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建设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4:59:54

科学建设论文

科学建设论文范文篇1

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群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数十个省级重点学科;有3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6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一些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或正在全国产生重要的学术影响力。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哲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宗教学、民族学、教育学原理等多个学科已建成为特色学科。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在人才队伍方面,学校已经拥有一支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学缘关系好、创新能力强、学术视野开阔、事业心特别强的文科教师队伍。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拥有3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位“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古典文学家霍松林教授、民族学家周伟洲教授当选为陕西省首届社科名家,历史学家赵世超教授现任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尤西林、郝文武等教授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00多人在全国性或陕西省各类学术组织中担任理事以上学术职务,其中担任会长、副会长或秘书长20余人。一大批“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等中青年教师已在学术界脱颖而出。

三、学术影响进一步提升,在科研项目、经费、成果等方面获得长足进步。

近年来,我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年均30余项,2014年又有新的进步,全年获得42项国家社科基金(不含单列学科),居全国第12位次。同时,承担国家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在增强。2010以来,我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8项。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影响,获得同行认同,相继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二、三等奖多项;获得陕西省人文社科奖第一、二等奖占陕西省的1/3;一些服务社会的成果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有些成果直接被吸收进入政策层面。

四、科研基地与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目前,我校已建成多层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作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发挥着积极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宗教研究中心”、“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等4个中心已建成为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已成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旅游研究院西部旅游发展研究基地”成为西部旅游发展研究的高起点、高水准平台。我校与陕西省文物局等部门共建的“国际长安学研究院”为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对推进中华文化传承和区域文化建设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五、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学术期刊建设成绩喜人。

科学建设论文范文篇2

大力发展人文社科阶段。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迎来了大发展。人文社科也在中医药院校转型中的特殊地位不断凸显出来。实现中医药院校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发展,人文社科必须有现对独立的学术和学科地位,有自主发展的学术规模、空间,并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地位。各校开办了卫生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英语、日语等本科专业以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医伦理学、中医保健体育等研究生学科专业。这些非医学科专业的学生数占到各学校学生总数的2-3成以上。

二、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分析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以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为基础,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研究解决医学引发的重大现实问题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医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与社会价值层面引发一系列争论,而这些超越技术本身的问题要通过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给出合理判断。对于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医而言,需要用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多种方式对中医进行解读,让公众了解中医知识,相信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理念。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具有良好的基础。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资源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阵营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新时期勇担责任和使命,取得长足进步。中医药院校基本形成了全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社科学科体系。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发展受到关注。在国家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也受到了关注。教育部主导成立了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会,定期举办全国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

三、中医药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任务和思路

《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规定:“独立的中医学院校或在综合性大学以及医科大学中设置的中医学院(系),必须得到学校人文、社会学科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应该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对中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努力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任务可以定位为三个层面,并逐步向最好层面努力:一是在最低层面上,使人文社科不拖和少拖学校发展布局和发展速度的后腿;二是在居中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达到与学校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水平;三是在较高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能够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作出更多贡献。在学科布局上,要通过建立人文社科来扩大学科覆盖面,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加快从单科性向多科性的转变和提升。在学科水平上,人文社科应有与学校其他学科相当的学术水准,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和发展空间,使人文社科的地位由辅助性向基础性转变,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文品位。在社会地位和影响上,提升中医药院校在高教领域的地位和发言权,争取在人文社科主流学术圈中的话语权。在学术功能上,人文社科教师要走出单纯讲授公共课的区域,开展专业性的学术研究,争取在国内外所在学科中的学术地位。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思路是入主流、倡交叉、创特色。“入主流”就是要把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专业的人文社科来加以建设,以达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定水平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够参与主流对话,参与学科中重大问题的研讨。“倡交叉”就是这些学科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中去,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之间寻求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达到良性的互动和互渗,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内生性学科,成为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创特色”就是要走特色之路,“特色”可以在与医学的交叉中产生,也可以在对某些新的研究领域或者分支学科开发中产生。

四、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态势

科学建设论文范文篇3

1)缺乏权威的统一的应急协调指挥机制:①快速反应能力不足。现阶段虽已经有了较健全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但发生事故后的程序常是自下而上逐级汇报、自上而下逐级下达,各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影响了救援的及时性。②应急救援力量的指挥和协调基本局限于各自领域,条块分割,没有完全建立相互协调与统一指挥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当发生重特大事故,发生涉及多种灾害或跨行业、跨地区的重特大事故时,仅靠某一部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会显不足或有限;临时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往往存在职责不明、机制不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难于协同作战,不利发挥整体救援能力。

2)救援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低:①缺乏区域性的、针对不同事故特点的“部级”的专业化队伍。特别是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大多依托企业,在救援队伍建设上标准低,装备配置千篇一律、集中度差、先进性不够,造成相应救援措施不能及时到位,人力投入多而效果差。②专业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文化程度偏低(整个救援领域一般为高中、初中文化程度,大学生都很少,更不用说研究生、博士生),救援人员理论知识水平不高、知识储备不足、救援专业知识面不广;造成许多具体救援工作仅靠经验,而理论性指导不够。③救援理论研究滞后。在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研究事故防范的多、研究事故救援理论的少,造成事故抢救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对发生事故后的发展规律难以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从而影响决策、延误时间导致事故扩大[2]。

