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产生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发

时间:2022-04-18 05:30:00

金融风暴产生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发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进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金融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全球尤其是欧美金融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简要介绍金融危机演变过程及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进而从内外两方面因素剖析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并从监管者、被监管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及金融市场四个层面阐述了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银行业监管;传导机制

一、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及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

此轮金融危机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2007年初,受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调的影响,美国多家从事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因客户违约,相继出现巨额亏损。2007年2月美国第二次级抵押贷款经济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以此拉开了次贷危机的序幕。7月,大批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关的金融机构破产关闭;8月,美国第10大贷款公司——美国家庭抵押投资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当月美联储、欧洲央行等被迫联手向银行注资,以恢复银行间市场秩序。2007年底至2008年初,随着危机的进一步扩散,更多的欧美大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债券保险等企业因次贷出现巨亏。如2008年一季度全球最大的债券保险企业MBIA亏损24亿美元;全美第二大债券保险机构AMBAC亏损17亿美元。紧接着,受市场流动性大规模枯竭的影响,许多欧美金融机构出现破产、倒闭、被收购、被接管……始于华尔街的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在短短不到2年的时间里,最终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初步统计,危机造成的损失已超过1万亿美元。从全球金融领域来看,欧美国家金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金融机构破产、倒闭或改变所有权结构金融危机迅速向实体经济扩散。金融危机将通过信贷、消费、贸易以及投资等渠道影响制造业、零售业、进出口行业和投资等领域。目前,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扩散,世界各国的“救市”行动也还在进行。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综合分析这场危机产生的根源,主要可归纳为内外部两大因素,引用FSA主席AdairTurner的话,就是“宏观经济因素和金融这个特殊行业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宏观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变化是产生金融危机的外部原因。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要经济经历了长达10多年的经济繁荣期,这一时期,西方国家货币政策非常宽松,人们对经济的预期普遍乐观。而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高储蓄率、石油输出国大量的石油产出积聚了巨大的资金。他们将大部分储蓄聚积于外汇储备上,这些巨额的外汇储备被投资于那些有固定收益的金融工具,尤其美国的国债和政府部门债券。这种高储蓄率和特殊的资产偏好导致了相当了一段时间金融市场尤其美国和英国市场出现了非常低的无风险利率①。老百姓因为预期良好、借钱容易便进行大规模的超前消费。助长了抵押贷款的快速扩张,致使贷款机构放宽了贷款条件,一些不具备偿债能力的人轻易获得银行贷款,由此激发了原先追求固定收益的强烈意识②,人们通过低利率借款进行投资,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当越来越多不具备偿债能力的个人获得贷款,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纷纷卷入低利率投资时,高企不下的过度负债、资产泡沫和“虚假繁荣”便产生了。从2004年6月~2007年9月,美联储持续加息,造成市场流动性趋紧,资金成本迅速上升,中低收入者出现还贷困难,股市等资产价值不断缩水,房地产价格开始下跌,住房抵押贷款出现违约,经营抵押贷款的机构积聚了大量不良资产,投资次级债及相关衍生产品的金融机构相继出现了金融风险。可以说,宏观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的起伏催发了泡沫,也导致了泡沫的破裂。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金融机构的高杠杆融资是触发金融危机的内部原因。近10多年来,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业OTD模式(发起一分散)得以快速发展,资产证券化变得更为复杂、更不透明且风险更大。为了追逐短期投机利益,各种证券被打包、重组和分割出售,“大部分证券实际上并未被销售到持有到期的最后投资者手中,而是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外持有和交易,通过结构性投资工具(theSIVsandconduits)等金融衍生产品进行高杠杆操作”③。致使衍生层级越来越多,信用链条越拉越长,透明度越来越低。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利用金融工程技术进行具有杠杆效应的衍生交易,进一步放大了风险,在这个链条中的初始贷款人并不对贷款的风险负责,最终持有这些资产的投资者甚至不知道债务人是谁,他们大多依赖评级来进行投资决策,风险在债务人和最终投资者之间完全被隔离,二者之间的距离“加剧了不断复杂化的证券化产品链条中的缺陷和不良激励”④。实际上,这些金融产品不上具备足够的偿付能力,而且其本身潜藏着巨大风险,但是所有的投资参与者和监管者都忽视了这一点,并最终酿成了危机。

