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5:16:30

现代化

现代化范文篇1

【正文】

中国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3X(2000)01-0007-03

一、对中国现代化历史主题的认识

现代化成为中国的历史主题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于是,实现现代化以摆脱屈辱和苦难的困境,就成为百余年近代史上先进中国人反复求索的首要问题。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到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运动,再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力图把中国引上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然而这一切的努力终归失败。中国因现代化努力的失败而倍受西方列强屈辱的惨痛历史,使现代化这一历史主题得到了爱国主义情感的表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开始认同现代化的历史主题,并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深化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认识。

1940年1月,在《新民主义论》中提出“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在这里,实际上已经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现代化纲领。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作的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2]因此,他指出“在新民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以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义的国家,如无巩固的经济做它的基础,如无进步的比较现时发达得多的农业,如无大规模的在全国经济比重上占极大的优势的工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贸易、金融等事业做它的基础,是不能巩固的”。明确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3]

1947年12月,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任务,是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帝国主义被打倒以后,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完成新民主主义的改革,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4]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5]

1949年6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问题开始作为政府政策和国家发展目标,系统地提出并得以实施。1953年,在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把工业化作为总路线的主体。1954年,他把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的社会化和机械化,理解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涵。[7]1956年在党的八大预备会上,把中国能否搞成现代化与在世界上的生存权问题联系起来。同年11月,他又进一步强调要把中国“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8]尽管后来在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判断上发生了失误,但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任务,始终热情关注,并且付出了极大的精力。

从上述关于中国现代化历史主题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一方面他的现代化思想有着深广的历史渊源;另一方面,他在充分认同现代化历史主题的同时,又推进了现代化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把现代化问题置于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历史必然之中,来把握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可能性,指出,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唯一途径。从而解决了鸦片战争以来,几代先进中国人殚精竭虑,力图将中国引上现代化道路,但终究未能如愿以偿的问题,使现代化在中国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二、对中国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构想

对此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所构想的中国现代化目标是一个宏大的体系,总起来说,是建立在现代大工业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昌盛,是社会与人的全面变革与发展。

1.关于经济现代化。1944年给秦邦宪的信中非常明确地指出:“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9]“新民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现在的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10]实现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大国的转变,是中国经济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根本点。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特别是在50年代,反复思索如何才能迅速地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使中国迅速赶超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这里应当指出,晚年在现代化实践上的一个重大失误,也在于他陷入了某种急躁情绪,从而离开中国的实际去追求建设速度。这是值得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须引以为戒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于政治的现代化。始终把创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的民族国家,视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他指2.关于政治的现代化。始终把创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的民族国家,视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他指出,没有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就不可能发展工业,“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不可缺一的”。[11]这是中国近代以来一条最基本的历史教训。一直都把它们并列,作为中国革命的目标。为此,他把获得民族的自决权视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他认为任何违背人民利益和意愿的行为,都与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的宗旨格格不入。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为了维护这种国体,就必须采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体,从制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还十分强调,为了有效地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建设,现代中国政治结构应当建立起一个集中的、高效率的,坚决反对官僚主义的管理体制。他认为,压制人民意志和权力,破坏政治效率的官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极大的障碍。

3.关于文化的现代化。设想的文化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国家”。[12]他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论著中系统地阐明了中国文化现代建设的基本方向,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民族的文化,是指中国新文化必须具有民族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要积极地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坚决反对全盘西化论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所谓科学的文化,是指现代世界已经日趋科学化、理性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文化,必须鲜明地体现科学性的方向。同时,必须彻底批判封建文化遗毒,坚持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批判态度对待任何外来文化,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理论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

4.关于人的现代化。非常强调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全面彻底的社会变迁过程,是社会与人交互作用,共同变迁的过程。认为社会现代化必然带动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的内在驱动力。他在《实践论》中,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把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到现代化建设中至为重要的高度,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建国后,进一步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人需要改造,剥削者要改造,劳动者也要改造。其目的在于造就出一代又一代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有文化,有觉悟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既是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上述关于中国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构想包含了这样一个基本意蕴,即现代化应当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这在本质上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所期望的是在经济繁荣的同时,获得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境界也日益高尚;社会既发达又平等。从而为我们描绘了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三、对中国现代化具体道路的探索

一般而言,最早迈向现代化的国家,其现代化进程具有自下而上的性质。即由技术、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的现代变迁导致政治结构的改变。这种现代化进程呈现出一种渐进、分散的特征。在分析了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来说,只能经历一场政治革命,建立起强有力的政治权威之后,自上而下地推进现代化建设,政治因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采取一种高度集中的发展途径。即由统一全国各民族的中央政府统一规划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进程,统一组织、调动全国的力量,以相对集中的形式,强有力地推进现代化的进程。

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探寻了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动力问题。首先,他突出地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推进作用。在他看来,近代中国倍受列强欺辱,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制度的腐败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堵塞了中国通向现代化的道路。而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解放了生产力,因而可以极大地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建国后不久,就迅速提出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巨大动力。认为,现代化的基础是科学技术的革命,只有实现技术方面的革命,才有可能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现代变迁。否则,一切无从谈起。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及时地提出了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上的革命的历史转变的口号。与此同时,充分肯定了科技人员等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他指出,要“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落后的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13]再次,还强调了人的变革对于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所讲的人的变革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价值观念的变革,即树立起现代崭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使人们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普遍地形成认同态度;第二,认识能力的提高,即通过文化的普及、哲学的普及,从根本上提高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第三,强化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坚韧意志。在对中国现代化具体道路的探索中,还具体地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如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战略方针,着眼于造就一个民主集中、生动活泼、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概念,在经济建设中反复强调“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要求实现农业内部的平衡,工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平衡,工业和农业的平衡,等等;提出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思想等等。归纳起来,探索的这条道路,是一条与他对现代化涵义的理解,与他的目标模式相契合,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广泛领域的综合推进、整体发展的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是,也应当指出,在对中国现代化具体道路的探索中,也存在历史的局限性。他提出以高速度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社会工业化启动的极低的历史起点认识不足,因而犯过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急于求成的错误。同时,反复强调,“以农业为基础”,但从根本上说,他未能提出一个现实的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未能指出一条实现产业结构转变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道路等等。

造成现代化思想和实践失误和不足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历史条件方面的因素。而且,即使就失误而言,也是他在探索过程中的失误。虽然未能最终完成对中国现代化思想的“集大成”事业,但是,他的后来人在推进这一事业时,与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连续性。

四、的现代化思想对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近现代先进中国人的中国现代化艰苦探索的继续。他关于现代化的许多思想,比如造成东方不发达状态的正是西方列强侵略的同一历史进程的思想,不能把现代化理解为单纯的经济发展过程的思想,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的思想,等等,都是对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冲击,为当代现代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新思路和十分有益的思想素材。虽然领导中国进行的现代化实践,未能达到理想的胜境,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

启示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项未竟的事业,为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管须臾不忘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但由于他对现代化进程的普遍性认识不足,在其晚年提出了“抓革命促生产”,“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错误口号,偏离了这一任务的中心,即经济建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挫折。

启示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现代化进程。任何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急于求成的做法只会给现代化事业带来危害。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建设的速度问题。同时,也要反对消极观望,无所作为的错误行为。

启示三: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因为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动力。

启示四:必须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标。

出,没有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就不可能发展工业,“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不可缺一的”。[11]这是中国近代以来一条最基本的历史教训。一直都把它们并列,作为中国革命的目标。为此,他把获得民族的自决权视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他认为任何违背人民利益和意愿的行为,都与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的宗旨格格不入。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为了维护这种国体,就必须采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体,从制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还十分强调,为了有效地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建设,现代中国政治结构应当建立起一个集中的、高效率的,坚决反对官僚主义的管理体制。他认为,压制人民意志和权力,破坏政治效率的官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极大的障碍。

3.关于文化的现代化。设想的文化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国家”。[12]他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论著中系统地阐明了中国文化现代建设的基本方向,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民族的文化,是指中国新文化必须具有民族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要积极地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坚决反对全盘西化论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所谓科学的文化,是指现代世界已经日趋科学化、理性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文化,必须鲜明地体现科学性的方向。同时,必须彻底批判封建文化遗毒,坚持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批判态度对待任何外来文化,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理论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

4.关于人的现代化。非常强调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全面彻底的社会变迁过程,是社会与人交互作用,共同变迁的过程。认为社会现代化必然带动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的内在驱动力。他在《实践论》中,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把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到现代化建设中至为重要的高度,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建国后,进一步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人需要改造,剥削者要改造,劳动者也要改造。其目的在于造就出一代又一代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有文化,有觉悟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既是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上述关于中国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构想包含了这样一个基本意蕴,即现代化应当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这在本质上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所期望的是在经济繁荣的同时,获得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境界也日益高尚;社会既发达又平等。从而为我们描绘了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三、对中国现代化具体道路的探索

现代化范文篇2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迅猛,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但是要使得社会整体发展迈上新的阶梯,就要求城乡共同发展。而目前的情况时,城市发展迅猛,乡村发展止步不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农业农村现代化得以推进。因此,践行对问题的探讨,将农业农村摆在优先发展位置,使我国整体社会的发展更加协调。

