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化的文明意蕴

时间:2023-03-30 10:34:49

论现代化的文明意蕴

摘要:在文明视域下审视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更能发现其具有深厚的文明底蕴。中国式现代化内在包含了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三重文明向度。中国式现代化传承和弘扬了具有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及天下为公精神品质的中华文明;也遵循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描绘了社会主义美好蓝图,复兴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又坚持和平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和拓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

现代化是人类生产实践和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历史因素、阶级基础、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和人口规模等因素影响,不同国家和民族选择了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也在现代化探索和实践中创造了不同的文明样态。[1]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文明意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2]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社会主义的文明因子,更具有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传承发展了中华文明,又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和价值取向,复兴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中华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的创新发展,又为创造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贡献。因此,从发展和创新文明的视域出发,以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整体架构,能够为我们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视野。正如丰子义指出的,从文明高度看待中国式现代化,既体现了党的理论自觉,又利于理解、把握中国道路,有助于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发展世界文明。[3]

一、文明传承:中国式现代化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文明

“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4]68。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中华大地,使其具有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中国式现代化在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华文明的基础上锚定了现代化的真正主体和推动力量,将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还解决了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一)以民为本: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文明为基础探索现代化理论,并将中华文明进行现代性转化,解决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基础理论问题,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范式。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启首要解决的是“依靠谁”的主体性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6]等民本思想,突出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这些思想的现代性启发就在于依靠人民群众推动现代化建设,人民群众是现代化的建设主体和推动力量。而《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提出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7]以及《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指出的“国以民为本,强由民力,财由民出。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8]等治国智慧则为中国式现代化解决其发展动力问题提供思想资源,那就是聚众人之力和众人之智发展现代化,将中国的巨大人口体量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和智力优势,集中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这些丰富的民本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和建设中逐渐发展和丰富,并集中凝练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为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民群众以主力军身份既推动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相适应,又影响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社会形态的更替,显示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重要地位。”[9]中国式现代化还解决了现代化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中华民族向来追求“小康”的美好理想,把“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作为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华文明为理论滋养,创造性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富裕”和“中国梦”等丰富思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性和阶段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推进、拓展,其成果也由全体人民共享,而不是为少数利益集团和特权阶层所占有。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人民性,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和推进又坚持人民性的价值取向,既依靠人民群众推动现代化建设,又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现代化发展成果,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开辟和拓展的基础逻辑.

(二)天下为公: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以富裕为共同目标,然而由于生产方式和社会性质的差异,各国现代化富裕的实现程度和覆盖面都具有差异。在私有制框架下运行的西方现代化,始终以资本为轴心,它所实现的富裕只能是少数资本家或利益集团的富裕,部分社会群体始终在贫困线挣扎。在《21世纪资本论》一书中,托马斯·皮凯蒂考察了18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状况,用详实数据证明了三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的事实,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不平等、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的社会现实。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私人财富持续扩张、财富鸿沟不断扩大,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少数人的持续富裕和多数人的贫困积累同时发生,共同富裕难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以资本为中轴的西方现代化,把人置于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地位,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重要目标,克服西方现代化贫富分化的窠臼。中国自古以来就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美好愿望。中国古代“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百物”[10]“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11]“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12]等富民富国思想,是古代传统社会的治国方略。这些藏富于民、改善民生的重要思想绵延至今,为中国共产党所传承和弘扬,并发展为共同富裕理论。我们可以知悉,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使农民“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13]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14]110-111[2]等思想,都表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消除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重要任务。质言之,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是对中华文明富国富民思想的深刻认识,是对中国共产党践行共同富裕理论的深刻把握,开辟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贫富分化的文明路向,那就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和推进共同富裕。

(三)天人合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马克思曾肯定地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5]36说明西方现代化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然而西方现代化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推动,受到资本扩张逻辑影响,将自然界作为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因此西方现代化带来的是生产力发展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双重结果。西方现代化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人类掠夺和破坏自然,自然反噬人类、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僵化、对立。与西方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的是开发与保护同时并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形成,既是对西方现代化和中国本身发展面临生态困境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中华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和现代性运用。从历史坐标进行考察,中国古代先贤们早已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升至哲学高度进行思考和论证。董仲舒从人的情绪情感出发论证“天人相副”的观点,即“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16]指出人与天的共通性;张载从人性出发,论证人性与天理相融通,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程颢、程颐则从“理”的高度,论证“天人无间”的思想,指出人与天的彻底合一,即“除了身只是理,便说合天人。”[17]对于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重要命题,张岱年先生将其总结为:“天人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亦即认为人与自然界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18]中华文明除了强调“天人合一”之外,还讲究“道法自然”,主张人们的生产活动遵守自然运行规律,根据节气和时令进行农业生产,不得违背农时。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2],与中华文明“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一脉相承。中华文明还强调“仁民爱物”,主张治理国家要坚持关心人民与关照自然相统一,把自然作为人类伦理关怀的对象,在自然领域践行人道主义,把自然视为有生命的存在、将自然看作人类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张载指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19]对此,人与自然命运与共,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注重构建两者的和谐关系。概言之,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蕴含了中华文明的独特基因,是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民爱物”等思想观念的传承与现代性发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中华文明生态智慧的创造性发展与现代性运用。

