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管理器十篇

时间:2023-03-24 23:41:33

任务管理器

任务管理器篇1

启动任务管理器多条道

任务栏管理器是Windows自带的一个很方便的系统组件。启动任务管理器的方法不止一种,多知道几种方法更便于在一种方法失效后应急。

1. 按下Ctr+Alt+De组合键调出任务管理器。

2. 按Ctrl+Shift+Esc组合键也能调出任务管理器。

3. 通过“开始运行”输入taskmgr来启动。

4. 用鼠标在任务栏空白处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任务栏管理器”。

5. 如果你觉得这样启动不够个性化,那么就请为C:\Windows\system32\taskmgr.exe建立一个桌面快捷方式,再用鼠标右键单击该快捷方式图标,在“属性”窗口为其指定一个启动热键(如F12)。这样,以后你就可以用自己定义的热键F12来打开任务管理器了。

小提示

当我们使用Windows远程桌面连接或者使用第三方远程控制软件进行远程控制时,要在对方的系统中打开任务管理器,只能用以上3、4条的方法。

当程序或命令不能执行时

有时候遇到桌面程序被锁死、动不了的情况,但这时我们不能关机,还需要处理一些任务,怎么办?

我们可以通过任务管理器来执行一个新的任务。方法是,用上述方法之一启动任务管理器之后,切换到“应用程序”选项卡,然后在窗口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任务”,然后通过创建新任务对话框,通过“浏览”按钮找到自己的程序运行即可。

还有的时候,“开始”菜单中的“运行”命令被屏蔽,不能执行任务,这时我们也可以用任务管理器代替“运行”窗口来执行我们需要执行的程序。试试在任务管理器中选择“文件新建任务(运行)”菜单命令吧,效果和从“开始”中“运行”是一样的。

当正常关机不能执行时

有时,“开始”菜单会由于某种原因而变得无法访问,系统命令“开始关闭计算机”无法选择。这时,我们可以用上面的某种方法打开“任务管理器”窗口,依次单击菜单命令“关机关闭”,即可将系统正在运行的所有程序和服务注销掉,从而实现正常快速地关机。

从系统托盘看CPU占用情况

如果你平时经常关心系统中所有正运行的程序占用CPU资源的情况,可以在任务管理器中选择“选项”菜单,勾选“使用时自动最小化”和“最小化时隐藏”。接下来运行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定位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分支,新建一个名为Taskmanager的REG_SZ值,将其值修改为"c:\windows\system32\cmd.exe" /c "start" /min c:\windows\system32\taskmgr.exe。这样以后开启电脑后,就可以随时将鼠标悬浮在系统托盘区域的一个绿色图标上,稍等片刻,CPU资源情况就会尽收眼底了。

我的任务管理器别随意动

任务管理器篇2

任务1:结束“毒生毒”的进程树

通俗地讲,进程有父子关系,而进程树就像Family Tree一样,是继承与调用的一系列进程。很多病毒经常会创建很多个进程,而这些进程又调用了一系列子进程。在单独结束进程无果的时候,别忘了用用这一招:右键单击结束进程树。

任务2:进程加速计划

当你的机器配置不够高,又急需流畅画面或急速下载的时候,不妨试着强行将播放器或下载器的进程优先级设为高,并关闭其他后台服务进程(比如ctfmon)。一心一意,速度自然来。

任务3:删除病毒文件

杀毒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删除病毒文件,但是有些时候就是有那么狠的病毒,Windows正常状态下删除不了,安全模式也删除不了。这个时候不要就着急地用上DOS,我们还有一招可用―ACD(Alt+Ctrl+Del)调出任务管理器,结束包括explorer.exe在内的所有程序(有些系统内核程序无法结束,不要理会),然后选择菜单栏中“文件新建任务(运行)”在弹出窗口中选择“浏览”,在文件框中找到并删除。

小提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连ACD也停止响应的状态下,“Ctrl+Shift+Esc”往往有更好的效果。大家不妨改用试试。

很多电脑都设置了启动密码,但同时也忽略了给Administrator设管理员密码。在忘记密码的时候,不妨用Administrator账户登录,但它在正常情况下是不显示的。在出现欢迎屏幕时按下ACD组合键,系统就进入了经典的登录界面,此时输入管理员账户密码进入就行了。

不用软件,菜鸟也能截视频画面

余春艳

系统本身的截屏功能有时候真是不够用,要截张电影画面都非常费劲。如果直接截取播放器的画面(包括利用QQ的截屏功能)往往是一片黑(见图1)。要实现视频抓取,你不得不安装一些专业的截屏工具,比如SnagIt等,但它们都是收费的,而且会往系统里装一堆驱动……不要发愁了,如果你肯花一点点时间设置,不用装软件 也能截取视频画面。

方法一:关闭DirectX加速

推荐度:

打开“控制面板”的“显示属性”,在“设置”选项卡中点击“高级”按钮,会弹出显卡属性对话框,在“疑难解答”选项卡中,可以看到“硬件加速”等级调节滑块,一般情况下滑块都是位于最右端,即完全加速等级。将滑块拖动到最左端“禁用加速功能”后(见图2),再打开播放器,用“Print Screen”(全屏)或者“Alt+Print Screen”(当前窗口)就可以获得视频画面了。

小提示:在6个加速等级中,设置为较低的3级都可以完成截屏操作,截屏完成后要记得恢复原来的设置,否则视频播放效果会受影响。

方法二:利用播放软件自身的功能

任务管理器篇3

1.救活“假死”的电脑

电脑出错的问题,常用电脑的人几乎都遇到过。玩游戏或是用某个软件时电脑突然没有了反应,鼠标的指针虽然能够移动,但点击鼠标没有反应,你无法操作电脑了,这种情况称为电脑“假死”。这时按电脑主机上的Reset键重新启动电脑,让电脑放弃现在运行出错的程序重新开始工作,电脑就又“复活”了。这可能是菜鸟最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了,简单、实用、有效。

但这个方法有一些副作用,如可能会在硬盘中形成很多无用的垃圾文件。另外,如果电脑正同时执行多个任务,当一个程序造成电脑“假死”时,按Reset键等于是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任务都抛弃掉重新开始,这有点滥杀无辜的味道了。在没有(或你不会用)任务管理器时,这种“滥杀无辜”是无奈之举,有了任务管理器,就不要滥用Reset键了。