三、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

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金融风险的极端表现,通过对金融风险传导机理的经济学文献的相关研究,得出金融危机传导的重要根源来自于金融市场的关联性和互动性,羊群效应(从众心理)则是金融危机和风险传导的助动力。学术界目前关于货币危机的研究已发展出三代较为完整的模型: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第二代多重均衡自我实现模型、第三代道德风险模型,分别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程度、投资者的预期以及金融市场上存在的道德风险这三个方面解释了货币危机的生成及其传染过程。

金融危机的传导可以分为内部传导机制与外部传染机制,即危机在一国内的传导与扩散为内部传导,在国与国之间的扩散为金融危机的外部传染。在外部传染过程中,国与国之间金融、实体、政治三方面的联系较为重要。

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主要有季风效应传导机制、贸易溢出效应传导机制、金融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和净传染效应传导机制。季风效应在欧洲货币体系危机中表现较为明显,是指由于共同冲击而产生的传导效应,比如由工业化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及主要商品价格的变化等全球性的原因导致新兴市场经济的货币危机或资本进出;贸易溢出效应是指危机在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之间的传导,其中一个国家发生危机导致货币贬值,引起贸易国之间货币汇率变动,进而影响贸易伙伴国的进出口贸易,还可能因有效汇率的上升引发投机冲击;金融溢出效应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明显,是指有密切金融联系的市场间,由一国危机引起的非流动传染到另一国,使得金融中介在后一市场上出清资产;净传染效应包括经济净传染、政治净传染、文化净传染,净传染是一种非接触性的传导,两国经济联系薄弱使得这种传导无法从宏观基本面的基础变量进行解释,当危机在一国发生时,由于投资者重新评价其他类似国家的经济基础产生自我实现的多重均衡,当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和信心发生改变时,传染就发生了。

四、亚洲金融危机与美国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异同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与1997年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相比,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是不同的,对我国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1、亚洲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分析

亚洲金融危机主要沿着汇率与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一体化的传导机制发生作用。东南亚各国出口产品机构、出口市场、贸易方式类似,也同样存在金融体系脆弱、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泰铢贬值后,各国货币相继贬值,通过与货币汇率紧密相关的国际贸易引起金融危机的蔓延。

2、美国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首先在美国内部传播,从房地产市场到信贷市场再到资本市场,进而从金融市场蔓延到实体经济,随后便通过贸易渠道、金融传导渠道、心理传导渠道,由美国向全球传导。

第一,美国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长期保持对外贸易逆差,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国民消费力急剧下降,导致与美国有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出口额下降,经济受到冲击,中国、日本、欧盟及其他国家的贸易都受到影响。同时,美联储联系降息致使美元相对贬值,以美元标价的国际能源和资源价格上涨更加重了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价格相对提高,竞争力下降,也使这些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这就是贸易渠道传导的路径。

第二,各国金融机构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互相持有大量头寸,系统风险被扩大,美国拥有最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因此许多国家持有美国的金融资产,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全球的机构投资者同时参与到了风险扩散的链条中。随着次债市场的崩溃,美国国内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持有这些金融机构资产的跨国金融机构蒙受损失。亏损的金融机构出于调整资产负债表的需求或其他目的大幅收缩对另一国的贷款,将危机传导至下一个国家。同时美国为应对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而调整投资组合,撤回大部分海外投资资本,加剧了全球短期资本流动的波动性。而以美元为外汇储备的国家亦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遭受资产贬值的损失。

