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目的异化及矫正

时间:2022-10-18 03:49:10

高校教育目的异化及矫正

[摘要]高校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其他能力,但现实却是将学生培养成了为获得分数而学的应试者。大学中为分数而学,其表现形式与中小学有差别,主要表现为看重60分和追求高分。高校教育目的的异化,其危害是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抑制学生能力的提升、造成资源浪费和阻碍创新。要矫正异化的教育目的,就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育人观,认识到实施应试教育的危害;教育管理部门要下放权限;高校自身则要改革管理体制;要改革高校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育目的;高等院校;唯分数论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却脱离了这一目的,仅仅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应付考试、获得理想考试分数的应试者。高校(本文仅谈高校本科教育的情况,其他层次的高校学历教育不予涉及)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场所,有其明确的教育目的,但这个目的被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异化了,结果国家、社会和家庭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效果却不明显。

一高校教育目的存在异化现象

在现代社会,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处于年幼、年轻时期,主要是接受教育的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工作的阶段;第三阶段主要是退休休养阶段。人生的第一个阶段,除了在家接受家庭教育外,绝大部分人都要接受学校教育。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教育目的异化的现象———学生仅仅为了分数而学习,教师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个好的分数。在分数之外的要素,就很少或根本不考虑了。在中小学,由于存在升学的压力,高中、大学以及部分初中在录取新生时,往往也要以分数取人,学生以夺分能力的高低进行相互竞争,因而在中、小学校中较多地存在教育目的异化的现象,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小升初”“中考”“高考”时获得一个好的分数,以便上更好的中学、大学。为了进入理想的中学或大学就读,就要获得高分,学生只有掌握解题技能、熟悉教材内容,才有可能如愿以偿,因而中小学生会注重获得高分的技能和方法,而将教育的本来目的抛弃掉了,即形成了教育目的的异化,将受教育的目的仅仅看成是获得高分。高校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继续和发展,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一个部分。大学的教育目的也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人的各种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着意培养有能力、有文化、有思想、有体能的劳动者,使其更好、更顺利地在未来的工作岗位开展工作。大学生应该重视自身就业能力、竞争能力的培养,在不存在升学压力的前提下,不应该存在教育目的的异化现象,对于分数应该不会过于看重,不会仅仅为了分数而学习。但事实上,在高校也存在教育目的被异化的现象,非常注重学习分数的高低。具体体现在:一是看重60分。高校一般都有规定:在校期间,如果一个学生“挂科”(即考试成绩低于60分)超过一定科目数(如超过5门),就将会拿不到学士学位证。所以,所有的学生都会努力按照这一要求做,争取每门科目的成绩都能达到60分以上,做到不“挂科”。二是追求高分。这一点与中小学生相同,但追求高分的动机与中小学又有差别。部分大学生会追求各科目的高分,因为分数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能否获得奖学金、助学金及其等次高低。由于大学采用严进宽出的学习形式,一个学生只要花一定功夫,获得60分甚至较高分数是比较容易实现的。问题是:学生希望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60分或尽可能高的分数,不用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就能获得理想的分数,是最好的结果。如果某门课程要花较大代价(即要求学生认真、努力学习)才能获得理想的分数,则会抱怨这个任课教师,认为这个教师不好,至少不是“好教师”,在期末学生对教师进行“评教”时会给出低分,显示出学生对教师的一种“霸气”。在大学的每个期末考试前,学生要求教师告知考试范围、判分时手下留情的现象绝非个例。中小学强调一分汗水一分收获,通过努力获得理想的分数,但大学里却强调一份运气、一份关系甚至一份“霸气”一分收获,通过运气、关系甚至“霸气”获得想要的分数,这也体现了大学与中小学的差别。