3)公众救护意识淡薄,救援知识匮乏:①表现在事故现场人员救援知识缺乏。很多事故一开始只是一般性的小事故,由于现场人员救援知识太少、意识淡薄,缺乏自救、互救的常识,使小事故演变成大事故。②表现在事故救援的决策者救援知识储备不足。以简单的行政命令代替专家决策,以盲目的人力投入代替技术装备的作用,造成救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发生次生事故,造成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4)救援装备水平较差:①对救援装备的投入不够。很多单位和领导认为,救援装备长期不用、属于闲置浪费,本单位和本区域不会发生重特大事故;因此救援装备投入不足,装备配置不足或性能不能满足要求。②救援装备配置存在成套性差、针对性差、质量低的现象。近几年,救援工作受到重视,政府和企业投入的救援装备力度加大;但在实际操作中针对本区域事故特点的高、精、尖救援产品较少;甚至一些部门单纯为节约资金,购买一些低劣产品,浪费大量资金;装备不能实现系列化和系统性配置,难在救援中充分发挥作用。③救援装备的研发滞后。由于救援装备特别是一些特殊的救援设备需求量小、经济效益低,救援装备生产部门和研究部门,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研发,造成救援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落后。

5)科学救援的决策体系不完善:①应急救援预案的针对性不强,动态管理不够。目前各类应急预案内容千篇一律,普遍性强、针对性差,缺乏针对本地区本行业事故特点的措施,可操作性差。而且预案一旦编制完成,不进行动态管理,不能根据新的危险源及时补充完善,对事故救援的指导性差。②常见的救援行动往往以行政命令代替专家决策,很难形成现场救援专家决策支撑体系。③救援指挥与现场实施脱节,特别是一些复杂、危险的事故,决策人员往往不能深入到事故第一线,凭听汇报和主观想象去决策。救援队伍往往不能参与到救援决策中,只能盲目被动服从,难以达到预期的救援目的[3]。

6)保障科学救援的政策措施不完善:①救援指挥协调的保障措施不够。例如在救援中打破行业地区界限,实现救援资源共享的政策措施;较少中间环节,简化程序的政策措施等还不够完善,在个别事故救援中存在造成推诿等待、扯皮等现象。②科学救援的激励措施不完善。例如企业或个人参与救援的补偿机制、救援中牺牲人员的抚恤制度、救援中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快速救援的制度等有待进一步完善。

2实现科学救援的意见建议

1)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普及救援知识:①要通过宣传教育对公众普及应急知识,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掌握基本的应急、自救、互救知识,提高事故现场人员在第一时间的处置作用,实现事故的初期有效控制。②对于安全生产的高危险行业(如矿山,危化等),要将自救、互救、事故应急处置知识的掌握作为从业的基本条件。特别是企业的第一责任人,要将应急知识的掌握和各类应急资源的熟悉了解作为其任职的基本条件,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通过严格考核。这样就可避免事故现场领导“拍脑子”作决策的错误行为,理性地科学指挥救援工作。

2)加快建立区域性的部级应急救援队伍:依托现有应急救援队伍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区域事故灾害特点,建立行业性的或综合性的部级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依托单位共同投资,配备先进的“高、精、尖”装备,培养专业化的救援队伍,确保复杂事故救援能够快速到位,有效处置和完成突发事故的救援任务[4]。

3)加强应急救援的理论研究和装备研发:鼓励救援体系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及前沿技术研究,高等院校要成立专门的学科,对事故救援的理论、技术进行研究。大力培养高素质救援人才,推进现代化救援力量建设。由国家投资或出台鼓励政策,对特殊的某些救援设备进行研发,逐步改善装备技术手段。必要时,可从国际市场引进某些装备支持救援队伍。

4)建立整体协调、快速反应机制:要突出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权威性。要建立一个能够组织、协调、调动各方资源的机制,一旦发生事故,有效资源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被调用的资源单位都要无条件服从和听从安排,尽可能减少申请、报告、请示、协调的时间拖延。还要建立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救援的激励机制,完善应急投入补偿机制,提高救援的保障能力。

科学建设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利益有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而经济利益是最主要、最基础的利益。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经济利益关系交织,所有制结构、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利益关系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打破传统分配模式的格局,构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论文关键词:利益关系利益协调机制和谐社会

所谓“利益协调机制”,是指在社会系统变化中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组织、制度和发挥其功能的作用方式。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妥善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所谓利益.就是人们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的好处。它有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而经济利益是最主要、最基础的利益。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利益尤其是切身的物质利益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发展状态。而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则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和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经济利益关系交织,所有制结构、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利益关系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1.群体利益日益彰显。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旧的利益格局,使不同群体的人们利益需求得以充分表达,并在利益调整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由于不同利益群体的出现,带来了人们利益需求的多样化。如工人的利益需求主要表现在提高工资、增加收入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上:机关干部的利益需求除保证有稳定的收入等物质利益外,还需要职务的升迁和政治上的成就等等;而农民的利益需求则更多地表现在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切实增加实际收人,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这种利益多样化的需求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供给能力有限的条件下。供求矛盾日渐突出,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利益差异。

