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0:27:10

现代化发展

现代化发展范文篇1

一、强化培训,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培养人才

为了培养各类特色人才,造就名医,该院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全面实施名医建设工程。一是创造适应人性的工作氛围。在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各项工作中真正做到理解人,尊重人,重视人,激发员工实现自我的强烈欲望,主动地进行自我塑造。二是多渠道多形式全面加强培训。一直以来,医院领导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培训制度除了外出进修、短期培训、学术交流、学术讲座、学习班等被动式培训外,更注重的是主动式增值。①强调岗位上学习。要求坚持不懈地在岗位上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磨练自已、提高自已,每月质量检查时督促,好的奖励,未达要求者由科主任带领学习。②轮训学习。选择一些实力较强,服务理念较好的医院作为轮训基地,将需要提高的医生派到该院工作半年以上,全面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③加强诊疗规范,培养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针对中青年医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诊疗思维欠严谨的不足,医院制定工作行为准则,推出工作流程图,明确工作路径。倡导医疗思维五个“什么”,要求进行每项诊疗活动都必须多想一想其依据是什么,通过规范诊疗和多问“什么”来敦促年青医师观察思考和学习,培育严谨的医疗思维和医疗行为,促使年青医师更快成熟尽快成材。④大力倡导科研和创新。实施“业务创新”战略。设立院内科研项目,医院投入科研经费,要求每个专业都要确立本专业科研课题,医务人员都要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科研与创新活动,医院科研评审委员会定期评估和跟踪。同时,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制剂作为医院五项工作之一来紧抓狠抓。确定科室每年必须开展新项目至少一项。五年来,共开展新项目新技术200多项,院内科研课题120多个,市级科研立项80多项,省级科研立项5项,省、市级科研成果进步奖30多项,开发研制报批中药新品种70多种,大大提高了医院整体创新能力。三是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医院内部,不论是选人、用人、绩效考核还是薪酬待遇都严格按制度和标准去运作,上什么岗,拿什么薪酬完全通过公正公平的竞争去实现。选人时坚持能岗匹配原则,在用人方面做到用人所长,避其所短。由于有为就有位。大家觉得有实现自我的空间,乐于自我增值。

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大力宣传造势,令不少年青医师脱颖而出,口碑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大,一步一步成长为本地区本专业有名声的“名医”。有2个主任医师成为**省青年科技标兵和优秀工作者,有2个副主任医师成为全国和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有3个主任医师成为**市十大杰出青年或市劳动模范,有3个副主任成为市青年岗位能手。

二、发挥人才优势,加强专科建设,打造名科

医院的“**”规划,将加强专科建设列在医院五项中心工作之首。几年来,花大力量坚持不懈地进行“扬长补短”,“扬”我们中医中药之长,“补”我们现代医学之短。稳打稳扎进行中医特色专科,中西结合专科建设,促进了医院跨越式发展。

(一)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卓有成效。

妇科是我院中医特色专科,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成为粤西地区颇有威望的中医妇科。该科以专病专治为实破口,把盆腔炎、不孕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乳腺病等发展成为传统强项。研究开发了盆炎Ⅰ号等27种特色中药制剂,其中盆炎Ⅰ号合盆炎散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受到了大量市内外甚至省内外患者好评。在建设现代化中医院进程中,更引入了导管介入技术,开展输卵管阻塞、异位妊娠、子宫肌瘤等介入冶疗。同时引进了阴道镜,宫腔镜、自凝刀等高新设备,大力开展高新技术,切实提高妇科综合实力。现在,妇科已发展为收住病种达70多种,开展特色治疗50多种,开展各类手术20多种的中医重点专科,被评为**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文明号。

针灸中心是**市首家开展小针刀疗法的科室,挑割针刀治疗支气管哮喘,自制小针刀加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耳针加推按运经仪治疗泌尿系结石,醒脑开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夹脊针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水针加走罐治疗痛症,中药封闭疗法等已被病人广泛接受。效果特别好。该科有一项科研课题是省级立项,有三项科研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

中风防治科是国家中医药局“中风量化单元疗法”、“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协作单位,研制有舒筋活络散等10多种专科制剂。在中风病诊疗方面,采用中西医两套手段,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辩证诊疗方法。如急性脑血意外,采用神经介入治疗,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放置支架防止血管堵塞,对动脉瘤进行填塞防止破裂出血,对脑梗塞超早期采用直视下动、静溶栓治疗。康复期采用醒脑开窍针灸等10多种中医外治法,以及拨罐、导引、推拿、气功疗法、情志疗法和专业的神经康复,为患者提供早期专业化的康复治疗。通过几年的建设,中风防治科已形成了未病先防,已病及时诊断、超早期抢救、中医为主中西结合治疗、早期康复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已发展成为治疗手段多,治疗效果好,病人口碑佳的中医特色专科,在激烈的市竞争中赢得了不少份额。

(二)中西医给合专科发展迅速。

该院骨伤科是**省中西结合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我们在人才培训、技术提高、设备配置上给予全力支持。该科充分利用中医药在镇静、损伤修复、功能重建等方面的优势,开发了骨伤Ⅰ号等20多种中药制剂。大量应用正骨手法、龙氏正骨法、小夹板固定等中医治疗手段,其中肱骨外髁翻转移位180度骨折手法整复成功,填补了粤西的空白。在发扬光大传统正骨手法的同时,大力引进现代医学新技术,新方法开展骨科各种疑难病的诊治,如成立椎间盘学校、推出椎间盘超市,将椎间盘治疗做出特色,做成品牌等。中西医结合使骨科中心不断发展壮大。已由单一创伤骨科发展成为融合了创伤骨科、中医正骨、脊椎外科、关节外科、显微外科、矫形外科的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

心血管内科是我院中西结合最成功的科室。科内引进了粤西地区开展心脏介入治疗最早、技术操作最熟练的学科带头人,拥有4名在心血管领域研究多年的中医专家学者,可开展风心病瓣膜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等20多种心脏病介入手术。而在术前、术中、术后又根据中医理论,利用活血祛瘀方法调护,效果更显著、更可靠、更受欢迎。已探索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病的方法,专科发展空间极大。

现代化发展范文篇2

一、简论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一词来自于英文“civilsociety”,对于什么是“市民社会”,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学说都有不同界定。市民社会创始人西塞罗认为,市民社会是一种不同于部落和乡村的“城市文明共同体”。随着近代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人们对市民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其中代表是洛克与孟德斯鸠,他们认为,社会先于国家,国家对社会的承诺限制国家。国家作为一种手段原则上是不能渗透于市民社会的,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现代市民社会概念的提出者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是一种独立于国家,充满着自由与利益并需要公权力进行维护的一个特殊领域。

马克思在黑格尔的基础上,将市民社会定义为,从事商品生产交换的个人,组织与他人的交往形式以及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私人领域。市民社会派生出政治国家,却又依赖于公权力对其的保护与服务。