小提示

自学电脑的法宝――Reset键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电脑不是学会的,而是用会的。自学的主要手段不是看书,而是试用和摸索。这个图标有什么用?点击一下试试。那个程序有什么功能?运行一下试试。试用了这个程序后退不出来了怎么办?试乱了电脑找不回桌面了怎么办?没关系,有万能钥匙――Reset键,按下它后,经过电脑的重新启动,熟悉的Windows就又回来了,我们又可以重新开始我们的自学电脑冒险之旅了。机箱上的Reset键是我们学电脑不求人的第一大法宝。

要是连Windows也进不去了怎么办?这时我们要请出自学电脑的第二大法宝――重装系统,这确实需要向高手学习几分钟。掌握这两大法宝,你就可以大胆地进行你的自学电脑冒险之旅,再也不会有一不小心“用坏”电脑而四处求人的后顾之忧了。

2.拷大文件时干别的也不影响速度

现在的U盘越来越大,连8GB的都有了,这无疑给我们转移大文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你也许遇到过往U盘里复制几GB的文件要等几十分钟的事,这时你总不会坐在那里干等吧,我们知道Windows可以同时干多项任务,那么在复制文件的时候玩玩Flash小游戏怎样?可玩游戏会不会使复制文件的速度变慢呢?那可有点得不偿失了。别担心,调出任务管理器,把你认为重要的任务的优先级设为高,不重要的任务的优先级设为低就可以了。

经过如下图这样的设置,你就不用担心玩小游戏会影响复制文件的速度了。你也不用太担心任务管理器的警告,因为只要重启电脑,程序的优先级就又恢复正常了。

3.自己查杀木马 体验当高手的感觉

如果你想体验一下当高手的感觉,就学习一下用任务管理器找出运行程序所在的位置方法吧。首先调出任务管理器,在“进程”选项卡中选中你关心的“进程”(通常它就是一个可执行文件)。

如果你在“进程”选项卡中选中一个“进程”后选“结束进程”,就可以终止这个正在运行的程序。

小提示

学会这些不但有实用价值,还有经济价值呢!现在上网的人都痛恨一个东西――木马,它不但会使你的电脑运行速度变慢,还会窃取你电脑中的秘密,如QQ密码、银行账号和密码等,就算你电脑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信息,也不希望别人窥探你的隐私吧。买杀毒软件不但贵,而且每年还要交年费,简直是个无底洞。免费的杀毒软件经常是能查毒不能杀毒,如果你用免费杀毒软件查到自己的电脑里有木马,选“清除木马”时却告诉你要交费注册才能清除,这时你该怎么办?上面学会的方法就有用了。

任务管理器篇4

CPU占用的问题:

1、处理器空闲时间百分比:是CPU空闲的比例,和CPU占用是相对的。

2、如果有占用CPU高的进程则问题解决,如果任务管理看不到进程,但是CPU仍很高。第一,任务管理器刚刚启动,会有瞬间的CPU高占用率;第二,此时可以试试重启explorer进程,看看有无改善。

(来源:文章屋网 )

任务管理器篇5

协同作战等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武器平台趋于网络化,促使传感器管理架构从台向多平台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传感器获得的信息能共享给所有作战单元,从而更加充分有效的发挥传感器资源作用。文献[15]中提出一种基于多平台的传感器管理系统架构,随着军事装备的研发及作战系统的设计不断朝网络化发展,传感器管理架构也必将趋于网络化。因此对制信息权提出紧迫需求,需解决网络节点激增时的通信负载问题,以确保各类信息能够实时、准确地传输到各作战单元,最大限度的发挥传感器资源的作用2架构设计依据科学合理的传感器管理系统架构,既能增强管理系统性能,如增加资源利用率、提高协同探测能力和增强智能化水平等,又能不过度增加其他系统的负担,如数据融合系统的工作量和通信的负载。因此,传感器管理系统架构设计必须既考虑内部的关键技术,又兼顾与外部系统的关系。

2关键技术

2.1传感器状态监测

传感器状态监测模块可实时监测传感器状态,对各传感器任务完成情况和负载进行评估并预测性能。任务分配与指示交接均需考虑传感器自身实时状态,且任务完成情况可对下一步管理内容做出指导,形成传感器与传感器管理之间的闭环回路,更加迅速有效的调整传感器管理策略。多传感器多任务分配传感器管理的本质是对传感器进行动态选择,即在每个管理周期内,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解决多传感器多任务的分配问题。当用多个传感器完成多个任务时,需要优化基于任务优先级和传感器——目标配对值建立的目标函数,使某一项或几项性能指标达到最优。同时考虑约束条件:传感器自身最大探测能力、目标覆盖率以及传感器状态等。因此,建立约束条件下的目标函数,即多传感器多任务分配模型,是实现传感器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

2.2多传感器协同探测目标指示与交接

为实现异类传感器协同工作,快速获取目标准确信息,确保目标成功交接,必须解决异类传感器对目标的指示交接问题。主要包括无源传感器牵引有源传感器以及雷达传感器牵引敌我识别/二次雷达传感器两类。首先依据协同工作模式数据包确定可能进行目标指示和交接的传感器组/对,然后建立目标指示成功率、目标误交接概率与交/接传感器对目标量测参数、精度之间的关系。由指示传感器向被指示传感器提供目标的充分信息,然后被指示的传感器在指定的范围内搜索指定的目标,并反馈是否成功截获该目标。

2.3协同工作模式预测

协同工作模式预测可以作为管理周期的起始条件,结合获取的战场态势、宏观任务、当前任务完成情况、当前传感器状态,对下一周期内多传感器协同工作模式进行预测。随着战场态势的变化,传感器协同工作模式应当及时作出相应改变,通过合理设置协同工作模式转换的触发条件,可实时自动切换,也可支持人工干预。

2.4传感器系统

预警平台上存在大量异类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探测到的原始目标信息以及其自身的工作状态作为传感器管理系统的输入,经过分析和处理形成管理策略,指导传感器的下一步工作。各类传感器通过搜索和跟踪目标,为管理系统提供输入信息,后者通过分析处理对前者的探测范围和工作模式等下达指令。数据融合系统数据融合是对多源信息进行检测、关联、相关、估计和综合处理,以得到更加精确的状态估计、目标识别以及完整、及时的态势和威胁评估,为传感器管理提供输入。传感器管理子系统作为整个融合系统的反馈环节,与传感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决策支持与态势估计等子系统共同构成了融合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对系统中传感器行为的统一管理调度,实现了融合系统中多种复杂传感器的协同工作,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融合系统的能力。同的传感器组合,并从数据包获取指示交接成功概率。传感器工作模式数据包:存储各个传感器的详细性能信息及其各种工作模式的适用条件、参数配置和能达到的探测指标。进行模式管理及预测时,数据包中存储的适用条件可作为模式转换的触发条件。信息支援多平台全方位部署的侦测设备,通过数据链传递探测信息,可实时获取大量情报。众多侦查方式协同工作,可初步获取战场态势信息、减少侦察盲区、提高情报的可信度。为充分利用其他平台获取的信息,传感器管理系统架构中应设置相应接口。