第三,外汇市场的交易中投机性资本占了绝大多数,信心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支撑因素之一。金融危机引发的心理恐慌可以迅速从发源国传播出去,导致人们盲目行动,使金融市场动荡无常,众所周知,“羊群效应”会进一步恶化金融危机,甚至一些经济情况原本良好的国家也会因为投资者信心丢失而陷入危机。

对比这两次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可以看出,在亚洲金融危机的传导过程中,传统贸易、直接投资等渠道是危机传导的主要途径,而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市场迅速崛起,使得金融渠道和心理预期在传播过程中的更为突出。1997年我国资本市场不对外开放,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较小,但危机引发的一系列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的外贸市场;现在我国外汇储备高达2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已超过三分之二,加入WTO之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加大,与全球经济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因此在这场危机中,我国的经济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对历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和传导的分析,有助于我国制定合理的经济制度,健康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避免外部冲击。

五、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

美国次贷危机自2006春季逐步显现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随后横扫全球,国际金融体系受到重创,金融市场市场信心大跌,不少人认为布什和奥巴马先后两任政府金融援助计划都缺乏实效性,难以达到复苏经济的预期目标,加之负财富效应可能造成的消费需求萎缩将进一步危害实体经济,在金融危机的演变和传导过程中,危机本身还可能会出现新的形势,这将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更大波动,新一轮的国际金融危机极有可能再度爆发。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经过美国政府的救助,各主要发达国家也相继出手,全球各经济体积极应对这场金融风暴,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市场流动性增强,全球信心逐步恢复,国际性的金融机构组织也在酝酿国际金融体系的新制度,到2009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各项基本面开始扭转,虽然目前国际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言美国经济已经触底还为时尚早,但国际金融市场发生新一轮的同等强度的金融危机已不大可能。

六、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这场金融危机爆发之猛、影响之大令全球金融界始料未及,其中显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和制度缺陷引人深思,并给我国银行业监管者、被监管者和金融市场带来了深刻启示。

(一)对监管者的启示:坚持风险为本、审慎监管。从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欧美金融体系的存在管理不到位、反应迟缓甚至缺失等问题。对此,我国银行业监管者要认真总结经验并从中吸取教训,强化监管作为,努力防范金融风险。

一是坚持逆“亲经济周期”监管。周期性是经济的固有属性,银行业也不例外。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新国际会计准则的实施,使监管者对银行资本监管具有“亲经济周期”(procyclicality)特征,即经济繁荣-放松监管、经济衰退-严格监管,这种监管方式容易在经济繁荣期加剧过热并催发泡沫,经济衰退期加重恶化程度,而银行的风险隐患往往是在经济繁荣阶段埋下的。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和金融机构提出,银行监管者要实行逆“亲经济周期”监管的建议。当前,中国银监会已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对银行机构资本充足达标实施监管,今后应密切分析监测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特点、风险和未来变动趋势,根据不同经济周期预先调整监管思路和措施。把握重点风险,坚持逆“亲经济周期”监管。在经济繁荣期对银行资本严格高要求,在经济下行时调整降低对银行资本比率的要求,通过动态控制抑制银行贷款冲动或鼓励其增加流动性,进而防止经济过热或刺激经济发展,确保银行安全稳健运行。

二是要加强对金融创新的有效监管。有效的金融创新有利于分散各种风险,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创新可以产生更大的效益,并促进监管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此次危机中,由于监管者没有充分意识到与次贷产品相关的MBS、CDO、CDS等金融衍生工具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并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实施监管,导致危机愈演愈烈。随着国内银行业金融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新的金融业务和产品层出不穷,各领域之间跨越交叉的风险将更为复杂多变。因此,在目前分业监管体制下,监管者必须在推动其发展的同时,加强有效监管,尤其对于较为复杂且风险较隐蔽的表外业务的衍生工具,既要深入分析其潜藏风险,做好风险预警和提示,亦要督促银行机构强化信息披露,使产品透明度与产品复杂性相匹配,防止过度复杂化和隐瞒风险来欺骗投资者;同时,还要进一步探讨监管手段和方式,如建立跨部门监管合作、信息共享等机制,不断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二)对被监管者的启示,审慎经营、强化风险管理。此次金融危机还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即许多抵押贷款公司、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机构违背了审慎经营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放松信贷审查条件、忽视流动性,利用高杠杆融资,直接导致了危机的爆发。作为国内金融市场运行主体和被监管对象的商业银行应从危机中吸取教训。