现代所谓的市民社会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它的组成是每个平等的个人,其首要特征便是自由,这种包括有自主、由自和自重等多个方面,既保障每个交换主体的自由。其次,市民社会依赖于现代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则要求交换主体的平等与独立,这是交换进行的前提与基础,是每个主体权利的必要保障。综上所述,现代的市民社会的必须包含自由、平等、独立这三方面的精神内涵。

二、浅论现代意义上的民法

民法起源于罗马的市民法,是单纯调整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而赋予民法以现代价值的是日本学者,他们把民法定义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民法是反映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客观规律的法律,它依赖于商品经济的,并代表公权力进行保护与服务。现代的民法必须体现为对商品经济的一种服务与保护,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对民事主体的保护,对民事所有权的保护,对于民事活动的保护。而其目的便是保障商品经济参与主体平等地位,与商品活动的自由进行。

三、市民社会与民法

(一)现代民法产生于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是现代民法发展的基础与依据。前文已提到,市民社会个人交换活动形成的私领域,并需要政治国家进行保护。于是国家对于私领域的法律关系调整,便促成了民法的产生。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商品交换活动中平等自由的要求,现代意义上的民法,作为现代政治国家对于市民社会的保护,也孕育而生。

(二)现代民法的必须体现市民社会的三大法权要求

市民社会是以商品活动为基础,而商品活动情况下所产生的法权要求,正是现代民法的基础与精神。

平等是市民社会的第一大法权要求,商品交换的主体必须是平等的,这是任何商品活动必须进行的前提与标准,这种人格的平等地位的平等须由民法进行确认于保护。

其次,商品交换的主体对于自身产品的交换必须有所有权的保障,这是一切商品活动进行的前提,现代民法意义上对于物权的保障就是这一法权的体现。

商品交换是天生的自由派,自由与公平是通往商品经济和谐的桥梁与基础。自由是商品交换的内在基础,公平是交换的前提与保障。所以自由公平是市民社会的第三大法权要求。而现代民法中的对于合同法为核心的债权制度便是对其最有力的体现。

马克思说过:“民法是市民社会的交易的基本经济规则。”民法产生于市民社会,而市民社会的三大法权要求,正是对现代民法衡平标准与其自身发展的内在基础与动力。

四、论我国的民法现代化

1911年,清政府完成的《大清民律草案》使“民法”一词第一次走入了我国的历史,然而我国传统不是个市民国家,而是宗法制国家,国家操纵一切政治权利并掌握主要社会活动的话语权。因此,民间力量的生存空间极度萎缩,甚至经常受到打压和毁灭性璀璨。并且我国传统社会中缺乏家族控制之外的个人在国家面前的独立与平等,缺乏民间对国家持续状态的经济压力,片面强调政府德行自治,缺乏政府理性形成的外部制衡力量,以至无法形成西方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因此我国缺乏民法自然进化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民法最初的订立只是一个法律的舶来品罢了。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市民社会的全球化扩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市场的开放,人民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权利的苏醒,市民社会的产生与发展,促使了我国现代民法的产生与发展。但是,由于中国传统社会法治是以儒家伦理为精神归依,产生于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的基础之上,现代法治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并没有深入人心,而且我国现代市民社会的基础并不牢固,所以民法的现代化依旧任重道远。

我认为,市民社会与民法是可以两个相互决定相互推进的,我国民法的现代化发展,必须根植于市民社会,在其基础上不断完善对三大法权的要求,在完善市民社会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法制度。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平衡公权与私权,完善我国的市民社会

现代化市民社会的首要标准便是公私权的平衡。我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公权为主的国家。公权力的膨胀,破坏了个人与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公域与私域的均衡,最终影响到市民社会的形成。市民社会是以商品经济为主的必须保障私人的权利与自由,所以要不断完善市民社会,首先就就必须为围绕公权力的约束与限制展开。公权力的实行应全面贯彻程序原则,防止政府权力的肆意扩张,完善我国公民社会权的法律规定和保障,做到公私权的平衡。在市场经济交往中不断保障公民的私有权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市民社会的不断完善,从而使自由独立平等三大法权更好的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得到体现与升华。

现代化发展范文篇3

关键词:水文;站网密度;体系;现代化

1概况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日趋严重,如何有效地利用水资源、除水害兴水利,需要准确可靠的数据作为决策支撑,水文监测工作必不可少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各项水文测验工作由传统固守断面逐渐发展到点、线、面相结合,特别是随着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全面铺开,监测站点不断增多,监测范围与任务将大量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技术在水文领域不断推广应用,传统的水文测验方法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发展需求。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有限的人员和现代化水文仪器设备高效地开展监测工作,如何实现水文现代化是目前面临的急迫问题。

2丹东水文发展历程

丹东地区的水文监测工作最早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9月,安东第一个雨量站安东站开始观测降雨量。1924年(中华民国十三年)安东开始蒸发量观测。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月,伪满洲国交通部理水司理水调查处相继在宽甸、岫岩、凤城、东港建立了多处雨量站;5月,设立安东潮水位站;7月,丹东地区第一个水文站在凤城县草河建立。自此丹东水文历经抗战、新中国建设,至今有60多年的历史。从单一的降水观测,逐渐演化到降水、水位、流量、泥沙、水温等多要素观测,水文逐渐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3丹东水文现状

3.1站网布局及密度

丹东地区水文站网经过遥测系统建设,中小水库遥测系统建设,跨界河流一期、二期建设,中小河流一期、二期建设等一系列水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现有水文站26处,其中国家基本站10处,中小河流站11处,市界站3处,防汛专用站2处;现有水位站10处,其中国家基本站1处,中小河流站5处,防汛专用站4处;现有雨量站175处,其中国家基本站50处,中小河流站95处,水库站29处;现有墒情站3处;现有蒸发站3处;现有水质站27处,其中地下水质站8处,市界水质站3处,国家重点水质站16处;现有地下水站43处,其中普通人工观测站20处,国家基本自动监测站23处[1]。现有水文站网监测项目基本齐全,积累了水位、流量、泥沙、降雨、蒸发、水质等观测资料,在跨界河流地区的流域规划、综合治理和防洪减灾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2监测管理模式

自20世纪50年代初,丹东水文一直实行驻站监测,水文全要素在站人工观测。21世纪初,随着水文站网的补充建设及水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水文监测工作任务变得繁重且人力资源短缺,原有的监测模式已无法适应。2015年末,丹东水文站以劳务派遣形式聘用23名高中以上学历人员充实到水文测验一线工作中,其中有12名同志成为测站看护人员,负责水文站非汛期降水、水位、水温、冰情、蒸发、墒情、地下水等日常观测任务,流量、泥沙测验工作目前则采取由巡测队逐站巡测的测验方式,汛期各项目的测验工作则采取测站看护人员与巡测人员共同驻站测报形式。

