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8 18:24:48

现代农业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现代农业;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水资源作为地球重要资源之一,它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影响,我国很多地区由于缺少水资源导致农田利用率降低、农作物产量偏低,所以我国未来的工作任务就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农业灌溉用水所占社会总水量的66%,但是大部分的水都被蒸发,只有小部分的水能够被农作物吸收,而那些被蒸发了的水就是浪费的部分。因此,我国要更改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节水农业的开展不仅仅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还可以提高水、土、作物三者之间的系统化效率,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缓解部分地区缺少水资源的困境。虽说部分地区已经开展了节水农业的工作,但仍存在部分地区节水意识较差、效率较低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各地区现状提出解决方案。以下,本文以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策略研究为题,阐述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现状,根据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的问题提出基于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的问题策略,寻求在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最佳途径。

1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以及管理节水等等节水方式不断成熟,我国大部分地区节水效率大幅度提高,大面积采用精准灌溉、微喷灌、滴灌、涌泉根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特别是山东地区。山东地区为了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提出了规划引导、工程建设、技术推广、科技支持、示范带动等五方面策略。通过这五方面的节水技术推广,山东省大部分地区节水效果显著,虽说仍有部分地区缺少节水灌溉的设备和人才,出现了部分的问题,但总体一片向好。

2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的问题

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了技术水平落后、意识程度较低以及缺乏技术人才等三方面问题。2.1技术水平落后。技术水平落后是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是现代社会针对农业用水问题而提出的政策之一,它对当地农业灌溉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要想发展好节水农业技术水平相当重要,技术水平落后就会导致节水农业落实不到位,节水设备使用不当,不能合理的落实节水政策,阻碍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2.2意识程度较低。意识程度较低是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技术的应用主体就是农民,并且,能否准确的在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技术的关键也是农民,农民意识程度较低、不接受节水灌溉思想就会导致推广节水技术的脚步受阻,成为“徒有其表”的农业政策,农民也不能享受到节水农业带来的便利。有关政府部门要避免忽略农民意识,防止由于农民意识较低对节水农业的展开带来难度。2.3缺乏技术人才。缺乏技术人才是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众所周知,每一项政策的落实条件都必须有相关的技术人才支持,技术人才拥有先进的技术知识,可以将落后的农业灌溉结构进行调整,改变灌溉用水资源稀缺的现状,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而缺乏技术人才会导致当地节水农业落实受到阻碍,不能准确应用节水用具,无法改变落后的灌溉方式,会进一步的加深当地水资源紧缺现状,不利于当地农业发展。

3基于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的问题策略

基于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出现的问题有重视节水改造,推广多种技术;重视节水宣传,提高意识水平;申请帮扶资金,引进技术人才等三个策略。3.1重视节水改造,推广多种技术。在传统农业中,灌溉用水比例较大,大部分地区都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农田,这样的方式既浪费水资源又不利于作物生长,所以,部分地区应该重视节水改造工程,改革灌溉方式,重视并渠结合灌溉,推广多种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多种水资源,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现状,降低农业用水量。以山东省为例,由于山东省地理位置特殊,地区环境相差较大,水资源分配不均,所以,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采用并渠结合灌溉,从侧面拓展当地水资源总量。此外,还要根据山东省的水资源分布特点,平衡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系,使二者达到均衡。节水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合理利用天然降水,由于山东省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余中小河流密布山东省,主要湖泊有南四湖、东平湖、白云湖、青沙湖、麻大湖,天然河流较多,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利用河道、湖泊等建设蓄水堤坝、灌派泵站等等,改善当地的排水措施,储蓄灌溉用水。为了进一步推广节水灌溉,山东省可以推广多种节水技术,开发多种水资源,例如发展污水灌溉,一方面可以净化污水资源,另一方面可以缓解灌溉用水紧张的状况,解决当地农业用水问题。3.2重视节水宣传,提高意识水平。节水农业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用水总量,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应用了节水农业技术,都取得了较为不错的节水成绩,但是仍有部分地区、部分人员不重视节水农业,意识水平较差,当地政府应该积极与农民沟通,重视节水农业的宣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节水意识的认识水平,落实国家政策。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虽然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但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水量和亩均占水量较少,水资源分配不均匀,并且山东省水资源总量仅仅占全国资源总量的1.09%,比例较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仅有334m2,小于六分之一,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农民是落实节水灌溉的主体,农民节水意识水平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山东省用水资源紧张的现状。3.3申请帮扶资金,引进技术人才。在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是近些年来我国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变大水漫灌的农业用水形式而提出的最新灌溉方式。这种方式颠覆了原有的农业用水结构,需要重新引进大量的技术和设备,引进具有先进用水技术的相关人才,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帮扶资金,购买先进节水设备,引进技术人才。以山东地区为例,山东地区又有山水林田湖之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降水集中,雨热同季适合作物生长。在山东地区有效应用节水农业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故此,引进的技术人才要明确以下四方面内容节水内容,第一、农艺节水,农艺节水就是从调整农业结构、调整作物结构、改善耕作制度、提高耕作技术等方面进行节水;第二、生理节水,技术人才需要培育耐旱作物;第三、管理节水,也就是从更新管理模式,从管理措施、管理体制机构、控制调节水资源、节水技术的推广等五方面进行;第四、工程节水,技术人员需要利用精准灌溉、微喷灌、滴灌、涌泉根灌等等方式推动节水农业的发展。申请帮扶资金,引进技术人才可以提高山东省农业节水效率,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4结语

我国是水资源耗费大国,其中,农业耗水量位居第一,为了缓解农业用水紧张及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现状,相关部门提出在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这一举措的提出给我国水资源利用和农业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促进了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相关部门应重视现代节水农业建设,对水资源加强利用,华南接水资源供需矛盾,重视节水改造的效率,推广多种节水技术,重视对农民的思想改造工作,提高整体意识水平,加大节水宣传工作,申请帮扶资金,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促进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育琴.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的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6,36(8):51.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基层农村;推广措施

1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1.1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相对于其他工作而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具有技术性、专业性特点的系统工作,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农技推广人员整体存在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现象,并且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没有被安排涉农岗位,难以发挥其专业知识,即使从农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也需要经过基层锻炼才能胜任起农技推广工作,也就是说,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很可能会出现农技推广队伍的人才断层。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更新速度慢,加之受到工作任务较重、缺乏激励优惠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相对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推广农业技术推广产生不利影响。

