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道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4:54:01

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道路范文篇1

1.1城乡经济发展的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昆山市城乡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因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和服务业的用工需求,外来人口的增长压力越来越大。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为市民提供本地的健康鲜活农副产品。

1.2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2012年是全市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胜之年,当前是昆山市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农业的发展凸显出以下问题:①随着工业用地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求,耕地面积逐步萎缩,复耕复种土地面积有限,配套设施和土地质量相对较差;②传统农业因生产效益较低,导致农民发展传统农业的积极性不高;③因工业的发展,农村资源环境相对较差,生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等优质农产品的难度加大;④农业从业人员的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接受新技术和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差,影响高新技术的普及推广。以上问题严重阻碍农业的转型升级,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来解决。

2昆山市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优势

2.1自然优势

昆山地处我国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东靠上海、西邻苏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适合发展粮食生产、果蔬花卉、水产养殖、观光旅游农业等;昆山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充足的光热雨水(年平均降水量1200.4mm,年平均日照时间1789.2h)极利于作物的生长。

2.2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区域经济逐步形成

各地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搞好农业区域规划布局,狠抓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了农业向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全市已建成五大特色产业群,即粮油加工、畜水产品加工、果蔬产品加工、营养保健食品、调味品与食品添加剂;同时重点建设“三带一中心”,即锦溪镇优质粮油产业带,张浦千灯特色果蔬、巴城特色葡萄等特色果蔬产业带,巴城高效名特水产养殖带、巴城蟹文化生态观光休闲带、淀山湖生态水产养殖等特种养殖产业带,玉山镇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

2.3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2011年昆山市GDP达2530亿元,按常住人口164万计算,人均GDP相当于23000美元,经济实力雄厚,消费群体较大,为农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提供了消费市场。同时水陆空交通便捷,农业设施、通讯等配套齐全,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2.4政策保障优势

昆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全市富民强村工作意见的实施细则”“、关于加强规模农业所需配套设施用地管理意见”等多项惠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下达多项助农惠农措施,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3昆山市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3.1农业发展与资源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人增地减的趋势不断加剧,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大大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农业发展与资源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3.2农业基础设施较薄弱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制约还较大。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不高,特别是产后先进适用的精选、包装、加工、烘干、保鲜等机械化水平还较低。

3.3农业资金投入相对不高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同于传统农业,高投入高回报是其主要特征之一,昆山市虽然经济发达,但投入农业发展的资金所占GDP比重相对较低,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3.4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不高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较低,农科教尚未有效结合,农技推广队伍不健全,农业劳动力素质差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昆山市发展农业现代化应注意的问题

4.1切实搞好总体规划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建设农业现代化,杜绝盲目建设的现象发生,防止规划标准过低、变动频繁。

4.2处理好现代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与生活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人多地少、经济落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决定了昆山农业发展应将经济功能放在首位,同时兼顾生态、生活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要严禁强迫农民发展公益性农业,损害农民的利益。

4.3要分步实施,防止急于求成

昆山市应在重点发展现有农业的基础上,通过示范逐步发展。

4.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同步推进,使农村3个产业同步发展。

5对策建议

5.1加强领导,统一规划

农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水利、科教、环保、旅游等多个部门,需要建立一个工作机制,统一协调各单位各部门来建设农业现代化,确保农业现代化建设在统一领导协调下健康有序地进行;同时应制订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长期规划,并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按规划分步有序实施。

5.2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含量

①建立农业、科研、教育相结合,生产、教学、科研一体化的体制,使科学技术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②加强农业方面的科研,解决一批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推广应用一批农业重大科技成果。③培育、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给予其相应的政策优惠,促其发育、成长和发展壮大,使其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④加强农民素质培训,通过长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等培训班,努力培养一支有知识、勇于创新的新型农民队伍和一批农业企业家,使之成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领头羊”。