3.3监测项目及方法

目前,水文测站主要监测项目有水位、流量、输沙率、单沙、颗分、水温、岸上气温、冰情、比降、水文调查、水文测量、土壤墒情、降水、蒸发、水质、地下水等。大部分水文要素监测手段是比较落后的。除降水量已完全实现自动化测报以外,其它要素监测还是以人工为主。水位受季节影响限制,现代化水位仪器不适应冬季结冰期水位观测,还未实现全量程、全时段自动观测。流量测验还采用传统的水文缆道、桥测车、测船等悬吊流速仪人工施测。综合统计水文自动测报率不足30%。

4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水文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是:建立建全覆盖全面的“空天地”一体化水文监测体系;实现水文全要素全量程全自动监测;水文信息采集传输接收处理、预测预报和分析评价全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打造优良精干的水文人才队伍;构建稳定高效可持续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丹东水文正处于人工采集向自报测报的转变阶段,但距离水文现代化总体发展目标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①水文站网还不够完善[2]。在大江大河、中小河流、重要取退水口、重要生态保护区、地下水超采区等区域站点覆盖密度偏低,甚至个别重要区段存在监测空白。②水文监测能力不足。大部分水文站基础设施陈旧老化,测洪能力偏低。水文测报方式以人工为主,缺乏测验时效性。高洪测流以浮标、比降面积法为主,测验精度不高[3]。现代化水文监测设备应用不广泛,未适应水文现代化发展需求。③水文服务社会水平不高。目前还只局限于单一的数据采集整理和报汛两项工作,对水文数据深层次统计分析不足,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覆盖面窄。④水文保障能力不强。在水文应急监测方面,缺少像ADCP、手持电波流速仪、无人机、无人船等应急监测设备配置[4],水文应急监测保障体系不全。⑤水文资源共享不密切。水文监测、水情预报、水资源管理、水质分析、山洪灾害预警各成体系各有平台,未能通过大数据、移动互联、云平台等现代技术实现资源互通,数据共享。结合目前水文现状,丹东水文距现代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①前端遥测感知体系不健全,基础数据支撑不完善。监测设备现代化提升空间很大,关于水质、泥沙等方面还是以人工监测为主,遥测感知能力不强。②全面互联差距大,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数据不能共享。跨市跨流域跨部门各有体系,不能连接起来发挥综合效应,各业务体系参与度不强。③大智慧大数据应用不够,缺乏科学实用的水文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5对策与建议

针对丹东水文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结合今后水文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和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去重补缺,补齐短板。国家基本雨量站、中小河流雨量站、山洪灾害雨量站,各站点位置相互重叠或距离未超过500m的,优先保留水文站点,多余的予以撤销。保证每个乡镇每个小流域都有雨量站点。对于重要防汛区段、中小河流存在监测空白的,予以补充。(2)因站制宜,提档升级。结合测站特性、河流特点因地制宜地对现有水文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水文全要素、全量程、全时段、全自动采集。(3)信息融汇,系统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共享融合,系统整合在一起,建立一套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涵盖水文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整编、预测预报、预警预演、分析评价和信息等水文全流程智能化的大数据业务应用系统。高效服务水安全保障、更好地支撑智慧水利建设。(4)转变观念,创新模式。由传统的“测、报、整”向“管、维、整”水文管理模式转变,以巡测为主,定期监管校测、及时巡检维护、按时整编资料,建立分区协调、责权统一的水文管理体系。(5)注重人才,加强培训。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现代化测报技术交流与培训,打造一支懂业务、熟技能的水文队伍。

6丹东水文现代化发展思路

6.1构建布局合理的水文站网体系

针对丹东水文站网监测短板和空白,聚焦水文服务领域需求,坚持各类监测站网统筹结合,优化完善站网布局,站点功能变化调整,监测资源重复整合,实现洪水来源区、重要防御对象、行政边界、水资源区、重要用水对象等重要节点监测全覆盖,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水文站网体系。水文(水位)站方面,依照SL34-2013《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水文(水位)站布站要求,以100~1000km2的中小河流作为规划范围,进行新建规划。规划建设33处水文水位站,其中16处水位站和10处水文站用于填补中小河流监测空白,2处水位站用于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3处水文站用于区域水量平衡分析,2处水文站用于跨县界水量监控。雨量站方面,规划建设11处雨量站用于完善雨量站网布局,更好地控制雨量特征值空间梯度变化。墒情站方面,规划建设墒情站8处。其中在宽甸大川头镇设立1处墒情站作为宽甸县北部山丘区代表站;在毛甸子镇、长甸镇、古楼子乡设立3处墒情站用于增加宽甸南部丘陵区站网密度;在凤城瑷阳镇、鸡冠山镇设立2处墒情站作为凤城北部山丘区代表站;在石城镇设立1处墒情站用于增加凤城南部丘陵区站网密度;在东港合隆镇设立1处墒情站作为东港平原区代表站。地下水站方面,为了弥补个别县市特别是海水入侵重点监测区站点密度的不足,按照SL34-2013规定的地下水站网最低布设密度要求,规划新建地下水监测站点63处。

6.2构建功能先进的水文监测体系

全面深化测验方式改革,充分利用与时代同步的先进技术及信息化手段,持续补齐监测短板,努力实现水文要素监测自动化、智能化、立体化,不断推进以无人值守为主体的自动测报模式和精兵高效的现代管理模式,构建技术先进、准确及时的水文监测体系[5],更好地为防洪安全保障、河湖监管、水资源监管、水利工程监管等水利行业强监管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1)对现有国家基本水文站提档升级改造。雨量、水位、地下水、墒情等监测要素,全面采用自动在线监测方式;流量、水质、泥沙等监测要素根据各站实际和可行性,配备自动监测设施设备。配备远程视频等监测设备,实行在线值守和在线监测,推进水文测站在线可视化监测。根据测站功能和服务需求,提高对高、中、低水等不同(水位)流量级的水文监测能力,发展和推广多手段、多方法监测技术,提升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的服务支撑能力。(2)提升水文巡测和应急监测能力。补充建设宽甸及凤城两个县级水文巡测分中心,完善水文监测体系,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和装备,增强水文巡测能力[6]。按照平战结合原则装备设备,统筹丹东市水文巡测生产任务和业务范畴,建立丹东水文应急监测中心。主要装备先进便携的应急监测设备、现场通信设备、单兵装备及后勤保障设备,建立完善的应急监测预案,对溃口、决堤、堰塞湖、冰塞冰坝、水污染以及超标洪水等突发事件快速做出反应。(3)水环境、水生态监测能力提升。对丹东水环境监测分中心现有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配备先进实用的水质监测仪器设备,建设水质移动实验室,提升水质监测中心的监测分析能力和应急监测能力,增强水资源定量管理和“三条红线”监督考核的能力,基本建成满足省界水体监督管理需要的水质监测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质监测分析的需求。依托现有水环境监测中心,拓展水生态检测分析项目,提升水生态监测能力。加强与农林、渔业、环保等部门的合作,建立水生态水文服务体制及工作机制,形成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题化服务产品[7]。

