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语境教学的重要性

时间:2022-10-12 09:00:30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语境教学的重要性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相对密切却又相互区别,语言与文化共同服务于人类社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结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是文化主要表达形式及传播工具,语言是文化的体现,它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言:“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因此外语教学应与其文化教学相结合,以理解语言的真正含义。但以往传统的英语教学忽视了语言使用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都是语法,词汇掌握得较好,然而缺乏在恰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的能力,有时甚至运用本族文化的言语交际准则来套用外语,以至造成令人尴尬的场面。例如,英语中的禁忌语多与“privacy”有关。许多个人情况如家庭、信仰、薪水等都是个人隐私,因此,在与英美人进行交际时不要询问或者涉及有关他们的私人情况。而学生由于受母语文化的影响在交际中常犯这种错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对个人情况的询问体现了亲密、关怀。因此从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可以看出,在高中英语教育中采用跨文化语境教学是有必要的,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

二、跨文化语境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跨文化语境教学对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技能。传统高中英语教学,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英语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跨文化语境教学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二)培养学生对国外文化的理解能力。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与历史背景都不一样,学生想要了解西方文化就必须通过英语的学习,跨文化语境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对国外文化的理解能力,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英语语言能力。例如:在学习Book4Module6TheUniversalDragon(世界上的龙)一文,教师可以通过阐述在东西方龙的来源差异(在西方龙的形象来源于蛇,而在中国蛇来源于给你们带来风调雨顺的鳄)从而使学生理解不同信念、准则、价值观和传统,以及由此带来的冲突,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人民的不同风俗习惯。教师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这些材料,就完全可以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国外文化的理解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语境教学在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深化了解的同时,还可以教会学生学习语言的有效方法,此外,跨文化语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相关研究资料,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与掌握能力。例如:教师利用课堂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等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对文化感知。

(四)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英语国家文化的态度。每个国家的文化都具有优缺点。因此教师在采用跨文化语言教学方法时,应该让学生了解并尊重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西方文化,我们不能全盘接受,同事也不能全盘否定,最科学的方法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国家文化对待态度。

三、高中英语课堂上跨文化语境教学策略的实际应用

首先,教师可以对国外文化语境中出现的词汇、句式进行比较分析。在英语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特定的交际用语,如:打招呼、问路、道谢、打电话等。教师可以将这些交际用语向学生进行讲解,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对跨文化语境的理解更加透彻。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常说:“吃了吗?(Haveyoueaten?)你去哪儿?(whereareyougoing?)”,这通常会让英美国家的人尴尬或误解。母语为英语的人多会说Goodmorning/hello/howareyoudoing?了解这些有助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可以采用中外相同含义的语言表达形式来进行讲授,将这些存在一定联系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深化学生的理解。例如:我们通常形容一个人力气很大,通常会用“力大如牛”这个词来表达,而在英语当中,这个成语的表达方式则是:“asstrongashorse”,这种比较方式不仅能加速学生对跨文化语境的理解,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通过外国影片的放映来加强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与掌握,例如:观看《音乐之声》电影,观摩《成长的烦恼》等美国连续剧,这些外国影片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比起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式,这种观摩国外经典影片的学习策略对把握跨文化语境具有独特教育教学意义。

四、结语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常用的教学策略。教师在重视英语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必须加强跨文化语境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充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跨文化语境教学方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它符合现代语言教学的本质,大大提高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刘小英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