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担保主要法律风险及防范分析

时间:2022-11-03 10:51:03

债权担保主要法律风险及防范分析

摘要:在债权担保的过程中,其自身也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尤其是在融资方式不断改变和创新的过程中,整体发展愈加多样化,在担保的过程中也有更多的风险。与此同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担保也成为了兼具债权保障功能和金融产品综合特点,为了促使其健康发展,还需要不断的对有关风险正确认识,然后进一步保障整体债权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进行实际性的防范。金融创新中需要对常见风险充分认识,契合实际情况采取适宜性措施为发展保障。

关键词:债权;担保;法律风险;常见风险;防范措施

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自身在金融方面融资活动也日渐多元化,尤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担保已然由传统意义上的债权保障,开始逐渐转变和演化为了一种具有保障与金融产品特点的工具,可以更好的满足融资需求。这样的发展主要是与金融界信誉的关键性越来越强以及对于资金的需求不断提升有着密切联系,但由于环境的改变之后,其法律环境也相对较为多样,如何保障整体的法律风险得到降低,提升整体各种活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就是现阶段发展的要点之一。尤其在担保实践过程中,法律风险产生也有很多渠道和原因,需要充分认识并积极防范和规避其风险。

一、担保实践中的常见风险特点

(一)担保人资格问题所致风险。担保人对象相对较为多样,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及一些公司集团提供一定的担保,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担保人资格并没有严格的、系统性的和全面化的要求,这就容易造成无法人授权提供担保或者违反公司章程、不按规定限额提供担保。同时,如果是集团进行担保的话,还会涉及到是否经过股东大会、董事会议决议,没有经过其相关规定章程进行操作,也会导致最终其法律风险防控出现问题,或者一些监护人擅自提供监护人的财产提供担保等等[1]。这些风险的产生主要是与没有严格按照法律制度进行,债权人没有充分了解法律规定,不认真审查主体资格所导致的。由此可见,这样的问题不容忽视,如果通过这样的担保,那么就会导致整体担保无效,产生较大的法律风险,出现债权方面的纠纷等一系列问题,带来较为不可控的影响,需要充分认识。(二)担保合同所致风险。担保合同所致风险是不容小觑的,因为合同条文所包含的内容往往会涉及到债权人权益等诸多条款,所产生的风险也主要围绕着这几个部分。一些债权人往往关注合同中更与自身权益相关的条款,但对免责条款缺乏正确的关注,一旦发生争议,就无法针对性的进行处理。同时,其担保方式包括了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担保期间、担保债权以及其范围,如主债权和利息、违约金、排场金、债权与担保权利费用以及复利等等一系列的内容,这些都是相对较为基础而且较为核心的条款,其约定不够明确、内容不够规范的情况下,不注重细节活动,就很容易导致最终产生一定的争议,带来很多问题和不利影响[2]。而在约定债权和登记担保债权方面,二者不一致的情况也相对较为常见,一旦发生争议,原先约定债权是无法生效的,基于其公信力生效的是登记所记载的内容。很多相关人员对这部分缺乏正确关注,约定与登记二者的区分和区别并没有充分认识,了解不够彻底。而在合同细节方面,盖章签字是保障合同生效的关键所在,如果其自身不够规范,没有按照保证人身份对应位置进行签字盖章,很容易引发一定的争议。同时,如果不能清晰认识到合同的相关效力,签订合同后没有及时登记物权,或者未占有质物,则容易导致担保物权不成立的现象。(三)程序所致风险。操作程序中,尤其是对于一些混合担保,其自身更加注重物品忽略人保,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物品出现贬值的现象则整体的风险就会明显提高。或者操作过程中,关注其清偿能力,但是不关注其保证人的代偿能力,当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保证人无法代偿的情况下,就会随之而来的面临一定风险。(四)担保期间风险。担保期间也有很多常见风险需要充分认识,比如一般保证期和连带保证期等等,这些不能混为一谈,在债务届期需要向债务人催债,但是不经过仲裁或者诉讼。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很容易措施整体的诉讼时效保障,导致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另外,当事人在不明确相关风险以及规则、规范的情况下,把约定或者是等级的抵押期间有效而没有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债权,就直接容易导致最终出现丧失胜诉权的问题,带来很大的损失和风险。而在贷款展期或者约定债务转移,由于疏忽了担保人,没有经过担保人的同意,则容易导致最终丧失保障债权。(五)最高额担保风险。在这部分的风险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未约定保证期间的最高额贷款保证,保证人通过联系通知,告知债权人终止保障合同后债权人继续方法贷款的情况是不再承担担保责任的[3]。另外一方面,如果债权人超额发放相关贷款,超过了最高额担保,这样就会直接导致保证人对超额债权是不承担相关担保责任的。如果忽略这一问题,也很容易导致最终相关环节出现问题,进一步导致最终整体的相关活动产生一定风险,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六)抵押担保风险。首先浮动抵押人主题资格特殊性以及其相关抵押财产的流动性特征,进行相关抵押活动的过程中,就很容易产生一定的法律风险,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控制难度相对较大。而接受不宜抵押的房产作为相关抵押活动物资的情况下,其也容易导致出现一定的不足,比如村集体房产、抵债人唯一住房、没有共有人的认可和授权以及将要拆迁的房产,在进行抵押的过程中一旦没有偿还能力,最终抵押活动也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一些接受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单独抵押的,这样的抵押是无效的,很容易到最后出现损失。而对于债权人来说,其超过诉讼时效没有行使相关抵押权的情况,法院会按照债权人放弃抵押权而抵押人免除了担保责任进行仲裁,就会导致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七)质押担保风险。质押担保的风险也相对较多,比如没有准确的进行查证,接受了一些伪造的票据、存单等等,进行权力质押的时候,就会导致其发生法律风险,带来很大的损失。同时,在没有认真进行监督调查的情况下,其质物被擅自处理,也面临较多法律风险。当以金钱作为质押,没有对其特定化,其界限不够明确,内容也不够清晰,就容易导致最终质权无法成立,产生较多实际性问题。而在质物权属方面,其自身也具备着一定的特殊性,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更容易出现一定的风险和不足,带来较大的实际性影响。综合来看,所带来的影响和问题相对较多,直接干扰着各方利益,如果不能针对性规避常见法律风险,就容易导致最终担保抵押等方面的效果出现问题,甚至容易导致带来经济方面损失,还需要加以有效规避。