6.3构建应用广泛的水文信息服务体系

搭建统一的开发与运行环境,构建各系统共用的水文综合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拓展水文监测服务领域,提供丰富多样的水文信息产品,提升水文业务管理和信息服务能力,有效共享水文信息资源。(1)水文站网管理方面。利用数据库管理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涵盖水文基地、水文站网分布、水文资料等的管理系统,及时掌握水文监测动态,制定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计划;进行站网分析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和实际需求对站网布局进行及时调整,以满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2)水资源分析评价方面。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充分挖掘水资源信息所蕴涵的使用价值,建立水资源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支撑平台的数据服务、知识库(模型库、算法库等)调用,开发区域水资源量信息获取功能,包括水源区域水文情势、引用水信息、墒情信息、作物种植面积、种植结构等信息提取功能,开发基于评价指标系统的水资源分析评价功能,完成水资源监控能力和承载能力的分析评价,实现水资源分析评价及科学管理,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提供高效服务。(3)水文动态预测预报方面。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评价和实时水文数据,加快建设洪水预测预报系统、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系统、地下水预测预报系统、水质与水生态分析预测系统等。基于多模式、多尺度的数值预报产品和实时历史数据集,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提升水文信息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技术水平,提高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预警决策支撑能力。(4)水文信息共享和产品服务方面。结合新时期先进的信息共享手段,对现有的水文信息资源和服务系统进行整合,形成数据规范、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服务高效的水文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同时对各类水文数据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分析,生成涵盖降雨、河道、水库、墒情、水质、水生态等丰富的水文服务产品,为防汛抗旱、水库联合调度、水污染控制、泥沙治理等提供专业服务。

6.4构建精简高效的水文管理体系

6.4.1创新水文测验管理模式按照国家深化改革和水利发展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优化水文监测业务流程,逐步减少水文驻测、扩大巡测,实现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测验模式;初步建立服务于防汛抗旱减灾、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河湖长制、民生水利发展等工作需求的水文监测站网体系,建立水文测验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水文测验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提升水文资料整汇编自动化水平,实现水文资料即时整编。提升水文监测技术水平、应急响应和快速反应能力,实现水文监测的科学化、自动化和现代化。6.4.2建立水文测验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开展水文测验质量管理工作,建立水文测验质量管理体系。水文测验质量管理按职责权限设置水文局、水文中心站和水文测站三级管理。各级水文测验业务负责人为水文测验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建立自下而上、层层实施的体系运行考评机制。开展测站建设达标活动,做好水文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勘测职工技能水平,深入开展水文测验标准、规范、操作规程的学习和培训活动。6.4.3创新水文资料整编方式,提高整编时效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河湖长制管理考核和生态水量管理等工作对水文整编资料的时效性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水文资料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水文资料整编工作的时效性意义重大。调整完善水文资料整汇编工作机制,加大水文资料整编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提升水文资料整汇编自动化水平,实现水文资料在线即时整编,切实提高水文资料整编时效性[8]。6.4.4加强水文基础及重大关键技术研究跟踪水文科技发展趋势,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加强流量、降水量、泥沙、水质等水文要素自动监测装备的探索和应用,比如,广域雷达、H-ADCP无人机、同位素在线测沙仪等先进仪器,实现水文监测方式从人工向智能的转变,监测技术从点到面的转变。加强全球定位系统、水上及水下三维扫描技术应用研究,加强低空流速测验技术、无人流量测验技术应用研究。加强遥感探测,以及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等各类水文监测资料的数据融合分析与资料均一性分析研究,加强水文监测资料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研究。重点加强水文监测、预测预报、旱涝灾害影响评估、水生态监测与评估、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7结语

现代化发展范文篇4

妇女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妇女作为一个由性别分层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不断进行自我超越,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妇女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即妇女自我意识的高度觉醒,与男性一样拥有自己的尊严、人格与价值,平等地参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务,发挥自己的潜力与才能,但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妇女发展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妇女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总体上仍处于弱势地位,在现代化进程中相对于男性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尤其是“男尊女卑”思想依然比较严重,阻碍着妇女自身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发展的追求,妇女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在现实生活中还得不到真正实现。一些发达国家的妇女发展道路也警示我们,现代化并不一定带来妇女的发展与进步。如在美国,妇女追求自身的独立自主和人生价值,年轻时就离开父母独立学习、谋生,婚后许多人仍承担社会职务。但这较高的社会地位,是她们中许多人牺牲家庭与生育换来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妇女中独身者迅速增加,即使结婚也不要孩子,结果导致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而在日本,女性从学校毕业后暂时就业工作,结婚后便退职回家,专事生儿育女和家务劳动,结果导致妇女自我价值被埋没,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这两种极端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也是不可取的。此外,目前有关衡量现代化的主要评价指标中,还没有一项能够准确地反映作为性别分层的妇女群体发展水平的。而一项未曾考虑性别因素的战略,往往会带来片面的发展和新的社会不公。

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妇女发展问题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以彻底解决。但是任何强调客观,甚至消极等待、观望、无所作为的思想也是万万不可取的,我们必须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切实有效的行动扎实推进妇女的发展。

一、要真正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各级党和政府是现代化目标、任务、政策的决策者。决策者的认识、行为和认同度直接影响着性别意识在决策中的位置和作用。决策者在制定法律、公共政策、方案和项目时,只有把男女平等作为参照值,充分考虑发展过程中将会对男女两性特别是对仍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造成的影响,才能使妇女的发展得到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各级党和政府应抓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将妇女发展内容列入现代化目标和现代化衡量标准之中。一要将妇女发展规划与现代化总目标以及各级有关现代化发展的子规划、公共政策紧密地衔接在一起,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之中,加强性别统计、性别分析,以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二要将妇女工作真正纳入政府的职能之中,各级政府设立专门的实质性的妇女工作部门,更有效地承担起促进妇女发展的职责,改变目前各级政府虽然设有妇女工作机构(协调组织)而实际工作仍由不具备行政效力的群众团体——妇联来承担的状况。三要继续建立完善有关妇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坚持打击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为妇女平等参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四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用法律的、行政的、宣传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消除“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的影响,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五要关注和有效地解决妇女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占妇女人口70%的农村妇女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权益保障问题,确保妇女参与国家和地方各级决策管理机构、平等地行使权力问题,妇女潜在的人才资源向显性的人才资源的转化问题,消除色情服务业滋长问题等等。

现代化发展范文篇5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体育;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及综合国力的提升,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加快的同时也积极推动着农村体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体育

