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教师教学行为及策略

时间:2022-09-07 10:28:22

高校课堂教师教学行为及策略

摘要:近几年,各个高校教师课堂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都得到了较深层次、较全面的改革。但是高校教师课堂问题行为在高校课堂教学中仍然比较普遍,由于部分教师对教学课堂的理念把握不准确,导致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很多的课堂问题仍然层出不穷。课堂教学行为是课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特征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它将长期地存在于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它的存在不仅干扰了正常的课堂秩序,而且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教师;课堂问题行为;教学质量;策略研究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主体内涵

高校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内涵,课堂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场所,也就成了教育理念能否得到贯彻实施的重要媒介。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能遵守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正常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不一致等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危害性。课堂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等教育的质量,课堂教学包含教学条件、课堂难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效果等诸多因素,它们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形成教学关系网,其中,教师教学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才的培养水平,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高校教师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高校教师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教师课堂问题行为的特征及表现

1.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有很强的独立选择性

如,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风格,高校教师的教学存在明显的教学惯性,学生习惯“听”,老师习惯“讲、念、演”,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把课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课本知识的机械重复,或者单一地讲讲自己的看法,然而学生却为了课堂知识传播的被动接受者,老师和学生的对话、交谈和思想碰撞被单一重复的教学模式扼杀,老师在课堂中可以完全根据个人的兴趣,而学生主体在课堂上渐渐被遗忘。教师的思想理念决定教学内容和进度,是否应该给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后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也不在老师教学考虑的范围内,对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否有效更是不得而知。在高校课堂中,考试已经成为学校对学生唯一的要求,而在考试过后,这些所谓的专业知识将会被学生慢慢遗忘,学生从而失去了思考、学习和积极实践的动力。

2.在高校的教学课堂中,存在着两个主体“提供者和使用者”

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情感上的互动,具体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忘记对方。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或是不愿主动与老师交流,也不愿把自己的想法、利益和需求与老师沟通。另一方面,老师在课堂上很少主动指导学生,很少对课堂进行有效设计,也很少对学生做出积极的评价,在课后,几乎很少主动进行教学反馈,最终导致学生在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缺乏教师的积极鼓励和支持,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也缺乏学生的积极响应。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异化使教学失去双重主题,使教学分离更加明显。学生成为课堂的使用者,怎么使用取决于学生自己;老师成为课堂教学的提供者,提供完服务就走人。

3.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有效教学设计

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传播者,从不关注这些信息能否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能否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方式既忽略了学校教学理念中对教学设计的要求,也忽视了高校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专业的学习指导、设计,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缺乏个性化的设计只会给大学课堂教学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放任状态,极大地抹杀了学生在大学课堂学习中本应该有的共性要求和有序状态。

三、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因素

1.高校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我国的高校数量众多,师资力量也在逐年增加,但在高校教师数量激增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虽然大多数教师都拥有很高的学位、学历,但大多都不具备一名优秀教师的综合专业素养。例如,一些学院的大学教师教育理念滞后,在课堂教学时,观点老旧、手段单一、视野狭窄,把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传授知识作为唯一任务,却往往忽略了广大学生的真实感受,也忽略了课堂的活动实践以及与学生的互动。

2.教师教学授课能力不足

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教师教学中的授课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以及分析师生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对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专门培训教师教学能力的机构,同时在知识储备层面上,大学教师也缺乏相应的教学理论知识,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入职前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岗前培训,导致对课堂教学不熟悉,缺乏教学经验。而这部分教师却不以为然,甚至毫无察觉,没办法做到及时的反思、总结,从而产生恶性循环,无法很好地处理学生在课堂上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导致教育水平的整体下滑。

四、高校课堂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我国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学校应该采取有效方法加以应对和遏制,以保证高校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1.健全教学发展制度,全面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素质,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我国高校应成立相关机构,出台促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确保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其次,应在制订教师队伍管理的措施中,避免出现重视科研成果、学历的倾向,要从制度建设上引导教师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最后,完善聘任制度、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等,在考核中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考核,注重实效,形成一种良好的循环机制。

2.完善评估制度,健全保障体系

教师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开展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激励与监督作用。通过评价信息的客观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课堂教学内容,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高校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评价观,建立多种多元评价体系,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都作为评价体系的一部分,放弃单一评价模式,建立以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为主,专家评价、同行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调动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师的评优、晋升、职称等提供重要的信息与依据,同时高校要不断完善教师课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效及时地发现问题所在,并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工作更加有效、公正、科学。

作者:王焕菲 单位: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7.

[2]徐晓娟,刘琦,华小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及运行机制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