2.利益观念日渐增强。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同利益群体不可避免地从各自特殊的立场出发,衡量和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评判改革的得失成败往往同群体或个人的利益相联系.且更多地趋向于考虑群体利益。这是因为共同的职业分工、劳动方式和分配方式联结起来的利益群体.必然产生共同的利益感受和要求,甚至共同的荣辱观和共同的社会地位,这种共性使利益群体的成员既受这种意识的支配。又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维护群体利益的倾向。群体意识和利益观念的强化.也有可能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几率增加。引起的原因大多是物质经济利益问题。如部分职工失业下岗,生活无着落,处于贫困状态:一些企业的职工工资和医疗费被拖欠,劳保制度和劳动合同不落实:养老保险不正常交纳,职工权益受到损害;企业改制改组兼并破产造成职工待遇下降:农村征地拆迁导致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了“种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等等。面对日益明朗化的利益冲突和利益矛盾,势必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3.利益冲突错综复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和多样化的分配体制,因职业分工、能力、机会等因素的差别所带来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脑体差别、行业差别等社会差别都在继续拉大。利益矛盾也逐渐由小变大,日益激化。如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最先从改革中得到较大实惠,部分农民率先富裕起来,但与其他利益群体相比,农民的总体收人水平仍然偏低。例如,近几年我国尽管农民收人增幅开始回升。但收人增加额和实际增长速度仍低于城镇居民。城乡差距扩大趋势并没有扭转工人这一群体.随着企业改革一系列措施出台.有的职工货币收益减少,有的职工下岗或半下岗,竞争加剧,工人与企业家和私营企业主等群体相比.收人差距悬殊,引发不同阶层社会心理上的对立情绪。普通民众对改革中“先富起来”的特殊受益阶层往往持不认同感。人们对分配不公、不正当收入造成的差距,对违法、贪污、犯罪致富现象,心理不平衡。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由此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治安状况恶化、经济犯罪呈上升趋势、社会价值观念倾斜等等。

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利益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全体成员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全局性问题。利益问题无处不在、人人关心,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人们在追求各自的利益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和利益矛盾。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而利益差别则是社会矛盾产生的前提基础。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社会现阶段人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1.利益主体多元化。所谓利益主体多元化,是指个人利益独立化和多种利益群体并存格局的形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旧的利益群体产生了分化,新的利益主体应运而生。传统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利益格局正在形成。但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利益主体相对单一,追求自身利益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个利益主体的自主权和利益上的独立性大大增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按劳、按资、按技术等多种分配方式都发挥作用,这种变化在充分激发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各方面利益都得到积极扩展的同时,也使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差距拉大,矛盾增多。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既保护人们追求利益的积极性.又有效整合各种社会关系,促进各种社会力量良性互动。

2.利益关系不协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方面相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起了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从而使新时期利益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方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自身利益的更进一步地追求;另一方面也使得协调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增大,出现了各种利益冲突。利益关系不协调,主要表现在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差距过分悬殊。改革开放以来,利益格局的分化调整,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各阶层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人们的收人差距迅速拉大,从而使社会上出现了两个收入群体:一个是高收人群体,另一个是低收人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贫富分化趋势扩大的情况下。低收入的群体与高收入的群体会在各个方面出现了分歧,同时也会使社会主体出现不满。利益关系不协调,贫富差距拉大,已经在由工人、农民等劳动者组成的社会主体中间引起不满。

3.非理性致富手段盛行。非理性手段,是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之外的一切致富手段。当前,有相当数量的“大款”,不是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的,而是靠贪污受贿、贪赃枉法、偷漏税、假冒拐骗、钻政策法律的空子、利用关系网等不合理也不合法的非理性手段成为暴发户的。确实,在一些地方.劳动群众用辛勤汗水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被少数人通过各种非法手段或途径攫人私囊,窃为己有。这种非理性致富手段的盛行,使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这个内含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致富理念受到嘲弄。面对无德无能的人变成腰缠万贯的大款老板,过着花天酒地和不劳而获的生活.劳动群众的情绪很难平静。特别是对财富分配中通过各种不法手段巧取豪夺者们,劳动群众的意见则更大。这些将导致底层工农群体与从本阶级分化出去的有产、有权、有钱、有势群体的矛盾加深,劳资关系紧张。底层工农群体难于把握自己的命运.对当前形势和未来生活看法悲观,与富有者的矛盾愈演愈烈,以极端手法对付雇主、富有者的事件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安定。

4.法纪秩序遭到破坏。法纪是维护道德的最后防线。法纪秩序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纪如果遭到破坏,社会就会陷于无政府状态,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如何营造一个规范健康的社会信用体系,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信用方面还存在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经济领域的偷税抗税、非法出售增值税发票、假冒商标、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走私贩私、坑蒙诈骗等违法和经济犯罪行为。又如社会生活中,盗窃抢劫、制黄贩毒、、杀人越货等刑事犯罪活动,这就助长了社会上的无责任化倾向和信任危机。在导致组织纪律松驰和社会秩序混乱的同时,还使人们的道德面貌发生了令人忧虑的变化,最突出的是社会明显变得淡漠,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益,不管身边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听之任之。究其原因,一个根本问题是社会信用缺失,失信者得不到严惩,风险成本很小而获利巨大;守信者得不到鼓励,依法经营反而无利可图。这些势必造成违规者多而法不责众,更使人们对无信获利行为趋之若鹜,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现象愈演愈烈。因此,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真正形成全社会的奖优惩劣机制,有效维护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已成为当务之急。

利益冲突是人类社会一切冲突的最终根源,利益调节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就是在利益冲突的不断调节中发展和进步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从追求社会公平的社会制度与政策方面来讲.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种有效调节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恒常机制,并创造出使这种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制度保障。因此,我们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逐步建立和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1.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社会群体利益表达和矛盾协调机制。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始终追求的两大目标。公平与效率既存在着统一性,又存在着矛盾性.既是价值取向的问题,也是政策选择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效率与公平是协调、统一的。效率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首先,效率决定公平的发生。从人类历史上看,只有当效率提高到剩余物品产生之后,社会才会出现公平问题。其次,只有高效率.才能实现高水平的社会公平。在一个效率低下、物质匮乏的社会中,社会公平充其量不过是低水平的平均分配而已.这是一种原始的消极的低水平的社会公平。同时公平制约着效率。低效不是由于公平造成的,恰恰相反,是由于不公平造成的。一个不公平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低效的社会。效率问题的关键是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释放.而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发。在各种社会运作机制中,物质利益具有最巨大、最持久、最稳定的优势。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而且物质利益原则直接与公平原则相联系。即如何获取物质利益和分配物质利益,本身就是社会公平问题。因此,我国的分配原则由原来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现在的“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初次分配应该讲究效率优先,二次分配需要更加注重公平。当前要着重解决差别问题、就业问题、贫困问题、“三农”问题,以及公民权利、司法公正等突出的社会问题,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逐步加重公平的份量,建立有效适度地调节收入差距的再分配制度和政策体系。