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

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及充裕,但是这主要指的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比较落后,农业发展长时间没有起色,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脱节。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幸福指数逐渐提升,但是这也是仅限于大部分城市居民,而农村居民在生活过程中缺乏保障,难以加强自身的幸福感及安全感。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逐渐多元化,虽然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是难以达到农村发展现代化的要求。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使得人们的经济水平差距逐渐加大,甚至接近两极分化。这种现象使得富人更富,穷人更穷,不符合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因此,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农村居民谋福利,使其生活水平能够上升,缩小城乡差距,这样才能加快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途径

1.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生产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在开展粮食生产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使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使得人们使用的粮食都来自我国内部的生产经营。我国很多地区都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为了使得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行逐渐加快,就需要使得粮食这种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安全性提升。因此,需要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使得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行有所依据。2.做好农村改革工作。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农村改革工作,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得以改善。在对农村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将重点放在上,对农村宅基地制度进行改变,使得农民的住房得到保障。同时,还需要度集体产权制度进行深化,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难以提升,主要在于其财产权益没有得到保障。集体产权制度的深化改革能够使得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体现更加全面,使得农民能够得到根本性权益。这种方式使农村党支部书记对农村整体经济的改善更加上心,加强党组织凝聚力。3.衔接小农户及现代农业。就当前的情况来说,小农户在发展过程中过于分散,导致农业整体发展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就需要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进行良好的衔接。相关人员需要做好现代弄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对小农户的生产及经营体系进行分析,使得乡村振兴战略有一定的条件基础。小农户需要融入现代的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农业产业体系进行完善,使得产业化程度提升,对相关的生产环节进行联系,使得农业功能越来越丰富,拓展农业生产经营范围。4.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要求各个农业产业相互融合,这样能够促进多项农业产业的优势互补,把握各项农业产业的生产经营及发展内涵。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明确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性,做好宣传工作。其中,需要以加工销售产业为主,明确不同市场的主体性,这就需要对农业产业链进行延长,使得整体价值链得以提升。政府需要鼓励农户与农民合作社建立利益联合机制,使得整体增值收益提升。5.加强工作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有较大的要求,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政府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工作力度,让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更多的工作根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帮助农民获得更高的收入,增强农村干部队伍的素质,增强其管理水平,使得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经营管理质量提升。工作力度的提升要求工作人员提升服务质量,使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用得以增强。

三、结语

在实施乡村战略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政府需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好农村改革工作,使得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进行衔接。工作人员需要对农村产业进行融合,加强工作力度,提升乡村经济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得到根本的提升,使得农村发展与现代化接轨。

参考文献:

[1]郭翔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化[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10):22-24.

[2]赵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J].唯实,2017(11):45-48.

现代化范文篇3

中华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也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但近代以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落伍了。为了改变这一落后面貌和被动挨打的命运,从鸦片战争失败开始,“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富民强国”就一直成为萦绕在中国人民心头最大的愿望和理想。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许多志士仁人就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从林则徐的“师夷之长技”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到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从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到孙中山、黄兴的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上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但是,由于他们把现代化的视角放在了西方的模式上,不能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因而这几代人苦苦追求、舍身奋斗,最终还是以悲壮的失败走下历史的舞台。它尽管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但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之梦仍旧是久久难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历史上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伟大事件,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而且开辟了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改良是补缀的办法,应主张大规模的改造”,唯一可行的是采用“激烈方法的社会主义(列宁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正是在这种“俄式”革命的指引下,通过“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华民族现代化历史上又一伟大的篇章,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是稳健的,中国共产党在“以苏为鉴”的口号下,按照既定的模式,不仅顺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而且成功地对几亿农民实现了合作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党内出现“快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急躁情绪和机械仿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以及“七届二中全会确定的现代化建设模式没有取得战略意义的价值地位”和当时“思想观念上防资本主义的弦崩得太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模式过早地出现了转换,使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走上了“发育不全”、举步维艰的曲折历程。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这会主义”一直是邓小平反复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之一,邓小平亲自参与了建国3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对这30年的曲折发展,尤其是20年的严重失误,邓小平开始从理论上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并进而考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他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邓小平认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长期思考,邓小平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率先提出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问题。他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从此,中国真正找到了一条走向繁荣富强的路子。

综观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几次现代化建设思路的演变,实践证明,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就必须从中国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而任何“西化”或者“苏联模式”的道路都是无法解决中国现代化的出路的。

二、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其发展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人类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一般规律就是蕴涵在这绚丽多彩的发展模式之中。邓小平在设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模式时,从一开始就强调现代化建设要因时因地制宜,各国情况不同,其现代化建设的模式也不同。他指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来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邓小平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深刻的论述和独特的设计。

首先,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由于“”的严重影响,在中国共产党内很长一段时间里“左”的错误横行,形而上学猖獗,在思维方式上习惯于把讲政治与讲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搞现代化就是搞修正主义,搞资本主义复辟。针对这种错误的思想,邓小平在1975年出来主持中央工作时,重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了真正把四个现代化建设搞上去,他一方面抓现实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抓科技教育,大力纠正将经济工作与政治工作对立起来的“左”的错误,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他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由此可见,邓小平是从现代化事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前途,代表着人民的最根本利益,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最主要条件的高度,来认识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这一问题的。实践证明,邓小平这一思想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内涵,而且找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前进的方向,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指路明灯。

其次,邓小平一方面反对“贫穷的社会主义”,批判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对立起来,另一方面他又反对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角度,指出我们讲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上,邓小平多次强调“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没有经历过发达资本主义阶段、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这种现实的国情就决定了我们只能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只能是建设一个“小康之家”。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在建设现代化时要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他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两位一体的任务,社会主义规定了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模式。

在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上,一方面,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又是一个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他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建设。邓小平认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最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必须有可靠的保证。一方面,邓小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另一方面,邓小平还指出,要使中国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必须有可靠的政治保证。“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动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三、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历史意义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它紧贴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实际,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结晶,不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直接的推进作用,而且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认识。它紧紧把握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课题紧密结合起来,给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带来了蓬勃生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邓小平那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是高度统一、融为一体的。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处于低潮的形势下,由于有了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指导,才使中国社会主义在逆境中奋起,才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了新的希望。

现代化范文篇4

对于中国9亿农民来说,2004年让他们百感交集。年初,国务院总理承诺“五年内取消农业税”;3月底,黑龙江、吉林宣布免征农业税,其他11个粮食主产省农业税税率统一降低3%。这使得2004年全国不征农业税的省区市,继北京、上海、天津、西藏之后增至六个。

此后,农业税改革继续提速。去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决定,2005年全国农业税税率统一降低到2%,592个国家贫困县将全部免征。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已成定局。

农业税曾长期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不过,农村税费改革四年来,农业税数额已逐步下降,2004年全国农业税只有200亿元,占中国财政收入不足1%。取消农业税对财政的整体影响已微乎其微。适时取消农业税,顺乎民意、合乎民情。

农税改革将推动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但是,免征农业税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根据专家测算,目前全国乡、村两级债务高达6000亿元,甚至更多。如不进行大刀阔斧的配套改革,取消农业税对基层政府不啻于一场灾难。总理亦曾慨叹:“农村税费改革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税费改革非治本之策

作为中国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突破口”,税费改革居功甚伟,但推进艰难,矛盾多多。这应归因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配套。

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稳定的税源上收至中央政府,县乡财权大减。但乡镇政权的事权并未减少,反倒有所增加。基层政府只能向农民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农民因税费被逼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农村社会矛盾一度绷紧。

2000年,安徽试点农村税费改革,把对多种名目的农村税费归并为“农业税及其附加”。其中农业税属于地方税,与工商税一起,维持乡镇机构运转。而农业税附加用于维持村级组织运转。村内办理公益事业,则通过村民会议“一事一议”解决。

减轻农民税赋势必减少基层政府收入。改革后县乡收入大多减少40%以上,但是上级的转移支付并不能弥补所有缺口。农民负担减轻的同时,县乡财政困境加剧,义务教育投入锐减。前者影响中央政策的贯彻执行,后者则损害中国政府的声誉。2001年4月,税费改革不得不“暂停”扩大试点。

为解决农村税费改革暴露出来的深层矛盾,2002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三个确保”:确保农民负担明显下降、不反弹,确保乡村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正常投入。决策者认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乡镇机构臃肿都是早已有之,并非税费改革所致,只不过税费改革使之迅速暴露。因此,“三个确保”中,确保农民减负是核心,后两个确保为第一个确保服务。

可事实上恰恰相反,如果没有后两个确保,第一个确保就保不住。而要做到后两个确保,必须改革整个政治体制和财政体制。

决策层逐渐认识到“税费改革”并非治本之策。到了2004年7月,中央政府提出:税费改革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规范农村税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第二阶段才是取消农业税,改革农村上层建筑。但在农村教育、财政体制、机构改革等方面,仍没有具体的战略方针。

诸多政府官员、学者对农业税税制、农民办义务教育、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提出了尖锐批评,要求尽快取消农业税,由国家承担起义务教育的责任;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大规模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此即为在2004年蔚为大观的乡镇机构、财政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等领域的三项“配套改革”。

釜底抽薪改变“潜规则”?