5.3加强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①加强水利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抓住重点,分步实施主要河道治理和建设,加快城镇防洪工程建设步伐;②加快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生产能力;③加大适用农机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④要加快以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为中心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绿化工程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4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康的生态环境,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必须切实保护好农业资源和环境。①扩大宣传,加强环境监督,严禁工业“三废”未经环保处理直接排入大气、水源和土地;②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管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③加大投入整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同时,建议政府在有关区域划出土地,用于发展现代农业项目,为广大市民提供观光旅游农业的场所。

现代化道路范文篇2

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美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也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世纪*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但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现代化道路范文篇3

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美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也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但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现代化道路范文篇4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道路

Abstract:Theagricultureisthenationaleconomyfoundation,theagriculturemodernizationisourcountrymodernizationimportantconstituent.Thedevelopmentmodernagricultureneedstoembarkfromourcountrysreality,embarksfromourcountrysnaturalresourcetalentandthecurrenteconomiccondition,studiestheWesterndevelopedcountrytosuitourcountrysexperience,enlargestotheagriculturalsubsidy,takesthe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theresearchandthepromotion,realizestheagriculturalspecialization,theformalization,themodernizedmanagementpatterngradually.

Keywords: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path

1.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特征

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

其特征是:①一整套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育种、栽培、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且广泛使用。②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生产使用手工、畜力、农具转为机器的使用。如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人造卫星也开始应用于农业。③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④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的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达到农工商一体化。⑤数学方法由电子计算机现代科技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和宏观管理中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

2.中国农业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①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从1999~2008年,中国粮食产量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粮国。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疏菜、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②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从1978~1999年,农民人均收入由13元提高到2210元。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761元,比07年增长621元。90%的农村“通了自来水,架了高压电,水泥路到门前,有线电视把戏看,手机电话很普遍,摩拖汽车也常见。”③乡镇企业发展显著。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由30%上升到75%。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农业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④农业国际合作与交往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中国农业利用外资共达100多亿美元,还引进了大量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种苗以及大批农业科技成果。

1999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217亿美元,2008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91.6亿美元,中国农业科技的国际交往业发展迅速,已与80多个国家有了农业交往。与4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建立了密切联系。

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总体上还处于在近代农业阶段,即由手工工具和畜力耕作向机械化耕化转变,由农产品向商品生产转变,由靠天的农业生产技术向采用现代的农业科技转变阶段,农业生产条件还很落后,现代化水平还很低,业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①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滞缓。虽说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较之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来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因为:农业效益相对较低;农民负担过于沉重;农民收入渠道减少。②资源快速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由于我国务农手段相对落后,队资源的消耗速度大于再生产能力,农村工作中单纯追求短期产量和收入,竭泽而渔。大量砍伐树木,对农田过度喷施农药,一些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致使农村的土地、水资源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损坏严重,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特别是土地资源、人均耕地不到0.087公顷,不到世界人均的1/3,是美国的1/9,而且耕地锐减(城市化、工业化),而农村人口还在增加。③农村人才的城市化流向和农业人才的非农流向。农民生活相对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农业生产上,对科学种田认识不足,有胆怯心理。对其他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接受缓慢。传统观念认为农效益低“一本一利”,影响了积极性。④由于社会的贫富悬殊,支农政策难以全面推出。粮价的上调是以城市人口的承受力为基础的。而城市也有一定比例的困难人口存在,所以支农政策较难全面推进。⑤政策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不够。因为农业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发达国家通过补贴、补助、贸易保护、立法等扶持农业。而中国历史上对农业是剥夺的,导致农村一穷二白。近几年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随之增加,但还远远不够。⑥经济贫困和教育落后的恶性循环。较之城市,经济的贫困和教育的落后是农村的又特点,并严重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为什么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呢?是因为: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业是根本,经济是基础。建设新农村需要农村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为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只有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才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才能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充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才能保障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三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我国整个现代化的础,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于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是非常重要。

3.西方国家的现代农业

3.1美国的现代化农业。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输出国。粮食年产量超过3亿吨。

美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及其经验:①直接补贴(到位的农业补贴);②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③农业合作社作用显著;④农业科技无所不用。

