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分析

时间:2022-08-20 09:59:3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起点与归宿,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的中心任务,以学生为本,针对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突出以立德树人、核心能力、情感认同、面向实践的目标导向,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导向;立德树人

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1]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再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做出了规划。[2]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首先要对思政课教学的目标进行优化。作为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而且还是教学的根本归宿。教学目标直接规定着教学的运行,一旦出现错位甚至失位,会导致整个教学活动无法良性运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目标导向的确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引导,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的有效保障。因此,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成效。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上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决定也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4]这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明了方向和明确了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总要求,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才的迫切需要。俗语云:“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为才之帅”,“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关键时刻,高校思政课教学就要抓住这个关键期,按照教育和教学规律,把德育放在教学的首位。其实,自古至今,我国教育就十分重视人的道德的教育,注重立德树人,注重人对道德精神境界的追求。古代先贤早就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管子》里就说道:“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礼记•大学》也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并且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年轻一代形成高贵的品质,使其对社会、国家和民族有高度的责任感。更为甚者,古代先贤还将“立德”列为了“三不朽”之一,《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而且将“立德”摆在了第一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要突出立德树人这一导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以“立”为前提,以“德”为基础,以“树”为手段,以“人”为核心,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紧扣时代命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的全过程,落实落细落小,形成长效机制,把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学的核心,并不断创新教学形式,着力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积极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教育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与涵育,在心灵深处筑起强大的理想和道德支柱,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把学生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发展层面,提升学生承受和应对各种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此外,要坚持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着眼于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华民族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引导学生把国家前途命运与自己的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高尚的政治品德;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着力让大学生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文化的熏陶,成为有文化修养、人文情怀和社会担当与责任感的人才,成为遵纪守法、爱护环境的优秀公民,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成为国之栋梁、民之表率;大学生终究要从象牙塔里走出来,进入社会生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还要培育当代大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还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学而思源、知恩图报、孝老爱亲、谦虚友善,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可以说,立德树人规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其灵魂所在,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导向,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的教育格局,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实现以德润才,推进立德树人,使大学生自觉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自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生力军中的一名合格者和可靠者。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以核心能力为导向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我国高素质人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以核心能力为目标导向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5]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6]理论需要到实践中去检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如此才能更好地去应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坚持核心能力为目标导向,是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在要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中注重以知识性传授为主,这种目标导向“注重思想理论、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知识性占有,而不注重对主体能力的培养,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受教育者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也妨碍了教育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大道理重复百遍、千遍不一定变成受教育者的素质,相反,这种脱离受教育者品德发展水平的说教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7]而一旦坚持以核心能力为目标导向,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知、情、行因素的发展,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力图实现教材体系向行为体系的转变,引导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实现知行合一,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如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美国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文字书写精确而流畅的能力、口头表达沟通顺畅的能力、富有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数理统计和分析的能力、综合理性推理的能力。[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担当与行为参与能力。价值判断能力是指在重大政治方向等问题上能够明辨是非,进行科学的抉择,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能力和水平。而这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培养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地面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提高划清“四个重大界限”、认清“六个为什么”、回答“七个怎么看”和“八个怎么办”的能力,引导学生增强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解与认识,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8]如果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理解这些问题,就会在政治立场与政治方向上出现错误,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梦的实现也就会出现阻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就要坚持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解与认识,强化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正确认识,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想文化潮流的鉴别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价值判断能力,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究和积极思索的前提,但是只有有问题,学生才会主动地去怀疑、思考,因此需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出发点和关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就要坚持问题意识,要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诉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带着更多的问题去,让他们明白解决问题不是关键,提出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他们才会有对真理与知识永无止境的探求精神,才能不断反思,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从而推动创新能力的提高。责任担当与行为参与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对自身所承担的使命具有强烈的认知与责任感,恪守规范,能够自觉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中,主动承担自身的各种社会责任。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把“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列入了教育战略主题中。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2016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与行为参与能力的重要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优越性,看到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家认同,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与重大使命,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将这种责任感外化为勇于担当的行为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就是要在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诉求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不断地将理论学以致用,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分析当前面临的各种形势,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积极地与正确的社会思潮进行交流对话,能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在发现和分析问题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在知行合一中不断对知识进行再创造,最终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思政课教学,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还能在理论联系实践中不断培育自身的创新型人格,打破思维定势,形成创新意识,激发起勇于探索的精神,全面发展自身的素质。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以情感认同为导向

面对新时代,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情感。正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具有信仰教育作用。要实现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变,最重要的是要有感情,产生情感认同。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因此,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以情感教学为目标。“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教育,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用心用情去开展教学,与学生建立真挚的感情,才能在认识上产生共鸣,在思想上产生信任,在行动上产生认同,“你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10]这种东西就是情感,毕竟情感是说理的心理基础,也是人性的基础,情到理方至。也就是说,以情感人是以理服人的前提,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说理时一定要融入真感情,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才能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信仰、能力,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才能增强理论教学的感染力。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一个统一过程,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寻找与学生思想上的共鸣点,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用真情厚爱去引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认知、价值观念的融合等,形成一个稳定的、和谐的“情感场”,使学生“亲其师,信其言”,不断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三观”,并不断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树立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从教学内容来说,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教学的,是宣传巩固国家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主阵地,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的主渠道,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就必须以情感教学为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关注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向生活世界发展,使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做到寓教于情、以情感人,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更浓厚更持久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树立起“四个自信”,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锻炼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教材体系向行为体系转变。健康的情感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保障。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需要以情感教育为导向,帮助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自觉投身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以面向实践为导向

说:“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1]而高校就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政课教学也必然承担着传播国家意识形态的工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基础目标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只有形成对自身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确认知,才能更好地明辨是非,自觉认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实现自身的个性发展和精神成长,从而促使自身更好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理论认知上,更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的需求。当前,大学生大多不愿意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将来毕业就业没有什么用。确实,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长,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就业压力,就业难成为高校、家长、社会和师生共同面临的难题。但其实不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能够帮助大学生全面地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从而进行自我评估,准确定位。当前,不少大学生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或者实现一次性就业,平时在对当前的国家政策方针了解不多、不透的情况下,就盲目搜集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对就业市场的需求状况了解不多,以致眉毛胡子一把抓、病急乱投医,着急上火,而且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对社会认知比较缺乏或者片面,择业期望值较高,不愿意下基层,“这山望着那山高”,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或者忽视了自身的能力、情感方面的提高,对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注意尤其是容易出现诚信危机,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的这些种种不足,都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意以学生就业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分析当前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运用这些理论联系实际,准确分析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状况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根据形势适当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消除一些不良的就业观念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择业观和就业观,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和“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明确自身的优势,对自身进行全面的分析,激发自身的竞争意识和紧迫感,积极提高自身的能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做人做事,主动融入社会,磨练意志,提高职业素养和创业的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毕业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很多学生容易产生一些焦虑、自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需要帮助大学生做好心理调适,一方面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是成功就业的前提,而要具备自信心就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结合各专业学生的特点,逐步激发他们学习专业的兴趣,合理地规划自身的大学生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树立就业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进取心,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会产生失败和挫折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通过加强对他们的国情教育和就业形势教育,让他们从一入学就能做好心理准备,明确将来在择业和就业上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失败,要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起乐观、独立和坚忍不拔的性格,主动缓解各种心理压力与障碍,保持良好的就业心理,尽快找准方向,把握就业方向。

总之,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以创业就业为目标导向,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针对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积极有针对性地充实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的发挥,提高自身的能力,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充分就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添砖加瓦,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质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董前程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