税费改革,意在通过减轻农民负担,赢得农民对中央政府的信任,重振中央权威;同时建立倒逼机制,逼基层政府“减人减事”。这种改革“战术”不无道理,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从2004年农民对中央政策的高度认同就可见一斑。

但问题并不仅仅如赢得民心那么简单。要保住税费改革的成果,“配套改革”至关重要。

由于税费改革事关国家和农民、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利益分配,“配套改革”之复杂超乎想像。早在2002年8月,国务院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管理责任实行“以县为主”的新体制,改变了过去农村义务教育靠农民集资、收取学杂费维持的状况。时任总理朱镕基公开表示:“义务教育经费由政府承担,这是世界惯例。中国要逐渐实现这一目标。”

可是,由于县财政仍然依靠乡镇,如果说乡镇无钱举办义务教育,那么把责任归县级政府,仍然不能解决农村教育投入问题。如黑龙江省2004年免征农业税后,大规模精简中小学教师,合并乡村学校,目的就是要降低农村教育的成本。显然,仅仅实行“以县为主”并不能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更为根本的改革是重新厘定各级政府事权,加大中央和省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县乡财政体制的改革难度更大,因其涉及各级官员的切身利益。财政体制改革,基本上是重新切分蛋糕。在现有体制框架内,谁来切蛋糕、怎么切蛋糕,都有明确的“潜规则”;如不根本改变,让上级政府自己削减自己的权力,无异于与虎谋皮。同时,基层政府处在中国政治体制的末端,在不改变现有规则的情势下,夸大自己的财政短缺,自然是其与上级“博弈”的惟一筹码。很显然,财政体制改革已经不是县乡层面机构改革的问题,县乡财政困境也不是“村财乡管”、“乡财县管”所能解决。这是整个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问题。

从黑龙江2004年税费改革后的情势可以推断全国:如两年内取消农业税,那些主要依靠农业税运转的县乡政府,将难以为继(参见《财经》2004年第19期封面文章《乡权之变》)。外科手术式的解决办法当然很清楚,就是大规模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可是,建国以来的七次机构改革,都摆脱不了“膨胀—精简—再膨胀”的历史循环。始于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到了乡镇也是无声无息。以往的教训使人不敢乐观。加之县乡人事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徒增改革难度。目前见之于全国的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大多局限于“撤乡并村”,分流干部。到底功成何时,尚难预料。

数千亿元乡村负债

眼下,乡村债务危机也已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最大阻力。学者指出,今后农村政策的一个主要取向很可能转向“化解乡镇财政危机”。

乡镇政府、村级组织负债,不仅中西部地区有,东南沿海也有;不仅存在于贫困地区,发达地区和城市郊区甚至更多。学界乐观的估计是6000亿-9000亿元,有学者甚至估计在1万亿元以上。在这些债务中,村级债务因其大多是欠农民个人,引发矛盾最为严重。农业税取消后,乡村组织失去偿债来源,农民作为债权人逼债、索债现象屡见不鲜。

回观往日,巨额乡村债务从发生到形成,不过十年时间。1994年分税制前,乡镇的财政实际是由县级实行统收统支,基层政府基本上没有债务。但在1994年后,乡镇财政普遍成为一级财政。由于增值税、所得税等稳定的税源上收,乡镇政府除了农业税、工商税几乎没有其他来源。而各种开支如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干部工资等都依靠乡镇,上级部门还把各种社会事业费用下放乡镇。“财权上移,事权下移”,加之其他各种复杂因素,巨额乡村债务日渐形成。

记者2004年在湖北、河南等地采访发现,为完成中央规定的“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乡镇不惜举债盖教学楼,修建学生宿舍,更新教学仪器,应付上级验收;由于税收增幅是考核领导干部的主要指标,乡镇大肆举债招商引资,大办乡镇企业,留下沉重债务包袱;农村合作基金会,也因为政府直接干预和强行推进,水土不服,由局部的自发试点,酿成全国性的农村金融支付危机,留下的高额债务至今未能消化。

当初,上级政府为“甩包袱”,把事权下放,结果发现最终得不偿失。巨额的乡村债务到头来仍需自己解决,惟一的变化是这个债务远远超出本来财政应该承担的数额。

乡村负债究竟应由谁来解决?这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难题。如果完全由中央承担,这对中央政府并不公平。尽管中央对造成如此局面负有责任,但基层政府和干部同样不能免责。

迄今为止,乡村负债并没有伤及基层干部,尽管其日子并不好过。有识者指出,当前乡村干部不会真正遏制乡村债务,道理再简单不过:通过举债可以增加政绩,增加政治进步的资本,而这些债务根本不需其本人担责;而化解、遏制乡村债务,并无激励措施,收益明显小于成本。面对不负责任的上级,很多基层干部倾向于更不负责,高息举债,甚至自己借钱给自己花,还能自赚高额利息。

据记者在湖北、河南等地的采访,乡村债务中,有相当比例的债权人是乡、村两级干部。

记者在基层观察到,目前县乡化解债务之途除了拍卖荒山、集体土地转包、停息挂账、清理三角债等,再无办法;债务中容易化解的都已经尽量化解,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这些债务如何统计,如何核实,如何厘定责任,如何偿还,极为复杂。

农村整体改革规划有望年内出台

除了“三项改革”和乡村债务,农村公共卫生、“一事一议”、农民社会保障、国有农场改革等,也都构成了农村改革的复杂“远景”。

2003年官方公布的“城市化率”高达40.5%,农村人口占7.685亿。事实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3年农业人口仍占中国总人口的70.8%,高达9亿还多。之所以有上述差距,主因是把进城务工的农民一概计入城市人口。但是这些人并不能取得城市户籍,统计的逻辑掩盖了城乡分治的现实。

在当前中国,农业总产值已降至GDP的14%,农业税只占全国财政收入不足1%。可是农业人口仍有9亿,占全国人口的70%。这无疑是比减免农业税更难解决的问题。

记者获悉,为解决这些深层矛盾,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成立了十个专题工作小组,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分头进行专题调研。2004年年底十个小组的调研报告已基本完成。2005年下半年,中央高层将在综合这些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出台一个规划农村整体改革的中央文件。据悉,这是一个着眼于长远的文件,将建构农村改革的整体视野。但其内容仍然没有得到广泛讨论和公众参与。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又是政治问题。26年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上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这是执政党解决农民问题的总指针,历久而弥新。

改革是在现有规则内腾挪,欲实现良好的农村治理,不改变现有体制,决策者的愿望必然落空。迄今为止,与中国的许多宏观改革一样,农村改革仍然没有蓝图,没有时间表。诸多政策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推出的改革措施大多着眼于当前矛盾,缺乏整体考虑和周密设计。倘如此,“三农”问题的历史解决仍将任重道远。

“三农”改革要点

“三农”问题,可以概括为“钱”、“粮”、“地”、“人”四个字。所谓“钱”,是指与农村税费相关的农民收入问题;“粮”,指粮食流通体制;“地”,顾名思义就是农村土地制度;“人”,主要指农民的出路问题。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004年和2005年,这四个方面的改革大致情况如下。

钱:2004年,农村经济复苏源于农业税减免、粮食涨价和风调雨顺,即所谓“粮价涨、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可是,尽管2004年农民收入增幅高至6.8%,但仍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差距仍在拉大。这种趋势已持续数年。数据显示,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3.23∶1,而1998年只有2.51∶1。

粮:2003年10月以来粮价上涨,粮食安全成为热门话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高层对城市安定问题的担心,显示出政策制定并未摆脱城乡分治的阴影。所幸2004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推行,粮食收购全面放开,粮改市场化迈出了重要步伐。

现代化范文篇5

关键词:现代化理论;现代化中国;小康社会

一、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一般意义

世界现代化进程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战后以来,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和深化,随着世界在冷战与竞争中压力加剧,现代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在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得到了强烈表现,并在实践上演化为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不息浪潮。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不仅发达国家为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而继续把现代化推到战略高度,许多欠发达国家也提出了拒绝落后、注重发展的现代化目标和方案。现代化在实践上构成席卷全球的壮观景象,在理论上形成广阔的研究领域。

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应该说,仅从经验上感受现代化,还不能掌握其实质,只有从理论上把握这一概念,才可能避免实践上的偏移。关于现代化的概念虽然存在千百种表述,其内涵也不尽相同。但从理论上形成对于现代化的一般认识,是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现代化是以近代工业和科技进步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及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和层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和历史主体的深刻变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发生在其中的主要特征,被称为现代性。现代性实际上构成了现代化运动的阶段性结果。从目前对现代化的理解来看,现代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生产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和标志,而生产社会化所表示的一定高度的生产力即现代生产力,是区别传统的以小农、分散的生产及其水平的。它是现代化过程中最根本的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其他方面进步的第一位因素。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生产力发展尺度上,又区分为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不同水平。

——经济市场化。现代经济是一种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经济类型,其基本模式必然是对社会资源实行市场配置,即市场经济。当然,由于其实际形成中的特点,以不同国度相区别的市场经济形式存在种种具体的差异,但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市场化(并且是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则是其实质的东西。