3.2以色列的现代农业。以色列国土面积1.49万平方公里,实际控制2.7万平方公里,人口670多万,以色列人多地少,水资源欠缺,国土面积45%是沙漠,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0人,可耕地不到国土总面积的20%,其中一半还必经经过灌溉才能耕种。占总人口的3%的农民供给全国农村产口还在量出口到欧洲,每年出口约13亿美元的农业产品,12美元亿农业设备和技术,成了欧洲的厨房创造了沙漠农业的奇迹。

以色列缺水缺地,之所以创造了奇迹,关键是:①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②机械化;③专业化。

3.3法国是欧洲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其农业的经营方式主要是中小农业,耕作面积在80公顷以下。主要通过农业生产专业化和一体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法国的农业专业化有三种类型:区域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和农场专业化。

3.4荷兰的现代农业。荷兰的设施农业是欧洲现代农业的典范,面积占世界1/4。具有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水平高,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市场经营规范有序等特点。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选择各自不同道路的实践说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模式。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只有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从本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出发,才能获得成功。照搬照抄没有出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丰富,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耕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更加注意集约利用土地和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必须走出一条与我们的农业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4.学习西方农业的经验

4.1重视农业科技和开发和推广。

4.2重视教育和科技人才的培养。

4.3建立比较健全的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

4.4农业产业化经营。

4.5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减少政府干预。

5.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出路

5.1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现代科技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强有力支撑。只有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才能建立农业的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体系,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5.2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市场一体化,建立完善现代农业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农促工、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现代化道路范文篇5

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在正常情况下仍处于供求紧平衡的状态,还有若干农产品则需进口补充,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在日益增长,农业必须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农产品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的阶段。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处于持续快速增长阶段,这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2006年与1996年相比,我国城乡居民除口粮外,大多数农产品的人均消费量明显增加。

还要看到,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1996—2006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4个百分点,即平均每年增加2000万以上城镇人口。这意味着以往的农产品生产者将逐步转变为农产品消费者,同时也意味着整个国家的人均农产品消费量将显著增加。从2006年的情况看,我国城镇居民对植物油、肉禽、蛋类和水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分别比农民高15.5%、47.7%、133.3%和200%。

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正日益严峻。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一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9.51亿亩,到2006年底,已降为18.27亿亩,10年间净减少1.24亿亩。耕地继续减少的趋势仍难以扭转,每年仅建设用地就至少需要新增占用400万亩土地。二是淡水资源短缺。目前我国人均淡水总资源仅2100立方米左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北方地区总体上严重缺水。但东南沿海等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多、粮食需求增长多。2005年东部10省市的粮食总产量比1998年减少614亿斤,即减少了17.6%;其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也由34.02%降至29.67%。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南粮北运”格局已被“北粮南运”所替代。但粮食生产是高耗水产业,将粮食增产的重任交由水资源更为短缺的北方地区来承担,其可持续性值得深思。三是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2006年,我国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为8.48亿亩,仅占总面积的46.41%。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就超过700亿斤。

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科技进步。我国农业受到的自然资源制约日益突显,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来增加农产品产出的余地已越来越小。不仅如此,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兽药等投入品,还制约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600多万吨,氮肥当季利用率只有30%左右,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全国农药年使用量近130万吨,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达到1.36亿亩;地膜的大量使用也形成了新的污染源。

要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和40个百分点左右。我们要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在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的基础上,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这是我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现实出发点。同时也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综观世界各国农业的发展,有不少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曾因一度忽视农业而导致农业衰退、农村凋敝,致使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这丝毫也改变不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这个高度,才能为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创造适宜的社会氛围。

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长期滞后,根本原因在于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派生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尚未打破,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农村生产要素持续流失、对农业的资金技术支持明显不足的局面尚未改变。

任何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都不可能仅仅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形成既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又具有本国特点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国家的普遍做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这方面也已迈出重要步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只要坚持这个方向,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前进,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就一定能够日趋完善。