2.5人工干预

人工操作是传感器管理闭环的必要模块,但操作者不应被低级别的非战术性决策负担分散了完成主要目标的注意力。传感器管理系统适当分担了操作者的负担,完成低级别的非战术性的决策,对高级别的决策给出恰当的建议。对于总体任务指标、战略战术性的决策、突发任务、任务优先级的升降,仍需由操作员完成。当操作员认为传感器管理系统的决策不够合理时,应当有权对其修改。

3建立架构

现有架构多侧重于信息融合和资源分配方面,本文结合预警机执行作战任务的基本过程,充分考虑任务分配、指示交接、模式管理之间关系,并采用宏观/微观管理降低通信负载减少计算量,构建传感器管理将传感器的探测数据和信息支援平台获取的信息,送入数据融合系统进行处理,对战场态势评估并形成目标优先级。人工干预模块读取态势评估结果并对优先级做出相应调整。宏观任务生成模块接收态势评估结果以及操作员的输入,依据期望性能和战术数据需求情况生成宏观任务。结合战术数据需求及数据库中传感器性能特性构成目标-传感器配对函数。宏观任务分配模块根据现有宏观任务、目标优先级、配对函数、数据库信息以及实时监测的传感器信息,确定多传感器多任务的分配结果,并指导指示交接模块确定需要指示哪个传感器继续探测以及如何有效交接目标,指导模式管理模块调整工作模式实现多传感器协同工作。微观指令生成模块将宏观管理具体化,结合各传感器试试运行状态,控制自身参数,形成传感器时间序列。传感器监测模块将传感器状态、负载及任务完成情况反馈回管理系统。

4结束语

任务管理器篇6

关键词:网络安全;Nessus;漏洞扫描;Web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2-21575-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Vulnerability Scanning System Based on Web

YANG Zhong-yi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 Changsha 410205, China)

Abstract: Network Vulnerability Scanner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for security administrators. Based on the current network vulnerability scanning tools inadequate, the paper gives the Web-based network vulnerability scanning system that is more adapt to security administrators.

Key words: Network Security; Nessus; Vulnerability Scan; Web

1 引言

随着互连网的日趋普及,网络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安全正日益成为国内外网络计算机专家们研究的焦点。越来越多的系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漏洞,从而遭到入侵攻击的威胁。但如何使漏洞在被恶意利用之前就被发现?安全扫描技术是一个良好的技术解决方案。

目前,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因特网上备受关注的焦点,安全漏洞的存在是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对待漏洞最可取的方法是尽早发现存在的漏洞并修补它们。安全扫描技术为安全漏洞的发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安全扫描技术的发展,目前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安全扫描器(系统)。所谓安全扫描器,是一种通过收集系统的信息来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脆弱点的程序。基于安全扫描器的整体结构和采用的扫描检测方法的不同,安全扫描器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主机型安全扫描器和网络型安全扫描器。主机型安全扫描器主要是针对操作系统的扫描检测,通常涉及系统的内核、文件的属性、操作系统的补丁等问题,还包括口令解密等;网络型安全扫描器是针对远程网络或者主机的端口、开放的服务以及已知漏洞等。基于网络的安全扫描系统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范围广、与操作系统无关、不占用受保护系统的系统资源等优点,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同网络安全扫描器(系统),比较著名的如:

ISS Internet Scanner[1]作为商业的专用漏洞扫描器,技术特点是功能强大,漏洞检查集完备,图形界面友好,是集扫描、监视、漏洞修复于一体的安全评估软件。但Internet scanner系统升级较慢。

Nessus[2]是法国人Renaud Deiasion编写的。Nessus 是最好的免费网络漏洞扫描器,它可以运行于几乎所有的UNIX平台之上。它免费提供多达11000种插件,且永久升级。它的主要功能是远程或本地(已授权的)安全检查,客户端/服务器架构,GTK(Linux下的一种图形界面)图形界面,内置脚本语言编译器,可以用其编写自定义插件,或用来阅读别人写的插件。Nessus 3已经开发完成,其现阶段仍然免费,除非想获得最新的插件。

尽管出现了不少安全扫描系统,但这些系统的开发人员通常将重点放在这些系统的核心技术上,而忽略了系统操作的灵活性,便利性,使得用户操作、维护、管理这些系统很繁琐,而且系统检测的结果通常也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网络漏洞扫描系统,它能实时或定时地对所管辖的网络进行分段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统一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网络管理员的漏洞检测提供极大的方便。

2 基于Web的网络漏洞扫描系统设计

2.1 体系结构

目前,网络漏洞扫描系统大都采用C/S或B/S的体系结构,这样的系统设计与实现均比较简单,但它的缺点是交互性比较差,扩展性不好,操作管理比较繁琐,系统的升级维护比较复杂。为了设计一个具有灵活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的网络漏洞扫描系统,本系统采用了一种由浏览器端、扫描控制端和扫描服务器端组成的分布式网络漏洞扫描系统体系结构。扫描服务器被部署到网络的各个个逻辑子网中、由扫描控制端进行集中管理,可实现分布式网络漏洞扫描,所有用户操作通过浏览器来完成。整个系统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漏洞扫描系统结构

扫描服务端作为扫描任务的执行者,对目标主机或子网进行安全扫描。扫描控制端是真正的扫描发起者,它虽然没有直接执行扫描任务,但是它负责将每个扫描服务端扫描的内容配置好再传送给扫描服务端进行扫描,然后再接收扫描报告。管理员可通过浏览器端在扫描控制端上管理各分布扫描服务端的任务配置和执行。

该体系结构中每一层均实现一个比较独立的功能,我们可以方便地向每层添加不同的资源来扩充扫描服务端的规模,而不会影响到其它的层面。在这种结构中,我们可将3个层面都部署在一个主机上,也可将每个层面部署在独立的主机上,但是为了保证各层的独立性,提高系统的性能,通常我们将各层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主机上,使得各层不会消耗其它层面的系统资源。同时,这种部署方式,还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系统的权限,增加系统的安全性。

