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育发展新方向

时间:2022-12-17 10:43:49

高校声乐教育发展新方向

摘要:声乐作为一种艺术发展形式,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服务于人民,把握这样一个方向和准则,以此来定位当前高校声乐发展的新方向,将会促进高校声乐发展的速度。中国高校声乐教育发展处在各民族、各地区、各国家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依存的背景文化之中,当我们把声乐教育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中,才能获得最好的诠释和发展。

关键词:声乐教育;发展;新方向

一、当前高校声乐教育的呈现的问题

声乐教育要突出声乐的学科特点,声乐发展的主要方向性,以及声乐在社会文化背景发展中所起到的应有效果。当前,高校声乐教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引领下,积极寻找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不管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还是依赖和参照专业音乐院校培养的目标来定位,因此,表现出与音乐专业院校声乐教学培养目标的相似性和雷同性。所以,综合类音乐院系声乐教学未突出教育教学改革的个性特征,出现了专业音乐院校和综合类音乐院系培养学生的目标定位不清晰、不准确等一系列的问题。结果,培养出的学生技能技巧既达不到专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水准,又不能胜任音乐专业素养全面发展的能力,既达不到舞台专业表演方向发展,又不能胜任多面手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毕业生在毕业择业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面对当前高校声乐专业培养目标不精准、不到位及其他方面的问题,为了满足现今社会对声乐人才的大量需求,增强声乐教学的社会影响力,推动高校声乐的快速发展,提升高校声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声乐修养与艺术素养,突出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我们需要改革和调整目前高校声乐发展的新方向。

二、目前高校声乐发展的新方向

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的新方向,改革、创新、突破,是新时展的必然要求。(一)多种声乐教学模式的并存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胜任时代的需求,逐渐在教学中被多种教学模式并存所取代。多种教学模式目前在教学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被誉为近年来最为成功的教学模式。传统声乐教学模式模仿音乐专业教学的一对一授课模式,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师范专业技能,而大多数高校培养的音乐生多半是教学型、师范型的学生,这类高校的音乐本科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大多数要投入到中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开展集体式教学活动,一对一教学模式固然很好,但学生无法积累教学经验,会导致实际教学操作能力较差。针对这一情况,可采取以下教学改革措施:A.在声乐课程模式设置时,以声乐小课为核心,积极开展声乐理论大课教学和集体课教学,使声乐理论大课、小组声乐课和声乐小课教学模式并存;B.根据具体的声乐课程内容,合理选择开课、授课模式,比如,可以围绕声乐课,开设声乐教学法等理论课程,可以采取集体授课的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探讨等教学活动,提高声乐理论教学效果;C.重视声乐教学法的课程内容,提高声乐教学法教学内容所占的比重,并采取集体授课模式,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实现从舞台表演能力到教育能力的内转化;D.加强声乐听赏课的训练,结合教材内容设置欣赏科目,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欣赏、观摩,培养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积极参加名师、名家声乐讲座等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声乐学生之间的交流。启发式教学在声乐中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声乐教学中也运用最早,也是最适合声乐教学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最有效的声乐教学方法,更是一种集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念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够提高声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本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观念,在实际的声乐课堂的学习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生储备知识的不同、声乐技能技巧的基础不同,个体差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启发诱导的方式为核心,从而进行声乐技能、技巧和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最终在声乐教学中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思路和兴趣,保证学生们在汲取知识的同时,能促进心理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提升高师声乐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声乐教学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占据着主题地位,在声乐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灵活地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这样可以有效地展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师生建立平等友爱的和谐关系,打下有效的基础。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课堂的主宰者,而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和学生在身份地位上没有严格的师生界限的森严的划分,这样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声乐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强调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以启发和诱导的形式,帮助学生主动积极的去思考,去投入情感,运转大脑,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和谐教学氛围的形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这也是当前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方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高校声乐教学表现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原动力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声乐课程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是创新的源泉,拥有创新的激情。高校在进行声乐教学课程的规划时,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兴趣,适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兴趣是创新的源泉,创新引导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们会消除懒惰情绪,消除对教师的依赖性,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针对某些实际问题,学生之间自主思考,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声乐教学方法是现今打破高校声乐教学瓶颈的有力途径。创新高校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首先,激发学生音乐创作能力是重中之重,声乐教学不能一味只注重教学,更要从教学过程中反思,在模仿前人声音作品的基础上,歌唱属于个人的声音作品,并在模仿、借鉴、创作的过程中获得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就课堂内容而言,需要改变传统声乐教学模式,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利用新媒体教学资源,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调动学生声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的激情,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声乐方面的学习和艺术创作。其次,必须强调学生声乐学习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深层次的有效融合。声乐教学依赖于声乐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实践是对声乐理论知识的强化和巩固,二者相辅相成。另外,注重声乐学习的实践性。声乐教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引导学生多实践、多登舞台进行锻炼,琴房、教室和舞台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在琴房、教室在学习的过程中声音运行一切都正常,然而,学生一旦站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声音时,声音却大大的打折扣,我们常常感觉到学生能在舞台上把自己的声音发挥到百分之八十,就是正常的状态。因此,必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艺术实践的强化训练,巩固课堂的教学成果。(二)优化声乐课程教学效果展示。声乐教学展示,可以用汇报演出的形式,定期对专业课学习成果进行考查、汇总、考核,要求所有上声乐课的学生必须全程参与。在汇报演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题学习过的专业歌曲,也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又能发挥专业技能的课外歌曲,形式多样、自由发挥,让学生能歌出自己的风采。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聆听,仔细观赏,可暂时不给予学生任何指导性评价,但等学生表演完毕后,综合每一位学生的具体表现,在适当的给予相应的评分,可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汇报演出结束之后,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评价、互相交流汇报演出的感想,在相互的思想碰撞中成长。交流讨论结束之后,最后的环节,由教师来进行总结发言,对学生的表现一一做出专业性的细致点评。在点评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使自己的评价更有说服力,可以请出较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现场再次演唱,作为范例,教师从专业角度指出不足之处,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提升性的指导。同时,邀请其他同学从各自的角度予以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解决等等。教学相长,每一位同学都可以从给予他人的点评和他人对自己的点评之中,获得对声音的成长和感悟能力。每一次汇报演出的成绩可计入学生的学年测评分数。这样的成绩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对平时的声乐课程的重视,同时也是变着法的对学生学习声乐的一种变相督促与鼓励,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平时专业课学习的不认真等情况。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对声乐课程教学相应的重视,并能在汇报演出过程中及时查缺补漏,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增加专业交流的机会,并能在一次次的汇报演出中获得提升自我、超越自我。这样长期反复,优化声乐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三)搭建实践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展示。教学实践是声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缺乏表演信心,被动消极,存在胆怯心理。因此,教师需积极搭建艺术实践平台,引导主动展示自我。学生很多时候表现出,不敢表演,不敢锻炼与不愿展示表演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激励,逐步培养其对声乐表现的自信心与主动性。首先,应提升学生的舞台表演意识,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需适当融入舞台表演等相关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表演能力,让学生具备表演的欲望;同时,为学生创设舞台机会,教师也需多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艺术实践与文艺比赛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与舞台融入和接触的机会;锻炼其表演能力,也可以通过以声乐为主,穿插舞蹈以及器乐等相关表演活动,丰富节目内容,增强对学生的锻炼。例如,小型歌唱比赛、组织小型音乐会等,引导学生进行舞台表演实践,锻炼学生临场表演能力与发挥能力。嗓音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可多给予其演唱的机会;口才较好的学生,让其多展示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应积极融入学生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学生能够更自主、投入地学习声乐。与学生互动进行音乐游戏,加入学生一起唱歌、合奏等,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在师生互动与交流中,搭建宽松的声乐学习氛围,在互动参与中不断从发声技巧、气息应用、肢体表现等表演能力方面加强指导,引领学生从声乐作品到情感的培养、从作品的速度以及力度等各部分加强体验,注重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受到感染与鼓励,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声乐学习的自自觉性、主动性,提升声乐表演的能力。