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标志。我国不少农产品的生产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从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看,仍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如我国谷物、肉类、禽蛋、水果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2005年每千公顷化肥的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别是日本、美国、法国的1.6倍、3.6倍和6倍,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还污染了环境。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农业现状中的突出矛盾,对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是在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农村市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当前,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仍很突出。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切实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但农业农村的发展,仅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近年来大豆等行业受到进口产品严重冲击、猪肉等产品的价格大幅波动、肉禽果菜和水产品等出口遭遇技术壁垒限制等现象说明,在农业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没有健全的农村市场体系和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的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将很难提高。对此,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健全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进出口的调控,维护国内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的基本稳定。要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加大对农户的经济和技术服务,帮助农户增强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效益稳步提高。

二是在注重农产品产量增长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已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农业效益和消费者健康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也表明,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农业和食品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要“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必须严格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和知名品牌,严格执行转基因食品、液态奶等标识制度,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保证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三是在注重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支农惠农举措,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促进粮食生产回升发挥了明显作用。但2006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仍比1998年减少了1.25亿亩。现代农业是高效农业,不提高农业的效益,农业就没有出路。而保持粮食的供求平衡,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健全完善的支持和保护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千方百计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四是在注重增加对农业设施装备投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发展现代农业固然必须提高农业的设施和装备水平,但归根到底,还必须依靠现代农民。2005年,全国5.04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4.10%,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6.87%。因此,在加强农业设施装备的同时,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近年来,农业兼业化和农民老龄化的趋势已现端倪,不抓紧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农民,农业就将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因此,必须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造就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

五是在注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形式。农业发展规律已经证明,家庭经营是最适合农业特点的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保护农民基本权益的有效形式。综观世界各国,凡农业已现代化的国家,无不实行家庭经营。宪法规定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个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在此基础上,各地要根据城镇化和农民转移的实际状况,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与此同时,还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户发展生产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减负,为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近年来,国家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在不断加大。但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影响,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明显。1985年到2006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1.86∶1扩大到了3.28∶1。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的覆盖,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扩大农民就业空间,促进农民增收减负,为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首先,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十七大报告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的重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

一是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将更多精力转向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要改革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服务能力,精简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在减轻农民负担前提下为农村发展经济、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

二是加快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进程,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

三是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创新。近年来,农村的金融服务有所加强。但长期形成的农村资金外流、金融支持明显不足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观。2006年末,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为1.32万亿元,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86%,不及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一半。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继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创新。要强化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社会责任、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规范引导民间金融、强化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加快完善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提高资产质量。要在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效率、经营效益和加强风险防范的基础上,明显改善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四是改革集体林权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耕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的农村经营体制又一重大变革。各地试点工作的实践证明,按照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要求,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确立农户的经营主体地位,明晰集体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同时推进相关的配套改革,将有力地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更好地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其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扩大农民就业。农民增收难的基本矛盾在于就业不充分。十七大报告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近10年来,农民非农就业人数快速增加。1996年到2006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3.4%提高到了38.2%。2006年,农民新增的332元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60.3%。要继续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和增收潜力。要努力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按照国内外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精细化水平,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生物质产业、旅游农业,推进“一村一品”的发展,不断拓展农业内部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二是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继续支持耗能少、污染低、效益高、就业容量大的乡镇企业发展。以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为引导,合理调整城乡和区域间的经济布局。要结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按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积极推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和提高城镇化水平,促使资金、人才和项目合理向内地中小城市转移,为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和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创造条件。

现代化道路范文篇6

关键词:中国特色法制现代化特征法治

实现现代法治是中国有识之士近百年的追求和梦想。但是,作为现代政治文明的法治,难以与自然经济相嫁接,更与集权政体和以宗法伦理为核心的儒家道德观念相抵晤,追求现代法治的努力几经磨难,屡遭挫折。党的十一届三全会开始以理性的眼光审视历史与现实,并将法治植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肥沃土壤,逐步地、分层次地建构现代法治的制度结构与观念体系。认真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和特征,有助于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治建设道路问题。

一、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背景

当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开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国内外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它决定着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方向和特征。