1.2基层农业技木推广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属于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由政府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但是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管理力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直接影响着基层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程,比如有些县级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甚至有些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配备电脑,推广农业技木的手段相对落后,这些都对基层地区农业技术的推广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另外,政府部门制定的关于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政策不能很好的和农业技术推广现状需求相适应,没有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等给予一定的专利保护措施,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1.3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化发展水平不高

基层农业产业链涉及农产品加工、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以农业技术作为支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表明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比率越大,农业生产效率就提高的越明显。虽然政府在推广农业技术方面投入了很多人力和资金,但是当前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化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农业技术的实际转化率相对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农业技术在基层地区的推广,同时基层农业企业受到人员规模、资金支持等因素的限制,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技术开发方面的自主研发力度不够,对于农业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推广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不明显。另外,由于农业产业化链条相对较短,基层地区的龙头企业多停留于初级加工层面,导致产品的增值力相对较低,进而也不能促进更多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上来。

2基层农村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建议措施

2.1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力度

加强对基层地区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比如定期开展农技人员知识培训,让农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农业生产新知识和新技术,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更好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农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同时要注意加强派遣农业技术人员下乡活动力度,帮扶农技人员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推广水平和能力。为了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严格落实农技部门人员编制,保障农技队伍的编制合理,并适当给予一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而建立起一支高效、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2.2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保障

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保障,需要建立健全高效灵活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为了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要形成以政府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综合农业科研、教育、农协组织以及涉农企业为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尤其政府部门要发挥主体作用,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提供资金支持,也要在农技人员分配、激励机制等方面切实深化改革和加强农业制度创新力度,积极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

2.3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

根据基层地区的发展实际,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突出基层地区的产业特色,以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为纽带,加强与农业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形成推广农业技术的良性互动机制。同时要积极鼓励在基层地区建立农业产业行业协会,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及外贸一体化过程中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提高基层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市场化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另外,要积极推广以农林院校、农业科研为载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发挥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实现农业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在基层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型,传统的农业技术模式已经不能适用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不断加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创新力度,在基层农村地区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不断推动农业发展。

作者:李红怒 单位:四川省营山县双溪乡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孔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展望,2015(01).

[2]詹丽青.浅析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与政策建议[J].福建农业科技,2009(04).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篇3

1.1自然环境恶劣由于历史原因,四川地区位于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带,自然灾害频发。四川地区地貌特征多以山地、高山、高原为主,由于如此复杂的地形,导致其水土流失严重,不仅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而且经常出现局部沙尘等恶劣天气。特殊的地形还经常引发地震灾害和冰雹、雷电、大风、暴风雪等气象灾害以及泥石流等衍生灾害。这不仅是四川地区贫困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发展新型现代农业必须突破的自然难题。

1.2农村基础建设薄弱,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污染环境比较严重。其主要表现在:四川地区大部分地方处在边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导致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致使农民对新型现代农业技术知识的匮乏,阻碍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在这些贫困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牛耕作业普遍;同时,农村污染较为严重,如许多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农村卫生院设施条件普遍较差。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四川地区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

1.3农民综合素质较低由于历史原因,四川地区的文盲和半文盲基本上集中在农村,这些人接受科技知识和应用技术的能力很差,综合素质发展进程比全国水平落后好几年。近几年四川地区的农民虽然人均纯收入有所提高,但其收入水平比城镇居民相差甚远。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有限财力难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致使经济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农民综合素质低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是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障碍。

1.4农民受教育程度低,观念落后由于历史原因、近似封闭的生活环境、习俗文化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致使一些农民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这些保留着封闭生活传统和方式的农民对现代科学农业技术的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四川地区由于农村大量身强体壮和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外出打工,而留守人员大都是文盲、半文盲以及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孩子,这些人知识缺乏,种田不科学。这些低素质的人群成为影响新型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原因,农民思想保守,观念封闭导致这些人排斥新型的、先进的、科学的农业技术推广知识和信息。

1.5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三农”投入严重不足对于四川地区而言,发展新型现代农业技术的最大障碍是各级党政府的领导同志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识不到位。四川地区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负增长,政府在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提供配套设施等方面工作进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新农村发展的速度。政府还在补充、修改和完善农业政策和规章制度等方面投入进展缓慢。虽然每年都有少量的资金投入,但相对农村的需求来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在偏远的农村则尤为突出。政府在“三农”政策中投入力度的不足间接的制约了四川地区在新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2总结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篇4

近年来,新疆的农技推广体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为农民素质的提高、粮食的增产、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保障,新疆农业和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但仍存一些问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民生产的需要。本文对伊宁县农技推广体系进行研究,在分析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对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总结与创新。主要研究目的有是明确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的基本原则及方向,提出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的主要内容,指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议、对策。

1伊宁县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需要

从2014年7月起,伊宁县各乡镇农技推广部门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三权,乡镇技术员由乡政府进行考核。伊宁县农业局及农技推广中心对乡镇农技推广站只做业务工作指导。这样对积极发挥农业局及农技推广中心统一管理全县农技推广工作的作用存在较大障碍。

1.2财政经费投入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县乡两级。由于县级财政和乡镇财政投入不足,伊宁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服务设施落后、推广方式简单、工作环境艰苦,难以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县乡农技推广运行机制缺少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激励政策,制约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效果。

1.3设施条件仍待改善

“十二五”期间,通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项目的实施,各乡镇农技推广站配备简单的办公设施,但截止到2014年底,再未添置新的办公设备。以愉群翁回族乡农技推广站为例,乡农技站办公场所仅为28m2,10余个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共用1台电脑和打印机,没有文档柜、公用照相机、U盘和公用交通工具等办公实施,不仅降低办公效率,同时严重影响着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效果。

1.4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是做好农技推广工作的根本所在。农技推广人员知识单一、技能水平低下,是农技推广工作中的关键薄弱环节。伊宁县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4.1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

伊宁县共有乡镇农技人员编制157个,实际在编的133人中仍有10余人不在岗。乡镇政府抽调、借用现象普遍,造成了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的现象。

