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会计内控制度预防风险

时间:2022-04-11 09:41:00

强化会计内控制度预防风险

(一)

按照人总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指导原则》和《进一步加强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和管理的若干规定》,最近,我们结合会计检查,重点对辖内人行会计部门执行内控制度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仍存在会计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对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以人行遂宁市中心支行为例,由于全行14年来会计部门没有发生经济案件,部分同志错误地认为会计部门不会出问题。因而,客观上形成在具体工作中重发行库款安全防范,轻会计风险防范。

2•会计人员不足,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不适应业务发展需要。一是会计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形成密押“三分管”和“三使用”制度难以落实。二是全辖会计营业部门没有会计主管坐班,使重要业务的监督和审查,重要会计事项事前审签无法落到实处。三是人员不足,工学矛盾突出。在人员不足的客观实际下,违规处理会计业务难以避免,埋下操作风险。四是忙于应付处理日常会计事务,会计监督检查显得力不从心。五是个别从未接受过会计知识学习和培训的人,被安排在会计部门,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3•会计制度不完善。金融业务的发展,会计核算任务不断加大,但人行的一些具体会计规章显得滞后。如手工联行对帐的未达查清时间过长,对保障联行资金安全极为不利。

4•解付银行汇票隐患多。人行10家商业银行解付银行汇票,具体操作中主要反映出以下问题。一是有缺陷的汇票多,如压印金额、名章不清晰,漏盖戳记、背书、签章不规范。二是行名行号薄有错误不及时更正。三是有的行使用计算机签发银行汇票未向人总行报告。四是查询在途时间长。行向签发行发出查询后,有的行不及时书面回复(电话回复不作合法依据)。由于以上问题存在,在票据作案呈上升趋势情况下,人行解付银行汇票隐患多,基层经办人、审签人压力大。

(二)

为了消除隐患,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对加强会计内控制度,防范会计风险重要性的认识。一是行领导、会计主管要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指导原则》和《进一步加强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和管理的若干规定》,从思想上提高对会计风险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执行各项制度,切实防范会计风险。二是充分认识中央银行会计工作的基础地位作用,会计部门每天都与大量资金打交道,会计风险具有隐敝性,如果某一个会计环节出了问题,将造成资金的重大损失。因此,我们要象保卫库款安全那样防范会计风险,切实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管理,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

2•落实领导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会计风险防范领导责任制,将会计内控制度管理的好坏与领导干部考核结合起来,层层负责,切实防范会计风险。

3•有章必循,照章办事。按照会计规章制度办理业务是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的重要保障。一是实行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重要岗位的不合格人员必须调整。二是充实会计人员,落实重要会计事项事前审签制度,纠正因人员不足造成的分工不合理违章操作现象。三是会计人员调整必须征求会计主管的意见。四是加强会计监督检查,查找隐患,堵塞漏洞。

4•完善制度,消除隐患。一是运用电子对帐系统,缩短对帐时间,保证联行资金安全,防止不法分子盗用联行资金。二是业务发展,制度先行。随着会计业务的发展,会计核算任务越来越重,上级行应结合业务发展,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手续和操作规程。三是会计核算的电算化步伐加快,犯罪分子利用计算机作案呈上升趋势,对此,上级行应及时出台人行系统会计部门电算化管理制度。四是对现行不完善的制度要及时补充修改,以便消除隐患,防范会计风险,保障资金安全。

5•防范他行解付汇票风险。一是签发行要签发规范的银行汇票、汇票要素要齐全、行名行号有误要及时更正。二是汇票一律加编密押。行使用机器编押(可参照电子联行编押方法),以保障资金安全。三是减少查询在途时间。签发行接到查询后,将汇票的留底联由会计主管审签后,加盖汇票专用章电传解付行作为解付依据。

6•加强计算机管理。一是会计部门的计算机必须有完全独立的主机房,非工作人员进入计算机房,必须经会计主管、行级领导同意并进行登记,保证“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有安全的运行环境。二是严格专机专用、专人管理、严防病毒等破坏中央银行核算系统,确保系统正常运行,落实计算机管理风险控制。

7•重视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管理水平。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会计队伍是落实会计内控制度,防范会计风险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一是加强会计人员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二是采取多种方式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如学习新业务、新知识;学习法律、法规。三是上级行要加强会计管理人员和分管行长的业务培训与风险防范教育,以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切实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

(三)

健全贷款管理责任制。首先理顺信贷与资产保全的关系,解决贷款管理的真空问题。对违规经营贷款、自办实体贷款、信用证等或有资产形成的贷款,应由信贷部门统一管理。信贷部门还应负责贷后检查,负责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及管理工作。资产保全部门作为综合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资产风险监管职责,严格认定贷款风险程度,及时对风险资产采取保全和处置措施。其次完善审贷分离制度,落实各个环节应承担的责任。无论是岗位分离还是职权分离都应职责分明,明确对贷款安全所承担的责任。因调查事实出入、评估不真实造成损失的,应由调查评估人员负责;因审查把关不严造成损失的,应由审查人员负责;因贷后管理不严,没有及时发现风险信号,制止和纠正企业的不当行为造成损失的,由信贷管理人员负责;审批人员承担风险判断失误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行长负责制、信贷岗位责任制和个人清收责任制。行长对信贷资产质量负全部责任,信贷部门负岗位责任,对以贷谋私、违章操作、违规经营造成风险的责任人,要下岗收贷,并视其清收效益作进一步处理。

(四)

健全贷款管理体制。把不良贷款与正常贷款分开经营,即对现有信贷资产中的一部分不良资产按规定的标准进行剥离,在基层经营单位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设立专门帐户,进行专业处置。这有助于解决信贷资产经营中的三大难题:一是解决旧包袱制约新体制的难题。分帐经营实行“分而治之”,既使经营行甩掉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充分地发挥商业银行新体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同时又找到了一条盘活信贷资产的有效途径。二是解决清收效果不显著的难题。分帐经营不是简单地甩包袱,而是对不良资产实行有效的治理。分帐经营后,集中精力抓盘活资产,并深入、持久地开展,清收效益必然显著。三是解决不良贷款与正常贷款混杂不清,人为弄虚作假的难题。分帐经营把两种贷款彻底分开,彻底铲除了弄虚作假的土壤。对此应积极试点,稳步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