2.有效打破传统分配模式的格局,构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新机制。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指以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贡献作为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由生产方式的性质所决定。由生产方式性质决定的社会生产条件组合方式决定了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方式。生产的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作用以至效用的发挥对分配发生重要的影响。实施这一新型分配方式,是对传统分配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①收入分配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收入分配的状况不仅影响生产的效率.而且影响人们的切身利益,从而影响社会的协调与稳定。所以,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人们通常把收入分配关系分为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以及个人之间的收人分配关系两个方面。不过,一般来说,人们在谈到收入分配问题时,主要是指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人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科学建设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科学发展观创新

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人的认识过程始于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产生一种新的理论,这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新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性认识,这种正确的理论一旦被实践主体所掌握,并付诸实践,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便产生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实践不断发展,理论也不断发展与完善。

二、理论创新的检验标准

1.实践中遇到重大问题需要解决。理论创新不是凭空杜撰,异想天开,更不是闭门造车,脱离实践。人类社会的无限性决定人们实践的无限性,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人们最初是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这种认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当这种认识与实践一致时,人们就能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有目的的实践,否则便是自由的、盲目的实践。这说明,理论是来自实践的,而实践是第一性的,但如果这种实践没有一种正确理论的指导,人们自由的、盲目的实践必然导致人类社会的元序甚至灾难。所以,当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重大挫折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迫切需要一种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以保证这种实践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否则所谓的理论就是元病呻吟,就是空洞的理论,实践也就成了盲目的实践。

2.提出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理论体系。实践中遇到了问题就必须想办法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系列理论,这里我们强调的是“理论体系”,不能是一两句话或者某一方面的简单理论。因为它要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重大挫折等重大问题,否则就把理论庸俗化或者简单化了。

3.这种理论体系与实践相结合便立竿见影、产生强大的力量。理论是用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这种理论的正确与否,是不是真理,是不是和实践相一致,必须在实践中检验。这种理论如果与实践相结合便立竿见影、产生强大的力量,能解决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则说明是正确的理论,是具有生命力的理论。

4.这种理论应该代表人类先进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任何一种理论的创新,是不是科学的,从根本上讲必须和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属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这也可以说是最终的检验标准。公务员之家:

科学建设论文范文篇6

1、辅助教育,促进管理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档案反映了已完成的教育活动的成果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的成果进行完整的显现河视为学生在学校进行受教育活动的凭证以及参照意义同时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观念、思路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理念的提升,以及学校教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教师能够利用档案的记录情况对学生有一个具体详细的了解,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差别化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肩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2、全面展示,因材施教

学生的档案对于学生的各个方面有了一个完整的展示功能,将学生的历史信息完成的呈现。广义上来说,学生的档案展示了学的知识能力、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是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展现。从深层面来讲学生档案将学生的学习的能力、接受和消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进行一个完整的展现。从长远的眼光来说,学生的档案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经历各个阶段进行了良好的展示通过了解、分析池能够看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学生档案也为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评估进行了一个良好的尺度把握工具肩助于学生的自我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自主的找到衡量自身综合能力的基准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整体的能力提升。

3、引导调控,承前启后

有了学生档案才能够进行顺利的升学。高中生进入到考入的大学的时候要提供高中生阶段的档案才能够进入到大学这样有助于大学教师对于学生的中学阶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使得大学阶段对于两个阶段有一个好的接收工作,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来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方案。

二、中学生档案的建设路径分析

中学生的档案管理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的个人档案的管理厂个是学生整体档案的管理。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

1、提高意识,专业负责

学校是一个大的工作单位启一般分为行政管理、教师管理、学生、校园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管理等几个方面。其中各个方面的管理都非常重要都是校园顺利运行工作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相对来说对于档案的管理工作在一些学校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其重视程度还不够。单单仅靠那些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还不能够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首先,一定要取得领导们的高度重视另外崖校的班主任人员以及各个相关管理人员的认识也一定要到位对其重视程度也要有相应的提升只有全方位的人员对此有一个高度的重视程度才能够提升管理的希望。领导、各级班主任都能够集体重视起来,制定相应的政策,班主任的督促教导管理档案管理的工作便能够做好。有些学校对于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都是靠着一名代课老师来进行监管档案工作。对档案管理应当重视起来必要时要聘请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2、严格制度,周密计划

要做好一项工作厂定要有硬性的指标制度。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的政策制度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来进行控制。在发建档资料时保证每个班主任都有一份在收材料时进行严格的把关,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管理不符合要求的一定要返工整理。对教师的不正规的档案操作方式,进行及时的纠正与制度的学习监督体制提高教师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熟练程度。对于档案中的评语等书写方式进行规范的学习。有计划的进行档案的管理工作。每一学年的前一个月是新生的建档的准备期,学生应当填写学籍表格在每个学期的前两个星期把需要填写的档案材料交给每个班主任那里班主任进行填写之后教导学校的教导处;第二学期时,是毕业学生的档案装装订时期各个班级交上档案等待审核。