1.4.2各乡镇农技人员配置不均

根据编办核定的基层农技站人员编制数,最多的是16人(愉群翁回族乡),最少的是5人(萨地克于孜乡和维吾尔玉其温乡)。县城周边乡镇实际在岗人数较多,在一些偏远乡镇农技人员严重缺乏。

1.4.3技术人员技能素质较低

目前,农技推广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41.3%;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占36.1%,占主体地位的是初级职称者。乡镇农技推广站的工作人员,多数是90年代初分配的农学栽培专业的少数民族中专及技校毕业生,对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新技能、新知识掌握不足。

1.5农民文化程度偏低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村中很多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劳动力转移到了非农产业,面对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现有劳动力,开展农技推广工作难度更大。

1.6推广服务模式单一

伊宁县技术推广仍然存在着手段和方法陈旧的问题,主要还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一张嘴、两条腿”的推广模式效率不高,农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以及培养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

2完善伊宁县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措施

2.1改革体制

改革体制是解决目前政办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的重中之重,全面总结伊宁县农技推广体系多年来体制改革与机制运行,建议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改革技术干部“职称评聘”制度,实行国家、省、区级的高级职称干部技术包县、包乡制度,让他们参与基层的技术革新、结构调整、产业规划、重大问题的解决;同时把县级以下技术岗位设置和技术干部“评聘”的权力真正下放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2.2创新机制

一是双向选聘:建立“产业定岗、竞聘上岗、岗定职称”的激励评聘机制,同时在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实行“人选岗、岗选人”的“双向选聘”办法,转换用人机制,巩固并加强技术人员待遇和职称分开的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二是建立“361”考评激励机制:实行绩效工资制度,针对不同职称的技术人员结合其所在乡镇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于年中、年终进行交叉、公开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定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比例为“361”,即30%优秀、60%合格、10%不合格)。奖励考核优秀者,考核合格者全额兑现绩效工资,不合格者的绩效工资奖励给优秀人员。三是制定“三定三挂钩”责任制:建立岗位责任制度,结合每位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与技术人员签订“三定三挂钩”(定岗位、定指标、定任务,并与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工资分配、评优选先相挂钩)目标管理责任书。“三定三挂钩”考核结果直接与次年技术人员的岗位评聘相结合。

2.3强化工作保障及改善推广条件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各级财政要切实加大对农技推广工作的投入力度,鼓励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使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和工作经费等得到保障。二是设立农业专项资金。在原有基础上,县财政每年从新增财力中再提取1%,设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基金。对科技示范户、优秀技术员等给予适当补贴或奖励。三是争取项目资金。立足伊宁县资源、产业、环境优势,积极做好相关项目的储备、筛选、论证、申报和争取工作,利用上级扶持资金,改善伊宁县农技推广条件,提升农技推广水平。四是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金融部门、涉农企业及民间资本,坚持“合作双赢、互惠互利”的原则,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农技推广活动,进一步拓宽农技推广经费来源渠道,缓解政府投资压力,使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入到急需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上。

2.4拓展推广方式,构建多元体系

建立政府型、企业型、自助型等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点内容。

2.4.1突出重点示范、构建四级示范体系

积极推进并完善、提升县级示范园、乡级示范区、村级示范片、科技示范户四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体系。县级示范园: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诞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要产物[6]。通过示范园的试验示范来带动周围的农民,同时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7]。伊宁县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项目为依托,今后进一步完善、提升3个县级示范园的高效种植、高效养殖、特色林果、设施农业、休闲观光等功能区的示范作用,并完成国家3A级休闲观光农业景区申报与创建工作。乡级示范区:继续完善、提升20个1000(666.7m2)乡级示范区。示范内容主要包括:玉米良种繁育、玉米标准化栽培、小麦标准化栽培、冬小麦高产创建、冬小麦复播胡萝卜、冬小麦高产创建复播玉米、树上干杏套作薰衣草、高效设施农业、葡萄标准化、留兰香标准化栽培、高效露地蔬菜种植、有机农产品基地、甜菜高产栽培、薰衣草标准化栽培、休闲农业等。村级示范片:每年建设100个50亩以上的村级示范片。建设内容以粮食高产创建、高效模式、高效作物、特色作物为主。科技示范户: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每名农技推广人员每年服务10户以上,每年发展科技示范户1000户以上,每户面积10(666.7m2)以上。

2.4.2大力提倡涉农企业参与农技推广

采取政府推介、资金补贴等激励措施鼓励引导涉农企业自主或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探索农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服务水平和带动能力。一是及时采集技术需求信息,按照农民需要、市场需求、产业要求,依托各类、各级农技服务组织,建立农户与推广机构的直接沟通渠道,以便提供有效服务。二是扩大技术服务领域,由原来的偏重产前、产中服务向产后服务延伸,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一起抓;由原来的偏重传统农业技术服务向高效生态农业技术服务延伸;由原来的偏重为个体提供服务向为农业组织(农企、合作社等)服务延伸。三是丰富技术服务手段,既要用好用活推广现场会、观摩培训、田间学校等传统手段,又要善于创新服务模式。推行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订单服务模式、以农资经销商为主体的农资服务模式、以科技示范园区为主体的示范推广模式等。

2.5狠抓技术培训,提升专业技能

2.5.1稳步推进农民科技教育及培训

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弱,致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展缓慢,这也成为阻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2]。根据历史经验,结合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的现状,最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就是示范带动,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以试验示范来带动周围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地区优势农产品生产水平,推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有效对接[3]。一是通过辐射带动,培养农村种植大户和科技骨干,带动周围农民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二是加大对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让农民目睹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从而促进农民学习和使用科学技术;三是鼓励县乡两级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使农民在学习中用,在实践中学,在生产实践中掌握科技技术[4]。农业科学知识促进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提高农业科学水平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同时也是提高农民综合文化素质的有效手段[5]。结合“科技之冬”、“科技之夏”、“科技巴扎”等活动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面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及职业技能教育。

2.5.2强化技术人员培训学习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学习力度。一是通过选派技术人员到内地、自治区、自治州大中专院校进行培训,每年培训比例不少于技术人员的30%;二是聘请自治区级、州级专家及本单位技术骨干开展最新实用技术讲座,每年受训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00人次。通过培训让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农业科技的新成果、新技术,农技推广的新方式、新方法,使其能够针对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和农民需求,有效的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2.5.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平台开展培训

将“三农”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所提供的高效服务项目融入到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与产后的各个环节,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等先进生产技术和病虫预测预报及时准确的在“三农”信息网上,同时对农牧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安排专人解答。

2.6争取项目资金,提升服务效果

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必须要有项目支持,今后,要继续实施好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县项目,完善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设施设备,保障技术人员工作补助,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成要件。

3结论

本文充分运用实地调查、访谈、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全面的摸清了伊宁县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提出了伊宁县十三五期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该建立以政府主办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力,准公益性和盈利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辅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同时从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强化保障、改善条件、提升技能、拓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强有力的建议和创新举措。

作者:赵国军 单位:伊宁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1]许新.扬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扬州大学,2006.