一是坚持审慎经营,严格信贷审查制度。金融危机的超因在于美国房屋贷款机构受利益驱使放松了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审核,给不具备偿付能力的借款人发放了贷款,造成其巨大的信用风险。近几年,我国经济处于上行阶段,房地产价格持续升温,一些国内商业银行放宽信贷准入门槛,对借款人资信审查不严等现象屡见不鲜,商业银行因受“重抵押、轻偿付”经营思想的影响,往往更注重第二还款来源而忽略了借款人的偿付能力,其风险管理的逻辑是建立在抵押物价格一定会持续上升的基础之上的。美国的次贷危机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虽然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不会象美国那样蔓延,但风险会大量积聚于银行。因此,商业银行应恪守审慎经营的原则,严格审查制度,严把准入门槛,注重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真实反映信贷资产质量,切实防控信贷风险。

二是关注资金来源,防范流动性风险。无论商业银行还是投资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充足的流动性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由于受最低资本金要求的约束,国内银行业相比较欧美那些资本市场或货币市场融资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相对安全稳健,但存款短期化而贷款中长期化使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错配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和银行控股公司来说,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仍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存款立行、以存定贷,科学合理地安排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期限结构,确保存贷款期限相匹配,并通过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方法来测试和衡量流动性,防范流动性风险,尤其在市场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更要确保资金来源稳定,以免因流动性不足等问题而陷入经营困境。

(三)对金融市场的启示:加强对第三方中介机构的监管。作为金融市场参与者之一,中介机构承担的职责是通过对机构或产品进行信用评级或评估来向市场充分披露可预见的风险,供投资者决策参与。此次金融危机中,以标准普尔、穆迪等为代表的信用评级中介机构脱离证券基本面的虚假评级,导致次级按揭债券信用风险被大幅低估,使本来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债券成了保险基金和退休基金争相购买的投资债券,其失职行为也是引发危机的因素之一。从目前国内情况看,一方面,信用评级机构还处于发展阶段,但随着无担保公司债和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逐步发展,这类机构在资本市场的作用将日益显著,在平衡金融市场和控制金融风险方面将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其监管是防控风险的重点。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的会计师、审计师、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第三方中介机构,其对借款人的评估结果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有相当影响,但上述机构评估报告的真实性令人置疑并存在履职不到位的现象,且在现行制度下无法对其履职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因此,应考虑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第三方中介机构的行为,督促其真正做到在其位、尽其责,正确引导投资者和贷款人的经营投资决策,有效降低经营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华庆.关于次贷危机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金融,2008,(20).

[2]蒋定之.美国金融危机的九个警示[J].中国金融,2008,(21).

[3]王洛林、李向阳.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报告[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

[4]李向阳.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前景[J].财贸经济,2009(1):12-17.

[5]王倩、何志鹏.从国际金融危机反思国际金融秩序[J].北华大学学报,2009,(2):16-20.

[6]戴相龙.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的应对措施[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3):34-44.

[7]陈华、赵俊燕.美国金融危机传导过程、机制与路径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2):102-109.

[8]傅建源、张世林.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2008,(3):29-30.

[9]范恒森、李连三.论金融危机传染路径及对我国的影响[J].财经研究,2001,(11):51-58).

[10]范爱军、韩爱华.试析亚洲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以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J].世界经济文汇,2000,(4):50-54

注释:

①AdairTurner(阿戴尔?特纳)动荡之外: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塑

②.马尔科姆?奈特资产证券化:本末倒置的行为

③赫克托?桑茨对话金融稳定:如何管理银行风险

④赫尔维?哈农从现今的金融市场动荡得到的政策性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