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旅游对高职旅游英语的影响

时间:2022-12-02 03:49:28

海洋旅游对高职旅游英语的影响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优化海洋旅游和佛教文化课程结构,在旅游英语专业(导游方向)和(休闲旅游方向)的课程设置上,要引入海洋旅游新业态和地方特色文化,包括游艇、禅修等海洋休闲旅游知识和海洋文化、佛教文化常识等,引导学生理解领会地方文化内涵,更好地将地方文化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课程设置要体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强化职业技能与个性特长,增设形体训练、公共艺术课、服务礼仪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外在形象和内涵。课程体系总体上宜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式,在前三个学期构建由“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综合素质能力培训课程模块(基础课程)、职业能力培养技术课程模块”三大模块的“宽基础”教学,培养通用型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第四个学期开始进入选修的“活模块”阶段,根据旅游产业和旅游企业发展需求,开设酒店服务、国际邮轮、滨海休闲旅游、导游等若干个选修大模块,辅以若干个职业岗位证书培训课程,使学生就业可以在旅游行业中灵活转换职业,适应浙江海洋旅游业发展的多元需要。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听取旅游企业的负责人及往届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让他们对该专业未来的需求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作为本校的毕业生,他们乐意通过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为母校的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做出贡献;从学校的角度上说,来自于企业一线的意见能够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和完善,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2.强化实践能力,完善旅游英语专业实训体系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工学交替则是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最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校企间的“工学交替”,就是学生在学校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可以分期分批地安排学生利用暑假和周末到旅行企业实习,担任兼职导游并指定老师加强指导;从第二学年起,在旅游服务的旺季到相关的旅游企业顶岗实习,旅游服务的淡季再返回学校继续学习、“工学结合”体现了新时期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在第三学年安排学生去旅行社,酒店及邮轮等相关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在参与实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创新,自我发展,以便于学生提升外语的应用能力,实现“零适应”毕业实习模式。国际化的涉外旅游服务人才,最终要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熏陶形成。

目前海外顶岗实习作为人才培养途径已经成为旅游院校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模式,我国台湾地区的高雄餐旅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都已在阿联酋、日本等国家建立海外实习基地,派遣研修生在旅游企业顶岗实习。根据我院专业特色和办学基础,应逐步在国际邮轮公司、海外酒店等建立实习基地,通过订单培养等方式输送海外实习生。校内的“工学交替”,在理实一体化的基础上,开展校内理论教学与实训的“工学交替”,通过校内仿真实训设施的自助开放,让学生自主训练。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基本以课堂实训教学为主,实训场所的课后利用率不高,有些经营性的校内实训基地受经济效益的制约,也难以经常性地接受学生的实训活动。对于目前设施先进、装修华丽、仿真性高的非经营性实训场所,应实行开放式管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自助训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如在我院已经建成的邮轮服务综合实训室,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自助训练的方式采取以下途径:

(1)酒店、邮轮情景剧表演,可以班级或社团为单位,设计编排一些与酒店服务、邮轮旅游有关的英语小品、话剧等,也可以进行一些英语卡拉ok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训室进行排练,既提高文艺表演的才能,满足自娱自乐的需求,又在活动中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2)社团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沙龙活动;

(3)旅游服务技能比武的训练,开展调酒、摆台、茶艺等技能比武训练。

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让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验、构建、领会和应用语言知识和交际知识。趣味性、自助型的任务能引发他们极大的兴趣和动机,符合他们的心理发展;能促使他们语言技能的形成,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要鼓励教师担任学生课外活动导师,为学生自主训练提供帮助,提高校内实训活动的质量。

3.培养国际化、双师素质的旅游英语专业师资队伍

目前我院英语教师的专业背景看,大部分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对于旅游专业知识缺乏专业学术背景的支持。旅游专业课的教师又很少能将旅游专业方面的重点词汇、国际旅游市场的最新动态、从业人员应具备的业务交流能力用英语深入地传授给学生。这些现状势必会影响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国际化、复合型、技能型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必然要求教师具备国际化、复合型的双师素质。复合型、双师素质的旅游英语专业教师,既要懂得英语专业知识又精通旅游专业知识,并具有良好的实践技能。根据目前师资队伍中第一学历英语专业多、旅游专业背景相对较弱的特点,专业教师应通过进修、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在涉外旅游服务第一线获得旅游英语的实践锻炼。积极鼓励教师申报面向高职院校的访问工程师项目,带着涉外旅游服务的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到旅行社、涉外饭店、国际邮轮等相关旅游服务与管理单位实践,提高教师的旅游专业知识及运用能力,并将之转化成旅游教学的课程资源。教学团队应逐步形成校企合作项目资源库,为教师的挂职锻炼提供条件。

要提高教师的地方服务能力,利用假期安排旅游专业教师为朱家尖、六横、桃花岛等旅游服务经营者提供英语培训,调查旅游企业培训需求,在服务地方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为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改革创造条件。旅游英语专业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要积极参加英语口语培训,通过多种渠道进修旅游专业的相关课程,有选择地参加酒店管理、导游员、茶艺师、香道、禅修等职业能力培训,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要加强国际化的师资培养,唯有通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才能更好地解决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国际化等系列问题。当前,高职院校与境外高校教师培养的交流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要通过学校间的交流合作、师资互访、短期培训等拓宽旅游英语专业教师的国际活动空间,鼓励教师赴国外研修,选派教学能力强、英语水平高的优秀骨干教师作为在海外星级酒店、国际邮轮参加实践,到境外的大学、旅游高职院校参加相关等课程的进修和培训,及时了解国外旅游管理服务的先进理念和人才培养的动态,让自己的教学、地方服务能力与国际更好接轨,还可逐步引进海归的旅游专业留学生,优化师资队伍。

总之,地方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建设应从服务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在国际化的涉外旅游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通过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来促进旅游英语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乐淑娟单位: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