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研究

时间:2022-02-11 09:57:14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研究

摘要: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两种教学方法的融合与互补。文章探讨了英语专业必修课程———《笔译》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基于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的思路,并进行了实践探索。同时强调提高笔译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基础翻译理论和技巧与应用性案例和任务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应用能力培养;职业需求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2015年10月,国家颁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性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要努力实现转型,要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要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要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1]在向应用性院校转型升级和努力为国家和山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大背景下,如何立足山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笔译人才,就成为了笔译课面临的难题和首要解决的任务。《笔译》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笔译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的能力。[2]该课程与日常生活、旅游交际、商务交流以及科技应用联系紧密,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因此,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模式下笔译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大量的翻译案例的讲解和真实职业环境下的翻译实操,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和运用所学到的翻译理论和技巧,能在社会、文化、教育、旅游、商务、科技、应用等笔译职场常见题材的文本间做双语转换,翻译速度能达到每小时280-330个汉字或400-450个英文单词,译文能够忠实原意,语言流畅,准确率达到80%以上。针对向应用型转变、培养应用能力的目标,结合课程定位,明确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要求,该《笔译》课程对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考核、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努力实现课程向应用型转变,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协调发展。

二、面向职业能力进行课程设计

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是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主要特征。因此,应用型课程的课程设计就必须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参照相关从业人员的行业标准,来进行相关教学环节的设计。因此,该课程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首要考虑的是职业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面向职业能力该课程的课程设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职业能力分析→工作过程分析→课程内容确定→学习任务确定→翻译案例确定→教学组织与实施。学习任务和翻译案例的确定要注意任务引领,兴趣提升,能力培养。

三、课程改革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内容优化。面向岗位职业能力,通过广泛的调研与综合分析,本课程紧紧围绕笔译从业人员的典型工作任务来选择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加强课程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围绕实际翻译工作环节展开,构建“翻译服务规范与标准+翻译理论和技巧+‘互联网+’翻译技术学习+职业化案例翻译操练”的应用性课程组合模式,将本课程建设成为集教学体系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效果职业化、融纸质讲义、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翻译案例库、翻译试题库、翻译词汇手册和互联网+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应用性课程。本课程的应用性教学安排是两学期,每学期16周,每周两次课,每次课两小时,共计学时128小时。具体的模块化课程内容安排如下:模块一是对翻译行业服务规范与标准和翻译基础理论的简要介绍,共用学时20小时。这一模块共分成7个任务:任务1是美国翻译行业服务规范与标准(2学时);任务2是欧盟国家翻译行业服务规范与标准(2学时);任务3是我国翻译行业规范与标准(2学时);任务4是翻译的概念、性质和范围(2学时);任务5是翻译的标准和方法(2学时);任务6是翻译的过程和译者应具备的能力(2学时);任务7是英汉语言的十大差异(8学时)。模块二是翻译技巧的练习,共用学时48小时。这一模块共分成11个任务:任务1是翻译中的措辞(6学时);任务2是翻译中的词类转换(4学时);任务3是翻译中的增词(4学时);任务4是翻译中的省词(4学时);任务5是翻译中的结构调整(4学时);任务6是翻译中肯定与否定的转换(4学时);任务7是翻译中主动与被动的转换(4学时);任务8是翻译中名词性从句的处理(4学时);任务9是翻译中定语从句的处理(4学时);任务10是翻译中状语从句的处理(4学时);任务11是翻译中长句的处理(6学时)。模块三是互联网+翻译技术的简要介绍和使用练习,共用学时8小时。这一模块共分成4个任务:任务1是各类电子翻译工具在翻译中的应用(2学时);任务2是网络信息的收集(2学时);任务3是翻译类数据库的应用(2学时);任务4是对比分析机器翻译的优势与局限(2学时)。模块四是职业化案例翻译,共用学时52小时。这一模块共分成6个任务:任务1是文化类翻译(8学时);任务2是旅游类翻译(8学时);任务3是公司简介类翻译(8学时);任务4是商务翻译(10学时);任务5是政治翻译(8学时);任务6是科技翻译(10学时)。在每一个大任务下,又可以分成若干个具体的小任务,每个具体任务都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翻译任务来进行,充分考虑应用性笔译人才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二)教学方法创新。1.案例教学法把翻译案例引入教学中,将翻译案例以文字描述、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进入翻译实操现场,以笔译从业人员的身份分析案例,并能运用已经掌握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对翻译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实际笔译操作能力。[3]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依托任务为载体,通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具体的既定的翻译任务,探索性地自主获取翻译理论知识和技能。按照“引入任务、自主学习;知识准备、小组讨论;任务实施、规范演示;任务检查、教师点评”的过程开展教学,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对分课堂使用对分课堂,即把一半的课堂时间用于教师知识点的讲授,另一半的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每完成一个大的知识点的讲授后,笔者会采用当堂对分的课堂模式,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当堂对分主要以“亮闪帮”的形式在小组内分三个环节进行:亮闪闪:每个组员就该知识点自己最佳的感悟理解进行总结分享。考考你:每个组员就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设计问题考考其它他组员。帮帮我:每个组员提出1-2个自己没能理解掌握的知识点请求小组内成员帮忙解决。这些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以翻译实操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生成为了课堂的“小先生”,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翻转。(三)“互联网+”手段辅助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逐渐兴起,对传统高等教育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4]把“互联网+”的手段引入《笔译》课程教学中,无疑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利用“互联网+”技术,逐渐学着从教师到教学引导师转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笔译》课程教学改革中,就充分利用了蓝墨云班课来进行日常课程的管理,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动态:包括学生出勤情况的统计、学习任务的下放、学习任务的完成与收集、作业分数的统计等;还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在线测试等;还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的头脑风暴、世界咖啡、团队列名等方式组织学生对翻译案例进行分析评价和讨论。(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重视过程性考核,考核指标多样化。(1)加大平时的作业任务量和难度,给学生适当增负,将平时过程性考核的比重至60%,即学生学期的综合成绩由平时过程性考核成绩(60%)和期末卷面成绩(40%)构成。(2)平时过程性考核的指标要多样、全面。由于该课程利用了蓝墨云平台辅助教学,可以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过程监控,因此平时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课堂学习情况、网络学习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等。(3)将学生参与翻译竞赛、考取翻译资格证书和参与翻译创新项目的情况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中,并按一定的折算标准加分,最多可加10分。

四、结束语

该课程的应用性教学改革,通过面向职业能力进行课程设计,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并利用“互联网+”手段辅助教学,优化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方式、改革了考核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课堂的参与度大大提升,主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笔译职业能力。这为今后的工作岗位的实地操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课程的教学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教学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才能给教学增添活力,才能使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多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国平,汪小飞,王瑞乐.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应用性课程改革思路[J].科技世界,2016(19).

[2]陈奇敏.参与和体验:英语专业笔译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广场,2013(9).

[3]项响琴.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应用[J].应用高教探索,2012(8).

[4]刘红梅.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构建与应用[J].江苏高教,2016(4).

作者:李敏 单位:太原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