1.1农业现代化内涵与特征。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农业现代化也得以迅速推进。传统的农业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相适应,相对落后。现代的农业则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逐渐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将现代经济学方法、管理学应用于农业管理,摒弃了全部以人工劳动力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同时,国家宏观层面上,更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不可替代性地位,突出农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促进增长作用。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我国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战略目标。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政府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战略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渐返乡创业并参与到农村建设中,城镇化进程明显,农民群体不断发生变化,他们对农村文化、体育运动需求日益多样化。农业现代化日益呈现出加速态势,多区域、多产业融合使社会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外部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农业现代化让农村各项经济发展要素集聚。这一方面有效地推动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改变了村镇生活面貌,致使农业、农村更有活力,农民生活更加丰富,实现多产业的合作共赢。1.2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体育的融合。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支持建设文化体育设施。在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乡村建设迅速崛起,乡村落后状况得到改善,农民体育意识与体育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现代化解放了繁重的生产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农民收入亦随之提高,可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必然会带动农民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增强体质与休闲娱乐成为农村体育发展目标,这是农村体育社会功能的直接体现。这种多由农村居民自发形成的以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必将引导农村体育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同时作为第三产业农村体育的发展,反过来又会带动农村各方面的经济需求,形成良性的消费促进生产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2农村体育现代化发展

2.1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农村体育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起步较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在走上小康之路的同时,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以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为目的的体育活动逐渐成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乃至渐渐演化成农村新的生活方式,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仍较为传统与落后,农民体育意识跟不上社会化发展进程,很难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事业中。笔者对合肥市长临河镇罗洪村居民是否了解《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做了专项调查,共发出80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务农农民30人中了解的3人,不了解的27人;农村个体工商经营者10人中了解的2人,不了解的8人;农村学生30人中了解的12人,不了解的18人;农村管理干部10人中了解的8人,不了解的2人。在对长临河镇罗洪村居民用于体育的月均消费的调查中发现:其中消费在1~19元的占63人;消费在30~49元的占8人;消费在50~69元的占5人;消费在70~89的占3人;消费在90元以上的占1人。对体育消费的对象调查显示:购买运动服装的72人,健身器材的4人,观看比赛的1人,休闲娱乐的2人,其他的1人。由此可见,农村体育消费目前尚处于较低的水平,并且体育消费基本上以实物为主,这与农村地区收入水平整体不高以及农民求实的消费心理是分不开的。2.2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体育活动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进行的实践活动,在满足体育运动所需的物质、文化基础以及管理组织等条件下,体育实践便会实现。笔者对村民关于“村内的体育场地是否能满足需要”和“经济条件与时间都允许的情况下是否想参加体育活动”两个内容进行了调查,共调查了80人,结果显示:认为能满足的16人,认为一般的12人,认为不能满足的52人;选择想参加体育活动的71人,不想参加体育活动的9人。可以看出。多数农民对现有体育场地与设施不太满意,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很高的。调查结果表明,在闲暇时间较多情况下村民们想要体育活动来保持身心健康。与此同时,政府有必要合理规划农村体育活动场所,购置体育器材,让更多农民有条件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来。体育有多种社会功能和属性,社会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人们对体育的价值观和理解各不相同,农村体育价值观及取向也深深影响农村体育发展方向。笔者对80位村民“体育活动对个人的发展是否重要和体育活动对于缓解压力是否重要”的调查显示,认为重要的68人,认为一般的8人,认为不重要的4人。由此可见,体育活动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农民体力劳动减少,收入增加,健康意识的增强不断推动着农民体育价值观发生转变。

3农村体育发展的建议

农村体育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农村体育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民自我意识觉醒的必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必须去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新时代农村体育必须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经费投入。除此之外,在体育宣传、引导,体育组织管理上,要大力提高农民主体的参与度。3.1加强体育宣传,提高农民体育参与意识。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农村务农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相对较少,而常住农村的个体工商户、农村学生和农民中的知识分子参与度相对较高。因此,可以从发动农村学生和农民知识分子入手,让他们带动其他农民参与体育活动,整体提高农村体育意识。宣传方式上应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进行宣传。在此次调研中,笔者发现当地农民大都不喜欢问第1期宣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研究27卷或直接回答问题的方式回答,而倾向于在聊天中回答问题。因此,宣传人可以到广大农民中,与他们聊天和交谈,对一些体育常识在与他们交谈过程中进行解答和交流,必要时可设置小活动进行一定物质奖励,提高他们配合调查与宣传的积极性,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或与村级行政管理者深入交流,帮助并引导他们积极宣传,开展体育方面相关讲座或活动,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3.2加强体育组织管理,提高农民参与热情。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是农村体育实施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提高农民参与体育的热情。举办体育活动时,组织者除了要把握活动中的事项,还要统筹合理选择时间,农村讲究人多热闹,应多选择节假日开展活动。并多开展一些参与性强、趣味性强、娱乐性强、耗费体力少的体育活动等,让农民成为农村体育活动的主要力量。活动中积极争取政府、企业的支持,获得一定的赞助资金,设置相关的奖项,让农民更多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结合当地风俗习惯、农民特长开展活动,给农民一个发挥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体育比赛中找到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或者体育建设管理中。这也是农村体育价值观的升华,实现了农民更高需求的一种追求,对农村体育发展更有激励和推动作用。3.3争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体育活动条件。我国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去满足农村发展需要,保障农民根本利益。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民的身心健康也变得颇为重要。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下,必须在政策上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保障,加强农村体育建设,实现农民身心健康,从而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同时,根据不同区域人口、经济和交通等情况,因地制宜地配置农村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让农民更多参与体育活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农村体育硬件设施能够满足农民体育健身的日常需求并经常更新换代,切实提高农村体育活动条件。

4结语

现代化发展范文篇6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与自然农业受到冷落的处境不同,可持续农业思潮一出现,国际社会即刮目相待。许多国际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以及许多国际性农业研究机构都纷纷以此作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有的国家政府或议会还通过相应决议与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发展与环境”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成为一个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学术讨沦会”,1994年4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可持续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同。强调农业的当前与长远的结合,重视持续能力的建设,这是具有重要理沦与现实意义的。当然,由于时间尚短,对于可持续农业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见仁、意见各异。可持续性究竟只是一种思路或农业的属性,还是一种策略与模式等问题尚在争论中。至于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等更是众说纷坛。一些西方国家专家简单地将环境保护技术或自然农业提倡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移花接木就作为可持续农业的技术内容,有的甚至以传统技术排斥现代科学技术,或只强调环境而排斥发展。这些观点招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异议与批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农业的思路与战略,而不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将某些西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续农业的头上。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农业内容空洞难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尽管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转而将农业与粮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让给了“新的绿色革命”。

至于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认识是,这两者不是对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化是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可持续性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后续能力,弥补了原有农业现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农业现代化中有关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等各项内容。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今后的任务,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四、绿色革命思潮——发展中国家振兴农业之依托

本世纪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绿色革命。这一思潮与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推广高产新品种(如矮秆小麦、矮秆水稻、杂交稻)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但只改变品种而不改变生产条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形成了种子十化肥+灌溉三驾马车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称之为“肥水农业”。其实质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衍生与前奏曲。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弱、劳力多、规模小,因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其强调的重点不是机械化而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品种与化肥、农药等,水利对多数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绿色革命在亚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六十年代以来,整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快于发达国家。以1961~1965年作为100%,1992年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指数149,而发展中国家为238(中国280)。八十年代后期与195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发达国家增加0.86倍,而发展中国家达1.64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总产值之比也由2:1变力1:1。