2.2 系统功能设计

(1)浏览器端:系统的所有程序都在服务器端运行,所有的功能都可以通过Web浏览器,在远程进行访问。

(2)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提供远程客户机利用浏览器进行访问,通过浏览器下载HTML页,利用CGI脚本程序完成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如负责授权用户登录,进行数据库管理(制定扫描任务,维护Web用户账户,维护扫描策略,维护扫描目标集,维护扫描服务器集,查询扫描结果等),更新漏洞插件,控制和显示扫描任务的状态等。它主要由用户管理、参数设置模块、任务管理模块、报告管理模块、插件管理模块等部分组成。

①用户管理模块:系统用户管理模块是整个扫描器系统的权限管理内容,它能够对系统的用户进行权限设置(如可用扫描服务器,可扫描地址范围),以达到保护系统的目的,包括系统用户的划分、系统用户的添加和删除、用户的认证工作等。

本系统设置三种类型的用户:“管理员”、“扫描用户”和“普通用户”。不同类型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需要拥有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够登录系统。

②参数设置模块:用户可以设置扫描服务器的参数、选择扫描插件建立起扫描策略,形成扫描参数文件。它是扫描任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向Nessus服务器提交扫描任务时被提交给服务器。

③任务管理模块:扫描任务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扫描任务建立与编辑和扫描任务过程控制。一个扫描任务信息包括扫描参数文件、扫描服务器列表、扫描目标列表、任务调度时间周期和执行时间、任务状态等。它保存在数据库中,方便在用户对其管理。扫描可以实时进行,也可定时进行,扫描过程中,用户可以暂停或终止扫描任务。

④报告管理模块:根据用户的要求,从数据库中导出扫描结果信息,满足用户对扫描结果的查询需要。如果该主机存在漏洞,网络安全管理员则把相应的扫描结果信息通知该主机管理员,以便及时对该机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⑤扫描插件管理模块:管理员通过该功能模块实现扫描服务器从扫描控制台更新漏洞插件脚本。

(3)控制台接口:连接扫描服务端,发送扫描任务文件和扫描任务操作指令,获取服务器扫描任务状态和扫描结果,把任务状态和结果存入数据库。

(4)扫描服务器: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和执行扫描控制台的指令,如接收到扫描请求,就会根据扫描策略调用漏洞扫描插件进行外部扫描和模拟入侵,将扫描结果信息返回给扫描控制台。

(5)数据库:数据库包含如下方面的信息:登录Web的用户账户信息,扫描任务信息,扫描策略信息,扫描目标集信息,扫描服务器集信息,漏洞插件信息,扫描结果信息等。采用数据库可实现对数据多样化的查询和维护。

3 基于web的网络漏洞扫描系统实现

该系统总体上主要由4个核心功能模块构成:扫描服务器、扫描控制台、数据库和Web服务器。对于扫描服务器模块来说,我们可以利用C语言的API函数库(如Libpcap)基于Socket来开发自己的扫描服务器模块,也可以使用现有的开源的扫描系统为核心,本系统采用Linux平台下的Nessus 3作为扫描服务器。扫描控制台模块使用Linux平台下的Nessus字符客户端[3],与扫描服务器Nessus通信。数据库可采用多种关系型数据库,本系统使用了MySQL数据库作为数据库,它也支持远程的连接访问。Web服务器为用户提供一个操作界面,Web服务器工具使用Apache,数据库接口使用Adodb。本系统是基于Nessus系统设计和实现的,故下面将描述Nessus字符客户端的工作原理、数据库模块的实现和Web服务器模块的实现。

3.1 Nessus字符客户端

Nessus字符客户端以命令行的方法直接向Nessus服务器提交指定扫描参数文件、扫描目标、扫描服务器地址、扫描服务器端口、输出格式以及输出文件等等,服务器根据这些参数进行扫描。一个标准的扫描命令格式如下:

#/opt/nessus/bin/nessus -c -T Cq [-pPS]

-c指定扫描参数文件,如不指定则使用系统用户主目录下的“.nessussrc”文件。-T 指定输出格式,可用的格式有“html”、“xml”、“text”、“nsr”等等。Cq指定一个标准的请求列表,列表的格式为:扫描服务器IP地址、扫描服务器端口、nessus用户名、nessus密码、保存扫描目标主机列表的文件、输出文件,各个段之间用空格隔开。

本文利用nessus字符客户端实现与Nessus服务器的交互。

3.2 数据库模块

数据库服务器主要是把用户账户信息、扫描任务文件信息、扫描策略信息、扫描服务器信息、扫描目标地址信息和扫描结果信息等导入到一个关系数据库中,方便系统对这些数据的管理。本系统可支持很多种不同的关系数据库,我们采用的是MySQL数据库。

从MySQL的官方网站上下载MySQL数据库的源文件,然后编译源文件后进行安装,或者我们可以直接下载RPM包文件,直接进行安装。如果需要在主机上操作MySQL数据库,我们还需要安装MySQL的客户端工具。安装完毕后,可启动MySQL服务,进入其命令行状态,创建存放网络漏洞扫描系统信息的数据库,并建立网络漏洞扫描系统所需要的各种数据表,用来存放各类数据信息。从系统的安全性方面考虑,我们需要为安全扫描系统专门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用户,用以连接该数据库,查询、更新系统数据。

3.3 Web服务器模块

Web服务器为用户提供一个操作界面,Web服务器应用程序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参数设置、任务管理、报告管理、插件管理等部分。系统使用php脚本语言,实现Web服务器功能页面,使用perl脚本语言完成Web服务器功能扩展程序,Web服务器工具使用Apache Http Server。下面介绍Web服务器任务扫描的具体实现。

(1)扫描任务流程

一个标准的扫描任务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扫描系统工作流程

(2)扫描参数文件的格式

扫描参数文件是纯文本文件,由一些参数段组成。下面是一个参数段的例子:

begin(SERVER_PREFS)

max_hosts=20

max_checks=4

port_rang=1-1024

end(SERVER_PREFS)

表1列出了几个主要的参数段以及用途。实际上许多参数可以忽略,只需要关心那些最可能改变的内容。例如端口范围、插件列表等等。

表1 扫描参数文件的格式

用户通过Web界面设置扫描参数,形成一个扫描参数文件。一个扫描任务信息包括扫描参数文件、扫描服务器列表、扫描目标列表、任务调度时间周期和执行时间、任务状态等。用户建立扫描任务后,需设置任务执行时间;系统自动把扫描任务信息存入数据库。

(3)任务时间调度周期

任务调度的时间周期有一次、每天、每周、每月等几种类型。任务的调度是通过使用脚本perl编辑Linux系统的crontab,调度Nessus字符客户端扫描命令来实现的。

4 结束语

针对网络管理员操作的需求,本文在网络漏洞扫描工具Nessus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由扫描服务端、扫描控制端和浏览器端组成的分布式网络漏洞扫描系统。该系统具有如下特点:①美观友好、简单易用的全中文化图形界面;②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好;③支持多Nessus服务器分布扫描;④多用户分级管理;⑤可以在指定时间自动完成定时扫描任务或周期扫描任务。

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确实能方便网络管理员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2]/.

