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分析

时间:2022-06-28 04:01:05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分析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之一。但由于受到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在教学定位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足。文章从工程教育认证视角分析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问题,并结合地方高校的相关实践提出了建设性改进意见。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工程教育认证;地方高校

重视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而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自2002年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被确定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到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逐步深入和完善以及国家对此领域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高校作为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体,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任,在高校系统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对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以及履行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教育认证视角下当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教育以来,教育部等相关部委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了多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文件,而各高校也纷纷结合自身特色设置了各种创新创业课程,并从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多种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2],但同时也暴露出种种不足。除了硬件缺乏、师资力量不足等常规性问题之外[3],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受到现有教育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的束缚,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尚未真正融入学校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也没有形成融综合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这使目前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是用来衡量所培养的毕业生是否达到该专业所制订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一种合格性评价体系[4]。自从我国启动针对工科专业的工程认证之后,工程认证的三大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正逐步被应用于各高校的工科教育中。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评估模式,工程教育认证提出了新的教育思路和视角,对我国工科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规范和示范效应,而这些教学理念同样可以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中,并给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一定的启示。从工程教育认证的视角来看,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具体问题。(一)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正确认识教育的核心与内涵,是建立完善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本身仍然处于“创业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还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混淆了“教育”和“活动”这两个行为。创新创业教育是指面向全体学生,既强调对学生的基本素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对其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5]。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每个学生都去创业,而是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素质教育,其核心内涵应该是构建培养拔尖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现代高等教育模式[6]。但在现阶段,由于对教育内涵理解得不彻底,很多高校简单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大学生创业活动,或者简单地将学生参加了多少项创新创业活动、获取了多少创业资金、开设了多少公司等硬性指标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参照系,从而混淆了“教育”与“活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行为[7],进而造成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的偏离。其次是人为割裂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联系。很多教学管理部门简单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大学生课内外活动的拓展,并没有将其上升为“教育”的高度,因而在管理制度和方式上出现了偏差。一方面,很多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归属于学生工作,与专业教育分属不同的领导机构,在教学上缺乏统一的管理;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独立于现行专业教育体系,主要在课外或者以竞赛等形式进行,或者是简单地设置一门相关课程进行理论讲解,但没有真正融入课内专业教育培养体系当中,从而造成其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二)教育活动的中心依然是教师。教育活动包含“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中每个方面又包含“教(学)什么”、“怎么教(学)”和“教(学)得怎么样”等核心问题。以工程教育认证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核心理念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在设计教育内容时主要考虑学生需要学什么,在过程中强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进行教育评价时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8]。近年来,虽然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举措,但从其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来看,由于受到传统习惯的影响,这些研究和实践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模式,教育行为大都依然强调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中心地位,且其研究大都偏重输出过程的优化和改进。即便是采用了例如“翻转课堂”等新的教育方式,其整体依然是由教师来主导整个教育活动,教育设计、教育评价等环节的中心依然是任课教师,学生只是被动地配合了教师的“改革”[9]。在这种理念下,教育活动的多样性等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对于学生来说,是否能够从这些改革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同时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进而达到素质提高的目的,却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因此,目前该领域的大部分改革,只能算是教学手段的创新,而非教育模式的改革与优化。(三)缺乏成果导向与持续改进意识。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实现教学范式由“内容为本”向“学生为本”的根本转变[10],它是工程教育认证视角下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11-12]。相对于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主”“以知识体系为导向”的正向教学模式,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目标明确地聚焦于学生最有意义的学习结果上,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维教学目标,突出能力本位教育[13],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成果导向教育的核心在于对成果的合理评价。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解读,目前所开展的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虽然都提到经过教学改革或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针对这种结果的评价标准并不规范,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考核标准缺少规范化,考核结果与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终导致考核结果未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14]。很多相关研究单纯地把课程分数的提高作为教学的成果,或者把考研率、就业率等通用指标也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或改革的成果,这样的教学理念就偏离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方向。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缺乏对教学成果的规范化评价,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性改进就无法进行。所谓持续性改进,即建立“评价—反馈—改进—评价”循环往复的教学机制,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良好运行及其质量的不断提高,这也是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理念之一[15]。由于缺乏合理的成果评价模式,因此大部分高校或个人所进行的教学改革都是基于一些通用型假设,因此也造成了研究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雷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持续改进。

二、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视角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思路

工程认证教育为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质量文化,并将给教育模式带来全新的改变。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不仅适用于工程教育领域,同时对其他学科的课程建设提供了另一种改进模式。结合地方院校在师资、硬件等领域的特点,以此视角反思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本研究得到如下启示。(一)深入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深入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全面推进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全面发展,更新教育观念、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及教学方法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将人才培养、探究科学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以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基于上述观念,教育管理部门要深刻认识到“活动”与“教育”这两个概念之间的明显差别,深刻反思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克服简单地将“开展活动”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或成果的弊端,围绕具体的培养目标开展课程教学,从整体高度规划和设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二)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中突出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这一角度来说,在教育的过程中,虽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但教学过程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了达到这一终极目标,就有必要调整相应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保障条件等因素,实现从知识灌输到能力提升的超越。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来说,应该从重视学生学过什么转为重视学生能够做什么,由重视条件和过程转为重视结果输出。在做课程设计时,要认真梳理学生的毕业要求,具体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以促进毕业要求相关指标点的达成[16]。从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角度来说,应该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其融入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三)规范创新创业教学成果评价规范创新创业教学成果评价,做好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当前的教学评价更多的是一种课程评价,即以授课过程各环节的质量作为评价的基本要素,辅以少量的客观指标比如及格率等。这种评价方式依然是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心,而缺乏对教学对象培养质量的评估。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在课程评价方面更是没有形成规范化体系,很多时候甚至主要依赖教师的主观评价,这与现代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目前,对于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尚无统一的方式,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两类,如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法、评分表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学生访谈法、标准化测验等等[17]。因此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应该借鉴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由单纯强调课程评价转为强调质量的持续改进机制,形成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反馈等多维毕业能力达成度评价,同时建立常规教学监控和定期成果评价的校内循环机制,以及包含毕业生评价和企业评价的校外循环评价机制。

三、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虽然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此类教育与传统的教育体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充分的完善。工程教育认证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其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三大核心理念,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借鉴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反思和完善是必要的。

作者:程新 李昆太 黄林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