可惜,作为一种思潮,绿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运。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家批评绿色革命造成了农村两极分化,贫苦农民困无力购置新品种种子、化肥、农药等而难以从绿色革命中得到好处。随后自然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潮又接踵而起,这样,绿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来。但是,这一思潮指导下的行动却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开花结果。其中,中国与印度被认为是绿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纪以后,绿色革命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重新被提了出来。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并未将当前世界的热点——可持续农业——作为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将“新的绿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种、化肥、灌溉、农药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别强调化肥与灌溉是“新的绿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谓“新”主要有两点。一是绿色革命的四大技术手段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将绿色革命的各项技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也曾有人主张将新的绿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础之上,但鉴于来自生态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对与抵制,联合国粮农组织采取了十分审慎的态度。总的认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国际争论的焦点,发展中国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处”。

五、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集约持续农业

以上四种思潮各有所长与所短,各有它的背景与适应性,农业具有极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的思路、目标、内容、技术体系都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类60公斤,而发展中国家却分别只有250公斤与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将关注的热点放在环境上,而后者仍将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与会的60位首脑中,来自发达国家的仅有一位,说明了立场与爱憎的分明。因此,我们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种农业思潮与理论精华的同时,一定要冷静地加以辨别,关键在于“中国化”。

1949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生态环境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改善。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与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怎样养活养好十多亿中国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期间一位美国记者提出:“你认为中国真的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吗?”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如果我们真正去努力搞好农业,而且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向道路去进行的话,做到粮食基本自给(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们要力争在30~5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内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尽管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不再将这口号作为他们的目标,因而国际学术界农业现代化的声音已甚为微弱,西方已将现代农业称之为常规农业,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有待于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在物质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现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它就谈不到农业现代化。第二,在技术上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高产化、良种化、耕作制度与农业结构优化、栽培技术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节约化。第三,在经济上,用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指导农业,实现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土地或经营规模化、社会化。第四,资源环境良化。保护资源,减少污染,净化美化农田与农村环境。最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进行,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持续地提高生产力实现农村农民的富裕化。那种匆忙将农民真实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美元时就拔高为“小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现代化发展范文篇7

市场经济与建国初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不同,其主要立足于自由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起对立面之间的力量的最大化发挥,促进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农业来说,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想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方式,第一,应以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主,从本地所拥有的资源出发,寻找出一些优势。第二,对各种资源应该进行相应的整合与调整,使其达到合理的配置。第三,确立主导产业,并将其列为重点发展对象,进驻市场。第四,通过单位产出、经济效益、区域优势等综合化的或更为密集型的方式,以更为集约化的管理来实现其真正价值,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份辛劳。第五,主导产业需要一些相关的产业与之相联,否则很难达到一定的目标。只有认真进行市场调研,把握农村的具体情况,才可以提高农民收益,实现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简要来讲,一是依托市场,定位产业,二是整合资源,布局产业,三是打造品牌,壮大产业,四是尽可能的创造一些以地方特色为主的发展路径。

2积极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从实践来看,农业产业化还是需要以龙头为准,通过市场的开拓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真正改变农村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农民在组织化方面得到加强,在经济收入方面得到增加。同时,可以把农村多余劳动力吸纳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使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与城市的发展接上轨,真正实现全国人民的富裕。简单来讲,一是积极去培育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二是将重点进行倾斜,把其实力加固,三是应该对于整个的机制进行转换,以现代化的管理为主,从而达到使其现代化的目标。

3创新组织形式,理顺利益关系

现代农业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外的农产品已经在中国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因此,我国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发,以及推出的相关的农村土地的流转措施等,促进我国的农村发展,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的发展。由此可见,在市场竞争中想要有所收获,除了相关的法律的规定需要作为基准外,还应该积极组织各方的力量,改善农业或农村经济中的薄弱部分;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将农业推入到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机制中,一方面保证农户的收益,另一方面使龙头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从原则来看,应该将各种能够盘活的经济资本进行盘活,对不规范的应该进行规范,使整个的组织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更好地体现出民主原则,以公平公正为先导,真正做到保证人民的利益。此外,应发展合作关系,将各种形式进行拓宽;应该通过国家方面的政策来实现利益的调节,加固纽带,将责任、权力与权利间的关系处理好,建立起一个较为稳固的经济共同体。

4依托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农业科技的发展,如同其他行业一样,也应该以技术的发展为前导。例如,我国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通过技术将水稻的产量翻了又翻,为水稻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从整个的转变角度来看,想要发展现代型的科技型农业,其根本还是在科技方面。产品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因此,在现在的发展或转变过程中,应该加大科学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强科技渗透。

5加大政府引导,高标准、高起点构建服务体系

从农村的经济发展经验来看,政府是推动其更好发展的主要推手,因而应该加大政府的引导力量,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更加具有现代化水平的高标准、高起点的服务体系,真正做到服务于民,为人民做好事。将农村的整个经济活力解放出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股新的动力。

6结语

现代化发展范文篇8

法律被视为一种社会工程,法的目的是尽可能有效地建筑社会结构,要求以最小的阻力和浪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中的人类利益;或是认为“法是使人类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把法律制度看作不断的有目的的产物。总之,现代法律已成为国家进行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并促进社会变迁的工具。民法既是适应社会需要而出现的,同时现代民法也应是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工具。

一、民法理论发展的新视野

当代中国社会已越发需要民法,需要法典化的民法。因为随着市场导向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深入进行,中国社会面临着一个全面的转型时期。如果说以往的社会关系中地缘关系、亲缘关系占居主导地位的话,那么随着社会流动的不断增强,这种地缘、亲缘关系正日趋淡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而调整地缘、亲缘社会关系的道德的“滑坡”无疑是这种转变的现实反映。中国社会正在由“熟悉人”社会迈向“陌生人”社会,而在陌生人之间,法律的作用达到最高程度。

什么是民法的理念或民法精神?一般说来,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有一个确获保障的私域的存在,这是民法理念的核心部分。国家通过法律去承认这一点,维护这一点,这就是民法的作用。从这一点出发,才有个人的人格权,特别是隐私权、自由权;才有个人的意思自治,才有个人在法律行为中的责任;才有个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制度。[1]

民法是规范社会生活的重要法律,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民法乃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准则”。它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

一、民法可以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市场活动的行为规范,是市场参与者在这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各显神通,开拓进取,创造最佳业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二、民法可以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人权是人按其本质属性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民法实质上是权利法。它首先给人的人格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以规定和保护,为其他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保护提供基础。