二、文明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辟和拓展符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从普遍性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坐标,遵循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而从特殊性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场域”发展社会主义文明,描绘了社会主义文明的美好前景。

(一)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文明是实践的事情”[21]97。现代化的开启和推进建立在物质生产实践变革基础之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15]592人类社会的发展遵循这一总体趋向,那就是社会形态的变革随生产力的变革而发生。社会主义从人类历史长河中走来,必然带有人类社会发展的总特征,那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并推动生产方式不断变革。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但不排除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类社会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各国客观条件和历史因素不同,决定了发展成果为人民群众享有。

(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23]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开辟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主要任务。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来看,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各个阶级和阶层都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和发展现代化贡献了实践方案,这一过程历经学习西方器物、制度和思想观念的历史性探索,使中华民族逐渐加深对现代化的认识与理解。但是这些重要探索,都未能真正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原因之一是未能把握历史发展和现代化事业的主体和动力。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构建起广泛统一战线,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凝聚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不再依赖某个阶级或某个群体单独推动,而是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中推进共同富裕。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首要的是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不等于贫穷、不等于平均主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共同富裕[14]373。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如果中国发展的现代化带来的是少数人占有现代化发展成果和贫富分化,那中国式现代化就失败了。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人口规模巨大等实际,把缩小贫富差距作为任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又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为实现共同富裕保驾护航。从现今中国的发展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并没有失败,而是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为重要任务。促进经济发展关键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成为解放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大创举。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4]370要破除社会主义只能发展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只能发展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4148-149引进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和科技手段,为我国发展经济而服务。加之政府的有效调控,使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框架下运行,保证市场经济发展成果为人民群众享有。
(三)中国式现代化描绘社会主义文明美好前景

人类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经五百年时间,经历了“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社会主义文明也随着人类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迎来“高光”时刻或陷入“低潮”。社会主义文明的真正发展经历了由“苏联场域”到“中国场域”的转换。十月革命之后,苏联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苏联曾在工业发展和军事装备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社会主义文明在苏联兴盛。但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陷入低潮,社会主义文明陷入困境。如何复兴社会主义文明成为中国的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14]346中国共产党在选择社会主义之后,就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不动摇,又通过完成不同历史时期任务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在中国的发展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而展开,呈现出阶段性和渐进性特征。从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到建设社会主义到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再到新时代的战略部署,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为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政治前提、制度基础、物质保障和战略支撑。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式现代化探索来看,无论是谋求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还是进行制度变革、或是发展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都围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而进行。因此,党的工作任务和战略部署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但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始终不变,为社会主义文明在中国发展提供了方向保证。并且通过长期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国在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文化思想、生态建设、对外交往、航天航空、科学技术、国防外交等多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社会主义文明在中国迸发生机活力,强有力地宣告“社会主义崩溃论”崩溃、“社会主义失败论”失败。我们也要看到,在“中国场域”中发展的社会主义文明,是协调性、整体性的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文明是物质、政治、精神、社会和生态等“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24]而且这些文明内涵也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更加丰富和拓展,构筑了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美好前景。

三、文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和拓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继承中华文明的现代化、是复兴社会主义文明的现代化,更是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和平发展的包容性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整体性文明以及命运与共的普惠性文明,创新和拓展了人类新文明。