[2]朱方长.面向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点[J].农业科技管理,1998(6):7-10.

[3]石龙阁,蔡忠杰.辽宁省农业科学阜新基地建设20年回顾[J].辽宁农业科学,2002(2):25-29.

[4]云德奎.加强三个基地建设发展区域经济[J].现代农业,2002(3):1-2,4.

第二篇: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及农业发展趋势

1概述

所谓的现代农业就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依托于现代科技,并且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在城市非农产业中占据着部分生存空间,在大中城市市场、资金、技术及信息等优势的充分发挥基础上,借助于高新技术应用功能的多元化以及经营的国际化等趋势,促使现代农业发展更加成熟。同时,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是以农民为对象,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使人们获得了知识和技能,由此也促进了当前农业的生产效率。

2当前农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2.1农民所掌握的资金十分有限。由于生产资金有限,现有的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所以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和采用就受到限制。正是因为大部分农户对生产资金的掌握是有限的,因此就无法有效支付新技术的费用。在零成本条件下,要想获得相应的技术成果,农户就不得不在可支付的范围内选择一项技术成果最好的技术,这样在经济上才不被制约。另外,有的农户还要求改进信息和技术,当反馈到科研部门后,就会增加科研主管部门的研究成本,不利于获得利润。

2.2农户的科技文化觉悟差。农户普遍知识水平不高,对于现代化农业技术不能及时的吸收和理解。将农业技术提供给农户的过程中,农户自身就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文化程度低、经营方面缺少远见,没有科技意识,这些问题就使新技术的能力没能被广泛认可。

3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方案

3.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养一支现代农业推广人才队伍一是对农技推广体系进行深化改革,以便明确各级农技部门职责,从而使责任农技员制度得以全面实施,并发挥出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以及首席专家在产业指导、规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终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二是坚持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三是推进农村乡土人才培训、农业远程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等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通过大量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此外,为了确保农技推广事业能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还要加强政策监管制度,使农业科技发展走上法制化轨道。

3.2落实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工作,力求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并将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定为:如何解决生产与科研相脱节问题。彻底根除科研、生产和推广相分离的现象,重新整合当前分散的管理体制,摒弃以往的保守观念,不能继续重成果、轻转化。

3.3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改革。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改革,不仅有利于普及农业技术,同时也能不断完善以政府引导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扩大投入力度,完善相应的政府专项资金扶持制度,最终有效的开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及应用、职业教育体系和经济服务功能。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得以完善,可以促使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也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此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制化建设,执行好技术市场管理法、新品种保护法、农业技术合同法等。调动起农村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营造出一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加快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为我国农业发展树立起一个新的方向。

3.4农业推广内涵要拓展,提升农业产业。一是对农业的多种功能进行开发,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断升级当前的农业结构,丰富产业形态,提升农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二是将科技知识送入到农户家中,多给农户提供农业政策、农产品信息和产品流通状况信息等,高度重视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并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政策支持力度也要加大。

3.5健全农业产业,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及管理。一是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并在此基础上对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实行继续优化,与此同时,还要对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例如: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积极培育农副产品和工业龙头企业。二是制定并完善农副产品地方标准,保障农副产品的生产和质量安全都符合规程进程的实际要求。三是对农产品生产、加工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并对农产品的投入产出、产后加工以及产地环境实行标准化管理。

4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出了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4.1纯农业向综合企业转变。现代农业发展应该是以工厂化、集约化生产作为基础,并坚持以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环境为长久的发展目标,应该是集农业种植、养殖,环境绿化,观光旅游,商业贸易为一体的综合企业,在这一基础上就兴起了“都市农业”。

4.2“平面式”转变到“立体式”发展。不同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是有“空间差”和“时间差”的,利用这个条件就可以进行各种综合技术的组装配套,有效利用光照、土地、作物、动物资源,由此形成一个多功能、多途径、多层次的优质农作物生产模式。

4.3单纯生产逐渐向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发展。以往单纯的生产企业逐渐转变为繁殖、养殖、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化企业。有一些企业已经有自己的研究机构,研究项目,一大批龙头企业由此兴起。

4.4农业机械化转变为电脑数字化、自控化发展方向。在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减轻了体力劳动。同时,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也促使农业机械装备及其监控系统迅速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在农业生产上,应用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系统使农业生产过程更精确,也更科学。使用带有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计量仪器和各种检测仪器的农业机械,有利于人们采取相应的操作处理好各种变异情况。

5结束语

总之,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农业发展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要加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并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

作者:安士婧 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张洁.浅析现阶段农技推广的特点及趋势[J].科技信息,2014(2).

[2]闫敖宏.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研究[J].天津农林科技,2015(6).

[3]黄娟.论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时代,2013(5).

[4]刘晓磊.农业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的关系分析[J].现代园艺,2015(11).

[5]窦铁岭.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3):65-67.

[6]张志.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0(2):52-54.

[7]白和盛,苏建坤,杨建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培育[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9):74-77.