二、法律风险的防范规避措施

(一)确定担保人主体资格。在具体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担保人主体资格对于相关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大,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特别是需要关注办理工商登记并有相关执照的分公司,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法人书面授权,只有通过这样的措施才可以有效保障相关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对于单位法人、负责人,其还需要经过公司章程的审批,不能出现越权。一旦在这方面出现越权,则整体操作就会出现问题,导致其最终无效。如果在合同签署的过程中,法人代表、负责人签字时必须要明确相关担保责任,经过公司的批准,否则这样的签字是不生效的,仅仅代表法人的担保意愿,并不代表其自身以保证人身份签字确认。这一系列情况下,很容易对债权人带来很大程度的不利影响,导致其没办法保障自身的利益,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足。故而在具体确定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审查,避免出现不了解法律条文以及相关规范合同生效之后影响自身利益的问题。(二)规范合同格式。合同签署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进行,尤其对于一些细节内容,重要部分需要用特殊字体进行标示,同时还需要充分了解其免责声明条款,对其细节高度关注。而在非格式条款方面,这部分属于协商后另行手写加入的,或者是附加印刷条款,其自身是优于格式条款的,故而还需要采取适宜性的措施,对其进行解释,充分协商、彼此清楚相关责任义务之后,才可以进行合同的签订。(三)抵押担保调查。抵押担保的调查是十分关键的一部分内容,这主要是由于抵押是最为常见的担保方式,其自身会涉及到抵押物真实合法性、价值变动性以及相关登记。为了更好的保障相关权益,要做好各种的调查活动,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对其价值以及价值的升值贬值等情况进行评估,以保障最终发展效果。在做好此类工作之后,还需要进行抵押物的登记,严格按照有关手续进行一定的落实,不能疏忽登记活动,并准确评估发生利息和其他费用,设定合理最高抵押额度。(四)关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还需要正确理解,充分明确相关概念,避免时效中断导致诉讼提出等方面出现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保证期和连带保证期存在本质差异,一般前者和未约定保证期期间的六个月期限都是除斥期间,这一期间除了提出诉讼和申请仲裁都不发生一般保证诉讼终端延长等方面的法律后果。相关债权人在这一期间,可以通过催债的形式主张债权,而不进行诉讼。但如果超过这一期间之后,行使债权不受法律保护,保证人会免除相关责任。总的来说,风险发生都是有迹可循的,还需要充分明确相关责任义务,并对有关的条款细节充分认识,定期核查相关质物情况,对其登记情况充分了解,加强法律观念和意识,做好各种法律保护的活动。

三、结语

如上所述,现阶段债权担保会涉及到很多的风险,包括担保人、合同、最高额、程序等等,还需要通过确定担保人主体资格、规范合同格式、抵押担保调查以及关注诉讼时效等方面的方法和措施加强法律意识和法律保护,提高整体操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冶倩云,贾平.我国建立宣言信托制度的必要性研究[J].现代商业,2016(15).

[2]杨洁.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及监管研究[J].华北金融,2012(3).

[3]邱永红.我国融资融券担保制度的法律困境与解决思路[J].证券市场导报,2007(3).

作者:刘咏梅 单位:河南锦硕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