(一)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和平发展的包容性文明

西方现代化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然而西方现代化创造的排他性、利己性的资本主义文明违背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对内剥削、对外殖民的西方现代化路径造成了资本主义文明的非正义性和非人道性。为了拓展资本主义市场和抢占世界资源,西方国家残忍地侵略和殖民其他国家和民族,“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的‘西进运动’以及罪恶的奴隶贸易等,都标注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罪’。”[25]特别是西方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受深重灾难,人类文明遭受劫难。和平发展时期,西方仍然没有放弃“零和博弈”“国强必霸”的丛林法则,打着“人权”“民主”的幌子干涉他国内政,挑起地区冲突,使人类处于战争恐惧中,阻碍国际社会和平发展。与西方现代化不同,中国的发展不是靠“枪炮政策”,也没有走西方所宣称的“新殖民主义”道路,中国走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没有侵略和称霸的民族基因,中华文明是“和合共生”“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文明,这种文明投射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就是要求我们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与西方强加于世界人民的“普世价值”相比,中国式现代化所倡导的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26]6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遵循和平发展和文明共存的基础逻辑,尊重文明多样性,超越文明隔阂、文明冲突和文明优越,[27]从不宣扬和坚决反对“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冲突论”。[28]中国式现代化将中国人民对安全稳定的需要与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的诉求相融通,对内为中国人民提供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对外积极承担大国责任,为世界和平崛起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二)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整体性文明

胡适指出:“凡一种文明的造成,必有两个因子:一是物质的(Material),包括种种自然界的势力与质料;一是精神的(Spiritual),包括一个民族的聪明才智、感情和理想。”[29]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辩证统一,在肯定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又注重塑造顺应人类发展的精神文明。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30],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整体性文明。从物质文明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经济体量,为其他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共享性的物质文明,它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奋斗中造就,又为广大人民群众享有,例如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和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以制度文明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物质文明还内在包含了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体现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安全和医疗卫生事业等领域的全面发展。从精神文明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从宏观视角来看,从“两大文明”建设,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和“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始终把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置于重要位置。从微观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起涵盖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三位一体”的行为规范;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培育和增强全社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现代化建设中建设包含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在内的精神谱系,发挥红色文化和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动力作用,并且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们不仅“富口袋”而且“富脑袋”。

(三)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命运与共的普惠性文明

党的六中全会指出:“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4]64。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辟与世界的发展命运相融合,既满足中国的发展,又能推动世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普惠性文明。第一,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和平与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经济全球化加速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当某一国家或地区出现冲突和混乱,必将影响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今世界,仍然受到霸权主义、零和博弈、单边主义等观念的影响,世界发展出现和平赤字。中国历来主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坚决反对冷战思维和对抗冲突,不结盟、不打造“小集团”和“小圈子”,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了推动世界和平,中国贡献了智慧,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方案为国际社会所认可;中国贡献了力量,中国军队践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31],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第二,中国式现代化在建设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中积极作为。谋求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由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交织影响,当今世界面临许多发展难题。主观上,一些国家奉行逆全球化思维,主动与国际社会脱钩,在国际事务中不作为和推卸责任,甚至为了自身发展违背国际规则,构筑人为壁垒,阻碍世界发展。客观上,新冠肺炎疫情等事件的爆发,威胁世界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世界发展速度放缓。为了应对诸多世界发展难题,世界各国应遵循共建共享原则,克服国别、文化、民族等因素的影响,加强对话交流和文明互鉴,建设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正是促进世界繁荣发展的践行者,特别是“我国对待科技发展的全球视野逐步提升,秉持开放、包容、合作的态度,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去了科技支持与援助。”[32]中国搭建“一带一路”等发展平台,让其他国家搭上中国发展顺风车;中国“带头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世界减贫贡献超过70%。”[33]全球疫情爆发,中国向国际社会派遣医疗队,提供疫苗和抗疫物资等举措,为国际社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第三,中国式现代化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做出贡献。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损坏,人与自然关系对立冲突。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的爆发,说明人类社会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道路,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问题。中国倡议“两山论”的发展理念,在现代化建设中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等举措,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全球性生态危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3]丰子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价值[J].前线,2022(3):29-33.

[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5]国学新读本·尚书[M].姜建设,注说.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308.

[6]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328.

[7]张玉春,李守奎,高长山,等.吕氏春秋译注[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8.

[8]韩路.四库全书荟要(第三卷)·三国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304.

[9]袁佩媛.论“坚持人民至上”历史经验的核心要义、深厚意蕴及现实路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38(6):15-20.

[10]周礼·仪礼·礼记[M].陈戌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89:7.[11]覃碧卿,王之方,王光华等.国学经典导读[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08.

[12]王符.潜夫论[M].龚祖培,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3.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七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86.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民出版社,2009.

[16]董仲舒.春秋繁露·天人三策[M].陈蒲清,校注.长沙:岳麓书社,1997:204.

[17]程颢,程颐.二程遗书[M].潘富恩,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84.

[18]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党的文献,2006(1):94-95.

[19]曹顺庆.中华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431.

作者:张溪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