三、民法可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民法体现着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它调节着各种利益,保护人们合法地谋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许侵害社会和他人的弱肉强食,谋取非法利益。四、民法可以促进民主政治。民法是私法。它要求私法与公法、民事生活和政治生活区分开来。私法自治原则不仅有利于抑制行政专横和行政过度干预,而且有利于经济基础的发展。这必将从客观上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六部最基本的法律中,已有宪法、刑法典、刑事诉讼法典、民事诉讼法典、行政诉讼法典等五部业已制定出来。现在唯一缺的是一部民法典。只有通过进一步发展民法,制定民法典,才能完成2010年建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任务,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伟大进程创造可靠的法制前提。因此,进一步健全民法,制定民法典、势在必行。21世纪制定的中国民法典应当具有浓郁的新时代特点。

二、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各国的民法典均有其独特的时代使命。法国民法典的制定是为了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兼有守成、统一和更新三重目的;德国民法典的制定是要实现德意志民族、国家和法律的统一;日本民法典的制定,目的在于推行维新变法及废除领事裁判权。当今我们所要制定的中国民法典,作为满足当代中国社会需要并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工具,负载着特殊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使命。

中国民法典的经济使命就是:民法典应为中国的经济活动提供良好的制度框架和活动准则,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既需要民法典在量的方面充分保证民事活动有法可依,为民事活动提供一般准则,使市场参加者能够按照这些规则活动,进行预测、计划和冒险,同时还需要民法典在质的方面体现“私法自治”精神、予经济主体以充分的自由,体现权利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在关怀当事人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对社会公益和第三人利益的保护。

中国民法典的政治使命就是促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法治国的实现。中国民法典的社会文化使命就是通过民法典的颁布,促进中国市民社会的缔造、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实现新的社会整合。在中国,颁行民法典不仅是一种社会控制,更应是一场社会改造和文化变革。

中国民法的现代化不单是民法制度的现代化,同时还应是文化的现代化;中国民法的现代化不单是民法的法典化,同时也还应是民法的科学化、民法的活法化。

三、民法中的“人本”理念

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恩格斯指出,民法乃足“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的准则”。民法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以私权神圣精神确认和保护人的最基本权利———人身权与财产权。民法还保持民事权利体系的开放性,以随时展不断衍生的新的权利类型保障对人的充分尊重与爱护。

民法作为一个法的部门,其所关涉的对象主要是人身与财产,但它调整的不外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民法是人法,是人的权利之法。自中世纪后期,随着罗马法复兴、文艺复兴以及宗教改革等运动兴起,人的地位日益彰显,最终使人成为近代民法之无上主体。一定程度而言,近代民法人格建构之最初宗旨是为了否定身份以及基于身份导致的不平等。梅因运用历史方法,用“从身份到契约”这一论断提出了对法律起源和发展的经典观点。

从法学意义上看,它揭示了从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身依附到自由资本主义以人身自由、平等为基础的私法自治的嬗变。所以,“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实际上是一场从神格到人格、凸显人的主体性的运动,是一场市民法复兴的运动,它充分运用以反对神权而找回的民商法为武器来反对封建专制,彰显了人的真正价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民法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始终坚持人的主体性地位,人是法律的价值主体。任何法的价值都是为人而产生和存在的,离开了人作为主体的需求和发展就无所谓价值,也无所谓法的价值。

21世纪是人更加自由、更能发展的世纪,是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更能发挥的世纪,是人的价值和基本人权原则更好实现的世纪,为此,中国当代负有盛名的法学家王家福对如何制定中国民法典发表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新世纪的中国民法典应当是人法,是人的权利法,一定要坚持不移地以人为本,把人摆在全部法典的中心,将人文关怀精神贯穿每个条文,要周全地规定对人的尊严和人格权的保护,对人身权的保护,对财产权的保护,要增加、完善损害赔偿特别是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使之与人的价值相当,为了适应技术革命和经济体制改革所引起的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要从民法上营造一种人人能平等地提高素质,自由地从事创业,诚实地进行交易,公平地获得共同发展而不损害他人与社会的规则与秩序。”[2]

现代化发展范文篇9

关键词:河南;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

在河南农业发展中,注重推进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极为必要,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较好地推动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不仅要注重对农业相关科学技术的研究,还需要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金融支持作为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一方面直接关系到农业产出,另一方面与农业生产要素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应引起高度关注[1]。

1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河南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取得了良好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各类农副产品的产量不断提升,增长率趋于稳定。从农业机械化水平来看,河南同样也表现出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增长率始终保持在5%左右,农机总动力屡创新高,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出了较大的价值。随着河南“三农”问题不断解决,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从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来看,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但是并没有影响农业发展,这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河南农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人均纯收入越来越高,农民生活质量得到较好改善,体现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价值[2]。在河南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与农业发展相关的企业越来越多,已接近万家,同时还存在十几家部级龙头企业,为推动河南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成为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双汇、三全、五得利、好想你等企业,都是河南的农业企业。通过分析可知,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利因素除了各项政策以及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外,还与金融支持有关。金融支持是推动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应针对该方面予以深入探讨,力求优化金融支持效果。

2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问题

2.1相关政策不完善。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虽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将金融支持的推动作用发挥到最大。从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金融支持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来看,其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制约问题,受到投资环境、司法环境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影响,金融支持相关政策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金融生态环境也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对金融支持提出的高要求,容易导致金融支持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最优的指导作用[3]。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金融支持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适用性上,因为相关政策没有密切联系河南农业实际发展状况,因此无法有效落实,对金融支持的引导和支持效果不强。2.2金融支持覆盖面不广。基于现阶段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金融支持的执行效果进行分析可知,其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金融支持覆盖面上。因为金融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覆盖面相对过窄,必然容易导致金融支持作用受损,很多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急需金融支持的地方得不到有效融资,限制了其快速发展。当前河南农业金融支持的重点是为农户融资,力求更好地满足所有个体农户的生产需求,进而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重要贡献,这一方面在实际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在农业产业方面的金融支持存在明显缺陷,相关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不足,限制了农业产业发展,给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影响[4]。2.3金融支持资金不足。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金融支持表现出来的问题还与资金来源有关。因为金融支持所需资金不充足,必然会影响后续金融支持效果。当前河南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的资金来源主要涉及金融机构贷款和财政支出,必然会形成明显限制,导致农业现代化发展得不到充足的资金。近年来虽然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的财政支出越来越多,但是相对于工业发展以及商业发展方面的财政投入,依然存在明显不足;金融机构方面的贷款同样也表现出较明显的单一化问题,难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5]。2.4金融风险影响。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还面临着各类风险因素的影响,比如市场中农产品价格变动以及信用风险,都会影响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现阶段,虽然河南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金融支持体系时逐步关注到各类风险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问题,对各类风险因素产生的识别以及防范效果不佳,风险管理模式滞后,创新力不足,影响了金融支持效果,成为未来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3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优化措施