3、科学编号,规范归档方法

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的繁杂很容易造成档案的管理混乱。因此应对档案进行科学的号码的编排,以利于档案的管理。可以利用学生的学号为依据来进行号码的编排,同时将学生的名字、号码、档案进行电脑的输入,能够直接找到对于姓名找到相应的档案。

三、结束语

科学建设论文范文篇7

摘要:当前国内学术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阵营日趋式微,亦有许多学者质疑马克思主义是否是一门真正的政治学科。因此,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的解读并定位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定位、马克思主义的建构和马克思主义的善待四个方面进行严谨的论证后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政治学而且还是一门政治科学。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现正指导并将长期指导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政治学当前国内学术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阵营日趋式微,亦有许多学者质疑马克思主义是否是一门真正的政治学科,更遑论政治科学了。据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一项对政治学科教材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在所调查的93种政治学科教材中,只有5部教材的书名直接以马克思主义相关命题命名(其中国内著作4部,外国译著1部)。而笔者在苏州大学图书馆查阅的189种有关政治学科教材中此类教材更少,只有蓝英著的《社会主义政治学说史》和王沪宁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政治的逻辑》两部。窥一而知万,上述统计数据充分显示出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视程度日益降低,也表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政治学的地位正日益受到以西方实证主义研究为代表的政治学流派的严重挑战。因此,在当今社会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的解读并定位,是非常有必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系统的思想观点学说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其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1]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马克思主义一直被各国无产阶级阶级确定为指导思想并指导着各国无产阶级阶级革命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处的社会背景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应有地位的争论较为激烈。如何正确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对于清除各种错误观点,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从思维的向度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座富矿,如何对其进行解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方法按照不同的思维向度划分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种解读是马克思主义全能论。此种观点断章取义照搬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某种观点,机械地应用于社会主义实践,其收效甚微,同时产生负面效应,反而让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如“中国”时期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就是该种论点的典型代表。第二种解读是马克思主义无用论。此种观点近年来甚嚣尘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时展的需要,应坚决予以摒弃而代之于西方实证主义政治学,此乃典型的西化学者的观点,其实质是要全面抛弃马克思主义,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八九反革命暴乱”就是这种观点的极端外在表现。第三种解读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论。[2]此种观点将马克思主义融入整个政治学领域内加以宏观地考察,体现了一种科学的观点。这种解读将马克思主义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政治学原著表达的相关政治思想,观点和学说。限于实际的运用和人们认识的局限因素,后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著作断章取义,并未真正融汇贯通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政治学思想,此乃历史的时代的和人的认识局限性造成的。因此,有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并未真正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二是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或身后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后人对马克思恩格斯观点的理解和放大,积极向社会扩展,推广应用,主要表现为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铁托主义、金日成主义、卡斯特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在各自的国家成为官方的指导思想,发挥着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溢出,是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发展。我们应承认,有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更真正贴近马恩的实际思想解读马克思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棵大树,扎根于西方的土地,其枝叶已发展出欧洲的范围。第三种划分的科学性在于较为客观具体,有的放矢而又不失之于空泛。同时又承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中所作的贡献,做到中西兼顾,全面考量,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准确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定位。二、从科学的高度出发定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究竟应该如何定位,我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比较论证得出。在论证马克思主义是否是政治科学之前,我们应先界定政治学和政治科学的定义。一般意义上而言,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的科学。在当代政治学科的研究中,对政治学的定义主要有如下观点,即国家政治学,道德政治学,法律政治学,管理政治学,分配政治学,政策政治学,权力政治学等七种。此种划分由于观察角度不一样,其研究的侧重点亦不同,缺乏对政治学从宏观上的整体把握。笔者认为,德国政治学者列奥·斯特劳斯对政治学的分类或许更为恰当,也代表了当前西方政治学界对政治学科分类的主流划分走向。他按照政治学家从事政治学研究的方法即是运用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判断的标准将政治学划分为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3]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原本都指政治学,是一回事。随着哲学与科学的分野,便有非科学的政治哲学和非哲学的政治科学之分,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坚持事实与价值相分离,主张社会科学必须将自己的研究范围严格限于事实领域,应用经验或自然科学的方法,以从中求的确定无疑的规律,从而否定了以前政治学界以价值判断区分政治学与非政治学的方法。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成为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因此,在西方政治科学日益成为政治学研究主流的情况下,将其作为判断某种思想是不是科学,应该是不失之为公正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主要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无产阶级的解放指明了摆脱精神奴役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了科学依据。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终结,给无产阶级指明改变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具体条件和途径的一般规律。它首先是一种涉及到国家理论和社会改造的政治学说,其学说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让无产阶级获得整个世界”。这种国家主张和社会理想的主题应归属于政治哲学之类。[5]马克思主义在立足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价值判断的前提下,在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分析中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统计工具等实证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从历史,经济,阶级等方面进行严密论证,从中高度抽象地概括出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必然规律。[6]这种将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融为一体的研究方法,符合西方实证科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定义,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形成了科学的政治学理论体系。