1.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法制现代化面临的基础性变革中国是一个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一个时间不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在1957年以后的近20年的时间内,我们在理论上认为可以跨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而直接实行产品经济,在实践上则建立了一套权力过分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从而窒息了人们为追求自身利益而焕发出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遏制了现代社会建立的基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此时的西方国家,则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稳步发展。与我国相邻的周边国家或地区也进入了经济腾飞的阶段,从而对我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实现四个现代化,改变经济落后状况,不仅是当时人民的迫切期望,而且是中华民族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经济的落后和非市场化,必然影响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现代法治的内核是民主政治,而现代民主政治必然是现代商品经济的产物。因为经济上的商品等价交换原则派生平等观念,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反映在法律上就是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正如马克思所说:“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产生的现实基础。”以行政命令为特征的计划经济压抑了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扼制了民主、平等、自由等现代法治观念的形成。同时,以行政指令连接起来的社会生产活动也缺乏对现代法治的社会需求。因此,通过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既是中华民族生存的迫切需要,也是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基础性条件。

2.改革传统的人治型政治体制的迫切要求。中国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父为家君,君为国父”、“皇权至上”、“法随君出”等已经形成了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法律文化。封建社会的政治理论和法制理论,无论是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还是主张以“礼”治国的儒家,无一例外都主张君权至上,其理论的中心就是论证如何治民,维护封建统治,巩固君主万世一系的家天下。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了七年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短暂时期后,就长期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理论,指导国家的政治生活。因此,在政治体制和法制建设方面,集中批判和否定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法制的理论和制度,而对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和思想始终未进行有效的清算,使个人专制、权力集中、法外特权等封建残余,在战争年代形成并沿用下来的权力过分集中的领导体制中,以制度的形式生长和蔓延,形成了人治色彩极浓的政治体制。

这种人治型政治体制扭曲了人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抑制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导致了二十多年来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失误。诚如邓小平所言:“我们过去所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而法制现代化是一种新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设计的核心就是民主政治,因此,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完善一系列民主制度,是法制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是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客观要求。

3.发展与稳定的两难选择。秩序和稳定是任何一个社会实现宏观管理的基础性条件。虽然发展和改革是当今中国面临的最重要的使命,然而这两项任务的实现也都要求有一个安定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但是,改革是一个新旧体制的交替过程,体制的转换导致了利益结构的重新调整,在原有旧体制下长期相对稳定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伴随而来的是利益结构的多元化、复杂化,从而引起各种局部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得不到及时、正确、合理的调节和处理,在一些地区、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导致激化,破坏社会的稳定。

法制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人人在法制原则下去思考和行为的社会秩序状态,同时,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也是从制度层面上对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的过程,它既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又促进和保障改革的发展,并以制度的形式反映改革的成果。选择什么样的价值目标,既促进改革,又保持社会的稳定,这是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面临的重要课题。

4.浓厚的封建人治法律传统和和几乎空白的现代法建制设。中国封建社会有着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家国一体化的集权体制,“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构成了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超稳定结构。它给我们留下的是各种各样的封建主义文化遗产。在法律制度方面最典型的是,以人治为核心的“德主刑辅”的治国理论,立法、行政、司法合一的专制体制,刑民不分的法律体系,“刑不上大夫”的刑罚制度,以义务为本位的法律观念,惧讼、厌讼的民众法律心理,等等。到了近代,在西方思想影响下,中国也曾出现过呼唤民主和法治的思潮,但是由于缺乏经济基础和社会变革的支持,在中国始终未建立起现代意义的法律制度。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向法制现代化迈开了重要的步伐。但是,随着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规定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了对“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等所谓“资产阶级法治观”的批判,导致了法律虚无主义思潮泛滥。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所面临的是几乎空白的现代法制建设:法律规范体系不仅数量少而且残缺不全,作为根本大法的宪法充斥着左倾思想的陈词滥调,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一个国家正常运转的基本法律付诸阙如;司法体制遭到破坏,检察机关被撤销,辩护制度、律师制度被废除。司法机关的职能被简单化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刀把子”;现代法治观念十分淡薄。人们不仅缺乏现代社会应有的公民权利观念和守法意识,甚至对法律的权威性都丧失了信心。

二、法制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

中国法制现代化起步阶段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和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是把握其发展规律的关键。