任务管理器篇7

关键词:课程开发 工作过程系统化 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

目前,加强课程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进行内涵建设的重要切入点,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进行课程开发与建设,是由职业教育的属性所决定的。

笔者论述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原则,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对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的情况。

一、课程体系结构设计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

通过精心设计的10个项目任务,实现了对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企业从产品开发到大批量生产的完整“工作过程”的模拟,涵盖了职业实践活动中的主要工作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和技能以10个工作项目任务为纲,构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从而构成本课程的体系结构(见图1)。

图 课程体系结构图

精心设计的10个项目任务,将实际工作任务与学习项目联系起来,学习内容是职业实践中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答案的工作任务,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了学习。而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综合运用,其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表1)。

表1 项目任务表

序号 项目名称及内容 对应的工作过程

项目一 创建新公司,建立管理结构,制定管理规章制度 创建新公司

项目二 制定检验文件(来料检验、产品最终检验) 产品检验

项目三 调查行业工程背景问题,形成调查报告 工程背景知识的获取

项目四 新产品研制,制定设计文件 新产品研制-技术管理

项目五 新产品生产准备:制定工艺文件 新产品试生产-工艺管理

项目六 新产品生产准备:设置质量控制点,制定质量管理制度 新产品试生产-质量管理

项目七 新产品生产准备:建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新产品试生产-质量管理

项目八 新产品生产准备:在设立的质量控制点,建立控制图 新产品研制-质量管理

项目九 工作现场管理,施行5S等现场管理制度 生产管理-现场管理

项目十 综合项目数控步进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综合项目

2.实际工作任务与课程学习项目的对接

工作过程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对应本课程的学习项目,提取职业能力要求,对应到教学内容中。因此,教学内容极具针对性与适用性。以项目二为例(其他项目可详见各项目文件中的知识点大纲),表2中第一列是项目二中要求完成的学习任务,其与实际工作任务高度一致,第二列是完成相应任务对应的职业技能及能力要求,第三列是对应的知识点内容(除部分是本门课程的知识点内容外,还整合应用了前续课程的知识点)。

项目二 制定检验文件(来料检验、产品最终检验)

表2 项目内容、职业技能与教学内容对应表

项目任务 职业能力或技能 教学内容(知识点内容)

1.使用Protel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与PBC板布线图,给出原料清单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

电子电路识图、选用 功率放大电路(前续课程)

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前续课程)Protel DXP软件的使用

2.制定电阻器的来料检验文件,并实施检验方案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质量管理实务 常用电子元器件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抽样检验(前续课程)

3.制定电容器的来料检验文件,并实施检验方案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质量管理实务 常用电子元器件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抽样检验(前续课程)

4.制定二极管的来料检验文件,并实施检验方案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质量管理实务 常用电子元器件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抽样检验(前续课程)

5.制定三极管的来料检验文件,并实施检验方案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质量管理实务 常用电子元器件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抽样检验(前续课程)

6.制定继电器的来料检验文件,并实施检验方案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质量管理实务 常用电子元器件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抽样检验(前续课程)

7.现场答辩 计算机应用能力 PPT的制作(前续课程)

二、学习情景设计的原则

应用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技术,按照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企业从产品开发到大批量生产的完整工作过程开发课程,同时与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鉴定规范进行对接。

1.课程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培养为目标

本课程通过设置的各项目任务,对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进行综合培养。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学生5~6人组成一个小组,模拟小型公司完成项目任务。模拟公司团队通过分工合作、团队协作,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探究和完成项目任务。

模拟公司法是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以职业情景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景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计划、独立实施与自我评估的自我调节的行为方法,以师生及生生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实施对学习者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的综合培养。

2.课程内容的序化基于真实的工作过程

项目任务表(表1)是课程内容的概括,项目任务的展开顺序对应于实际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的展开顺序。课程内容项目载体的选取,来源于真实的工作过程。

3.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集成

在本课程的设计中,将国家职业技术资格质量工程师(助理)及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Protel平台)绘图员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等职业规范进行了无缝集成。

三、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

1.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的开展综合采用了行动导向的模拟公司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及分组讨论法。在完成相应的创新项目的过程中,各模拟公司小组内学生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分工合作、讨论、角色扮演,以及老师适时的启发、提示和引导,教、学、做一体化,使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实现四个一体化

实现了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工作与学习一体化以及教、学、做一体化。通过在校内具有教学功能的真实职场环境的实训基地完成上述工作项目,实现了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及教、学、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张鹤萍,徐国庆.工作知识:职业教育课程的“新鲜血液”[J].职教通讯,2010(3).

[2]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任务管理器篇8

关键词:计算网格资源管理资源分配作业资源调度GlobusToolkit

计算网格是近年兴起的一种重要的并行分布式计算技术,其关键技术之一是对网格中的资源进行管理。网格中的资源具有广域分布、异构和动态的特性,使得网格资源管理变得很复杂。当前还没有一种模型能够处理所有的网格应用需求。目前,网格资源管理模型主要分为分层模型、抽象所有者模型和经济/市场模型三类。Globus项目组在网格协议制定上有重要发言权,包括IBM、Microsoft、Sun、Compaq、SGI、NEC在内的众多重要公司都宣布支持GlobusToolkit。因此Globus所采用的分层模型代表了网格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本文在Globus分层模型设计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的网格资源管理模型HRMM(HierarchicalResourceManagementModel),并给出了相应的资源管理算法。为了提高效率,在HRMM的主要模块中运用了GlobusToolkit2.4提供的数据结构和接口。