三、加强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声乐专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声乐理论知识之外,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其它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要注重引导美声、民族、甚至是通俗声乐教学相互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要注重声乐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的建立,提高声乐教学的成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世界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机遇,在此背景之下,我国需要加快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进程,转变传统的声乐教学理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声乐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构建起完善的民族声乐知识体系,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高,打下必要的基础。声乐的发展与教育与历史、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关系,没有基本的文学修养、社会常识、心理感悟等方面的能力,没有自然常识的铺垫,学生无法理解声乐表达的情感发展以及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历史沧桑感,因此,相关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点进行融合,不断对声乐专业学生文化视野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品位和审美要求,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声乐的学习中,可以了解到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促进学生对声乐创造力和表演能力的品质的提高,这也是现代高校声乐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综上所述,高校声乐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体制中的重要内容,声乐教育对于国民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做好民族声乐教育的传播工作,通过在声乐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相关声乐教学课程的设置,立足于我国本民族传统民族声乐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结合声乐发展比较前言的国家或地区的优秀民族声乐理念,优秀的声乐作品来丰富我国高校声乐的教学内容与发展方向,在实践中不断加强高校声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融合与联系,从而更好的为我国高校声乐的普及、发展与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音乐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丽艳.探索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民族声乐教学今日的改革与创新[J].音乐生活,2016(1)

[2]李抒丹.新时期文化视域下高等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多元化[J].艺术研究,2015(1)

[3]蒲倩.高师声乐教学中新的理念与新的人才观———有感我们音乐学院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所实施的“教学新构架”[J].音乐创作,2007(04):

作者:赵芊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