第三篇: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和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就是利用不断更新的农业技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进而使农业技术本身得到不断完善并创造更多的价值,既有助于农民增加收入,也有利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起源于建国之初的计划经济阶段,发展到现在已经有60余年的历史,经过建立、恢复,到发展创新的一系列过程,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下,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也日益走向法制化、现代化,对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现状

第一,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历程证明,由政府带头联系各部门组织“三农”协作,将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推广进行有效结合,分工承担农业资源开发、承包、重点项目推广及农业科教兴农,是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精细化、科学化、规划化的手段。第二,农民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断拓展,增加了利用农业技术的可能性。农技推广平台的建设可以及时地展示新技术、农产品的相关信息等,可以丰富农民的眼界和认识,并间接提高他们对农业新技术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农业技术的推广主体就是农民自身,而尽快地了解到有利的政策与法规,以及教育、信贷、运输及销售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为农民增加采用新技术的机会,可以让农民群体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收益,进而激发广大农民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和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热情。第三,试验、示范进而逐步推广的模式是普遍采用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农业科研部门如农科院、农业研究中心或农技推广站等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培育出新品种,并通过水肥土壤测试等方式确认了适应该品种生长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确认之后,会对新品种在一定区域内进行试种,从而证实这些新品种在其他环境的适应性和表现情况,成功后树立样板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自觉采用新技术。为此,我国多采用科技示范户和建立示范田的方式,向农民展示成功的样板,使该项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面积迅速扩大,实现该项技术由知识形态生产力向物质形态生产力的转化,进而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一步推动农技推广工作的展开。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互动性不够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向广大农民传授农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往往起着主导作用,而真正的主体人员——农民群众却成为了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这样一来,无法充分调动农民群众进行思考和生产实践的积极性,有部分农民由于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限制,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讲授的知识并没有理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

2.2农业新技术推广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农民心里的期望值不符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途径也日益拓展,农业收入并不是主要来源,农民对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心里预期也不断增加,如果农业技术应用的成本过高、周期过长,会影响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这也和农民利用新技术提高经济收益的期望相悖。

2.3追求技术推广的速度而脱离实际,效果不佳

第一,过高地追求推广速度,而忽略了农民的接收程度和应用的可行性,在农民群众还未完全掌握该项新技术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就盲目地让农民投入使用,出现问题后不细分析原因,查找解决途径,而是逃避责任,撇清关系。第二,农民采用新技术与否和该项新技术带来的收益息息相关。毕竟经济效益才是农民考虑的首要因素,而价格波动引起的农产品收入的变化,对农民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积极性也会带来很重要的影响。如果因为农民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带来农产品产量提高,而单价下降,从而导致总收入下降,那么农民群众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是会打折扣的。第三,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带来的成本增加会导致农民对某项推广技术产生怀疑。因为投资项目的成本增加,而销售价格却没有大的提高,会使农民群众在计算收益时把该项成本计算在内。

3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3.1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体系的培养建设,为农业技术推广进行人才储备

农业技术推广要想取得良好效果,与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是分不开的。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需要不同层级的推广人员不断接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然后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向下一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传播,通过层层传播,最后使农民获得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实现推广和发展。

3.2科技创新要有针对性,便于生产应用

农民要想采用一项新技术,首先该技术必须符合生产需求,新技术应用后,要能给农民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而当农业新技术所带来的效益有充分的说服力时,广大农民都会参与其中,进而使新科技成果得到很好地推广。

3.3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及时收集农业技术应用的反馈信息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篇5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1现代农业的概念

所谓现代农业,是指对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技术以及生产资料进行应用的农业,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产业结构上的产业化、市场化、集约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现代农业通过智能化措施让原本依靠经验生产逐渐地转变为科学生产,通过智能传感设备能够对生产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农药残留、土壤养分和水分等信息进行实时的获取,并将其传输到控制系统当中。同时,通过利用互联网来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为农业的发展带来更加高效的通道。通过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以及智能化等先进技术,来实现生产中的信息采集、计算和处理,从而带来更好的管理服务。

2现代农业的作用

首先,现代农业能够对整个生产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在进行信息获取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养殖业、林业以及畜牧业等方面的合理化资源调配,让现代农业发展不会伤害到生态环境,使其能够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其次,现代农业可通过互联网、数据应用、决策支持等技术来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多层次分析,从而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并对生产前后进行区域联动性管理,达到智能化、信息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效果,让传统低效农业能够变得更加高效,从而更好地适应生产的需求。再次,现代农业能够对生产中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改变,使得农业经营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结合市场中的实际需求以及自然经济发展条件,通过联合其他企业或者经济组织来和生产者们形成一体化的经营发展,让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而推动农业经营的产业化发展。最后,在现代农业发展中,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对整个农业发展的升级,使得农业产业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和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代农业和网络的结合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将网络技术应用在其中的某个环节,如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就是通过网络技术来对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和农资需求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是2015年上线的“农商1号”,其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农业资源和专家的整合,采取“互联网+农业+配送+技术+服务”的独特运营模式,为农户提供肥料、种子、农药、农用机械等农资一站式购物服务,促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在现代农业和互联网的结合应用中,电商是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环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了农村淘宝和农村苏宁易购店建设等。②现代农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实现了更好的风险控制,同时也可进行大数据的营销。随着各项平台和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大数据建设必将会逐渐完善,当获取了外部数据后,可利用网络措施来对传统农业中的各个场景进行高效管控,例如,我国的新希望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打通了农牧供应链的资金渠道,从而利用优质资产来合理地控制了金融风险。③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来达到农产品的供销一体化效果,当前我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北农集团、新希望集团等具有较好生产基础的企业都在运用网络技术来实现农资、金融服务以及技术上的优化配置,通过打通从生产到供应的整个过程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

3“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

“互联网+”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了感知层、数据层和应用服务层这几个方面内容,以下依次对这几个部分内容进行阐述和分析。

3.1感知层分析

在现代农业与网络结合的技术体系中,感知层位于其中的底部,其主要的功能在于通过布置生产区域的传感装置来对基础数据进行获取,例如,生产环境中的温湿度和光照强度以及土壤酸碱度和养分含量等,同时也包括了其中的畜禽生长和病虫害情况。感知层中主要包括了感知设备、技术和系统这几个部分,通过汇聚设备、采集设备、片上系统SOC等设备,利用动态感知和建模技术来获取环境数据,同时也利用立体感知、基础设施感知以及空间信息感知等基础信息系统来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实现农业生产环境实时监测和远程智能生产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3.2数据层分析

