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教学3D解剖软件的运用

时间:2022-03-29 08:12:20

运动医学教学3D解剖软件的运用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见习阶段运动医学教学中PBL(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教学模式结合3D解剖软件的运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名来本院骨科实习的某医学院校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基于PBL教学模式结合3D解剖软件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较分析2种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在自学能力、临床诊治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考试成绩为(86.61±5.35)分,优于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77.53±6.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结合3D解剖软件的应用可显著提高运动医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运动医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软件

对于完成了医学基础课程学习即将学习临床相关课程的临床医学实习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且能和实际临床病例相结合往往比较困难,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都是听老师的讲解,过于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掌握,所以,找到能更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的临床医学教学方式十分必要。针对传统医学教学的问题和局限性,有学者[1-2]提出了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即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有别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模式,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临床的具体病例或医学某一专题等进行研究学习,能够克服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缺点,因而在医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4]。本文联合运用PBL教学模式结合智能手机visi-bleBody3D解剖软件[5]教学方法,通过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等典型病例,让学生充当临床医生和教师的角色,通过对患者主动问诊和体格检查发现问题;并利用手机软件3D解剖软件学习相关的解剖结构;翻阅书籍和文献讨论解决问题并作出诊断和治疗方案。本文对比了采取基于PBL教学模式结合3D解剖软件应用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授课方法的教学效果。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18年在本院进行运动医学课程见习的某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0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2人,以学习能力为依据,随机分为观察组(20人)及对照组(20人)。对象均已经通过传统教学方法系统,学习了相关的基础医学课程及部分临床医学课程等,并且考试合格。2组一般情况见表1。1.2教学方法。2组均由同一带教老师进行教学,2组均按照教学大纲学习相同内容。对照组:带教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先后在示教室及患者床旁实行灌输式教育,即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并用传统解剖图片及简单的事物模型来对相关解剖结构进行学习。观察组:带教老师采用PBL教学模式结合3D解剖软件的教学方法: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择典型病例,学生10人组成1讨论小组,在每次上课前带教老师提前发放学习内容相关问题,课前学生对该内容及问题进行预习,并通过查阅书籍及3D解剖学手机软件等相关资料,解决问题同时提出自己的思考及新的问题。上课时,学生按照分组对合适的患者进行问诊、查体及相关辅助检查的判读,针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等内容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为主体,带教老师在该过程中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课程中鼓励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讨论,结合3D解剖学手机软件,对相关解剖结构进行360°观察,从而高效地理解关键解剖结构的相对空间位置,并对学生无法完全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引导、讲解及系统性总结。1.3评价指标。当实习培训结束后,带教老师选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组学生进行教学结果考察,以无记名方式作答,从而具体了解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价,具体内容包括:自学能力、临床诊治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每项满分10分)。临床理论成绩考察主要选用笔试考试形式进行考核(满分100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同时选用一套试卷进行测验,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一般资料对比。2组年龄、既往医学基础课程考试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2.22组学生主观认知评价。教学任务完成后,对2组学生学习后的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以便了解学生自身对不同教学方式的认知评价。总共发放问卷40份,收到有效问卷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0%。观察组学生在自学能力、临床诊治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2.32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均分为(86.61±5.35)分,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均分为(77.53±6.16)分,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学生(P<0.05,表2)。

3讨论

运动医学作为骨外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6]。运动医学是将医学与运动结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带教老师要想教好学生及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这门学科,其中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让学生对人体的基础解剖有十分清晰的认识,尽管见习生在前期的课业中已经系统学习过大体解剖学及局部解剖学,但普遍存在时间长遗忘率高及理解浅显、甚至存在错误认识等,所以大部分见习生学习运动医学相关课程时的基础比较薄弱结合骨骼肌肉系统的精细、立体及甚至存在变异的复杂情况,所以学好骨骼肌肉系统是运动医学教学中的基础,亦是教学中的难点。PBL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PBL是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对教学内容设计,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灌输教学内容,而是通过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解答问题,激发学生自我的学习意识,培养并提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答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本身为中心,学生自身解决问题是整个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同时,PBL教学模式强调团队合作,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一个人的精力、时间及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是有限的,而团队合作组成学习小组,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各自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并且让学生更有成就感。PBL教学模式的优势:⑴提升学生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教学中心,学生自主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相关知识学习和探讨而获得答案[7-8],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医学知识相对枯燥且难理解,单纯老师灌输式教学,学生很容易失去对医学知识的兴趣。而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让围绕问题而思考,经过查阅资料、相互探讨,自主解决问题,并通过对医学问题的解决及医学知识的获得而收获获得感及喜悦感,进而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形成主动学习-收获知识-提升兴趣-主动学习的良性循环。⑵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对职业发展的影响:PBL教学模式中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小组成员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并鼓励成员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见解,为学生锻炼沟通表达、相互配合能力提供机会[9]。这种团队能力的提升,对于日后医学生从事医疗相关工作至关重要,对于以后可能到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工作的医学生以后可能还得兼顾教学、科研工作,这些均不是个人工作,需要和不同角色的人合作。所以,培养及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医学生以后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十分重要[10]。

利用PBL教学模式的优势,本实验将PBL教学法结合3D解剖软件引入运动医学教学中,以临床真实的运动损伤病例为基础,带教老师床旁授课,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及阅读影响学资料。带教老师于课前提出临床问题,例如:在讲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时,提出“前交叉韧带的作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等问题,引导学生分组查询资料。学习小组共同完成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前交叉韧带,学习小组可以围绕前交叉韧带的解剖、功能、损伤机制、修复方法等收集资料。一部分学习内容结束后,带教老师发放试卷,对学生就运动医学相关知识进行考试,并做回顾、总结,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改进。贯穿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同时利用3D解剖学手机软件于课前、课中及课后随时随地查找相关解剖部位。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具材料,例如书籍、图片、模型等,3D解剖学手机软件可以任意角度观察正常解剖结构,利用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分层查看的功能,了解骨骼形态、肌肉、肌腱等起止点,及临近血管神经等组织的解剖关系,可以和患者真实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通过软件的独特功能,可以实现局部观察内容的放大、缩小、隐藏、旋转等操作,便于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思维,有助于学生迅速掌握运动损伤部位的解剖结构、功能及其损伤原理[5]。

综上所述,将PBL教学法与3D解剖软件相结合引入运动医学教学中,可以使原本抽象、枯燥的解剖理论知识变得具体,使得运动医学中的难点成为趣点,并且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临床诊治能力的提升、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及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作者:仇尚 王琛 沈振宇 郑伟 姜姗 周冰 单位: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