——城市化。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移,传统的乡村或逐步建成现代城市,或为城市化所改造,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差别在逐步消失。城市化不仅是居住地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工业化过程所造成的物质生产方式延伸到社会生活、直至精神生活方面的一系列转变过程。

——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社会的物质技术和经济结构的进步,亦将在上层建筑领域引起相应变化,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一步步提上现代社会的建设日程,并成为现代社会的制度规范。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社会将更加重视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且在制度文明建设中推进。

——历史活动的主体化。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现代化运动的最后意义在马克思看来,应当是人向其本质的回归和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物质技术上、经济结构上,还是社会与政治层面上,现代化的目的都在于人的现代化,或人的解放,即人在历史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在现代化过程中,人民群众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历史活动的主体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却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如上所说“经典的现代化理论”在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得到了总结和证实,但在其继续发展中也把这一理论抛到了后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工业比重已经超出发达国家,而其现代化程度却低于发达国家,这是“经典的现代化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原因在于,世界范围里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仍在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走,而发达国家却进入了非工业发展轨道,即工业部门逐步向服务业和知识产业转移、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转移。因此,中国学者何传启认为,现代化已经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一次现代化)进入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与“第一次现代化”过程的不同之处,突出地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与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的差别。“工业经济的特点是机械化、电气化、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而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和多样化。”(参看《光明日报》2002年4月5日B1版金振蓉文)中国学者在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中提出的“第二次现代化”观点,根据当今社会的新变化来看待“什么是现代化”问题,这对于全面地发展地认识现代化是卓有启发意义的。当然,现代化进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发展程度的明显差别。根据各自的发展水平而选择不同的现代化目标,关系到其现代化战略的成败。

总之,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一个在层次上递进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作为客观进程与主观作用的统一,现代化要求人们用新的眼光和新的探索精神,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二、在世界现代化过程下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和归宿

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路途上,中国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代里处于领先位置。但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在近代化浪潮推动下,相继走上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轨道,在现代化进程中超过中国。落后就会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割地赔款,倍受屈辱。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猛烈冲激起国人自强自立的民族感情,先进的中国人慨然把睁眼看世界和追赶西方列强的意识提到了历史使命中。现代化理想承载着中国未来的命运,寄托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中国现代化必然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走过的老路。面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磨难和选择,中国共产党人把俄国十月革命后学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用以解决中国问题。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摸索出适合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并在胜利地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之后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近代中国历史证明,在旧制度下是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期盼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推翻旧制度的人民革命,才是扫清现代化的障碍和打开通向现代化大门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所必需,同时又是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步——不扫除中国社会前进的羁绊,就无法提出现代化任务和到达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在现代化面前横着一个阻塞现代化通道的旧制度障碍时,奢谈什么“告别革命”,岂不是反现代化之道或把现代化推到遥遥无期吗?正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内在根据和深刻把握历史本身的昭示中,中国共产党人把党的最高纲领和党的当前纲领结合起来,背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向旧制度发起坚决的冲击,去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开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门。在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等老一辈党的领导人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口号,并且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巨大成就。这时,曾自豪地表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更大的贡献。但由于其后党在工作指导路线上的失误,未能及时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极大地干扰和改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

现代化范文篇6

【正文】

中国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3X(2000)01-0007-03

一、对中国现代化历史主题的认识

现代化成为中国的历史主题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于是,实现现代化以摆脱屈辱和苦难的困境,就成为百余年近代史上先进中国人反复求索的首要问题。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到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运动,再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力图把中国引上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然而这一切的努力终归失败。中国因现代化努力的失败而倍受西方列强屈辱的惨痛历史,使现代化这一历史主题得到了爱国主义情感的表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开始认同现代化的历史主题,并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深化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认识。

1940年1月,在《新民主义论》中提出“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在这里,实际上已经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现代化纲领。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作的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2]因此,他指出“在新民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以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义的国家,如无巩固的经济做它的基础,如无进步的比较现时发达得多的农业,如无大规模的在全国经济比重上占极大的优势的工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贸易、金融等事业做它的基础,是不能巩固的”。明确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3]

1947年12月,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任务,是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帝国主义被打倒以后,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完成新民主主义的改革,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4]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5]

1949年6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问题开始作为政府政策和国家发展目标,系统地提出并得以实施。1953年,在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把工业化作为总路线的主体。1954年,他把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的社会化和机械化,理解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涵。[7]1956年在党的八大预备会上,把中国能否搞成现代化与在世界上的生存权问题联系起来。同年11月,他又进一步强调要把中国“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8]尽管后来在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判断上发生了失误,但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任务,始终热情关注,并且付出了极大的精力。

从上述关于中国现代化历史主题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一方面他的现代化思想有着深广的历史渊源;另一方面,他在充分认同现代化历史主题的同时,又推进了现代化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把现代化问题置于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历史必然之中,来把握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可能性,指出,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唯一途径。从而解决了鸦片战争以来,几代先进中国人殚精竭虑,力图将中国引上现代化道路,但终究未能如愿以偿的问题,使现代化在中国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二、对中国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构想

对此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所构想的中国现代化目标是一个宏大的体系,总起来说,是建立在现代大工业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昌盛,是社会与人的全面变革与发展。

1.关于经济现代化。1944年给秦邦宪的信中非常明确地指出:“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9]“新民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现在的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10]实现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大国的转变,是中国经济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根本点。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特别是在50年代,反复思索如何才能迅速地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使中国迅速赶超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这里应当指出,晚年在现代化实践上的一个重大失误,也在于他陷入了某种急躁情绪,从而离开中国的实际去追求建设速度。这是值得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须引以为戒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关于政治的现代化。始终把创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的民族国家,视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他指出,没有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就不可能发展工业,“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不可缺一的”。[11]这是中国近代以来一条最基本的历史教训。一直都把它们并列,作为中国革命的目标。为此,他把获得民族的自决权视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他认为任何违背人民利益和意愿的行为,都与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的宗旨格格不入。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为了维护这种国体,就必须采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体,从制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还十分强调,为了有效地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建设,现代中国政治结构应当建立起一个集中的、高效率的,坚决反对官僚主义的管理体制。他认为,压制人民意志和权力,破坏政治效率的官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极大的障碍。

3.关于文化的现代化。设想的文化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国家”。[12]他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论著中系统地阐明了中国文化现代建设的基本方向,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民族的文化,是指中国新文化必须具有民族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要积极地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坚决反对全盘西化论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所谓科学的文化,是指现代世界已经日趋科学化、理性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文化,必须鲜明地体现科学性的方向。同时,必须彻底批判封建文化遗毒,坚持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批判态度对待任何外来文化,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理论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

4.关于人的现代化。非常强调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全面彻底的社会变迁过程,是社会与人交互作用,共同变迁的过程。认为社会现代化必然带动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的内在驱动力。他在《实践论》中,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把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到现代化建设中至为重要的高度,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建国后,进一步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人需要改造,剥削者要改造,劳动者也要改造。其目的在于造就出一代又一代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有文化,有觉悟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既是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上述关于中国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构想包含了这样一个基本意蕴,即现代化应当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这在本质上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所期望的是在经济繁荣的同时,获得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境界也日益高尚;社会既发达又平等。从而为我们描绘了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三、对中国现代化具体道路的探索

一般而言,最早迈向现代化的国家,其现代化进程具有自下而上的性质。即由技术、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的现代变迁导致政治结构的改变。这种现代化进程呈现出一种渐进、分散的特征。在分析了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来说,只能经历一场政治革命,建立起强有力的政治权威之后,自上而下地推进现代化建设,政治因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采取一种高度集中的发展途径。即由统一全国各民族的中央政府统一规划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进程,统一组织、调动全国的力量,以相对集中的形式,强有力地推进现代化的进程。

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探寻了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动力问题。首先,他突出地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推进作用。在他看来,近代中国倍受列强欺辱,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制度的腐败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堵塞了中国通向现代化的道路。而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解放了生产力,因而可以极大地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建国后不久,就迅速提出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巨大动力。认为,现代化的基础是科学技术的革命,只有实现技术方面的革命,才有可能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现代变迁。否则,一切无从谈起。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及时地提出了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上的革命的历史转变的口号。与此同时,充分肯定了科技人员等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他指出,要“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落后的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13]再次,还强调了人的变革对于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所讲的人的变革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价值观念的变革,即树立起现代崭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使人们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普遍地形成认同态度;第二,认识能力的提高,即通过文化的普及、哲学的普及,从根本上提高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第三,强化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坚韧意志。在对中国现代化具体道路的探索中,还具体地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如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战略方针,着眼于造就一个民主集中、生动活泼、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概念,在经济建设中反复强调“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要求实现农业内部的平衡,工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平衡,工业和农业的平衡,等等;提出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思想等等。归纳起来,探索的这条道路,是一条与他对现代化涵义的理解,与他的目标模式相契合,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广泛领域的综合推进、整体发展的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是,也应当指出,在对中国现代化具体道路的探索中,也存在历史的局限性。他提出以高速度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社会工业化启动的极低的历史起点认识不足,因而犯过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急于求成的错误。同时,反复强调,“以农业为基础”,但从根本上说,他未能提出一个现实的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未能指出一条实现产业结构转变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道路等等。