3.1完善优惠政策。在未来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为了提升金融支持的应用价值,要重点关注各类优惠政策的合理制定和落实,有效指导金融支持工作。这就需要相关单位能够重点围绕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进行多角度分析,明确各方面的资金需求,进而为其出台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有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最终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出台优惠政策前,需要兼顾财政支农政策和金融支农政策,以便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服务。未来金融支农政策应该进一步加大信贷方面的投入,同时设置各类专项贷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解决资金方面的负担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灵活运用定向降准、优惠利率以及补贴等政策,为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较大的金融支持力度[6]。3.2完善金融投入机制。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金融支持的优化还需要完善金融投入机制,以便更好地优化金融支持效果,在充分保障相应资金的前提下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各方面诉求。基于此,在完善金融投入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全方位调查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各方面需求,尤其是对当前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的各方面因素,更需要予以高度关注,以便提供有效支持,比如对于现阶段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基础设施方面的制约因素,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改善水利设施以及交通条件,进而推进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确保金融投入具备更高价值[7-8]。3.3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金融支持优化还需要着眼于金融机构体系的完善,以便扩充资金,避免因资金限制而影响金融支持成效。在金融机构体系构建中,需要确保其表现出良好的多元化和全方位特点,尽可能吸引多方面力量参与其中。除了以往的财政支出以及银行信贷机构外,还需要注重挖掘专门服务于农村的金融机构以及中小银行,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发展金融支持事业中,维系相关金融支持业务。在金融机构运转方面,需要提升运转效率,确保储蓄投资转化率以及信贷支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更好地推动农业以及农户发展,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资金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入农村民间资金也是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体系。3.4完善保险制度。在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优化运用金融支持,还需要重点围绕各类农业风险,避免该方面的阻碍因素。在农业发展中,最主要的风险就是自然灾害,如果能够基于各类自然灾害构建完善的保险制度,可以有效提升金融支持效果,推动金融支持模式可持续发展。当前河南在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制度构建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构建了相应的保险制度,但是尚不完善,有待补充。

4结束语

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为了推动河南农业现代化进程,金融支持成为重要手段之一,这就需要针对当前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予以全面分析,力求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优化,推动河南农业现代化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长明.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策略———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9):82-85.

[2]李冬艳,余晓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及测度[J].经济纵横,2020(2):113-120.

[3]桑军帅,禚彦辰.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1):140-141.

[4]曲春成.关于金融支持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调查———以牡丹江垦区为例[J].黑龙江金融,2019(9):33-35.

[5]张立焕,崔兴兰.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金融支持[J].农家参谋,2019(6):4.

[6]杨孟阳,丁波,丁利杰.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9(2):125-128.

[7]程晓娟.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1):97-99.

现代化发展范文篇10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科技兴农;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

一、农业现代化内涵理解

1、——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必然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与其所在时代的背景相呼应,坚持社会主义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历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明确地将农业现代化从“四化”中单列提出,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1959年10月,在满足整体社会对农产品需要的情况下,他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优先发展,不断提高机械使用率,增加农业产量,保证有效供给。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农业高产国不仅是目标,更是农业现代化的集中概括。2、邓小平——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突破了传统农业的框架,构建了新的思维体系。在邓小平三次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中可以完整体现。第一次,推动集体经济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要依靠管理和科技水平以及经营方式的改变。第二次,废除,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三次,邓小平认为“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集约化。”综合以上三次,可以得出邓小平从生产工具、措施、组织、管理赋予农业现代化新的内涵。3、——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历史条件、时代背景和现实环境的变化下,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的高产量、高质量、低耗能。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优化农业生产。4、——农业现代化要立足整体,把握阶段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立足整体,发展农业现代化,实现阶段性目标。将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归结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以及劳动者生活方式现代化,为实现新条件下农业现代化提出可行而明确的要求。5、——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依靠科技进步继承和发展了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农业发展思想,认为“三农”的发展要依靠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依靠科技进步。在十八大中可以看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思想主要寓于他的“三农”思想中,他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

1、——“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以农轻重为序、工农业并举”在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保持各个部门的均衡发展,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农带工,以工促农是对于农闲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战略。2、邓小平——农业现代化关键是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80%。基于农村的基础地位,1982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提出的农业发展要依靠政策和科学,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明方向。1979年,中国农村拉开了改革的序幕,以邓小平为领导的党中央重新制定了对农村的政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破除旧有生产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指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明确提出“科技兴农”的农业发展战略是将科学技术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的成果。3、——实施科教兴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继承邓小平科教兴国思想的基础上,指出科学和教育才是农业振兴的根本出路,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发展农业生产力。同时,多次谈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业投入中的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素质,进行科学管理。4、——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为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突破:其一,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由于中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各项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因此客观上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其二,农业产业化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带头,区域化布局,实现生产基地专业化,联结农户,形成一体化经销链格局。5、——夯实农业基础,加大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关注和关乎国家根本性问题。为此,以为领导的党中央集体展开了新的探索。“三农”思想中的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他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主要从三个关键出发:首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扎实发展基础;其次,指出当今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农业科技的进步;最后,要辩证地看待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不断推进农业领域改革。

三、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

1、——先合作化后机械化把社会主义合作化和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有序推进是引导农民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在实践过程中,他指出在实现农业集体化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是发展农业的根本路线,并将这一路线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起来。先进行社会改革,再进行技术革命,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来发展现代农业是的农业思想之一。2、邓小平——联产承包,共同富裕;因地制宜,发展乡镇邓小平认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要通过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两次飞跃”,发展集体经济;第二,要走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三,要因地制宜,综合经营,全面发展,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第四,发展乡镇企业、建设新型小城镇,实现乡镇现代化。3、——市场为导向,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市场为农业现代化的导向,逐步进行战略性调整,是进行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方针。他指出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要紧抓三个重点:一是要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制定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走“两高一优”的农业发展道路;三是要紧紧依靠科技,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发挥区域优势。4、——调结构,强流通,推进程,增收入指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主要从四个具体路径来谈:首先,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农村新的增长点;其次,加强农村市场建设,拓展现代流通方式;再次,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镇化进程;最后,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收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和模式是以为领导人的党中央在新时期的探索。5、——保安全,兴科技,归一体,推协政认为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关乎国家发展和政权稳定的根本问题,它是根基和国本。他还指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要依靠科技焕发农业新活力,大胆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新路径。同时,谈到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道路,是农村市场化建设、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由之路。而将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的一体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推进“大农协”和“大农政”的基础。从、邓小平、、到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发展,是将农业思想不断与具体国情相结合,以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可以认识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和繁杂的过程,要不断探索和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田.从到:中共领导核心惠农思想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8.

[2]曾宪禄、郑兴明.农业思想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4.

[3].扎扎实实促进粮食增产人民增收[N].人民日报,2004.4.

[4]李高东.农业现代化思想论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5]陈燕.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5.

[6]刘子维.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5.5.

[7]李高东,邵征昱.农业现代化思想论析[J].理论界,2007.01.

[8]曾宪禄.“三农”思想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04.

[9]唐明勇.与邓小平关于农业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理论探讨,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