二教育目的异化带来的危害

由于教育目的的异化,学生只为了考个好的分数而学,教师为了好的分数而教,结果导致高分低能(学习分数高,人的能力低下)、高分虚质(学习成绩上去了,人的身体素质下降了)、高分缺德(只重文化成绩,不重人的思想品德的修养)等不良现象。具体体现在:一是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了大学的门,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似乎就已进入到人生学习的终点站了,对学习再也提不起兴趣,从而出现厌学现象,缺乏求知、提升自身能力的欲望和动力,与考试分数无直接关联的事物,如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对自身能力的提升、知识的丰富等方面,再也没有欲求。由于课堂旷课会被扣分,因而学生的课堂到课率会令人满意。但在课堂上是否听了课,没办法计分,教师在课堂上也不可能不断地强调纪律,因而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就经常发生了,在课堂上打瞌睡、玩手机、看视频等现象也有。这种到课率高、听课率低的怪现象,在中国的大学里并不少见。既然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课,那么,离开课堂后,应该参与自学吧?但事实是:离开课堂到了宿舍,看视频、用手机刷屏、玩游戏等现象又是常态。没有人生目标、没有学习规划、没有对于未来工作的展望,该有的阅读课外书、根据自身兴趣锤炼自己的现象则很少见到。根据笔者在一个“二本”高校、一个民办独立学院的调查了解,在业余时间除了完成作业、考前复习外,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没有进行过任何课外阅读的行为,即除教材外,其他书籍的阅读量为零,而课外阅读是提高自己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二是抑制学生能力的提升。在中小学升学压力的场景下,为了拉高分数而专门学习和掌握考试技巧,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分数的获得上,而对于分数以外的东西,如能力、素质、身体等内容,则可以舍弃。由于与中小学一样,在大学里也强调分数,分数以外的学习和训练内容,如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学习和训练,由于会影响到自己拿分,学生对这些项目的学习和训练不太重视甚至非常反感。其中一个典型现象就是要求学生完成的本科毕业论文,学生最感为难,因为这个科目需要学生有自己的思考环节,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写作。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和训练,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动手能力等,这需要学生动脑、动手、花时间和精力。学生不愿动手、动脑、花时间和精力,为了过关,就会发生偷工减料甚至抄袭的现象。学校为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想了许多办法,但终究效果不佳。在高校内,对学生的部分管理工作也是以考试分数作为依据。有些能提升学生能力的活动,如深入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创作设计等活动,因不能直接给学生加分,如果学校没有专门组织,学生则不会自愿参与。这些都会抑制学生能力的提升。三是造成资源浪费。在中小学,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学习获得高分,会送孩子进各种补习班,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考试能力,这样加大了家长的教育成本。家长不仅要负担现金支出,还要陪护孩子上补习班,这其中有交通费用、时间和精力的付出等。在大学里面,虽然再没有人会为了成绩而进补习班,但另类成本仍然存在,如管理人员和教师要对大学生进行纪律方面的培训和要求、学校要投入人力和设施(如摄像头)进行监控,以免学生在课堂上不守纪律、在考场上舞弊,这无疑增加了经济、管理成本。部分学生为了获得高分不惜哀求教师,这会扭曲人性观念;教师为了获得学生的好评,也会发生有意放低要求的“放水”现象,造成学生成绩高、学习好的假象,这些加大了社会管理成本。另一种存在的浪费是所学非所用、所学不能用,大学生从高校毕业后,对大学的知识不会用、用不了。大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后,要将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翻译成英文,结果是:在一个笔者调查的“二本”高校内,80%以上的学生不知在何种状态下使用英文字母的大小写;80%以上的学生不能完整地将中文摘要翻译成英文;70%以上的学生不知怎样在英文语句中如何使用谓语和动词。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毕业,经历了多少考试,结果却是这样,这些学生走入社会后,当有电商业务要将商品介绍翻译成英文向外国推介时,由于翻译不当,使外国人看不懂或产生歧义。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缺乏理想的学习效果,其结果就是造成资源的浪费。四是阻碍创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侧重于知识点的教育,其学习主要是解决学生知道“是什么”的问题,即掌握各个知识点。在大学教育阶段,侧重于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研究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强调的是传授认识世界的方法、看待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偏重于“为什么”的教育,不仅要知道更多的“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即知道这个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要学会分析,掌握分析的方法和要领,即从总体上说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但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依然停留在中小学阶段,看重于能获取“是什么”的知识,对于“为什么”的学习没有兴趣,因为学生弄懂“为什么”,既要花更多心思,又可能反而得低分。这种情况,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育目的异化的矫正对策