1.发展方式上的政府主导性。一个国家法制现代化的过程,一般来说是与这个国家整个现代化过程分不开的。当达国家的法制现代化起步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成熟而逐步地、自然而然地实现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由社会生活领域推动的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或政府扮演的是一种消极的“守夜人”角色。而当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发生于20世纪最后20年,这时的中国社会缺乏商品经济对民主法治意识的启蒙,更面对着政治、经济和法制飞速发展的世界。发达国家的政治影响和经济压力,国内人民要求富裕和民主的渴望,决定了我国法制现代化的任务极为艰巨。这就需要有一个充分行使公共职能的强大国家来推动法制的转型,需要国家和政府自觉地担负起正确引导法治发展的时代责任,从而决定了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在发展方式上带有政府主导性。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在法治理论上进行拨乱反正,确立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现代法治观念,提出了加强民主法制,实现依法治国的法治现代化任务;面对几乎空白的现代法制建设,领导制定了法制现代化纲领和宏大的立法规划,并在短短20年间,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走过的立法路程,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领导了大规模的普法教育,有规划有组织地传播法律知识,肃清封建法制观念,培育现代法治意识。总之,在当代国内外背景下,没有党和政府的领导,希望像西方国家那样通过市民社会的成熟,自下而上地实现现代法治,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国法制现代化的政府主导性,客观上要求维护政府的权威,但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改变党和国家运行机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实现民主政治。因此,维护政府权威不能走集权、扩大权力的外延的老路,而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理性化、法治化的政府,使公共权力的运行合法化、合理化来实现。因此,党和政府行为法治化,领导行为法治化,当是中国实现法制现代化的前提。

现代化道路范文篇7

一、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围绕国内外市场需求,本着“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大力调整种植结构,重点发展以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种植名优品种,优化种植布局,实施标准生产,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每年蔬菜种植面积实现295万亩,实现产量1300万吨,蔬菜产值占全市种植业产值的六七成。

二、组织实施沃土工程,培肥地力。目前,我市存在着种粮效益低,且施肥不合理的现状,为了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在全市全面实施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沃土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地对耕地进行培肥、整治,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综合运筹土、肥、水等农业资源,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促进农业资源科学、可持续利用,为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基础。在每年为农民免费测土样3万个、推广测土施肥面积225万亩的基础上,争取在三年内全市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全市耕地质量呈良性发展格局。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市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赵勇书记提出要全市农村普及沼气池,符合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根据我市农村地理自然条件不同,排除气温、地质等障碍因素,全市136万农户中有近90万户适宜建池。目前,已发展30多万户,还有50多万户的任务。在工作中,遵循“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因地(村、户)制宜,分类指导,建管并举”的原则,进一步制定完善建设规划,分步组织实施,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实施物业管理服务,让农民群众受益,推进全市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四、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目前,我市农业机械化已形成一个产业,成为农民经营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今后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农机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着力点,以节本增效为核心,着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改善装备结构,提升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由中级向高级阶段转变,不断开创农机事业健康、协调、加速发展的新局面。争取到2008年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0%。到2010年争取达到78%,继续高级阶段运行。

五、大力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加快培养新型农民。近年来,面对我市农村劳动力宜农宜工的现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每年有150万农民轮训一遍。今后要发挥农广校主渠道作用,整合发挥“三电合一”、农技推广体系、农村科技进村服务站、电波入户等作用,大力培育职业农民,提高农民实用技术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土地经营的集中和农业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不断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六、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市场需求。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抓好这项工作,是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狠抓关键,突破重点,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进一步制(修)订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技术、管理标准并组织实施,加快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核心生产示范区。建立完善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科技人员在农业标准化工作中的骨干作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发展。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从生产、技术、管理三个层面入手,认真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申报和认证工作。三是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健全完善覆盖市、县、乡、村及主要市场、重点企业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实施产地编码追溯和备案登记制度,强化农产品监督检查,确保质量安全。四是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大源头治理,围绕关键季节开展集中整治,严格查禁国家明令禁用、限用的农业投入品。加强农资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规范经营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产品。