1HRMM的总体结构

HRMM的设计思想是:动态接收来自用户的作业请求,并为该作业分配符合条件的计算资源,同时提供整个计算过程中有关资源信息的在线反馈,接受用户的在线控制。HRMM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将计算网格的资源管理任务分为四个层次:作业并行分析、全局资源分配、局部资源分配和本地资源管理。

由图1可见,用户经过GUI(图形用户界面)向HRMM提交作业请求,作业并行分析器接收用户的作业请求,再按最大并行度将作业中的任务划分为若干任务组,提交给全局资源分配器。对多任务组中的每个任务,全局资源分配器在静态资源库中一次搜索多个满足该需求的集群,组成候选集群组提交给局部资源分配器。局部资源分配器在动态资源库中读取候选集群组中每个集群的有关信息,并将相应任务分配给最符合条件的集群。然后,该集群应用本地资源管理器执行任务。在整体上,本地资源管理器每隔一定时间向静态资源库发送静态资源更新信息。另外,局部资源分配器读取动态资源库前,动态资源库会从本地资源管理器读取更新信息。

在这个分层模型中,一方面,用户提交的作业能够以最大的并行度执行,从而高效体现了并行计算的思想;另一方面,选多个集群组成候选集群组,再确定其中某一分配资源的方案,由于综合考虑了任务的静态需求和动态需求,避免重复的查询操作,从而提高了资源分配的效率。

2作业并行分析器

如图1所示,用户经过GUI向作业并行分析器提交作业请求。这个请求包括该作业中所含的多个任务的相关信息、任务间的依赖关系及每个任务的计算资源需求。作业并行分析器分析该作业中的任务及相互关系,根据各任务的依赖关系将作业中的任务划分为不同的任务组,并对每个任务组进行适当描述后提交给全局资源分配器。

2.1作业的拓扑表示

一个作业由一个或多个任务组成。作业的拓扑定义为一个满足如下条件的有向无环图:该图的节点与作业中的任务一一对应;若任务B直接依赖于任务A,则存在一条由节点A到节点B的有向边,称A为B的直接前驱,B为A的直接后继;如果存在一条从A到B的由多条有向边组成的有向通路,则称A为B的前驱,B为A的后继。

图2表示一个作业的拓扑结构。设该作业由标记为A~G的7个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组成。如图2所示,任务D需要在任务A和B完成后才能开始,而任务G必须在任务正和F完成后才能开始。

为了提高作业的并行执行效率,需要关注任务在拓扑定义中的深度。记任务T的直接前驱集合为Pd(T),则其深度d(T)为:

若Pd(T)=φ,则d(T)=1;

若Pd(T)≠φ,则d(T)=max{d(R)}+1.

R∈Pd(T)

2.2作业的最大并行度划分

作业的并行划分是指:一个作业拆分后形成的一系列对应每个任务、前后有序且相互独立的任务组。一个作业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并行划分方案,形成该作业对应的并行划分集,记作,I()为中的任务组数。称为作业的最大并行度划分,如果:E∈,且ξ∈。I()≤I(ξ)将作业中的多个任务按照相应的深度进行划分,形成一个最大并行度划分。如图2中的作业,其最大并行度划分为:={(A,B),(C,D,E),F,G}。

3全局资源分配器

全局资源分配器接收到以RSL描述的任务组后,立刻进行分析和解释,获得每个任务的静态资源需求。系统根据每个任务的资源需求在静态资源库中搜索满足条件的多个集群,并将结果提交给局部资源分配器。

3.1静态资源库

系统中的静态资源库采用基于轻量目录访问协议LDAP结构。在HRMM模型中,网格系统的所有静态资源都在LDAP服务器的DIT(目录信息树)中建立了相应的目录项,并用<属性,值>的组合描述各种资源属性。静态资源库选择LDAP可以在性能上带来以下优点:

(1)LDAP专门对读操作进行了优化,在读操作频繁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读取效率。

(2)LDAP是跨平台协议,可在任何计算机上使用。从而增加系统对异构网格环境的适应性。

(3)LDAP服务器支持分布式的结构,静态资源库可访问本地或全局的LDAP服务器,并能很方便地实现同步,即增强资源管理的分布性。

3.2全局资源分配算法

根据任务组中每个任务的静态需求,全局资源分配器在静态资源库中搜索满足需求的集群。在搜索时首先随机选择搜索的起始位置,然后为每个任务分别返回最先发现的N个满足该任务需求的集群,形成候选集群组,并以ClusterList数据结构描述后提交给局部资源分配器;其中ClusterList是用来描述候选集群组的广义表结构,如图3所示。对于任何一个任务,如果只找到K(<N)个符合条件的集群,则只由这K个组成候选集群组;如果任何一个集群都不满足任务的静态需求,则向局部资源分配器提交空值,同时向作业并行分析器发送反馈信息,取消任务。设LDAP服务器所记录的集群数量为M,则全局资源分配的计算复杂度为O(MN)。

4局部资源分配器

局部资源分配器在动态资源库中搜索候选集群组的动态信息,将这些动态信息和从全局资源分配器获得的静态信息相组合并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将任务组中的每个任务分配给最适合的集群。

4.1动态资源库

动态资源库中的数据以XML描述,带来如下优点:

(1)XML针对更新操作进行了优化。因此,对于需要不断更新的动态资源库,可有效提高效率。

(2)XML和LDAP在存储结构上都是树状结构,可以很方便地相互转化。用XML描述数据,可使动态资源库和基于LDAP的静态资源库具有更好的耦合性。

(3)XML与平台无关,以XML表示的数据可很方便地被其他程序使用。

4.2局部资源分配策略

局部资源分配器得到候选集群组ClusterList后,从动态资源库获取每个候选集群的动态信息,并将这些动态信息添加到相应集群的静态信息之后,然后将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信息相组合,形成集群综合资源信息。设一个集群的动态资源信息为h=[h1,…,hm]T,静态资源信息为t=[t1,…,td]T,其中m和d分别为动态和静态资源描述的字段数,则集群综合信息为υ=[tThT]T=[υ1,…,υp]T,其中P=m+d。如图3所示,集群2,2的综合信息表示为υ2.2。类似地,将任务静态资源需求和动态资源组合,设一个任务的动态资源需求为g=[g1,…,gm]T,静态资源需求为s=[s1,…,sd)T,则综合资源需求为r=[sTgT]T=[r1,…,rp]T。任务i的综合资源需求表示为ri。在确定分配策略时,将只考虑任务的综合资源需求和集群的综合资源信息。