在技术体系当中,数据层处于中间的部分,主要的作用在于对其他两层进行连接,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通信传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进行活化,其中主要包括了数据传输层和活化层。所谓传输层,是指将感知层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传输,在这个过程中会应用到IPV6和5G通信等技术,同时也会应用到一些专用的技术,如WSN和物联网技术等。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实时接入和多源汇聚技术,另外还会应用到网络系统控制技术等现代农业中所应用的传输技术。所谓活化层,是指对农业大数据中的关系型复杂数据进行获取、分析和应用的数据层,其中涉及的信息包括光照、热量、气候、水分、土壤以及加工储存等,通过应用立体感知、基础设施感知以及空间信息感知这几种系统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因为各项数据所处的区域和产业链不同,所以使得很多数据被人为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分开,导致农业数据之间缺乏足够的关联性。而数据活化的过程就是让数据能够对农业生产中的状态进行有效的反映,只有被活化过的数据才能够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该层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农田检测数据、生产数据、企业数据、环境变化数据等进行存储、管理分析,为后续的农业管理及灾害决策分析提供有效的支撑。

3.3应用服务层分析

在现代农业与网络结合的技术体系中,应用服务层处于其中的最高层,主要用于不同行业、应用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从而使得现代农业能够被应用到各个产业中。应用服务层主要被分为支撑服务层、提供服务层以及行业应用层。所谓支撑服务层,其主要功能在于为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所应用的技术具体包括了专用和通用技术,其中通用技术包括智慧搜索引擎、可视化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而专用技术则包括信息接入技术、运行数据分析技术、动态数据呈现技术以及现代农业信息共享、服务和多层智慧决策平台技术等。所谓提供服务层,是指通过系统和平台的建设来满足其功能需求,主要包括了环境评估、灾害预警、智能交互以及食品监控等平台,实现病虫害防治和农业生态管理等服务。行业应用层则是结合行业需求来提供相对应的服务,其中的应用根据企业获取的环境数据,在运输基础数据的前提条件下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慧化管理,从而实现生产成本的节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例如,结合农户们的具体需求来提供相对应的智能化管理,具体包括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将现代农业与网络技术结合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并需要面对培训和成本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缺少对农业生产数据信息的获取和应用过程。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缺乏一套完善的技术体系,本文首先对现代农业的定义和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并结合当前的先进科技来建设现代农业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希望通过建设该技术体系,能够从技术架构的层面上来合理推动我国的智慧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志霞.山东省低碳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4,14(3):1-3.

【2】柯福艳,黄伟,毛小报.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技术路径及支撑体系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2,24(4):727-732.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现代农业经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农业技术推广得到专家与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充分显示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

一般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包括3个层面,即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及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1.1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以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为依据,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推广给农民,使农民能将新知识与新技能应用至农业生产过程中,达到增产的目的,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技术指导是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2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在技术指导基础上,增加产前咨询指导及产后的销售服务,对农民的培训教育与组织农民经营均属于该范畴。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是对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拓展深化[2]。教育是广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3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指基于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作用下,通过多样化形式,使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至三农中,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推动三农综合发展[3]。沟通与咨询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2现代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2.1农业技术推广是传播科技成果的纽带科技成果的传播以农业技术推广为媒介,将农业技术扩散至农业生产中,指导农民农业生产。科技成果是农业专家与学者研究的成果,基于实践基础上得以归纳、总结和研发的农业成果。如何有效将农业科技成果传播至农业生产中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媒介,充分发挥着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

2.2农业技术推广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目的在于转变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农民以农业科技成果为指导,优化农业种植技术与生产技术,以农村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为依据,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新科技成果的创造

若想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需求,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应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为依据,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新技术成果研发中的创造作用,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熟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业发展状况,为研发新科技成果提供依据,保证农业科技成果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4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综合素质具有教育作用

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诸多农民仍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增加了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的教育作用,结合多样宣传方式,使农民接受并认可农业技术推广。

2.5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方针、政策等的制定具有参谋作用

基于农业技术推广作用下,农业技术推广员充分掌握了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存在问题及农业发展基本状况,为制定新的农业方针及农业政策提供依据,是农业科技成果再完善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

3小结

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保障。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促进作用、创造作用、教育作用和参谋作用,推动农业发展。

作者:蒋洪元 单位:云南省巧家县老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剑飞.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篇7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农业经济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农作物产量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农业经济效益的可控性较差。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要在农业生产中重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投入更多的资金用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将当前一些行业内研究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到农田中,从而提升农业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1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与农业经济的关系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由农业偏向工业,我国正逐渐从传统的农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在此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整体国力的提升,还要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满足我国所有人口的粮食需求。这就需要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水平,重视农业技术推广投资范围,将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到更多的农业项目中,提升农业种植效果,进而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时,不能盲目进行投资,要结合不同区域的不同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保证农业技术可以适用于当地的种植情况,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农业技术的实用性,还可以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经济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最终能发挥作用,提升推广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2.1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经济增长

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可以提升农业科学研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实际观察到他们的研究成果给农业带来的变化,同时可以显著提升农业产量,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1]。‘’

2.2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合理地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可以提升农田种植的机械化程度,解放大量的农村劳动生产力,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通过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的转型,将一些小型的、私人的农田集中起来统一种植管理,可以提升管理效率,一起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包括农业种植、农田维护、水利灌溉和除虫防病等,通过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可以改善这些问题,显著提升农田产量,在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发展。

2.3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形势而言,农业生产急需高科技、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用来改善农业产量偏低的现状,因此做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例如,近年来杂交水稻已经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显著提升了农业产量,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

3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推广经费不足

由于当前农业推广体系不完善,地方农业部门的话语权较低,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农业生产技术,遭受的阻力较大,获得财政拨款的流程较为复杂,使得农业技术的推广经费不足,不能将当前一些先进的农业科研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从多数发达国家现状来看,在农业技术推广中投入了充足的经费,可达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而我国甚至未达到0.2%,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

3.2以政府投资为主

结合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来看,主要的农业生产都是由农户个人完成,虽然目前有部分集体合资的企业开始以片区为单位进行农田承包,但总的农业生产的架构还是比较分散。在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时,主要是政府的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政府推广的财政资金有限,工作人员的推广工作量大,面对众多的个人农户,很难按照既定目标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农产业发展。

