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时间:2022-06-24 09:27:53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有利于推进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建设。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实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毋庸置疑这些年来预算会计制度为实现财政职能,执行国家预算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无法满足真实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客观体现政府运行成本、合理进行绩效评价的要求,不利于如实反映国家家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力争在2020年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本次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能够为编制科学、全面、准确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提供依据,为政府绩效评价提供有效信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支柱作用。(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2017年11月财政部颁布《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而后又结合中小学校行业特点,就中小学校执行新制度相继做出若干补充规定及衔接规定。政府会计制度创新性的提出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核算模式,统一规范了部门、单位、系统间的会计核算,强化了政府财务会计功能,有利于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及时性、相关性与可比性,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二、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推进学校标准化、信息化与国际化。崭新的校舍、宽阔的操场、高配置的电脑与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提供给祖国花朵们良好的就学条件,然而随着固定资产不断地增加,也逐渐暴露出了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不完善。(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都制定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往往不是制度本身就不完善就是没有按照制度去落实。学校对固定资产重购置轻使用,对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分工流于形式,对学生和教师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缺乏考核评价,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不及时、不规范。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中小学校固定资产没有得到合理、高效的使用,闲置或流失问题严重。(二)固定资产账账、账实不符。大部分中小学校都存在着固定资产财务账面与资产账面或是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现象。账账、账实不符这类低级错误的产生,是让学校管理层头疼且难以理解的,引起学校管理层对财务人员业务能力的怀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块:1、固定资产分类不规范,财务账与资产账中分类标准不统一,导致分类不明确;2、固定资产购置与入库不同步,按照原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固定资产购置与入库分开核算,容易出现购置后未及时入库或者遗忘的情况;3、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按照原值在账面体现,且存在着不及时报废的情况,造成账面价值虚高。(三)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欠规范。中小学校基本建设的规模和项目近年来不断扩大,消耗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的基建项目都是独立设置基建账进行核算,且基建账暂未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由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基建账套的科目不统一,核算质量不高,部分单位甚至还停留在手工记账阶段,这对于数据分析及资料保管都造成影响。而对于基本建设项目的预决算管理、资金管控及竣工验收等的管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疏漏。

三、政府会计制度下中小学校固定资产核算方式与变化

(一)固定资产确认的核算与变化。(1)购入固定资产。原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对于购入固定资产进行两笔账务处理。按照支付的金额,借记“事业支出”,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同时,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政府会计制度中,购入固定资产在一张凭证内通过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双分录进行体现。预算会计中,按照支付的金额,借记“事业支出”,贷记“资金结存”;同时,财务会计中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记“固定资产”,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新制度通过平行记账的方式取代了原固定资产购置双分录的核算模式,减少了固定资产不及时入库的可能性,保证了资本性支出足额资本化。(2)接受捐赠及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原中小学会计制度中,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等,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等,对于发生的相关税费、运输费,计入“其他支出”科目。政府会计制度中,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在预算会计中不进行账务处理,财务会计中借记“固定资产”,根据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贷记“捐赠收入”或“无偿调拨净资产”,根据相关税费及运输费,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按照名义金额入账的固定资产,相关税费、运输费计入“其他费用”科目。“捐赠收入”与“无偿调拨净资产”为新增收入类与净资产类科目,期末分别转入“本期盈余”与“累计盈余”,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应该说,“捐赠收入”与“无偿调拨净资产”的设置,使得固定资产能够按照其获得方式在当期财务报表中得以体现,完善了会计信息。(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与变化。原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提出“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应当设置固定资产折旧辅助账”,并没有要求中小学校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新政府会计制度则要求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对除文物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土地以及以名义金额入账外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同时对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与计提时点均作出明确规定。不同于企业的折旧计提时点,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当月新增的当月开始计提,当月减少的当月不再计提。对于2019年1月1日前的资产折旧,应当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稽查的基础上明确其折旧年限与已使用年限后于2019年1月1日进行补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引入,是本次改革的一个重大创新与变化,有利于正确评价政府资产价值,确保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当然,这也给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校必须对现有的资产进行清查并搞清楚其入账价值的准确性,以便正确计提折旧。(三)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与变化。原中小学会计制度设置“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用以归集核算出售、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的固定资产,新政府会计制度将该科目调整为“待处理财产损溢”,同时明确了处理收入小于相关费用的净支出部分,计入“资产处置费用”。因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处置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的金额应为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即账面价值减去已计提折旧后的金额。(四)基建并账的核算与变化。《新旧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中明确,中小学校需在2018年12月31日完成基建并账,将未并入行政账套的基建账户数据并入2018年年度资产负债表中,再按照并账后的科目余额进行新旧账过度,转入新账相应科目。基建并账后具体的核算方式为:1、预付工程款时,财务会计借记“预付账款”,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等,预算会计借记“事业支出”,贷记“资金结存”等;2、支付工程进度款时,财务会计借记“在建工程”,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预付账款”等,预算会计借记“事业支出”,贷记“资金结存”,如为已预付工程款部分,预算会计不做账务处理;3、竣工验收时,财务会计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在建工程”,预算会计不做账务处理。

四、政府会计制度下对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摸清家底,加强资产管理配套制度建设。中小学校应当抓住本次政府会计改革的契机,摸清家底,认真清查固定资产账账、账实情况,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在新旧账衔接期间及时进行处理,以便确保折旧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完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购置、更新、使用、处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明确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使用与保管责任人。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明确固定资产的使用人、购买日期、资产价值、使用寿命及存放期限等信息。通过定期的资产清查与对账,盘活现有的固定资产,避免盲目的更新购置计划,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二)完善分类管理,细化折旧明细。新政府会计制度已经明确了固定资产的六大分类,与现行的分类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通常使用固定资产国标代码进行划分,标准的不一致导致后续计量的困难。对固定资产的分类进行梳理与统一,成为了新旧制度衔接过程中必须完成的工作。中小学校应及时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添加分类筛选条件,对账面固定资产的分类进行梳理明确。同时,在遵循政府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进行分类折旧的前提下,根据中小学校实际需要合理细化固定资产折旧及年限。例如,区分教师用及教学用计算机设备,相应计入单位管理费用及业务活动费用;学生课桌椅等损耗较大的固定资产在财政部门审核批准的前提下缩短折旧年限等。(三)完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对中小学校基建项目进行统一会计核算,不再单独设立账套,这一方面简化了中小学校基建业务的会计核算,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小学校基建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校财务人员应加强基建财务业务知识的学习,同时参与到基建项目管理中去,掌握施工合同的全过程。中小学校管理层应该完善基建财务管理,对基建工程强化预决算制度,动态监控制度,绩效评价制度,通过基建财务管理的统一规范,保证基建项目的合理、高效,避免国家资源的损失与浪费。

五、结语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有利于提升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对于中小学校而言亦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规范财务行为的机会。利用这一契机,加强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价值,有利于促进中小学校长期发展及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潘佳佳.医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难点与应对策略[J].卫生经济研究,2019(3).

[2]刀金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经济师,2019(2).

[3]郑海鹰.浅析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影响[J].财务金融,2019(2).

作者:王晓兰 单位: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