首先,为了任务能够顺利完成,最终被选择的集群必须同时满足任务的静态资源需求和动态资源需求,即满足任务的综合资源需求:

∨i∈[1,n],∨j∈[1,p],Vi,f(i)[j]≥ri[j]

其中,n为任务组中的任务数量,p为向量u/和r的维数,f(i)为任务i的候选集群(即ClusterList中Taski对应的集群链表)中最终被选择集群的序号。因此,首先在ClusterList中删除所有不满足上述条件的集群,并记第i个任务还剩余Ki个符合综合资源需求的候选集群,其中1≤i≤n,1≤Ki≤N。最后,局部资源分配器要为每个任务Taski从Ki个候选集群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综合考虑计算网格的整体资源分配效率,在具体选择集群时采用如下决策机制:

(1)获选集群的综合资源信息应尽量接近相应任务的综合资源需求,避免资源的浪费,即:

(2)获选集群和任务提交节点间的总网络延迟应尽量小,即:

其中tj为全局标识为j的集群的延迟;

(3)HRMM为每个用户规定了计算资源占用量的上限,即:

其中W为该用户对计算资源占用量的上限,且W>0。

综合考虑上述三方面,局部资源分配可以描述为如下二次规划问题:

其中C是可以改变的加权系数,且C>0。由于f(i)为离散值且取值范围有限,因此提出以下优化方法,通过较少的计算来搜索近似的最优解。记候选集群组为ClusterList,则算法表示如下:

STEP1.对每个任务和候选集群,将静态和动态资源信息组合为综合资源信息;

STEP2.删除ClusterList中不满足总和资源需求的集群;

STEP3.,计算每个集群i,j的局部损失Cost[i,j]:=vi,j-ri+C·tij;

STEP4.并行地对Cost的每一列排序,并按从小到大的次序重排ClusterList中的集群链表;

STEP5.如果,则报告不存在满足条件的解,算法结束;

STEP6.∨i∈[1,n],并行计算Cost*[i]:=vi,k-ri+C·ti,k,其中k=aramin(vi,j<vi,1);

STEP7.∨i∈[1,n],并行计算d(i]:=

STEP8.置b:=argmin(d[j]),并删除ClusterList中任务b的集群链表中前k-1个集群节点;

STEP9.如果满足则转STEPl0,否则转STEP6;

STEP10.∨i∈[1,n],将第i个任务分配给ClusterList中相应任务集群链表中的第一个集群,算法结束。

该算法为资源分配查找到了近似的最优解,并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了资源管理站点所在集群的计算资源,将大部分计算并行化。设资源管理站点所在集群的节点数为户,则该算法在每个节点上的计算复杂度为O(n2n/P)<O(N3);如果在全局资源分配器中设置N≈P户,则计算复杂度为O(n2)。

任务管理器篇9

关键词:大型科学仪器;面向服务的架构;Web服务;XML

一、引言

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是目前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搭建共享平台是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现有的仪器资源共享都是基于静态的配置建立起来的,缺乏灵活性;仪器共享局限在某一机构或者单位之内,不能跨越不同的地理位置的限制。国内兴起的仪器共享与协作网只是一个仪器信息资源的共享,而非对仪器实物资源的共享。

本文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的大型科学仪器虚拟化远程共享方法,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架构,主要包括共享平台服务器、大型科学仪器虚拟仪器服务器、服务注册中心三部分。

二、面向服务的架构

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简称 SOA)涉及三种角色(服务提供者、服务请求者、服务注册中心)之间的交互。主要操作包括、查找和绑定:服务提供者定义服务的服务描述并把它到服务注册中心;服务请求者使用查找操作从服务注册中心检索服务描述,然后使用服务描述与服务提供者进行绑定并调用服务。

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需要实现基于异构平台、基于不同技术构建、地理位置分布的科学仪器的资源共享;同时共享平台必须具有可扩展性,即共享平台能够灵活的实现科学仪器的动态添加与删除并且不影响用户的使用。SOA为构建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提供了一个从“服务”视角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用服务作为构建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的基石,是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的一个重要概念:大型科学仪器所有单位通过基于标准的服务接口构建相应的科学仪器服务,并在大型科学仪器服务注册中心进行注册,便可将大型科学仪器并入共享平台,供用户远程调用。共享平台通过服务注册中心实现对科学仪器的管理。

三、大型科学仪器远程共享关键技术

(一)Web服务技术

Web 服务是一种构建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简称SOA)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在本质上,Web 服务是一种自描述的、模块化的、由URI 标识的应用程序,它采用基于XML 和Internet 的开放标准,支持基于XML 的接口定义、和发现。

基于Web服务的虚拟化技术,在现有虚拟仪器提供的功能的基础上构建服务,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Web服务描述语言)可以描述使用不同语言实现、部署在任何平台上的Web服务,消除虚拟仪器软件实现技术、虚拟仪器系统所在平台的差异。

(二)构建大型科学仪器服务

大型科学仪器提供的功能各异,在大型科学仪器提供的功能的基础上构建服务,需要进行服务建模。根据IBM提供的服务建模方法SOMA(Service Oriented Modeling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模型架构),经过服务发现(Service Identification)、服务规约(Service Specification)后,确定了大型科学仪器服务包括任务管理、用户管理。

(三)通信标准

对大型科学仪器服务调用,需要制定调用过程中信息的通信标准。XML可实现平台无关的信息通信,我们指定了基于XML的信息通信标准。

任务管理数据通信标准指定了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包括:任务标识(id)、调用服务的用户(username)、任务状态(status)、任务结果文件名(resultFilename)、任务开始时间(beginTime)、任务结束时间(endTime)。

(四)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系统实现

1 共享平台系统结构

参考面向服务的架构,本文提出了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系统结构,虚线框内的部分是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的核心,包括共享平台服务器、大型科学仪器虚拟服务器、大型科学仪器服务注册中心。各部分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1)共享平台服务器,接受用户的服务访问请求,在服务注册中心查找相关服务;获取服务信息后,与大型科学仪器虚拟服务器建立连接,绑定并调用服务;服务调用过程中提供用户与大型科学仪器服务之间的交互界面。

(2)大型科学仪器服务注册中心,对大型科学仪器进行管理,通过大型科学仪器服务的注册、服务信息更新来实现仪器服务的添加与删除;接受服务查询请求,对功能相同的服务进行选择、排序,提供服务质量最高的大型科学仪器服务。

