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时间:2022-06-19 08:46:11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摘要:“互联网+教育”对传统高校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在论述“互联网+”教育环境新特点、教学模式新变化、教学管理新挑战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辨析,提出信息化教学能力之内涵。从提高“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立德树人能力,提高运用互联网思维及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教学的能力,提升与同行、学生进行网络交流的能力等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为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1)教育环境新特点教育环境也称“育人环境”,是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广义的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的总和。这里主要理解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存在或创造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互联网+”环境具有超时空性、开放性、非线性、交互性、虚拟性和整合性等特点。在形式上把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联系起来;在功能上支持世界各地的人们相互通信与信息共享,是人们交往活动有了质的变化;在意义上成为社会再造的工具。[1]其打破了学校的围墙,改变着传统的育人环境、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教育环境是教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要素、各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此涨彼消得以平衡、有序发展的基础。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被称为“互联网原驻民”、“数字土著”,他们习惯于超文本的瞬时性,兜里装着他们的“世界”,腿上放着他们的“生活”[2];新时代的高校教师也习惯于“问需于网”、“问学于网”、“问教于网”、“问研于网”。可以说,每位师生生活于同一个“互联网+”时代。作为育人环境生态中的最重要组成要素的教师,必须面对现实,融入新的教育环境、融入年青一代的文化,以他们思维方式看这个世界,才能在新教育环境中和谐共生、共长。

(2)教学模式新变化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教学行为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映,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一般来说,持不同的教育观往往会构建出不同的教学模式。近代以来,人们尝试采用新技术探索教育改革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电影、电视、程序教学机、多媒体计算机等,虽然对教学产生较大影响,但是“给教育带来一场革命”的期许始终没有到来。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为应对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国家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战略举措。近几年,伴随着国家精品在线课程(中国MOOCs)推广应用,使在校学生以及有学习愿望的潜在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学习。其“名校、名师、名课”效应已经深入人心,个性化、私人定制式的学习已经变得可能。许多高校开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改革,越来越受到师生青睐,给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单通道的传统课堂,真正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多维、深度交互、甚至质疑、争论的现代课堂,颠覆着传统的课堂观。也给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带来新的挑战。

(3)教学管理新挑战“互联网+教育”改变了教育教学的供给方式,名师名课等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打破了原有的供需平衡,高校之间课程可以互选、学分可以互认。“互联网+教育”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由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开设的固定课程,变化为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交替的形式。“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因为定量评测比较难以实现,所以传统课程评价主要以总结性评价为主。现代课堂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可视化”,使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包括态度、情绪等元素变得可测量。另外,“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下带来新的学风问题,尤其是移动媒体的使用,课堂教学和考核方式的变革等给高校教学秩序带来新的问题,比如课堂上普遍存在学生上课使用移动媒体设备、新技术带来的学术不端、作弊等新的学风问题,这些问题也考验教师的教学和课堂管理的能力和素养[3]。这些都给教学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1“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新发展

