创型的会计专业人才,首先是教育理念上的融合,理念是实现目标、方案的基础,但教育理念的融入是一个循序渐进、自上而下的过程。因而,高校的管理层要率先转变办学理念,从顶层设计上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可以通过修订教学方面管理制度,引领教师的观念转变,进而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实现两者的浸入式融合。观念上的融合,要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一般根据社会需求而定,对人才培养的系列活动具有引领性的作用。基于双创导向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目标,除了原有的专业目标外,还应增加培养“创新精神”及“创业意识”等要求。就此门课程来讲,教师除了传统的讲授外,可通过虚拟企业组建团队,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培养,训练其双创意识及敢闯、会创的能力。2.构建立体化的教学平台,搭建多样化教学环境。一是本地虚拟机应用。学校实验室的计算机是共享的,通常使用硬盘保护技术。财务软件的安装条件较高,不可能放开硬盘保护让学生练习安装,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安装虚拟机软件。通过安装虚拟机,可以为软件提供干净的系统环境。虚拟机有很多种软件可以实现,一般常用的是VMwareWorkstation,它有不同的版本型号,可以根据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来选用。二是虚拟云桌面。PC单机运行,不仅实验室软件环境维护困难,而且不方便学生课外学习。采用Vmware虚拟化技术搭建云桌面,连接即是学习。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维护方便。三是利用网盘在线存储。每个学生一个独立账号,存放备份账套。教师可通过网盘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此外,实行校企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学生置身于实际工作中,能有效地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3.教学内容融合。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将双创教育纳入课程设置。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可作为通识必修课,专业知识作为选修课程,便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求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融合,财务会计知识是双创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会计专业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不同的专业课程中有效地嵌入创新创业的知识点,双创教育与专业知识无缝对接,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时可潜移默化地受到创新创业意识地熏陶,但两者的有机融合点需要不断地探讨与实践。创业教育可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一样,分为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环节两部分,在大一、大二学年安排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实践模块的训练打下基础,实践部分可安排在会计专业主干课同学期或之后。同时要拓展会计信息系统的课程内容,当今的会计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财务机器人高效处理核算业务,会计职业将会由核算型财务向业务财务、战略财务管理型转换。除了传统的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外,应开设管理会计信息化、智能财务、大数据分析等课程,与时俱进,课程内容要有前沿性和时代性。4.教学方式多样化。一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传统课堂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内容为主,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知识传播的效率高,但课堂组织形式机械、简单,难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学习的内化率不高。新科技时代,采用线上线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领,实现课堂翻转,可以有效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学生可通过线上形式了解基本的知识原理,如,难点制作微视频,对重点操作进行放大,教学内容知识点化,方便学生操作学习。线下上课教师讲解一些易错的知识点,让学生参与讨论,双向互动,强化知识的吸收与内化。二是采用任务驱动法。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及挑战性,教师开始设计的比例可大一些,其余的部分引导学生完成。学生设计的比例逐渐上升。学生可通过模仿与应用,不断掌握知识,提升自主探索与创造的能力。三是课程实践活动的多样性。除了传统的校内模拟实训外,通过竞赛促进知识的内化,以赛促学,提高竞争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可通过校企合作等校外实践模式,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此外,还有案例法、项目法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问题统摄课堂,从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5.考核评价维度多元化。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根据平时分、期末成绩来评定,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较大,且平时分考查维度少,一般由作业、考勤组成。考试的着重点放在知识点及基本技能的掌握上,学生围着考试分数的指挥棒转,学习效果的真实性难以反映。可采取过程考核的多元化模式,适度弱化期末考试成绩,强化学生平时课堂的表现以及阶段性的成绩。只有考评体系从注重应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角度进行变革,才能督促师生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会计信息系统学习中的应用。“互联网+”为过程性考核的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老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或其他技术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分阶段、多方位、立体化的考核。采用线上线下翻转课堂、分组设计等教学方式,注重过程考核,提高平时分的比例。利用线上平台强化学习过程控制,可以对学生进行公开、动态的考核,学生随时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进行学习进度的调整,自我约束。教师可以定期公式学生的动态成绩,起到提醒、激励的作用。平时分可由学习打卡、线上视频观看、线上线下讨论、作业、测验、访问频次、分组设计等组成。如教师线上主题讨论,以小组形式进行线上或线下讨论,并纳入考核,增强课堂活跃度,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经过讨论,教师点评,能加强知识内化,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等能力。又如学生分组、分角色提交的创业账套设计,合作性的分组学习,鼓励个性化思维,加上竞争性的模拟实验,可引导学生努力地打造出好的作品。作品完成后可通过PPT演讲,小组之间互评、教师点评、公开打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协作能力。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将双创知识与会计信息系统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学内容要具有时代性和前沿性。一是专业教师自身要有创新意识,要摄入多学科知识,掌握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完成创新实践。二是专业教师要拓宽专业知识面,除了量的拓展,还包括知识结构的优化。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随着社会的需求的变化而调整,除了传统的核算型会计信息化教学外,应开设管理会计信息化、智能财务、大数据分析等课程。教师要不断充电,参加学科前沿的学习与研究,到企业挂职锻炼,担任兼职顾问、承担横向课题,参加用友、金蝶、网中网等教育机构的培训也是不错的选择。三是聘请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家作为产业教授或客座教授,以弥补双创教育及实践教学的师资短板。开展校企合作,积极与企业对接,校内老师带队,校内校外老师双重指导,学生上岗实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工作岗位有进一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做好职业规划。

总之,要实现双创教育与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机融合,应该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多维度融合。不断优化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综合性的一体化实验平台,同时寻求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保障,从而达到创新创业教育和会计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的扶持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也需要高校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直视困难,勇于挑战,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尽职尽责。

作者:易烨 刘春玲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