造成现代化思想和实践失误和不足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历史条件方面的因素。而且,即使就失误而言,也是他在探索过程中的失误。虽然未能最终完成对中国现代化思想的“集大成”事业,但是,他的后来人在推进这一事业时,与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连续性。

四、的现代化思想对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近现代先进中国人的中国现代化艰苦探索的继续。他关于现代化的许多思想,比如造成东方不发达状态的正是西方列强侵略的同一历史进程的思想,不能把现代化理解为单纯的经济发展过程的思想,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的思想,等等,都是对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冲击,为当代现代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新思路和十分有益的思想素材。虽然领导中国进行的现代化实践,未能达到理想的胜境,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

启示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项未竟的事业,为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管须臾不忘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但由于他对现代化进程的普遍性认识不足,在其晚年提出了“抓革命促生产”,“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错误口号,偏离了这一任务的中心,即经济建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挫折。

启示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现代化进程。任何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急于求成的做法只会给现代化事业带来危害。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建设的速度问题。同时,也要反对消极观望,无所作为的错误行为。

启示三: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因为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动力。

启示四:必须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标。

现代化范文篇7

关键词:现代化理论;现代化中国;小康社会

一、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一般意义

世界现代化进程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战后以来,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和深化,随着世界在冷战与竞争中压力加剧,现代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在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得到了强烈表现,并在实践上演化为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不息浪潮。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不仅发达国家为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而继续把现代化推到战略高度,许多欠发达国家也提出了拒绝落后、注重发展的现代化目标和方案。现代化在实践上构成席卷全球的壮观景象,在理论上形成广阔的研究领域。

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应该说,仅从经验上感受现代化,还不能掌握其实质,只有从理论上把握这一概念,才可能避免实践上的偏移。关于现代化的概念虽然存在千百种表述,其内涵也不尽相同。但从理论上形成对于现代化的一般认识,是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现代化是以近代工业和科技进步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及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和层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和历史主体的深刻变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发生在其中的主要特征,被称为现代性。现代性实际上构成了现代化运动的阶段性结果。从目前对现代化的理解来看,现代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生产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和标志,而生产社会化所表示的一定高度的生产力即现代生产力,是区别传统的以小农、分散的生产及其水平的。它是现代化过程中最根本的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其他方面进步的第一位因素。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生产力发展尺度上,又区分为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不同水平。

——经济市场化。现代经济是一种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经济类型,其基本模式必然是对社会资源实行市场配置,即市场经济。当然,由于其实际形成中的特点,以不同国度相区别的市场经济形式存在种种具体的差异,但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市场化(并且是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则是其实质的东西。

——城市化。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移,传统的乡村或逐步建成现代城市,或为城市化所改造,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差别在逐步消失。城市化不仅是居住地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工业化过程所造成的物质生产方式延伸到社会生活、直至精神生活方面的一系列转变过程。

——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社会的物质技术和经济结构的进步,亦将在上层建筑领域引起相应变化,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一步步提上现代社会的建设日程,并成为现代社会的制度规范。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社会将更加重视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且在制度文明建设中推进。

——历史活动的主体化。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现代化运动的最后意义在马克思看来,应当是人向其本质的回归和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物质技术上、经济结构上,还是社会与政治层面上,现代化的目的都在于人的现代化,或人的解放,即人在历史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在现代化过程中,人民群众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历史活动的主体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却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如上所说“经典的现代化理论”在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得到了总结和证实,但在其继续发展中也把这一理论抛到了后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工业比重已经超出发达国家,而其现代化程度却低于发达国家,这是“经典的现代化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原因在于,世界范围里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仍在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走,而发达国家却进入了非工业发展轨道,即工业部门逐步向服务业和知识产业转移、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转移。因此,中国学者何传启认为,现代化已经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一次现代化)进入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与“第一次现代化”过程的不同之处,突出地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与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的差别。“工业经济的特点是机械化、电气化、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而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和多样化。”(参看《光明日报》2002年4月5日B1版金振蓉文)中国学者在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中提出的“第二次现代化”观点,根据当今社会的新变化来看待“什么是现代化”问题,这对于全面地发展地认识现代化是卓有启发意义的。当然,现代化进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发展程度的明显差别。根据各自的发展水平而选择不同的现代化目标,关系到其现代化战略的成败。

总之,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一个在层次上递进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作为客观进程与主观作用的统一,现代化要求人们用新的眼光和新的探索精神,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二、在世界现代化过程下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和归宿

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路途上,中国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代里处于领先位置。但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在近代化浪潮推动下,相继走上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轨道,在现代化进程中超过中国。落后就会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割地赔款,倍受屈辱。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猛烈冲激起国人自强自立的民族感情,先进的中国人慨然把睁眼看世界和追赶西方列强的意识提到了历史使

命中。现代化理想承载着中国未来的命运,寄托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中国现代化必然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走过的老路。面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磨难和选择,中国共产党人把俄国十月革命后学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用以解决中国问题。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摸索出适合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并在胜利地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之后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近代中国历史证明,在旧制度下是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期盼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推翻旧制度的人民革命,才是扫清现代化的障碍和打开通向现代化大门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所必需,同时又是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步——不扫除中国社会前进的羁绊,就无法提出现代化任务和到达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在现代化面前横着一个阻塞现代化通道的旧制度障碍时,奢谈什么“告别革命”,岂不是反现代化之道或把现代化推到遥遥无期吗?正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内在根据和深刻把握历史本身的昭示中,中国共产党人把党的最高纲领和党的当前纲领结合起来,背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向旧制度发起坚决的冲击,去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开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门。在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等老一辈党的领导人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口号,并且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巨大成就。这时,曾自豪地表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更大的贡献。但由于其后党在工作指导路线上的失误,未能及时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极大地干扰和改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

现代化范文篇8

综合学术界的观点,人口现代化是指人口类型或人口变量由传统向现展的过程[3],包含了生育现代化、人口素质现代化、人口结构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四个方面的内容。人口现代化的评价是以山东省人口发展水平与当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做比较。在这四个方面中,生育现代化和人口素质现代化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赋予两者更大的权重。具体定义是:人口现代化指数=0.3×生育现代化指数+0.3×人口素质现代化指数+0.2×人口结构现代化指数+0.2×经济发展指数[6]。

1.1生育现代化

生育现代化是人口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不仅指生育率的下降,而且包含科学的生育观念和生育文化的普及,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现代化。生育率降到接近或低于更替水平,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生育现代化就实现了。

评价生育现代化用出生率(或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来评价。

1.2人口素质现代化

人口素质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和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素质现代化是人口现代化的核心,包含人口的身体素质现代化、教育科技文化素质现代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现代化三个方面。

人口素质现代化评价主要有出生预期寿命、15岁以上成人文盲率(或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1.3人口结构的现代化

指人口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等不断的由传统的失衡、失调向现代的平衡、合理的演进和发展,包括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现代化、人口城乡结构现代化、人口就业结构现代化四个方面。人口结构实现现代化要求:大多数老龄人口的健康老龄化,人口结构趋于稳定,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各个年龄段人口分布合理,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比重增加,三产业人口比重合理化[5]。

人口结构现代化指数主要有三个指标:65岁以上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比重和第三产业人口比重。

1.4经济现代化

人口现代化不能脱离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而独立存在,经济现代化为人口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人口现代化又反过来对经济进一步发展产生影响,人口现代化的程度应与经济现代化程度相适应。

经济现代化指数用人均GDP指标,由于人均GDP增长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有递减效应。所以定义为:经济现代化指数=×100(人均GDP≤人均GDPS,人均GDPS取主要发达国家1960年和1970年的平均值,大约8000美元)[6]。

2山东省人口现代化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山东省的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人口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人口结构也日益合理,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人口现代化得到很大发展,2002年山东省人口现代化程度为61.43%。(见表1)

表12002年山东省人口现代化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对比

项目平均水平山东省实现度%实现度%综合实现度%

人口再生产类型出生率(‰)11.2511.1710078.5761.43

自然增长率(‰)2.64.5557.14

人口素质出生预期寿命77.62①73.92②95.2352.15

15岁以上文盲率0.94①11.248.36

平均受教育年限15.29①8.0852.85

人口结构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15.388.4955.2050.76

城市人口比重75.86②40.353.12

第三产业人口比重63②27.7②43.97

经济方面人均GDP(美元)8000140760.3260.32

资料来源:[3]、[5]、[8]、[9];说明:①是1999年数据,②是2000年数据,未标者是2002年数据。

2.1生育现代化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的生育观和生育文化有了明显变化,山东省的生育率迅速下降,2002年的出生率为11.17‰和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现代化程度为100%,但2003年出生率为11.42‰,说明山东省生育率的转变已基本完成,但也有波动。自然增长率2002年为4.55‰,现代化程度为57.14%。2002年山东省生育现代化的程度为78.57%。