3.3投资缺乏带动力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产业发展,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主要的工作是做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但结合目前的形势来看,用于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资金有限,农业生产中也没有很好的产业链带动农业经济增长,这样政府相关部门会忽视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重要性。所以,在当前我国的农业财政支出中,农业财政支出所占比例较低,由此可以充分体现出国内对农业技术投资与推广的力度小、资金数额不大,造成了国内农业产业增长困难,很难从根本上取得实际进展。

3.4缺乏完善的推广投资体系

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农业技术实际推广情况发现,在健全和完善推广体系过程中,并未做到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结合。为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水平,促使农业领域整体经济效益全面提升,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相关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工作,并且要在与农业整体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前提下开展体系建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业整体经济效益不被破坏。但从目前的实际来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未建立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效率[3]。

4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措施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农业工作人员一定要意识到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要重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农业建设与发展。结合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经相关数据得知,依托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使我国化肥利用率稳步提升,几乎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在此背景下减少的成本可达到93.5元/hm2。

4.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扩大影响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一定要意识到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性。为了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效果,要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地方政府的领导成员要意识到农业生产是地方发展的基础,加大农业部门的财政拨款,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宣传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薪资待遇,这样就能聘用一些高水平、有责任心的基层员工负责农业技术推广,他们可以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关心农民是否能够接受新的技术,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从而提升农业经济增长[4]。

4.2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机制

对于传统的农业推广机制,需要进行逐步的改革,转变单一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实现多元化推广方式的应用。1)要明确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职能,主要包括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病虫害的防治,农业灾害监测、预报和处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检测等。2)要对机构部门进行合理设置,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要结合实际应用区域中的农业特色、农业资源、经济发展等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3)要充分理顺相应的管理体制,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的充分发挥[5]。

4.3构建长效投资机制,增长投资持续性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加快农产业的发展,一定要重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重要性,要意识到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开展推广投资的过程中,不要妄想资金投入后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制定一个系统性的长期的投资机制,这样能保证投资周期内资金的投入,并对资金投入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在工作实践中,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入竞争机制,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优化利用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并构建完善的专款专用管理体系,在政府和群众的多方位监督下,实现对资金的高效率利用。同时,为了能构建长效性的工作机制,还要尝试对推广工作中投资总量实施科学的组织规划,对投资模式实施多元化的改革,在利用不同类型工作资金开展科学协调工作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提高推广工作的整体效能。在构建长效机制的工作中,要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人力投资的重要性,针对推广工作人员、农民群众等开展技术培训,进而形成良性工作体系,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逐步带动地区农业经济的稳步增长。

5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了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业产量,一定要重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结合当前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优化,增加推广资金的投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效果,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项生.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8,30(02):37-38.

[2]唐晓清.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32.

[3]郭宪宾.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农家参谋,2018(20):25.

[4]王培官.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J].农村科学实验,2018(11):67-68.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农业;农业科技服务;现代农业园区

1基本概念

1.1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服务是指利用现代农业技术,为农业提供技术培训基础研究产业转化等服务,以提升农业的发展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不仅可以学习并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在促进农产品效益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农民自身的农业技术,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起到了促进作用。1.2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区域中,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管理方式和农业技术建设形成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园区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了农业发展质量及效率,为所在地区的传统农业模式带来示范效果。园区将科研人员、信息服务、财政资金等多个因素进行整合,促使农业技术转化的效益达到最大化,以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2现代农业园区与农业科技服务

2.1现代农业园区与农业科技服务的关系。现代农业园区是对传统农业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载体,为推动农业科技的不断转化与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农业科技服务于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科技服务的具体平台。2.2现代农业园区与农业科技服务的特点。2.2.1创新性。旧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着重在技术研发与技术培训等方面,而对技术的转化工作仍有所欠缺,特别是缺少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而对于现代农业园区,其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不仅体现在管理模式的创新及技术转化等方面,而且对农业发展的全过程进行统一规划。在此过程中,农业科技服务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使农业的生产方式、成果转化、销售体系等得到全方位的发展。2.2.2市场性。农业科技服务的主体是农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研发出适合当地的农业项目,符合当地农业的市场需求,因此,现代农业园区的科技服务具有突出的市场性特点。2.2.3全产业链。现代农业园区运用其先进的管理模式,调动一切资源,服务农业。在开展实际的农业生产之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研究工作。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流程,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化农产品。在农产品的收获阶段,大力研发农产品深加工体系,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以科技手段打通农业生产的全产业链,大大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实现农业增收。

3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的形式

3.1技术推动式。大力发展先进农业技术,促进技术的转化与推广,最终将技术“变现”。农业园区实际承担着农业技术中介服务的功能,其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是有偿的,这种市场化手段可以推动园区的健康与持续发展。园区的技术人员可以凭借入股的方法获取报酬,以此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此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的效率与质量。3.2产业带动式。现代农业园区具有强大的示范效应,可进一步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转移给其他有需要的地区,从而带动先进农业产业的发展与推广工作。用产业带动的方式,可以调动更多的农业要素参与到现代园区建设与发展中来,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3.3组织推动式。农村科技服务社合作组织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团队,其组织结构灵活,农民本身的参与度较高,有利于实施农业技术改革活动,因此,要协调政府、农民组织及科研人员三方力量,以创建“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形式。其中,农民组织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农民组织在政府及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对具体农户的直接服务,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销售渠道及农产品深加工经验,能促进农户增收及农业经济的发展。3.4培训引导式。在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培训引导式服务,这是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的主要方式。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技术能力有所欠缺,很多还只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因此,要对农民大力开展培训引导式服务,向其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帮助他们引进新型品种。基于这种培训引导式服务,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很多受训农民成为先进农业技术的践行者与传播者,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为实现农民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基础。

4结语

将农业科技引入到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中,对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研究农业科技服务和农业园区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农业园区与农业科技服务间的关系,总结出几种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形式,希望能为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苏彩和.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丘陵地区农业现状

我国内陆丘陵地区耕地分散,传统农业依然盛行于广大农村,绝大部分农民按照惯性思维,从事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自给自足农业生产,靠天吃饭是这些地区的典型特征。农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人力和畜力,机械化的身影微乎其微,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大众化、精品少、科技含量很低,很难进入中高端市场,农民收入难以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从松土、起沟、打窝、回填到灌溉、施肥、田间管理,再到收获、干燥,整个生产过程全靠人工劳作,劳动强度大,而农民收入与付出极不对等,导致农村青壮年不愿务农,土地严重撂荒的现象。目前留守农村的劳动者多数是老人、妇女、小孩,缺乏文化知识,思想传统,现代化技术难以掌握,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差,根本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2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困难