(1)教学能力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力(ability),《中国汉语成语大辞典》解释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显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指高校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将自己掌握的教学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内化为具体教学行为的实践,这种实践指向为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教学活动本身既要以个体的一般能力为基础,又要凭借其特殊能力来体现。因此,就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而言,“教学能力是以一般能力(智力)为依托,通过特殊能力表现出来的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结合”[4]。关于教学能力的构成比较复杂,不同学者站在不同视角,有其不同的解读。余承海、姚本先[5]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由驾驭学科内容的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完善的知识结构与知识更新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哲学思辨能力、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和有效利用外文资料及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等七种能力构成”。童婧[6]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由课前钻研与设计能力、课堂表演与调控能力、课后总结与评价能力等三种能力构成”。无论是“七能力说”或“三能力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都需要完成相关知识的累积,并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在具体环境或情景中驾驭知识、应对教育事件、落实教学目标等方面的能力。“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高校教师提出新的挑战,一方面来自师生面对相同的信息化环境,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化身被弱化;另一方面随着新的教育思潮、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师生知识结构与素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对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实施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能力需要赋予新的内涵。近年来,许多学者不断探索,试图对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构建,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还没有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理解达成共识。胡小勇等[7]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现代教育理念与方法、传统素养和信息素养”。顾小清等[8]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基本信息技能、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理念/职业/道德伦理及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彭立[9]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分为“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李天龙[10]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可以看出,尽管学者们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认识在不断的丰富与发展,但也存在着对能力的描述太宏观,各种能力之间又很难区分,有陷入泛能力描述之弊端,结果会消弱其指导意义。信息化教学能力与传统教学能力之间是何种关系?梳理相关文献后,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理解:(1)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传统教学能力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丰富与发展;(2)信息化教学能力包含于传统教学能力之中,因为教学实践中,不是所有的课程教学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参与;(3)传统教学能力包含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理由是今天的教学几乎没有哪门课程信息技术不参与其中的,即便是教学实施不应用信息技术,但是教师在备课期间,来自现代新媒体的信息资源都会应用于教学。我们认为,传统教学能力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是质同型异的两种能力。后者是在前者赋予现代教学技术知识发展而形成的。时间与空间上,传统教学能力更局限于与学生面对面、在固定场所(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中得以体现;信息化教学能力更体现同步与异步结合(在线与线下)、固定场所与分散场所交替(多媒体综合教室与虚拟教室)。教学实施过程中,传统教学能力更体现教师的讲授能力,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信息化教学能力则强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2)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结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现状,我们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即“互联网+”环境下的“立德树人”能力。二是中观层面,即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其体现于教学管理、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等各方面。对广大教师来说,具备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的深度融合能力是关键。具体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信息化教学效果测评能力。三是微观层面,就是教师在日常学习、教学、科研过程中具备的信息素质,即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为自己学习、工作、生活服务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教学媒体运用能力,如,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多媒体综合平台、微格教学设备、电子白板等)实施教学;网络教学能力,如,基于网络的授课、辅导、作业布置与批阅、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开展合作交流与探究式学习等;结合具体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微课、慕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实验及教学的能力[11]。

2“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新应对

(1)提高“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立德树人能力高等学校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互联网时代,学生学习途径便利性和获取信息的丰富性大大改变,“指尖链天下”获取与分享信息的方式,对高校师生自我意识、看待世界以及个人行为模式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当然也带来负面的、不良的,甚至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与现象。面对学生生理、心里尚未成熟,自控力与是非分辨能力还不健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未形成的现状,作为大学生“引路人”,网络“意见领袖”的高校教师,其一言一行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师应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严格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准则,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在虚拟或实体育人环境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2)提高运用互联网思维及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教学的能力“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时代思考问题的基本方式,“互联网+”已经由教学与学习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教学内容转换,因为互联网背后的是各种知识背景不同、文化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隐形人”,可以说,每个人就是一个“互联网+”[12]。今天的每位教师的学习、工作与互联网联系非常紧密,《报告》提出“应加强网络教育”,《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积极主动地适应“互联网+”时代对教师新的要求,提高新媒体的认知与使用能力、提高信息的批判与创新能力、提高利用网络与组织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互联网+”为新时代教育打开了一扇天窗,必将引起教育的变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正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所说,“拒绝是愚蠢的,慢变是被动的,主动变才是智慧的”。

3总结

“互联网+”教学理念主张“学习无处不在,教学若即若离”[13],开展学生自我导向的隐形学习,以及具有明确学习任务的混合式学习,要求师生要有意识地提高网络交流能力。网络交流具有交流方式灵活多样、信息交流模式界限模糊、信息获取和的自由度高等特点。网络交流工具可以是QQ、email、msn、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会工具软件,也可以是具体的教学平台,如智慧树、爱课程或edx等提供的交互功能模块。交流方式可以是同步、异步的,可以采用文字、语音、视频或组合的形式。利用网络沟通交流,首先要提高键友交流的能力[14]。熟练掌握各种键友交流工具的特点与使用,提高交流的效率与效果;其次要熟悉网络交流规则,遵守网络交往规范,提高交流效率;第三,注意跨文化交流中经常出现“信息落差”现象,防止出现因文化背景不同,信息发出者与受话者在交流时产生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影响交流;最后,不要认为是在虚拟环境下交流而失去真诚。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环境,或教育生态,影响着整个教与学的方式,影响着教学优质资源的供给平衡。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尤其在虚拟环境下,学习者社会意识淡薄,道德意识淡化,情感意识越来越冷漠,面对面沟通交流能力弱化、对社会及他人的责任感下降等问题也不能忽视。

作者:杨哲 胡景乾 单位:安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