2.2人口素质现代化现状

目前山东省的人口素质有很大发展,现代化程度为52.15%。山东省人口的身体素质较以前有很大提高,2002年山东省的婴儿死亡率为19‰,2000年出生预期寿命为73.92岁,都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身体素质现代化程度为95.23%;教育科技文化发展很快。至2001年,山东省的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升学率分别达到99.7%和98.5%,初中生生高中的比为46.5%。到2002年山东省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7%,均比以前有很大提高,尤其高等教育发展较快,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一定发展;人口思想道德有所提高。由于教育文化事业的普及,人们整体上告别了传统社会的各种封建腐朽思想,初步的建立了向上的科学思想观念。

2.3人口结构现代化现状

山东省的人口结构现代化程度为50.76%,人口结构可由三个方面来反映:

2.3.1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国际上常把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或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称为老龄化,2002年山东省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49%,60岁以上的达到13%以上,早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2002年山东省老龄人口现代化程度为55.20%,2002年山东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85,比前三年有所下降。

2.3.2人口城乡结构。山东省2002年城市人口比重为40.3%,比上年增长1.07个百分点,2002年人口城乡结构现代化程度为53.12%,山东省人口城市化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从1990~2001年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1.15个百分点。

2.3.3人口就业结构。2000年山东省一二三产业的人口比例为:50.0:22.3:27.7。2000年人口就业结构的现代化程度为43.97%,“九五”期间,山东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每年增长11.6%,现代化程度提高很快。

2.4经济现代化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迅速发展,2002年人均GDP已经达到1407美元,人们生活质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人均GDP增长对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有递减效应。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山东省的经济现代化程度为60.32%。

3人口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

3.1生育现代化问题

低生育率不是由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思想进步带来的人口自然下降,主要是由于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在现阶段山东省的低生育率有很大的挑战:首先,低生育率可能是暂时的。实践表明,发达国家生育率的自然下降,实现生育现代化,是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山东省的生育率波动依然存在,今年还有些反弹。其次,在不同地区、阶层之间,生育率的下降是不同的,山东省低生育率的整体局面还未形成。最后,社会保障还不健全,传统的生育观影响依然存在。在农村老人主要靠家庭抚养,“养儿养老”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目前山东省依然有80%以上的人希望“儿女双全”,传统生育观没有改变。

3.2人口素质现代化问题

山东省在施行“科教兴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人口素质是关键因素。山东省的人口素质问题如下:一、身体素质。山东省人口的身体素质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是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与发达国家相比,山东省存在较大差距。其次,国民身体素质有所下降,城乡发展不平衡。据2000年国民体质检测报告,山东省2002年检测与1985年、1995年相比,青少年身体素质全面下降,农村人身体素质比城市人的要低的多。二、教育科技文化素质。2002年,山东省的成人文盲率为11.24%,受高等教育的比重为5.7%,山东省科技落后世界发达国家20~30年,知识发展水平比美国落后至少40年。对山东省全面实施“科教兴鲁”方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三、人口思想素质。山东省某些地方,各种迷信思想死灰复燃,西方社会的“及时行乐”和“拜金主义”大行其道,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沉重打击。

3.3人口结构现代化问题

山东省在人口结构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对山东省的家庭、社会、经济、文化有巨大冲击。

3.3.1迅猛发展的老龄化和落后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目前山东省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为8.49%,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为12.97%,预计到2015年山东省的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达到18%左右。现有的养老方式:在经济方面,城市以社会养老为主,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在生活照料方面,城乡都主要由家庭照料。西方国家在老龄化之前已完成向社会养老方式的转变,日本是同时进行的,而山东省是“未富先老”,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健全。

3.3.2出生性别比失调。山东省近五年,出生人口性别比都在120左右,多年上升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将会产生下列三个问题:“首先是婚姻性别挤压问题。“十五”以后,男性过剩的婚姻挤压会越来越严重。其次是对家庭和社会的冲击问题。婚姻性别挤压会对“一夫一妻”的家庭制产生冲击,导致婚外恋、“第三者”插足、离婚率上升,社会刑事案件增多,如买卖婚姻、拐卖妇女等案件增多。最后是就业性别积压问题。未来一二十年,男性就业会越来越难。”[7]

3.3.3人口城市化水平太低。虽然1990~2002年,山东省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1.15个百分点,但40.3%的城市人口比重显然太低,实践表明,山东省本阶段的城市人口比重应为60%以上,山东省还有很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的70%、80%、90%差距更大。

3.3.4人口就业结构。人口现代化要求第一产业人口比重下降,第二产业人口稳定,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发达国家的一二三产业人口比为3~5%,25%,70%左右,而山东省目前就业结构比例为50.0:22.3:27.7。而根据“塞—钱模型”,山东省本阶段三产业人口比例应为40:30:30左右,山东省人口就业结构是第一产业人口太多,第二、三产业人口太少,和理论的就业结构有很大差距。

3.4经济现代化问题。

山东省2002年人均GDP为1407美元,与实现现代化的8000美元还有很大差距。近十年来山东省经济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猛增,但增幅会缓慢下降,实现现代化还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山东省的经济运行中主要有以下矛盾:国企改革进展不快,发展机制不活;投资增幅太低,民间投资不活;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够;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偏小[4]。

4加快实现人口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前,山东省人口现代化机遇与危机并存。目前山东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工业化、推动社会现代化的有利时期。要把握住有利时期,加快人口现代化建设。

4.1坚持计划生育工作,积极稳定低水平生育率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必须稳定低水平生育率,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推行党政干部“一票否决制”,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二是以农村流动人口为重点,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三是建立和完善“单位负责、居住地管理、社区服务”的新机制和落实各种奖励政策。

4.2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保健体育事业,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

山东省的新生儿缺陷率和死亡率比较高,中年人身体机能迅速下降,城乡之间医疗卫生有很大差距。实现人口现代化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二是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改革。三是实施少生、优生,杜绝先天遗传性疾病生育。四是发展生殖健康及相关产业,提高生殖保健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五是加强传染病(如SARS)的检测和预防,鼓励研制新药物。六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改善居住环境。

4.3全方位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贯彻“科教兴鲁”方针,提高人口的教育文化素质

“科教兴鲁”的实质是“素质兴鲁”,加快人口现代化必须:一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山东大学和大力发展其高校。二是改变脑体分配不尽合理,实行向知识、人才倾斜的政策。三是对职工就业应“先培训,后就业”,在全社会施行学历文凭和资格认证并重制度。四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办学。

4.4加快人口城市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合理三产业就业结构

人口城市化和工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相结合,极大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人口城市化应注意:一是完善全省城镇体系总体框架,强化济南、青岛、大济宁等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合理发展大中小城市,改变“厚小薄大”的城市化方针[1]。二是加强城市发展规划和管理,推动城市健康发展。三是拆除“二元人口”体制壁垒,大力发展户籍与土地制度改革。四是发展信息服务劳动力市场,实行劳动力市场管理“一卡通”(IC卡)。

4.5建立完善高效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健康老龄化

可以通过田雪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建立“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障改革思路来解决。即积极发展社会供养和推进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继续提倡家庭子女供养和发展社区服务,适当组织老年劳动自养与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于一体,实行“三养结合”,互相补充的养老保障体系。

4.6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网络等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多生产更多优秀精神产品,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

4.7加快经济现代化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争取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抓住加入WTO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一是大力推动国企重组和政府体制运作方式改革。二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民营经济。三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努力扩大投资和消费,增强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五是加快经济国际化方针,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六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有邦.《山东地理》.山东地图出版社.2000年8月

[2]“了解中国人的体质”.《北京日报》.2001年11月2号

[3]王秀银.“关于人口现代化的几点思考”.《人口研究》(京).2002年第4期9~16页

[4]倪永康.《2002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

[5]王翠绒,易想和.“论人口现代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广东社会科学》(广州).2003年5期60~65页

[6]陈友华.“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京).2003年6期60~66页

[7]田雪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问题”.《人口学刊》(长春).2003年6期3~11页

现代化范文篇9

关键词:管理物资现代化

一、管理思维现代化

思维现代化是实现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的先导。

首先要有系统的观念。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集合)。系统思维即把研究管理的对象作为系统,从整体的角度把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加以处理与协调,使系统发挥出其最大效能的思维方法的总称。系统工程既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又是一门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技术。

其次要有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全面质量管理(TQM):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企业物资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有四个特点:

①全面的管理,

②全过程的管理,

③全员参加的管理,

④全部的方法。

企业物资工作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是物资供应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满意程度,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所供应的物资的技术特性满足企业的质量要求,通过正确的计划采购、运输、保管等工作为保证;

②所供应的物资时效性强;

③所供应的物资质量可靠,品种齐全、数量足够;

④供应过程工作效率高、差错少、费用低、物资流转速度快。

二、管理组织现代化

管理组织现代化是指按合理组织生产的客观规律建立管理机构和规定管理职责。企业管理组织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相匹配的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其他组织结构,严格企业的各级岗位责任制。现代化的管理机构在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时,能够作出及时积极的反应,迅速制定对策,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根据物资部门的自身特点,它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直线制、矩阵制等。其中以矩阵制应用较为广泛。矩阵制即目标管理制组织结构,它是一种多功能的、有效的组织机构。其优点为:

①灵活机动性强,可应对多变环境中的多种情况;

