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审视

时间:2022-01-28 10:11:06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审视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发展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内涵和思路。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剖析和解读,分析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本质及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它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中研究人的本质,分析人在世界中的地位,预测和指明人的发展和解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激发更多的学生投身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或由人组成的组织,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培养和造就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解读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范畴的重要分支,强调和论证了“现实存在的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主体性和客体性、客观局限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及人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本质、意义、特征,人的影响因素、制约因素和激励因素等等,由此获取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途径。[1]人的本质论、人的主体生成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三大核心内容。1.人的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基础。马克思改变了以往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角度,通过对人类社会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进行科学考察,从而得出对人的本质论的认识。他写道:“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这里的人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为了自身得以存在和发展,从事着物质生产活动。因此,这里的人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主体生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内容与过往学说相区分的关键。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这一结论:现实的人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对真正的人的生活这种人的不可剥夺的财产的要求,就是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社会不会自动地提供人发展所需要的所有条件,所以人必须主动去改造自然与社会,使之为人服务,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目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能力、素质和社会关系都达到最充分的发展,人由此从自然、社会和自身中获得最大自由。马克思主义人学将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人类解放作为人学理论的价值目标,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不排斥而且需要个性发展,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二、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进行审视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或对象都是人,或是由人所构成的组织。因此,科学地认识人、正确地对待人,按照人成长发展的规律去组织教育活动,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1.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性来看,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进行审视是题中之义。创新创业教育以培育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其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创新。它既是一种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思想、评价的新型教育模式,又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最终目标。借鉴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突破传统教育的桎梏和瓶颈,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终目标。2.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来看,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进行审视是必由之路。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特点和理论品质。马克思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实践在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尤其强调实践性,其重点并不在于鼓励学生都去开公司,而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借助思维训练与实践锻炼,有效增强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体验度和获得感,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黏性”,激发其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使其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3.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性来看,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进行审视是长远之道。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能够培养学生领导力、创新力、沟通力、积极向上的品质、心理抗压能力等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着眼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和价值取向,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诉求。

三、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建设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体系、机制和教育教学条件,为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初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先进经验。与此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观照,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待完善。1.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性”特质有待激发。创新性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相较最重要的特征。要使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性特质得到彰显,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品质有待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其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平衡发展,实现协同开放的创新创业教育格局。当前高校普遍存在这样的困境:一方面,学生创新实践场地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创业项目落地率比较低;另一方面,“懂理论知识,有实践经验,善教学培育”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教师到企业挂职、科研成果转化等相关激励制度难以建立或难以落实。同时,校外导师对学生的实践指导作用发挥有限。3.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性”价值有待挖掘。创新创业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培育学生追求越的人生态度和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四、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展望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发展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剖析和解读的视角。针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1.实施“特色化”创新创业教育。为了彰显“创新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一是走“特色化”发展之路。高校可依托的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凝练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特色创新创业人才。二是规划具有学校特点的教育体系,切实解决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一关键问题。2.实施“开放化”创新创业教育。为了提升“实践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走“开放化”的道路。高校应当做到:一是研发学校专门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二是花大力气建设多方合作、交叉培养的开放育人格局,打造校内课堂、课外课堂与社会课堂“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课堂;三是创新师资引育机制,探索将校内外导师纳入学校人才队伍管理的导师制度。3.实施“精细化”创新创业教育。为了实现“目的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走“精细化”发展的道路。高校应当做到:一是进一步探索设置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创新创业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创新教学理念、内容和手段,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基于大学生创业者的需求差异,采取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专门扶持政策,培育更多的创新人才;三是大力探索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志尚.人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45,66-97.

作者:谢秀兰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