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优化策略

时间:2022-07-30 03:57:11

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优化策略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物质生产车间,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是人民物质生活材料的基本来源,因而农业经济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基础的农业经济也面临着改革所带来的挑战。为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业经济的生产模式,使农村经济以高效率稳健地向前发展。但由于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较为滞后,管理体系十分薄弱,因此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收到了制约。本文将阐述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弊端以及如何进行改善优化,让农业经济能够平稳快速地发展起来。

1相关理论概述

1.1新农村建设。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发展不均衡使得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滞后,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为了使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加快我国现代化的步伐,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保持国民经济向前稳健发展,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扶持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保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拓宽农村建设融资渠道,改善农业经济的生产关系提高生产效率,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从而达到逐渐缩短我国城乡差距的目标,使国民经济以良好的态势向前发展。1.2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研究农业中协调生产关系和组织生产力的规律性,按照市场规律有效地管理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和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合理规划,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有效地管理生产人员,并适当采取激励措施,使得整个农业生产过程高效、快速、平稳地进行。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

2.1向现代化管理迈进。为了大力提升经济发展,我国正在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而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已不再适应当前环境下的农业经济发展,因此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设当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之下,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将会更加符合经济市场的变动规律,做到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经济生产资料,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以遵循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顺应时代的变革。2.2向信息化管理迈进。这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信息科技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成为当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的农业经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广泛但却分散的,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地获取信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生产效率,使得农业生产过程充分利用当前拥有的资源,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固的保障,完成农业生产要素传化成生产成果的整个过程。总而言之,农业经济管理迈向信息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2.3向产业化管理迈进。为了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在此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也逐渐转向产业化。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基地正在逐渐扩张,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数量也在逐渐攀升。不断推进农业经济产业化建设,促使农业经济更具标准化,也让我国农业市场更为合理地发展。产业化的推广使得农业经济较为集中地发展,联合大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与此同时产业化的农业经济管理也变得尤为重要。

3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进行大规模变革。在这种新常态下,农村经济体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农业经营也不再是单一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农村经济机构的多元化、复杂化。我国固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是针对小农经济,这与现阶段结构多元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相符,造成农业经济管理效率低下。除此之外,许多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长期远离社会中心,经济理念无法跟上现代经济建设的步伐,许多经济活动无法有效地展开,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趋势,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冲击。3.2缺乏高质量的专业管理人员。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为了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我国工业迅猛发展。相对于滞后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地位不断提升,对农业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发展势头强劲的工业经济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员,农业市场则面临着专业管理人才大量流失。我国目前的农业管理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知识,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无法面对市场变化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不能有恰当的定位。无效的管理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农业经济混乱,出现经济失衡的状态。3.3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存在相对不平衡的因素,农业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无法给农业经济良好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是主要以运用传统农耕设施为主,先进科技的普及力度不够,再加上大多农村人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缺乏高质量的技术人员,现代化科技设施难以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低效率的生产水平使得农业产值不能得到有效地提升,农民经济收入增长幅度不高,我国制定的一系列支农政策无法取得满意的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态势。3.4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较大的贷款差,许多机构只吸收存款而不发放贷款,导致资金外流问题愈加严重。即便我国加大农业经济建设的投资力度,也很难消除此类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此外,关于农业综合服务的信贷体系尚未健全,而现代农产品市场正朝着多元化、结构化的方向发展,因而多方位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保障。

4优化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方针

4.1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乃是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针。作为农业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解读政策的根本指向,牢牢把握政策的核心理念,将政策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由于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大不相同,因此管理制度不能够千篇一律,要做到与当地发展进程相融合,制定一套适合基本现状的管理策略,达到“因地制宜”的效果。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管理时,要遵循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经济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准确地分配生产资料,创立先进的管理制度体系。4.2加大培养专业管理人员的力度。新农村建设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除了要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还应当需要一流的专业管理人员,二者兼备才能够发挥出更好地水平。因此加强建设优秀的专业管理人员组织是成功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应当重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为该专业的建设提供资金帮助,提升专业人才水平。此外还应当推行吸引专业创新人才回乡帮扶计划让更多的优质人才投入到农业经济建设中去。此外,还应当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对农业经济管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能够有效地将出台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逐步提升管理水平,养成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帮助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4.3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始终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的一大问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是加快经济建设的必要举措。我国政府应当结合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组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提高财政预算,合理有效地分配资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完善的农村电网,开展水利工程项目,规划整修农村道路等,以便于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在生产过程中还应当引入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比如将互联网+与农村经济建设联系起来,使得某一地区的农村经济网络化系统化地运作起来,这样可以促进农业市场协调有序地向前发展。4.4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政府应当支持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出台规范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政策,并监督其有效落实。培养专业的农村金融服务人员也是完善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由此才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让农村经济以良好的态势发展起来。除此以外,政府应当为中小企业甚至是外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使其与农村经济合作,为农业市场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之下,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使国民经济有更大地提升,我国应当重视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建设优质的管理团队,提高农村生产效率,这样才能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市场经济体制,让我国经济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杨慧.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8,(2):128-129.

[2]吕强.浅析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8):222.

[3]董桂芝.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36):354.

[4]刘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8,(15):226.

[5]李贵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对策探讨[J].中国市场,2018,(13):70-71.

作者:叶嘉钰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