七、深入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农业服务体系。面对着农户种植经营主体规模小且分散、种植品种雷同、市场信息不灵、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农业主管部门要从农民最急需而又不能解决的服务项目入手,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性分开的原则,创造条件,健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步推进由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服务延伸,由单项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由生产服务向营销服务拓展。

现代化道路范文篇8

一、正确认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意义

*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学习*报告,我们可以领悟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工业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为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性任务———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指明了方向,更是为承担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任务的浙江的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1、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认知其实质内涵。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不断进步的信息网络技术,不仅使传统产业迅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服务效率,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而且有效地改进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催生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新的业态。二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工业化进而实现现代化,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着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三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必须改变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四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工业化必然伴随大批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同时,随着工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同量资本将同更少的劳动力相结合。

2、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区别把握其发展机遇。实现工业化是国人一百多年的梦想。我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国际环境和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在我国已经走不通。以信息化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又使得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可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根据信息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提出的。因此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化、加快现代化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从对比传统工业化道路来准确把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一是不走发达国家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路子,而是将信息化和工业化进程重合起来。二是在发展中就注意治理环境,保护环境,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而不是传统的先发展然后被动的再治理。三是强调工业发展要有利于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和城镇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而不是传统的以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导。四是把握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和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大环境,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在把握以上几方面的同时,必须注意把握好新的历史形势,新的发展环境即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新情况对工业化提出的客观要求。

3、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新的国际国内环境明确其战略选择。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标准,和道路都有所不同。我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国际环境和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在我国已经走不通,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又使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可能。新的历史时期,国力的竞争就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要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键,而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是战略选择。换言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选择,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目的是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手段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显然,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表明,不走新型工业化,就不能加快发展步伐,就不能把握机会,就要落后。因此走这条路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浙江有比其他地方更多的优势,因此强调这方面显得也更重要。

二、准确理解浙江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决策

1、浙江经济社会的机遇和挑战对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从农村工业化起步,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着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主要体现在:大力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形成了体制和机制的先发优势;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大力推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了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特色经济;大力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形成了外向发展的良好局面;尤其是大力推进软硬环境建设,形成了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但是另一方面,据有关专题调研资料表明,浙江经济运行也呈现了一些问题,其基本特征:一是国民经济超高速增长格局已经难以持续,二是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三是资本积累相对丰厚,资本效益需要提高,四是消费需求已经达到新的高度。目前影响浙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主要是:资源压力难以在短期缓解;生存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人口压力尚在延续。

2、浙江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加快浙江工业现代化进程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浙江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起就从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进入到了工业化阶段,但是由于受市场、资源、生产要素以及科学技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至今尚未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拥有现代化工业生产技术的工业体系。无论是工业结构、还是工业生产体系,抑或企业制度等方面,浙江工业主要还是以传统工业为主体。工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因此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特别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浙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性的必然选择,这一点是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3、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是浙江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省委书记去年在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专题调研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制造业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相当一批产业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块状经济,一批机制灵活、创新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品牌产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省委提出今后五年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要目标是:到200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以及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国比重均达到10%以上;继续保持和不断强化纺织、服装、机械等产业的竞争优势,加快发展电子、医药、环保等产业,努力在重化工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立起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高附加值特色产业为支柱,高度国际化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是适应我省工业化发展阶段变化,走有浙江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举措,我们必须牢牢抓紧抓好这个重要举措。

三、理性把握浙江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点方面

在省委提出了今后五年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去年召开的全省工业大会又对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浙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出了具体部署。笔者认为,在落实全省工业大会精神的同时,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载体,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的结合。制造业处于工业中心地位,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可以说,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提供的技术装备的性能和水平。没有制造业的发展,不用制造业武装、改造各个产业,提升它们的装备和生产技术水平,要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2、坚持浙江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重要作用。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亮点,也是我们浙江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特别重视把握的重点。浙江有一大批实力强劲的民营企业家群体。1999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了112家,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情况表明,民营经济仍然要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在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使之优势和独特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3、准确把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注重产业均衡,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业化不仅仅是要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更重要的是要将大工业的思想和理念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快速发展工业的同时,对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模式实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农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工业化的目标确实要提高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但这只是衡量工业化水平的重要外在指标之一,内在指标则应包括工业结构、整体技术水平、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社会化专业组织程度等。除此之外,看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还应看在农业、第三产业的生产经营中和政府管理中多大程度上运用了工业化的组织方式,如专业分工协作、规模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等。这些才是工业化的本质。