②便于协作,可调动多个管理职能部门;

③有利于提高个人责任心及积极性;

④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提高了管理效率。

三、管理人才现代化

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才现代化。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世界著名企业之间的实际竞争。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人力资源即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劳动力。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各种社会组织对员工的招募、录取、培训、使用、升迁、调动、评价及合理开发,并使人力和物力保持最佳比例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包括从数量上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劳动管理和从质量上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行为管理。现代企业应注重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管理,从过去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为以提高综合效益的管理模式。

2.企业人力开发方法

①全员培训随着企业现代化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员工们现有知识既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也不利于个人素质提高。进行定期的全员培训,将企业的战略目标更有效地迅速传播到每一个员工,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生产经营业务知识和技能,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

②引进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可以迅速改变企业,随着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才部门所有制将不复存在,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会更强的生命力。

③调动现有员工积极性根据员工特长,给予员工合适的岗位,并通过员工的动态组合与职位相互交替轮换,提高企业整体功能,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

3.人事激励方法

企业的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通过已树立的管理权威,干预并影响被管理者的行为,使每个人在达到个人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这种行为从某种角度讲就是激励系统。

(1)人事激励机制结构

1)人事激励机制的组成

①激励对象。被激励的特定人群。

②激励因素。起到激励作用的因素,例如升迁、金钱、职称等。

③激励因素的媒介。各种管理制度、管理决策、管理措施,尤指各种人事管理制度和人事决策。

2)激励机制的运行方式

首先是将激励因素转化为人事管理制度、决定策略、采取措施的过程,即转化过程;然后是将含有激励因素的人事管理制度、决定策略、采取措施对员工施加影响的过程即刺激过程。

(2)人事激励因素分析

人事激励的重要一环即分析激励因素,明确激励的项目,运用合适的激励方法。

1)对员工进行分类。根据职务的高低、工作项目的不同分类。

2)运用合适的方法,按照人员分类进行激励因素调查。例如采用问卷调查法,将职员们所乐于接受的激励因素调查出来。

3)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图表法等方法直观表达。

4)绘制”激励因素一览表“,为制定人事制度时供决策者参考。

四、管理手段现代化

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指企业管理中逐步采用电子计算器、现代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方法的速度和水平,使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准确、及时、经济、高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各行各界管理领域普遍建立起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它不但能综合物资流通过程中的信息,控制管理业务;而且能够建立物资管理数据资源,有利于各种现代管理方法的实现。

以计算机为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企业物资管理系统,保障供应,压缩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物资使用监督,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对企业很有必要。

五、总述

物资管理现代化的五个方面是有机结合的,管理思维现代化是先导,管理组织现代化是保证,管理人才现代化是关键,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条件。物资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相关部门的工作质量与水平,物资管理作为后勤管理的重要部门,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实现降低成本、加速资金流转、增强企业盈利、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莉.实施现代物资管理程序及相关系统控制程序[D],《经济师》,2003年第6期.

现代化范文篇10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社会主义文明

[1]这是站在全世界、全人类发展的高度审视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表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以全新的理念与丰硕的成就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的理论思想与实践路径,打破了以资本逻辑为内容、以资本增殖为导向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为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选择,向人类证明了现代化是朝着自由解放方向发展的光明前景。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开了人类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资本主义时生的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带入了工业社会,人们生产生活方式随之发生质变,这种建立在资本发展、成熟基础上的工业化、城市化等变革将人类社会带入了现代化发展阶段。而伴随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世界体系愈加呈现出“中心-”的分化,在世界整体的发展质量上显现出极不平衡的样态,使得占多数的国家几百年来从未放弃过对现代化的渴望与追逐。资本主义国家曾在过去几百年的时间里一直垄断着一切与现代化发展有关的话语权,西方模式成为各国谋求现代化发展可以参考的唯一模式,而后发国家的实践表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固有的矛盾将人类现代化进程困在无法规避的发展困境中。

(一)西方资本主义作为先发现代化的特点与成效

资本主义现代化信奉“资本至上”的发展模式。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是以资本为目的、动力、方式的发展过程,将人、自然、社会的发展置于资本的控制下,一切在资本增殖面前都显得无比逊色。这使得西方模式展现出的成就与问题都可以在资本自身特性中找到答案。尽管资本自身有无法规避的风险,但它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是人类现代化史上的首个现代化方案,并且是过去几百年时间里人类进行现代化的唯一选择,一度“现代化”等于“资本主义化”、等于“西方化”,“西方普世价值观”“历史终结论”等言论甚嚣尘上。导致想谋求现代化发展的后发国家只能不计代价、不计国情地模仿西方模式。资本主义现代化曾是人类社会历史取得重大进步的动因。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市场化、科技化、民主化等举措革新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精神面貌。较之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现代化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就,特别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具有极大的催化效用。西方模式通过发展市场经济,使资本能够快速完成资源配置,并且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视,提升了智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使“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带动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迅速转型。经济基础方面的变革相应地引发了政治流程民主化、国家治理法制化、文化意识多元化的变化,这都将人类文明形态向前推动了一大步,使得人获得了形式上的自由独立,虽然是以“对物的依赖性”为前提条件。

(二)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内在矛盾与发展困境

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核心发展逻辑是“资本至上”。资本内在具有的物化属性使其始终奉行所谓的“效率至上”原则,这种发展逻辑在前期积累阶段以不留潜力地破坏性方式发展生产力,而在进入发达阶段后,因受到物化倾向的限制而逐渐丧失发展生机。资本运动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其一,资本的原始积累是肮脏的。在现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历史中,几乎都存在通过资源掠夺、人口买卖、不平等贸易的方式获取巨额财富、进行早期资本积累的行为。西班牙、荷兰、德国等国家通过进行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带动资本快速完成原始积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地综合为殖民制度、国债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这些方法一部分是以最残酷的暴力为基础,例如殖民制度就是这样”[3],以殖民扩张为本国现代化提供动力的方式,加剧了国际关系的对立与紧张。其二,资本增殖的运动过程是物化的。资本作为“只见物不见人”的物化关系,即便是在生产力飞跃式发展、社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时代趋势下,资本仍旧无视人的能力、需要等一切现实因素,市场依旧盲目地以资本增殖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原子式的资本家“为生产而生产”的无序行为,导致国民经济整体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循环中无法畅通,进而周期性爆发以生产过剩为表征的经济危机,且经济危机爆发的周期不断缩短、破坏性不断扩大。上层建筑由脆弱的经济基础而走向动荡,社会发展出现了大范围失业、价值观失落、政治混乱、逆全球化思潮回升等问题。其三,资本作为发展动力使现代化发展不可持续。西方现代化模式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能够快速催化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配置,然而在当资本对人力剥削、对自然破坏、对社会压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资本这种生产关系会对生产力产生阻碍,使现代化发展速度放缓、停步不前,甚至在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等发展困境中出现倒退。摆脱不掉资本逻辑的阴影,就无法规避现代化在资本逻辑把控下走向“物化”的趋势。“物化”使现代化发展成为失掉人的现代化、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人与社会间的平衡、世界各国间的和平的资本发展过程,进而使得发展缺乏后劲与潜力。这也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低迷、贫富分化、民心涣散、文化庞杂的根本原因。西方国家在实践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中,集体陷入的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使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逐渐式微。

(三)后发国家在参照西方模式搞建设过程中的血泪教训

资本主义现代化“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4],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扩张性使多数国家遵从、模仿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而这种抉择既有主观意愿,也是被迫为之。资本不顾一切地实现价值增殖的方式,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在生态破坏、贫富两极分化的极端之上。在走过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依托劳动力要素的发展阶段后,如果没有核心科技作为发展支撑,就会迅速走向衰退,甚至倒退到比前现代化发展样态更混乱的发展阶段,这些在那些曾经带着期许与热忱学习西方模式的拉美、非洲等地区的国家中显现得淋漓尽致。拉美地区的多数国家在获得民族解放的同时,便开始了探索现代化的实践进程。通过学习西方模式、走西方道路,以新自由主义理论为指导改革经济、改组政治,在获得短期发展后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深渊,物价膨胀、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等问题使其反复挣扎在解决危机的困境中,真正通过西方模式将现代化实践成功的国家屈指可数。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多以原料产地与产品倾销地的身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作为国家参加全球化分工的现实,使其大多承接的是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末端的污染重、耗人力的初级成品加工。这种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下的依附式发展①并不能真正实现本国的现代化发展,如资本主义国家中占人口多数的无产阶级沦为少数资产阶级的工具一样,多数发展中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并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组织以市场化改革等措施将非洲地区国家的公共产品私有化,社会资源被掠夺反而造成了发展衰退,一度拉远了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距离。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就与世界价值

突破资本逻辑主宰的现代化方案,就需要批判资本的马克思主义作指导。而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中国式现代化表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实践路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话语体系,突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发展困境。