三、从内容的角度出发建构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目前学术界对其理论体系划分大致有两种。第一种观点是传统的划分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划分。另一种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顺序来划分。第一种观点即按传统划分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7]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第二种观点即按时展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分为马克思主义特殊和马克思主义一般。[8]按照列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一般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或称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民族国家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有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特殊即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被他们的拥护者所坚持并发展的思想理论,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和非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两部分,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各民族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实现各自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一般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特殊;马克思主义各民族国家简单相加之总和可能大于或小于马克思主义一般。小于的情形是指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各取所需,并不能真正充分挖掘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全部资源。大于情形是指各国在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上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使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充满生机和活力。其原著包括:第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政治学原著;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或身后的继承者的著作,主要包括列宁、斯大林、、邓小平、和等人的有关政治学著作;第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及其有关著作。该流派代表人物主要以西方非官方机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为主,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二种划分的最终结果导致将马克思主义划分为“官方马克思主义”和“学界马克思主义”两种,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领域,表明马克思主义正摆脱“御用主义”镣铐的桎梏,恢复其自身的社会科学性,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既然马克思主义是政治科学,那么,在当前实际工作中,我们对其应采用什么样的态度呢?四、从创新的态度出发善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着的理论体系,其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源自生生不息的社会实践。[9]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将进一步丰富,它的一些结论也会过时,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10]笔者认为,无论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现实如何变化,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时都应从创新的高度出发看待马克思主义。1.应当系统地善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行动理论,是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11]马克思主义充分地吸取了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和一些基本理论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我们既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去孤立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格格不入;也不能形而上学地去解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个别结论,实用主义地用经典作家的个别观点去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其他观点。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肯定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的政治公理,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人类社会除了阶级斗争之外也存在着其他的政治公理,不能把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成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背离。2.应当历史地善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的产物,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决不能用今天的现实去裁剪当时的理论,否则就会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误解。例如,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出发,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私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采取鼓励措施,对合法的资本收益采取保护政策。对此,我们既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倡导私有制、市场经济和资本收益,就断定我们的改革措施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反过来去挖空心思地论证,马克思当年的理论中就包含着对私有制、市场经济和按资分配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来反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3.应当开放地善待马克思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理论或实践,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开放的视野考察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从理论上说是发现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从实践上说是为了解放全人类。[12]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研究,同样也必须具有放眼世界的眼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主要体现在其对人类社会普遍发展规律的解释能力上,而不是对某个国家的特殊发展规律的解释。相应地,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放到世界范围内的人类实践中,不仅要用某个国家的具体实践,而且要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发展现实来检验其理论的正确性。用开放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另一层意思是,应当兼收并蓄,充分借鉴和善于吸取世界各国对马克思主义的优秀研究成果,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有大量的专家学者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应当批判地借鉴和吸取其合理的成分。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门政治学而且还是一门政治科学。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实践,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科学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原理,我们应结合新的实际,通过理论创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避开理论盲目争论的误区,还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科学的本来面目,集中精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编译局.政治学简明词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乔耀章.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纵横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3][美]列奥·斯特劳斯.政治哲学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4]刘惠恕.中国政治哲学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6]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7]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原著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王沪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政治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0]俞可平.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11]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孙关宏、胡雨春.政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科学建设论文范文篇8

基于生态理念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农村建设的规划中能否体现以人为本、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生态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和成败。科学的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本身就是效率和生产力,是统筹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前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只有科学确立生态新农村建设的近景和远景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目标和具体标准,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确保生态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循序持续地向前推进。因此,探索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是一项战略性研究课题。

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重要政策和工作之一,但是主要工作的重点以及各种媒体、杂志的宣传基本上是集中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如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等)和村庄的环境整治、建筑风格上,治标不治本。“加快新农村建设,千万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成‘新农居’新农村在好也是农村,绝不是城市,不能只靠扒了旧房盖新房实现新农村”。

2生态建设与建设新农村关系

近年来农民人均收入的连年增长,掩盖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农村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反差显而易见,农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非常强烈。“年年建新房,就是不见新农村”这是几年来农民最大的抱怨,由于过去注重于城市化,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多数村庄垃圾乱倒,污水乱排。许多农村普遍存在“垃圾处理靠洪水,污水处理靠蒸发”的现象。所以,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处置系统,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目前一项迫切的任务。

2005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包括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既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针对具体的考核标准,开展“四化、四改、双清、双治”活动,既四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活动,四改(改坟、改厕、改圈、改路);双清(清理溪流垃圾,清理路道垃圾);双治(治理黄、赌、毒,治理歪风邪气)。村庄基本做到无物品乱堆,无露天粪坑,无乱张贴,房前屋后无暴露垃圾,场地平整,社会风气良好,家畜家禽圈养,庭院栽树植绿,绿化养护,创建文明的、优美的生存空间,形成人人讲卫生、讲文明、讲环境的社会氛围。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又要注重于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整治,改变农村环境面貌,也使农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质量。通过村民守则公约,创建农村生态示范户,宣传生态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提升农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呈现一片新农村景象。通过三年来生态示范村镇建设的实践,我们认为村镇生态建设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切入点。

3生态建设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广袤的乡村,是亿万农民的家园,直至今天,仍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同城市相比,广大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环境基础设施极不完善。要建设新农村,各地千差万别,从那里入手,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然而生态建设,从这几年创建的实践来看,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对于大多数乡镇都是迫切需要的。不管生态示范村镇创建,或者是百村整治示范工程。在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上,是一致的,是异曲同工的。都以创建活动载体——农村清洁大行动开始,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一般说,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那对于有条件的人口密度大,居住集中村是可行的,但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村,只能因地制宜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打“生态牌”。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的过程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脚踏实地,走有特色创建之路。因村制宜营造良好的生态和区域特色生活居住环境。

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中,单单靠上级政府资金。很难有足够创建资金。只有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以主人公精神,自力更生、积极引导富裕了农民参与,多方筹措资金。

新农村建设,需要管理民主,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也需要管理民主,只要民主管理到位了,才能有序、整体推进和谐乡村的建设进程中的各项工作,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让民间组织、资金有效地参与生态示范村建设、让农村先富起来经济能人发挥出更大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并分享生活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生态村镇建设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警示和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了解环保、认识生态、参与生态建设。