(3)虚拟仪器服务器:基于Web服务的虚拟化技术,根据具体的大型科学仪器提供的不同功能构建服务;作为外部用户访问大型科学仪器的桥梁,通过WSDL描述服务的网络地址、服务提供的操作、调用服务的细节。在大型科学仪器服务注册中心注册服务信息,接受用户远程调用服务请求;将用户请求转化成仪器内部的操作,服务调用结束后返回服务调用结果。

2 高性能计算虚拟服务开发

本文利用高性能并行机搭建Gaussian软件的运行环境:在Linux下采用OpenPBS进行任务调度,利用Linda作为并行编程环境,编写并行执行脚本,进行化学分子式运算。

根据平台对于大型科学仪器服务的参考标准,基于J2EE平台和Apache Axis2 1.3实现了相应的服务接口,开发了高性能计算环境下计算化学分子式的用户管理服务、任务管理服务。根据化学分子式运算的特点,增加了虚拟演示化学分子式的服务。并在服务注册中心对服务进行了注册。用户可以通过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远程使用服务。

3 远程访问高性能计算服务说明

用户访问共享平台网站,通过共享平台服务注册中心获取高性能计算环境的网络访问地址后,与高性能计算环境服务进行绑定。在获取服务访问授权后,可以创建新任务、查询任务执行状态、下载任务结果文件、查看虚拟演示。

结束与展望

本文提出了基于Web服务的大型科学仪器的虚拟化技术,根据共享平台应具有的特征,设计了面向服务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架构。根据用户访问大型科学仪器的流程,制定了大型科学仪器提供的具体服务及其标准的服务接口。最后以构建高性能计算环境的服务供用户远程访问为例,证明了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系统架构的可行性。在进一步的工作中将完善共享平台的服务注册中心的设计,对大型科学仪器进行更加完善的管理;进一步加强系统与用户的交互性,扩展对大型科学仪器之间协作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F. Curbera, M. Duftler, R. Khalaf et al. Unraveling the Web Services Web An Introduction to SOAP, WSDL, and UDDI [J].IEEE Internet Computing, 2002, 6 (2):86-93.

任务管理器篇10

[中图分类号]R92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c)-129-01

近年来,精密分析仪器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用药安全的不断重视,各级药检机构都相继购置了一些设备,来检验药品。而传统药检设备的管理模式已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趋势,落后的管理制约了技术、设备性能的发挥。

1 传统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局限性

传统仪器设备管理局限于库房式的内部管理,由仪器设备的管理部门把已采购的仪器设备运抵单位并放置在某处,再对该仪器设备建立基本档案。这种库房式管理是一种静态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管理部门要依赖于使用部门。其次,传统仪器设备管理局限于信息的简单查询、统计、汇总。这种事后管理模式不能或不能很好地反映事物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是粗放式管理。在当今处于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下,不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示。

2 几种新型的管理模式

2.1 建立“任务的全过程管理”模型

什么是任务的全过程管理呢?举个我所采购仪器设备的例子,某科室申请购置仪器设备,首先填写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单,应填写购置的用途、理由及原有数量、技术参数,贵重仪器设备应附可行性分析报告,避免设备闲置而造成国有资产浪费。而后召开设备采购论证小组会议讨论。根据质量价格比最优化的原则(有关人员、专家进行效益分析、产品质量分析、性价比分析、生产厂家及供应商评比等)做出结论。如果购置,则由实验设备科报招标采购管理中心进行招标,到货及安装验收,购买任务结束。任务实施后的全过程进行资料归档。如果不买,资料也要归档。以上流程均可实现电子化、网络化。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它涉及的有关人员为:提出任务的科室、科室负责人、设备科负责人、采购人员、有关专家、供应商、档案保管员等。从中看出,我们把原来仅属于仪器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拓宽到与之相关的所有部门,它的好处是任务的各个环节公开、透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制度上的欠缺。

2.2 建立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跟踪模型

通过对仪器设备使用过程的全面信息跟踪,就能把对仪器设备的静态管理转化为动态管理。从中可以了解很多过去无法了解的情况。如对维修记录进行跟踪,可以了解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情况,通过对报修人员的报修次数分析,可以了解工作人员的使用技术水平,此外还可了解厂家的售后服务情况、维修与购买之间的性价比等等,使单位除了掌握仪器设备本身的情况外,还能掌握与仪器设备有关的其他有用信息,使领导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制定今后的发展战略。

2.3 把对仪器设备的管理转化为对人的管理

在传统仪器设备管理中,管理的对象是物,其建立的基本信息都是对物的具体描述,不涉及到人。而我们把仪器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物,即设备,称之为管理。另一部分是对人,称之为服务。仪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是服务者,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是被服务者。引入这个方法,可以促进服务人员的良性竞争意识和技术水平,改进服务态度,有利于仪器管理部门的自身发展。另外,仪器管理部门对单位内部是服务部门,对外又是厂家、供应商的服务对象,所以仪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对厂家和供应商的服务进行评判,因而也督促仪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和厂家、供应商接触中要认真负责、严把质量关,最终使单位从中获得收益。

3 实施新型管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任务的全过程流通要合理,由于任务的细化,势必增加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所以工作流程的设计要合理,把增加的工作量平均分配到每个环节、每个工作人员身上,而不是分解到某一个环节或工作人员身上,加重他们的负担。

新的管理思想要求公平、公正,技术的设计体现着管理者的管理思想,特别是对具有创新思维的管理思想,首先要求公平、公正,大家一视同仁。并且要取得单位主要领导的共识和带头执行。任务的全过程流程,仪器设备的使用追踪,服务的评判好比一个食物链,一环扣一环,哪一环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整个链的断链现象,出现数据失真。

要有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观念。如果我们把单位看作为一个系统的话,其系统的整体表现在:系统的功能不等于子系统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往往要大于各个子系统功能的总和,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大多数情况下,组织的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是一致的。对局部有利的事,对整体也是有利的,对整体有利的对局部也是有利的。但有时局部认为有利的,从整体看并不是有利的,甚至是有害的。有时对局部的利益越大,对整体的弊端也越大。因此,当局部和整体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这是组织整体性的要求。从这个层面上说,新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要求单位的每个成员都认真对待,严格执行工作程序,该系统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迁.论药检精密仪器的使用与管理[J].中国药事,2006,20(1):35.

[2]孙惠萍.药品检验设备档案管理模式的探讨[Z].2004企业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