(1)农村留守劳动者多为50、60后,文化水平低,对农业的态度更倾向于解决吃饭问题,很少有人考虑通过农业增收致富。因此在选择作物时,粮食作物成了多数农民的首选,经济作物很少考虑。传统粮食作物经济价值低,况且通过技术手段也很难达到高收益,农民对新技术态度更加保守,谁都不愿意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观望成了农民接收新技术的第一选择。(2)丘陵地区由于地形地貌限制,土地分散,多坡地,交通不便,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模式,要引进大型农业企业更是难上加难。现代农业技术在进行推广前,农业相关部门会进行一系列的试验,但真正投入到使用时,天气、土肥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操作方法出现的偏差,结果往往不理想。家庭式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农民难以从中得到明显的增产效果,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受到较大的限制。(3)发展现代农业投入成本大,见效慢,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薄弱。现代农业技术多针对于规模农业,因此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生产手段,对农业的基础设施要求较高。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100亩的农业基地,前期的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大棚建设等产前投入算下来得50万以上,再加上后期的种子种苗、人工、肥料等费用,上百万的投入在3年内基本见不到收益。因此对于普通农民来讲,现代农业技术只是一种设想,自己要真正掌握运用是有心无力。(4)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国际影响力也明显加强。但这些科研成果却存在着转化率不高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进城务工,许多的新农业技术未能落地,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转化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业科研的投入与技术推广的脱节,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我国农业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

3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

(1)加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投入,改善推广环境。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确保农村经济的发展稳定。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快速转型升级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推广现代农业技术,需要农业专项资金作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专款专用。城乡一体化建设要同步推进,基层党委政府要一手抓城镇化建设,一手抓农村经济发展。改善推广环境要注意解决农村信息不畅通的问题,加强改善农村通讯条件,搭起“互联网+农业”的有效平台。(2)建立农业科研部门与农业生产需求对接机制,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农业生产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较大,不管是农业企业还是农业生产个人,在选择项目时更多是市场选择,因此科研部门在研发技术时要多到基层调研,选择适合农村发展的项目,推动农业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确保优秀的农业科研技术成果转换成农业生产运用,创造价值,使科研人员以及生产个体得到实惠。加强现代农业使用保障,降低使用个体的风险,减少新技术推广的终端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整体提高。(3)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一是加强职业农民的培育。提高农业生产者的职业素质,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升农业生产者技术技能,有效推动技术推广。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各地提出返乡创业的口号,归雁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有效促进这批农业生产生力军健康落地,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保障。二是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的培养,提高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地方政府要加强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积极吸收理论知识扎实、农业技能熟练复合型人才,提高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对切实有效推广的人员要有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提高其积极性。三是加强农业生产中的指导。

4结语

现代农业技术范文篇10

[关键词]农业技术;农户收入;影响

1我国农业技术应用和农户收入现状

20世纪末,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综合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我国农业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劳动力缺乏,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逐渐紧张,外来品种对本地品种的影响等。一些较为发达的农业地区积极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如培育高产、抗胁迫的农作物,使农业的生产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对于有着庞大人口基数的中国而言,给予了我国人民基本的温饱生活,但也使农民难以从农业生产中获益,从而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而如果大面积推广这些高产、抗胁迫的转基因植株,就有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基因污染问题,甚至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形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外来品种的加入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从20世纪80年代起化肥和农药的广泛应用中就可窥见其中的问题,化肥和农药虽然提高了粮食的产量,缓解了粮食与人口的矛盾,但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对当地的居民健康造成了威胁。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主要问题还是以农民为核心。在“三农”问题中,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由于我国现在农业发展正处于关键转型期,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因此,农户的收入受到了农业经济的影响,增长滞缓。

2加大对农业技术应用普及的必要性

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对食品需求也相应不断上涨,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型。现代农业,也是科技化农业,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1]。现代农业需要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科技支持,逐步发展为科技高度密集产业。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着多重约束,农业发展需要在满足人口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保证粮食安全[2]。以我国东北部地区为例,当地农户能够较好地运用农业技术,同时依赖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粮食的产量和质量提升都极为可观,农业经济较为发达。但是,全国大部分地区对农业技术的应用了解较少,形成了现有农业科技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现状。发展现代农业,一方面需要加快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对农业技术的普及与推广[3]。只有农业技术带动农业经济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形成良性循环。

3以农业技术应用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不同的生产方式对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于我国而言,农业是基础性战略产业,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的根本方式是加快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使新的生产方式对农业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4]。随着现代农业科技日益深入发展,学科分化也逐渐细化,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电子工程都在迅速发展,起到了拓宽农业产业领域的效果[5]。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与运用,能够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可以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同时,由于我国的农业小规模家庭生产模式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也是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的需要,还可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统筹城乡发展。

4普及农业技术应用、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和途径

在普及农业技术应用时,必须围绕农民可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两大主要需求,逐步改善、优化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完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效率,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首先,应依靠技术培训和推广来提升广大农业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和生产技能,使他们熟练掌握、应用农业技术,积极应对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的压力和挑战。同时,让农户在农业生产活动的间隙可以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从而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其次,我国应当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资,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以召集更多的资源和人才进行研究攻关,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最后,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调整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方向,加强农业技术的研发和集成,这能够有效地整合科技资源,向绿色、营养、健康生态的多元化方向发展[6]。而且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要关注农副产品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促进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5结语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结合之前的实践经验来看,单纯依赖人力和原本的资源环境很难解决现有的发展问题与困境,只有依靠农业技术的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有着正相关关系,因此,农业技术也是促进农户收入增加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宋瑞娥 单位:封丘县留光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张晓慧,梁海兵.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村不同部门劳动力从业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年陕西省的数据1990-2008[J].农业技术经济,2011(9):42-49.

[2]黄季焜,胡瑞法.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益、利益分配及政策含义[J].中国软科学,2000(9):21-24.

[3]申红芳,肖洪安,郑循刚,等.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6):113-117.

[4]马发展.关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3(6):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