4江西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目前江西没有做规划的村庄占到总调查数的72%,即使做了规划的村庄,也是不完全符合《村庄规划标准》,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有些是平房,有些是楼房,有些是普通砖瓦房,有些是砖混结构房,参差不齐。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整个村庄卫生较差,秩序较乱,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村庄建设过程中通常没有涉及到村民安全的项目,如饮用水源的选址和保护、消防设施的安排、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畜分离等。

在对某个设区市的调查中发现,那里的市领导和建设规划部门极为重视村庄建设,已对部分村进行了规划。但是,规划者们一是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点的特殊性,在这些规划中遗漏了关键的安全项目,没有考虑建设中心村,为其他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各类条件;二是测量底图也十分粗糙,以致不可能考虑污水对水井的影响;三是多数规划通过改变那里的地形地貌,耗费大量土建工程来建设城市型社区,以致基本上丧失掉了那里的地方风格。即使这样,许多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仍然不完善,如下水设施、消防设施等等,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建设生态新农村所必须的。

5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的必要性

5.1生态理念的内涵

生态理念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价值观,其本质主要强调: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生态伦理道德观。因此,生态理念就是运用生态规律,在实践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5.2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其中,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

5.3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乃客观之必要

新农村的建设如果不结合生态理念,必将步城市发展的后尘。目前在城市,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困扰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生态理念。也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体现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

6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6.1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

生态新农村发展模式,是基于农村发展现状而又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一种发展战略思考,是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应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现代生态学、生态工程原理、景观生态学、生态建筑学、产业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对农村进行因地制宜的全面生态化设计,使农村建设成为一个整体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其结构、功能最优化,能流、物流最畅通,调节、控制最自如,村庄布局合理,人口规模适中,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宜人,既有传统农村特色又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农村。其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

6.2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征

生态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想模式,与一般农村相比,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以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二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三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广大区域的集合体。

7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伟大的系统工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是调控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和依据,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局。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1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农村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和影响深入而广泛,而且许多效应是无法用货币来计算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能够满足农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二是有助于在农民中间传播环境保护观念;三是有利于生态技术的推广和传播。

7.2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用新的增长方式与新的生产体系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相互统一发展,实现环境支持系统的重新繁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便成为人类共同的必然选择。把生态新理念融入农村规划中,实现农村发展中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统一和最大化,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的目的,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目的。

7.3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种强调保护当地资源的发展形式,其对环境的正面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它负有环境保护及维护地方居民福利的双重使命。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有助于培育人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加大全社会的环保力度;二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人们提高回归自然的意识,体验自然,提高和丰富生态知识;三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最佳结合;四是在传统农村建设中注入生态理念,能促进地区村镇布局的合理化,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推动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及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适度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JonRodoek.Protectingecosystemsandopenspacesinurbanizingenvironment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8,(84):3—6.

[2]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43-57.

[3]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8-74.

[4]李浩.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与适应——控规指标调整的制度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5-86.

科学建设论文范文篇9

(一)领导认识不足,意识缺失

在我国,刑事科学技术得不到快速的发展与进步最大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相关领导对提高公安机关整体的刑事科学技术的认识不足,不能从制度上和政策上进行系统的规定,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刑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降低了公安机关的打击犯罪能力与执法水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刑事科学技术发展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二)技术队伍不稳定

由于公安机关工作的特殊性,在实际的工作之中经常涉及到人员调动等情况,这就造成了技术队伍不稳定,总是出现调动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公安机关针对刑事科学技术没有一套完整的奖惩措施,这就造成了技术人员在工作之中缺乏相应的积极性,不能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这也是影响我国刑事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的抑制因素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犯罪手段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的比例在逐年上升,但是我国公安机关的技术队员队伍却没有得到很快的发展,这对于现代社会稳定,提高我国公安机关整体办案水平的一大障碍。

(三)人员不足,工作量大

刑事科学技术人员是我国公安机关的核心人员,也是公安机关最为紧缺的人才,在实际的工作之中我们发现,他们的工作量都很大,这是由于具有专业刑事科学技术的公安人员相对较少,不能满足现阶段公安机关办案需要,这就阻碍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能力和执法水平的提高。刑事科学技术对于公安机关办案能力的提高和执法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由于我国公安机关意识的薄弱,高校对于该方面培养的人才较少,这就直接影响了我国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人员的数量与质量。数量相对较少,但是面对的工作量又很大,这就为我国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加强刑事科学技术建设,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能力和执法水平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增强领导意识

领导是一个机关和部门的核心人物,他们的意识与观念对于整个机关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了加强刑事科学技术建设,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能力和执法水平我们首先需要转变领导的观念,让领导对于刑事科学技术予以充分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并颁布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我国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的整体提供,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保驾护航。领导转变意识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是促进我国刑事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首要措施。为了促进领导观念的转变,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对领导进行培训,让相关领导意识到刑事科学技术对于现代公安机关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要对相关领导的思想意识进行引导,让部门领导的意识走出原来的象牙塔,要多看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紧跟时展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刑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二)要加大投入,加强装备建设

刑事科学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技术,在现代案件侦查之中一般都需要借助相应的装备,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之中我们应该加大投入,加强刑事科学技术相关装备的购买与配置,这是提高刑事科学技术的硬件保证,也是十分基础的一项措施。当前,应优先安排加强现场采痕取证和个体识别技术的装备项目,如多波段光源、紫外搜证系统、502熏显柜、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及查询终端、活体指纹及人像采集仪、数码照相、数码立体显微镜等在技术用房上,要有超前眼光,充分考虑技术专业、设备的发展和技术人员备勤等需要。

