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问题与举措

时间:2022-01-17 10:32:06

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问题与举措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导向,都决定其发展需面向行业企业开放办学,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不断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推动学校发展[1]。现代学徒制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由于参考较少,多数要靠摸索解决,稍有处理不善往往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导致项目的停滞或者夭折,所以科学合理运行管理是现代学徒制发展的保障,是重中之重。

1教学管理中的两个主要问题

1.1管理体制方面学校以教书育人为主,注重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多数是以生产效率为首要目标,追求效益,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身心健康等关注较少,关注的是员工实操能力。学校在管理方面以心理干预为主,而企业则直接与绩效挂钩,相比之下简单直接。校企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体系,是实习生(学徒)离职的主要因素,这也带来学生心理和身体角色转换问题。学生需要接受两种不同的制度管理,也需要同时认同自己的“双重身份”,还要适应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要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过程存在很大困难。1.2管理流程方面企业的用工需求随着生产周期变化,且生产周期随着产品订单变化,所以企业的用工需求是不确定的。但是,高校(职业院校)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是固定的。高校人才培养周期为三年,除去在企业培养的一年也还有两年的周期,这一周期对于企业来讲过长,企业无法预测两三年后的用工需求。这就造成企业用工需求与高校教学在时间上产生矛盾和不确定因素[2]。

2完善教学管理的解决措施

(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企业与学校两种管理体制,在学生在加入订单学徒班后即与学校和企业签署三方协议,规定三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及违约处理,在法理上规范三方的行为。同时要求企业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真正关心实习生的问题。经校企协商,企业提供每年奖学金和助学金,让学生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之后通过在课程体系中植入企业课程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文化,并认同企业文化,做好接受企业管理的心理准备;聘请企业专家技术能手承担校企课程的授课任务,拉近理论学习与生产实操的距离;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也在授课中渗透企业文化。按时间节点及时调整实习生待遇,从改善待遇方面入手,以满足实习生的心理需要。如有机会,提拔实习生到重要岗位或领导岗位,让他们看到事业上的希望。最后,校企双方共同组织赴企业参观、联谊、到学生宿舍面对面沟通等活动,增进企业员工和学生的感情,同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物质需要,做到“感情融合”。这样校企双方积极配合,多种手段同时进行,从小事实事踏实介入,帮助学生消除与企业的距离,从而完成“双重身份”的转变,再从认同企业到扎根于企业[3]。校企共同选拔聘请有能力、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技术能手为外聘教师,视情况责任其带适量学生。对这些师傅发放高于学校教师标准的代课费,并对优秀师傅进行表彰和物质鼓励,同时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师傅,平时加强对教师(师傅)的业务培训,开展校企联合教研活动,沟通总结研究处理订单学徒班出现的任何教学和运行问题。形成优胜劣汰不断进步的机制,保持外聘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2)针对校企双方管理流程中企业用工需求和高校教学时间上的矛盾,我们经过调研,发现汽车制造企业和汽车服务企业通常用工需求出现在每年的下半年,一般为7月以后,而在年底会出现拐点。汽车服务企业“五一”和“十一”假期出现短暂用工需求。企业通常会提前10-20天储备新员工,所以我们将实习生入厂时间定在第二学年的学期末,且将一些实习课程安排在学期末端,也就是说第二学年有2到3周的实习放在6月,如企业提前有用工需求,就将实习任务安排在企业进行,一举两得;如企业用工需求推后,我们实习结束后将正常放暑假。如此将有2个半月的时间缓解这一矛盾。既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又解决了学生的实习场所。对于汽车服务企业的订单,学徒班则在小长假前后安排企业实习,同样可以满足校企双方的要求[4-5]。

3践行订单现代学徒制的成效分析及结论

践行订单学徒班运行管理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实习生离职率和满意度上[6]。3.1现代学徒班离职率。经过连续几届学生的统计发现,第一届订单学徒173人,由于没有经验和系统的理论指导,入职第一月的离职率高达21%,往后逐渐减低,五个月后离职率超过50%。完善管理后,在第三届和第四届订单班62人中,入职后5个月离职17人,前5个月满意度为72.6%,离职率为27.4%。第五届订单学徒班31人,五个月后离职率仅为13%。显然随着管理的不断完善,学徒的离职率越来越低。3.2现代学徒班的满意度。在六届订单学徒班的运行过程中,每届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及家长、学院、企业三方的满意度逐年提高。这是因为这种培养模式切实地给三方都带来了好处,以下列举[7]。3.2.1学生方面。订单培养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场所,提供了有保障、薪酬高的就业岗位,减小家庭经济压力,贫困生可以顺利完成学业,可以考取行业紧缺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在企业培养,身处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不仅可以学到与行业企业同步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获得从学生到员工转变的良好环境。3.2.2学院方面。专业与生产一线高度融合,创立了与企业岗位对接的课程体系,打造出极具特色的专业。实现了双导师制授课。增加了教师锻炼基地。在校企共建中实现设备、技术、人才的双向交流,资源共享。实现“三个零距离”,即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零距离、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很好地推进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增强办学实力,提高了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发展。3.2.3企业方面。企业拥有了稳定的人才培养基地,解决了企业紧急用工需求。得到了急需的可塑性强、执行力好的专业人才。节约了用工成本,与社招人员比实习生成本较低,且节省了招工成本。培养的学生稳定性极强,离职率远低于社招员工,是企业生产稳定的支柱[8]。

作者:马志民 刘 佳 单位:1.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2.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