(一)中国式现代化验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

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任务,贯穿于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全程。“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是邓小平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提出的,“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5],这一概念明确了中国要建设突破西方现代化的范式、打破苏联工业化条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结合中国实际顺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要溯源到毛泽东领导的革命斗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扫清了制度障碍,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主权牢牢抓在党和人民手中;设定的以“四个现代化”为指征、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目标,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明确了发展基调;集中精力发展工业化的实践举措为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实事求是地基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在跨域“卡夫丁峡谷”过程中要经历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营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发展环境。同时,党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任务,创造性地运用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各自优势,通过引入资本解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生产力,使得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几十年里创造了西方国家百年发展所得的经济体量,解决了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6],成功开拓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范式,并在这五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了更大人口规模享受现代化发展成果。以“人民利益”为发展取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价值导向。中国通过现代化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实现了历史性脱贫。在经济增速放缓阶段,依旧积极全力扩大就业,稳步增加居民收入,使全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满意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二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共同富裕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近年来,实现共同富裕被视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目标,这既包括经济体量快速增长而为实现“富裕”提供的经济基础,也包括实践共享发展理念而为保证“共同”提供的制度保障。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进展。通过加快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成效明显。在伴随工业化步调的同时,并联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使乡村建设速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民生事业的质量不断跃升。通过大力实践共享发展理念,不断协调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之间关系,加大国家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建成了世界上涵盖人口数量最多、所涉门类最全、运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包含着城乡间全部居民的养老、医疗等内容,基本关涉着全部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大部分中青年的就业保障等多个方面。优质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不断扩容,保障力度随着经济建设成果的不断丰富而完善,缩小着人与人之间在物质财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差距。三是,中国式现代化统筹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并行发展。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物质文明建设。通过实践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供给侧结构,提高了物质财富的社会生产率,丰富了社会物质文明。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科学、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培育人民的精神力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通过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了人民的精神世界,提高了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四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美丽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绿色发展态势中加快形成。其一,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进展,重污染天气与城市黑臭水体基本被消除,人居环境随着城市宜居品质的提升而获得改善。其二,绿色低碳经济成为发展新趋势。以降碳、减污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使绿色经济、低碳产业成为热门,带动了一批节约集约的新兴产业发展;同时,不断推进的能源革命,带动了科技创新、金融财税、投资消费等领域的绿色发展,进而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序推进。五是,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始终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并将自身在现代化发展中取得的成果惠及世界。其一,中国通过现代化建设维护了世界和平。多年来,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真正地实践了多边主义原则,积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使得“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1],维护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交往间的公平正义。其二,中国通过现代化建设有力促进了世界发展。近年来,中国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措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发展合作进行资源投入,不断开拓与别国间的利益共通点,促进国际交往的互利共赢,深化了与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二)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了深刻的世界意义与人类价值

人类现代化虽然在指导思想上是多元的,在具体实践模式的选择上是多样的;但是,究其内在规律而言,人类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变化过程,它有着共同的指向、相似的内涵和一般的规律”[7]。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成就多、后劲足、影响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并把“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1]作为责任,形成了区别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转型中国家更具借鉴意义。一是,突破西方模式“唯一性”的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向世界证明了现代化道路可以有多样化选择,不仅仅只有资本主义一条道路可走。中国式现代化通过转化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结合具体阶段的国情实际,走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展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光辉。中国式现代化以一套完整的发展理论证明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现代化的优越性与科学性,实践了以人的发展逻辑取代资本逻辑、以国家间的共赢式发展取代资本排他性发展的现代化新模式,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与路径导向形成鲜明对比,回答了人类通过现代化建设“向何处发展”与“如何发展”的时代问题,丰富了人类对现代化的观念认知,激励了各国建设现代化的信心热忱。二是,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经验参考。中国在现代化发展的起点与终点上、在实践的重点与难点上都与后发国家有着相似之处。作为被迫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剥削而进行的“外源型”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短时间内以并联的形式获得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百年发展成就,释放发展动力与保存发展潜力方面的经验使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提出更切合发展中国家现实需要的经验方案。虽然中国式现代化积极分享现代化的建设经验,但是中国坚决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外交,尊重各国社会制度的差异,尊重各国对任何一种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不同于西方“逢强必霸”下对发展中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强制,这种和而不同的态度与自由平等的风范更加切合发展中国家的价值诉求。三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创造了新形态。“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8],中国式现代化全新的思维方式,重构了发展理念,变革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运动方式,回答了人类现代化要面对的一般问题。由此,批判并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创造并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将人类文明推进到共同发展、共同解放的新高度。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新选择与新走向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在尊重现代化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并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全面推进人与人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和谐发展,在动力机制、实践方式、价值目的、发展方向这四个方面凝结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思想与实践经验,回答了现代化建设中一般性、普遍性的问题,给予人类在现代化模式选择上以新的选择,明确人类通过现代化去往何处的新方向,这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具广阔的世界视野。

(一)找到了以政府与市场合力配置资源的动力机制

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对资本配置资源的完全放任,中国式现代化将资本作为历史性的生产关系,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既保证了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效率,又发挥了政府从旁规避风险的针对性,进而找到了适配现代化动力的制度保障,解决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问题。资本对人类在当前阶段中建设现代化而言,作为配置资源的动力保障,对解放生产力仍存在可以利用的价值。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后通过引入资本,带动了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为当下实践“调结构”“稳增长”“重质量”等举措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中完全受资本驱动的动力安排,中国通过科学审视社会主要矛盾,系统部署具体发展阶段中的战略安排,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对接现代化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二者的内在优势,综合发挥政府与市场二者作为“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对资本健康发展的治理效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互补式配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兼顾政府弥补市场盲目性的作用,规避了资本的无序扩张,避免浪费科技、人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现实价值,在危机发生时保障投资、拉动消费、驾驭资本,保证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在动力机制的安排上,通过不断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合力,超越了西方现代化中以市场经济放纵资本扩张的动力模式。这对于生产力不够发达,并想要缩短发展周期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参考价值。

(二)协调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多重矛盾关系

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系统性的深层次变革,在发展方式上涉及多对矛盾关系的平衡。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方式上,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现代化的普遍规律,注重开发内生动能,兼顾发展动力与发展潜力,打造了“五位一体”全方位互动式的现代化发展体系,有效化解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困境。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区别于资本主义通过贫富差距进行资本积累的剥削性发展路径,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践,保证了经济建设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齐头并进,推进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更为平等、人与社会之间更高水平的和谐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规避了市民社会的发展危机,使得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更稳定的发展模式。在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区别于资本极端积累物质财富而造成人单向度的贫瘠,“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个人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推进经济建设与精神塑造,为发展精神文明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物质文明的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精神引领,使得物质保证与精神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得到了贯通,进而兼顾了人发展所需的物质保证与精神动力,推进人的发展立体化、丰富化,沟通起人与社会之间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互动,达到人与社会双向协调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真正将人的现代化发展落到实处。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区别于资本积累对自然毫无顾忌地破坏,中国式现代化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中国式现代化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在保护自然的立场中安排工业化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工作,切实贯通了经济发展绿色化与绿色发展经济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延伸了现代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进而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了持久动能,使竞争型发展路径,中国式现代化“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社会主义现代化遵循人类解放的客观规律,使现代化的发展成果不会成为资本控制下侵略、扩张行为的力量。中国式现代化走出的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为各国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使得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顺应了和平发展的潮流。

(三)明确了以人的现代化为旨归的发展目的

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在发展目的上以资本增殖代替人的发展的本末倒置,中国式现代化将全体中国人民的现代化发展置于其中,是内含了人的现代化内容的新形式,也是优越于西方模式的特点。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价值旨趣,将人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整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将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作为评价标准。中国之所以能够有建成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的底气,并敢于设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取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实现每个社会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发展目标,在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坚持将现代化建设与改善人民生活条件联系在一起,贯通了“个体对社会的价值”与“社会对个体的维护”这两方面,统一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财富极大积累、人民美好生活实现。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人民首创精神,保护了人民的积极性,发挥了人民的主动性,释放了人民的创造性。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协调了现代化建设在目的与手段上的矛盾,在由人建设的、由人共享的现代化模式中,鼓励人民通过共同奋斗实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极大调动起全体社会成员勤劳创造的积极性,保证了发展的协调性与包容性。

(四)昭示了各国共同发展与全人类解放的发展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本国利益,更着眼于全人类的整体利益。现代化发展进程与文明形态变革是一体两面,在关于现代化模式与人类文明的选择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困境使人们意识到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落。中国式现代化以世界和平、人类解放为终极理想,走出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道路,创造、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内生的社会主义文明为人类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验证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共同向往的美好制度。中国在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实践社会主义制度并获得成功,表明了“中国崛起带来的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思维、一种深层次的范式变化、一种西方现存理论和话语还无法解释的新认知”[9],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现代化,才能实现人类对富裕生活、稳定社会、良好生态、和平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文明内含了全人类通过现代化建设而谋求解放的价值旨归。社会主义对全人类解放愿景的人文关怀,凝结了人类建设现代化的共同价值取向,即“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新归旨。中国式现代化在现实实践中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发展、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更有利于实现全人类共同的价值理想。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举措,自觉将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这种共赢式发展合理缓冲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国际矛盾,昭示了人类自由解放的曙光,为人类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美好目标提供了全新的文化起点。

参考文献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6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4.

[5]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229.

[7]韩喜平,巩瑞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J].国外理论动态,2018(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