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时间:2022-10-12 04:13:42

情感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落到实处,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温度,需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心理,注重满足大学生的实际情感需求,将情感教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能够引导和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真正实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价值;有效途径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大责任的高校,必须首先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自觉担当起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尊重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做到注重差异因人施教、尊重规律科学施教,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2],情感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通过在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之间建立一种内在和谐,为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供精神保障和动力。

一、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促使他们在彼此尊重、相互信赖的心理基础上形成共鸣,从而作用其思维,影响其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情感教育,重点在于突出以学生为本,能够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到身心愉快,自觉接受教育并进行自我教育。(一)情感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当代社会发展要求和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对其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使其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2]。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观教育,需要注重情感的推动效应,了解大学生实际的情感心理需求,尽可能地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大学生群体的精神动力,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形成价值认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情感教育的作用是通过各种情感形式使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产生肯定的态度,强化接受程度,入脑入心、永恒长久,形成思想,成为习惯。同时,也只有让大学生的个体情感得到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的教育价值。(二)情感教育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明确指出:“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3]。人无德则不立,立德树人是高校开展一切工作的核心,新时代人才培养辩证法强调育人和育才相统一,而育人是教育的根本[3]。我国高校的教育目的从不仅限于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培养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具有新的情感特征和发展特点,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尊重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大学生的情感活动,注重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三)情感教育是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教育的过程,即是将“生物化的人”转化为“社会化的人”。转化过程中,人的情感社会化是整个个体转化的关键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情感教育,要求教育者综合考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将个性情感以社会原则为基础,通过社会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精神发展。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起着催化和强化作用[2],它能推动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英国的沙甫利兹提出,人性中最自然的情感,则是人的社会性情感,有高尚情操的社会性情感是在平时的教育和实践中养成的[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培养他们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构建高尚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心理及情感教育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个体成熟、树立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同时又受到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情感心理。目前,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理想信念缺失,拜金主义、权力主义,功利化倾向较为严重。同时,表现在情感心理方面的主要矛盾有:一是自我意识与自我认识的矛盾。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追求个性,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但他们往往又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不能甚至不愿公正客观地评价自己,导致部分大学生高傲自大、妄自菲薄,甚至迷失了自我。二是崇尚理性与情绪化的矛盾。当代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和观念的接受能力较强,他们普遍希望能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然而,由于其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缺乏对社会复杂性的感性认识,特别是遇到挫折或难题时,常常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容易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化倾向,甚至自暴自弃。三是意识积极主动与实践消极被动的矛盾。当代绝大多数大学生内心都有一幅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宏伟蓝图,但真正到了付诸于实践时,又往往缺乏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意志,遇到困难容易打退堂鼓,甚至随波逐流,从而导致意识和实践相脱节。四是交往需要与情感沟通的矛盾。大学生从高中进入到大学,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人生目标规划的不确定、离开家人后的落寞感,使他们渴望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怀和帮助。但当他们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极易产生情感危机,进而影响学业。近几年来,各高校已经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创新教育模式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推出了诸如“情境教学”、“知情交融”等情感教育模式,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重理论轻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化、教条化现象普遍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注重理论性和系统性的讲解,多采取满堂灌教育方式,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教学,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和教育效果。二是重教育轻参与。活动的开展和设计均由教育者而定,不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唯有被动接受教育权利,缺少对学生实际接受程度的顾及和实际教育效果的考核,更缺乏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积极实践,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三是重广度轻深度。情感教育多浮在表面,没有作为一门科学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教育者往往习惯于以教育者的口气和态度进行说教式教育,开展大水漫灌式的一般性情感教育,缺少“一对一”的个性引导和细致入微的关爱教育,更缺乏与学生心贴心、交朋友的耐心,做不到差异性教育和因人施教。四是部分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娱乐性过强,淡化了活动主题,忽略了实践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五是对于道德情感教育重视不够,注重的是不良情绪和言行的纠正,而没有上升到道德层面和立德树人的高度开展引导、教育和培养。

三、情感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者要善于综合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段,以情感化,情感育人,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内在动力,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要将大学生的情感教育纳入教育培养目标。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中转站。相对于高中阶段,大学生有了追逐自己理想和兴趣的机会、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的平台、自主处理学习和生活间矛盾的权利。这一新的学习成长环境,对于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处理得好与差都将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高校培养目标的达成和实现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包括情感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党委要将大学生情感教育列入教育培养目标体系,明确领导责任和责任部门,制定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目标考核评价力度,时刻关注、及时研判和有效化解大学生情感动态方面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目标的达成。二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增加情感互动。教育者要贴近学生实际,倾听大学生心声,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实际制定科学的指导方案和教育内容,使其既富有时代气息,又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困惑和心理障碍,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要尊重和满足大学生合情合理的情感需求,承认大学生情感需求的特殊性和合理性[6]。要重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大班授课、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增加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课后的学习成果,教育者随堂进行评价指导,以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参与完成富有创意和挑战的学习任务中做到学以致用,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引导他们在团队合作中获得成就感。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与大学生进行线上互动,多方面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三要广泛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既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进行自我情感调整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内化和践行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每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渊源及自身特色,教育者要善于结合学校特点,积极开展诸如“我为学校发展提建议”等紧贴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色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主人翁意识。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现状,开展诸如“我是校长”、“我是教师”等活动,创设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变个角色破解矛盾的实践环境,激发他们发挥才智创新创造,感知自身存在的不足,端正学习目的和增强学习动力。要结合时事政治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事项,组织开展讨论和辩论,提出自己解决社会矛盾和具体问题的观点和办法,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更应积极开展校企校地合作,为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深入企业、进入社会创设机会,鼓励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我、认知社会,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升适应社会、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四要以知心人的姿态实现情感教育的有效引领。教育者在情感教育实践中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原则,以平等亲和的心态和姿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平等看待每位学生,激发每位学生的潜力,呵护他们充满活力的情绪,为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注入恒久的精神动力。教育实践中,教育者要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式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如:以自身发展或典型人物的成长经历和成功范例,为他们提供示范和引领,引导他们学习榜样、积极向上;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引领大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养成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找准学习成长的时代坐标,确定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和实际技能,掌握服务社会真本领,自觉主动地将个人梦与中国梦融为一体,并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才智、体现价值、实现梦想、成就人生,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有效引领。五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情感教育的合力。作为社会中的个体,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情感发展和逻辑理念也不尽相同。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社会体验,并形成有别于其他同学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点。家庭和父母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和第一任导师,对大学生的成长和个性形成起到奠基作用;高校在培养大学生良好心态和健全人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人生发展方向的确立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对大学生成长具有全方位的环境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所以,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培养目标上,学校、家庭、社会缺一不可,作用不可代替。各高校要通过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确立大思政教育理念,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合力,从培养目标和制度机制层面确保各种教育培养因素的作用和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多渠道、多角度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强调教育者要通过以境激情、以情促知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满足受教育者实际情感需求和发展需要,引导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和思想困惑。同时,教育者需要不断倾注更多个人情感,促使大学生的情感得以强化和升华,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3(2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5]何爱霞.情感教育价值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02).

[6]孙小莉.让情感教育在思政教育中彰显魅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7).

作者:张琪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