4、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步伐,努力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必定会影响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八五以来,浙东北与浙西南之间经济差距加剧,贫富差距也不断扩大。在买方市场的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大量商品供过于求现象的持续导致浙西南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受到抑制,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受阻。随着全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发展的门槛会趋高,而对于尚未完成资本积累得欠发达地区来说,工业化起步困难重重。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单纯以资源导向为出发的工业发展战略已难以持续。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步伐,有利于社会稳定,也能够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整体推进,为全省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增长空间。

现代化道路范文篇9

一、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

1、党的**报告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决策。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努力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体现,而且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和精髓。

2、党的**报告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充分考虑我国国情提出的正确结论。事实证明:我国经济经过50年的建设和2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后,目前已逐步进入工业化的中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如此,并具备了相当的经济规模。然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现代工业与传统工业并存,机械化生产和手工作坊同在;还有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上述都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果继续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来维系经济增长,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这不仅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支撑规模越来越大的经济增长所需要投入的生产要素会越来越多,这种以指数形式增长的对资源需求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满足的。如果我们仍然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必然是重蹈覆辙,延长实现工业化进程,而且必然出现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绝不允许的。还由于我国通过改革开发政策的贯彻,信息产业作为新型产业突飞猛进,得到迅猛发展,这为我国实施工业化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客观上为我们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有力佐证。

3、党的**报告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总结国内国际经济发展作出的必然选择。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发展历程,走的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从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中国共产党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善于总结历史,不断继承和弘扬本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认真学习、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党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就能使我们少走弯路,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来确定发展自己经济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快地促使经济发展,早日实现现代化。

二、关于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涵义的理解

1、党的**报告对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这样阐述: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并为信息化提供强大丰富的物质基础,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的成果为基础。信息化在工业化发展中产生的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传统工业化的内涵,为我国高起点加速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工业化要求信息化为其提供应用,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离开了信息化的工业化,不是现代化的工业化;忽视工业化的信息化,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才能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2、关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理解。科技含量高——通过技术革新、改造、新技术的应用、技术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来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发展时,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猛发展。经济效益好——遵循经济规律,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注重资金投入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以企业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取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资源消耗低——要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环境污染少——高度重视科技进步的作用,增强环境意识,加强生态保护,推行文明生产,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使经济建设与人口、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人力资源丰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经济竞争力,妥善处理提高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缓解就业压力。

三、关于供电企业如何服务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首先,供电企业具有公益服务性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供电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供电企业做好优质服务工作是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供电企业涉及到社会千行百业,事关百姓的千家万户,这种性质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大潮中日益表现为“服务”。实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决策,是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最终目的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创造的财富不断涌现,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这在物质上将表现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需的社会用电量增长,这对供电企业不仅是发展机遇,同时,对供电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要提高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高度认识,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根本服务宗旨,增强企业的服务意识,拓展企业的服务领域,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

其次,供电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供电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电能。

工业化过程就是伴随科技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实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决策,必将带来产业结构调整,必将带来新一轮国民经济发展高潮,必将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具有先导性、基础性的供电企业,能否保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顺利责任重大,关系极大。为此,我们要按照政府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纲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电网发展规划,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要优化电力布局,建立规范有序的供用电秩序,维护公平竞争。要加快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确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决策实施的电能保障。

现代化道路范文篇1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强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正在实现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重大的转型期,面对国外不断变化的新环境,面对市场和资源约束的新挑战,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历史任务。要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条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站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探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这个时代的命题,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基础,要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深化对农业农村发展规律的认识,转换农业农村发展思路,科学地发展现代农业,科学地建设新农村。这迫切需要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如进一步解决小农经济与大市场的矛盾,进一步解决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进一步解决规模化、产业化与土地流转的矛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