(三)注重人才培养,引进专业人才

针对我国公安机关的现状,在工作之中应该注重刑事科学技术人才的不断引进,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整体的的素质与水平。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从高校引进具有刑事科学技术的人才这种方式是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其次,为了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的提高要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与技术能力,以此促进公安机关的整体能力;最后,要积极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各级刑侦部门要积极为科学技术人员提供科研条件,鼓励技术改革和创新,并通过刑事科学学会以学术交流的形式及时推广新经验、新做法。只有这样三管齐下,综合利用各方力量才能最终促进我国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的整体提高,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与打击违法犯罪能力,为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相应的保证,为社会的稳定团结提供基础。

(四)加强上级对下级的垂直领导

当前刑事技术部门在不脱离公安队伍的情况下,既要按其现有的模式运行,又要减少外部行政干预,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强上级对下级技术部门的领导职能,将刑事科学技术纳于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轨道。上级对下级的领导不仅要表现在业务上,还要在人员的选择和调动、职称待遇、学习培训、器材装备、达标验收等方面予以直接管理。这样可以直接保障技术发展的整体性,确保技术工作的正常开展和设置更新、改造,营造科学研究氛围,提高刑事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防止人员随意调动、资金挪用等外部干预。这种垂直领导对提高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是由于刑事科学技术人员从事的工作相对较为特殊,在实际的工作之中需要面对很多复杂的环境,这就需要强有力的部门领导和技术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办案工作的有条不紊,才能推进我国刑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为社会的长治久安带来更多的保障。

三、结语

科学建设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科学发展

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各地在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六十年进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在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远远高于世界上大多国家。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我国每年都有超过1%的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我国城镇化建设能够快速推进,主要归功于我们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回顾中国城镇化建设风雨兼程60载,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以改革开放为界,分为两大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施行为中国城镇化建设的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在这一阶段里,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经历了起步、调整、停滞、恢复发展四个时期。

从1949年至1957年,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起步时期。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从1958年至1965年,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调整时期。出现第一次逆城镇化现象。从1966年至1976年,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停滞时期。出现第二次逆城镇化现象。从1977年至1978年,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恢复发展时期。在1977、1978年,设市城市增加到193个,城镇人口增加到17245万,人口城镇化率上升到17.9%,但建制镇继续下降,仅有2173个。

从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至今30年来,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大体经历了恢复发展、稳步前进、快速发展三个发展时期。从1979年至1984年,是改革开发后我国农村城镇化恢复发展时期。1984年,以《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农民进集镇落户的通知》两个通知的下发为标志,小城镇发展问题第一次受到中央政策的肯定与支持,与乡镇企业发展相匹配的城镇化战略渐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从1985年至1992年,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城镇化稳步发展时期。从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以前,以城市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从1992年至今,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问题。2000年6月,“小城镇大战略”被进一步具体化,特别是11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列为当前及“十五”期间必须着重研究解决的战略问题,使中国的城镇化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回顾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历程,在反复实践和艰辛探索的征途中,在城镇化建设的曲折前进中,我们终于有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建设道路,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经验智慧的结晶。

解放思想是不断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①同样,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传统时期自上而下的城镇化通过城乡隔离的二元制度的构建来强制阻断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结果使得中国城镇化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中发展十分缓慢,强制“抑制”式城镇化把农村人口限制在有限的农村土地上而把农业资金大量抽出,造成了中国城镇化发展受阻而工业化和非农化却快速推进的不均衡局面。改革以来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把我国城镇化带入了快速推进的轨道,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整体的城镇化进程,并逐渐缩小了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非农化进程的差距。

政策的引导是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是中国城镇化稳定、迅速发展的时期。正确的城镇建设指导方针,稳定的农业政策法规,对农村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加之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1986年、2004年~2008年,中央连续两次下发共十个“一号文件”锁定“三农”,表达了中央对农业基础地位认识的高度统一,对农村生产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农民增收致富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也就“三农”问题强调五点:加大农业的支持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将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方向。

借鉴成功经验,不搞整齐划一是有效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农村城镇化建设不是新事物,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注意吸取相关成功经验。城镇化建设经验既包括国外城镇化建设经验,又包括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经验。在借鉴国外建设经验时,由于各个国家历史文化传统、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以及实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上的差异,城镇化呈现出多种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效果也很不一样,所以我们不可照搬。要根据我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地方政府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功的保障。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制,这种体制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近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一直沿着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各级地方政府向下层层放权的方向进行。在一定意义上,地方政府的权力大小直接影响着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与时俱进,科学地发挥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保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

在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同志强调:“我国能否由发展中大国逐步成长为现代化强国,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双轮驱动,从而逐步解决城乡二元机构矛盾。”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就是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走新型的城镇化建设道路。所谓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原则,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为方向。统筹推进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快构建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和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首要的就是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布局,使城镇化建设各个方面协同发展,形成鲜明特色,形成较为完善的城镇建设体系,为城镇的长期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保持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城镇的规划,不能只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而是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设计规划,只有将局部的、个体的城镇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中建设发展,才能形成区域内合理有序的城镇群体结构。否则,即使单个城镇规划得再好,也会限制区域优势的形成和发挥。在城镇发展的同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因此,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应把握几个基本原则:不能照搬别国城镇化发展模式,步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先蔓延后整治的道路。我们的城镇化必须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走一条健康的、结构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协调发展。大城市与小城镇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各有各的优势,谁也取代不了谁,只有相互间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要在实践中充分尊重广大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创新、鼓励发展。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