教育目的的异化是一种在改革开放后人才青黄不接,要求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特定条件下所形成的主观行为,是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催生出的一种结果。解铃还须系铃人,矫正工作还得靠我们自己。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育人观,认识到教育目的异化、实施应试教育的危害。要对社会进行宣传,在大学接受教育,真正目的是要塑造人、培养人,提高人的能力,而非挣到高分以获得奖学金、助学金或拿到作为就业证明的文凭。在多元化的社会和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条件下,学历本身的含金量已下降,显得越来越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要有特长,要有能力。在未来社会多数人都是本科生或本科以上学历的环境下,竞争更多靠的是能力、知识,而非风马牛不相及的高校考试分数。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能力进行创造的社会,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型、能力强的人才,而非缺乏思想、缺乏能力的人。在任何高校就读,都需要培养有能力、有知识的人,而非仅仅考试优秀的学生。二是教育管理部门下放权限。目前,教育管理部门在高校的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师生比、职称评聘等方面,都会施以一定的管理,下达有一些指标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捆住了高校的手脚,限制了高校的良性发展。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应下放管理权限,加大高校招生和管理的自主权,允许高校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和特定要求,自主决定招生规模、自主决定课程设置、自主决定学科发展方向,突出高校的自身特色。高校在招生时,除可以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来录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录取。允许和鼓励高校进行特长式教育和管理,根据高校的特定要求进行学生管理,允许高校设立富有自身特色的教师评价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允许高校根据自身教学和科研要求决定教师数量、决定谁能当高校教师,让高校教师能进能出。在现行高校教师管理体制下,教师能进不能出、需要的教师进不来,结果是冗员多、效率低,高校的管理成本和人员供养成本高。三是高校自身改革管理体制。在对教师的管理方面,应允许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将数年内在教学效果、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表现一直较差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并给以出路。如果没有末位淘汰制,高校不能将不合格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那么,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科学水平的提高,都是徒劳,因为不能末位淘汰,打消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竞争意识,不利于高校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缺乏创新、没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利于高校的发展。现在的高校是一个养懒汉的地方,部分教师多年内讲授同一门课,用同一个课件,在课堂上表达同一个说法,课堂上的独角戏从头演到尾,等等,都是这种懒汉的具体表现。应允许教师自编教材、自设课程进行教学,以真正体现教师的研究特长,将理论研究成果带入课堂。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应改革学制,允许学生实行弹性学制,让学生半工半读、在一定年限内达到要求即可毕业。允许高校设置一定比例的自学课程,学生通过自学考试后,即可获得学分,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觉中提高阅读能力,掌握思维和写作技巧。四是进一步改革高校教学模式。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灌输,学生听不进、弄不懂,无法理解,没有理解,也不会去理解。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重于分析,分析某种社会经济现象、自然现象为什么会如此等。现在部分高校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将教材上的内容在课堂上重复一遍,同时辅之以(网络上看到的)小故事、小笑话,引逗学生在课堂大笑一场,课堂效果和“笑果”是有了,但给了学生什么呢,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思维上的懒汉,严重缺乏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秋芳.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目的之人的全面发展及举措[J].教育观察,2015(03).

[2]陈仁保.当代高校教育目的与价值的探索[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4(11).

[3]罗华陶.对基于质量的高等教育“教育目的的实现度”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06).

[4]夏小书.教师的教育目的观之迷失与回归[J].教学与管理,2017(09).

[5]周光礼.培养理性的行动者———高等教育目的的再思考[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15(03).

[6]黄华,胡仁东.试论高考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基于三维视角的考察[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4(11).

[7]李峰,杜春兰.浅析高等教育目的[J].教育导刊,2015(10).

[8]焦瑞.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哲学思考[J].亚太教育,2015(10).

[9]张晓华,刘旭东.教育价值的追寻与守望———杜威教育目的观的再认识[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2018(02).

[10]周常稳,周霖.论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观的局限及改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0).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09

作者:樊哲银 林 艳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