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时间:2022-11-15 03:37:46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财务管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本文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的主体地位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仅为单纯的教学单位,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但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高校已经发展成为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独立法人单位,财务管理在高校的正常运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对高校的管理和教育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进一步探讨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现状

(一)筹资渠道日益多元化

与计划经济时代单纯的政府财政拨款相比,当前高校的筹资渠道更加多元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目前高校的筹资渠道已经包括了财、税、费、产、社、基、科、贷、息等九个方面。政府拨款仍然是资金的主要来源,所占比重较大,但是学费收入、银行贷款、校办产业等所占比重在不断提高。其中,学费收入已经上升为主渠道,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学费收入占其收入来源比例已达50%。投资创收、社会捐赠等也在逐渐增加,高校的自我筹资能力不断增强。

(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模式

统一领导的集中模式,有利于统一管理,掌握高校资金的流动方向,进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保障学校的平稳发展。分级管理的模式,有利于明确校内二级单位的责任、权力及利益,增强了分级单位的自主性,有助于提高其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加强其经济责任感。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明确权责关系,在保障高校整体发展的同时,增强分级单位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财务管理的功能性进一步增强

高校的财务管理主要具备核算、管理和经营三个层次的职能,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高校的财务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会计核算为主的核算职能,财务部门更多地表现为会计记账部门。随着高校所面临环境日趋复杂,财务预算、财务分析对高校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尤为重要。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快速推进,为财务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财务管理的功能性得到了有效加强,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范潜在的财务风险。

(四)对投资效益的关注度有所增强

过去高校作为政府附属的教学单位,其主要任务是为民众提供教育,从事单一的教育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毕业生,单纯地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在成为独立自主的法人主体之后,高校已不仅局限于为办学服务,需要进一步扩大其办学效益,在以社会效益为核心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其创收能力。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对投资效益的关注度,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环境下,高校在校内出现了财务管理多层次、财务关系复杂性加深的状况,其财务管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科研项目管理方面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没有与财务管理实现有效衔接,高校科研项目主要由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两部分构成,分别由两个部门负责,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存在信息不完全及不对称的问题。此外,科研项目还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不严格的问题。科研项目负责人多为某一专业领域的学术型人才,其申报书主要侧重于科研项目重要性及可行性的论证,对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较为粗放,而且部分学科的特点及其研究需要,导致其预算编制无法与财务管理制度相符。预算执行方面则存在特定时间节点突击花钱等不正常现象。此外,由于科研项目是高校的收入来源之一,大多高校存在重申请轻支出的状况,忽视了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考核。

(二)基建财务管理方面

在高校的基本建设尤其是新校园建设过程中,对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将基建财务设置在基本建设内,丧失了独立性。与此同时,投资决策缺少科学有效地论证,项目建设随意性较大。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多数高校在基本建设中没有制定专门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且在执行过程中常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办事,执行效果较差。此外,基建工程预案编制较为粗燥,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完善的管理方案,且容易出现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影响高校正常运转的情况。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

在财务信息化方面常存在两个误区。其一,认为高校信息化与财务信息化不存在关联性,忽视了两者间的联系,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目光;其二,盲目进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认为建设相关网站、引进财务系统软件就是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此外,财务数据资源存在浪费,缺乏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以实现财务分析的真正价值。

(四)预算管理方面

部分高校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预算编制缺乏长远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缺乏必要的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预算编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此外,编制方法不够科学,且预算的执行约束力不强。高校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大多采用传统的“基数加因素法”,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足,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且一些高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日常的管理和控制,随意增加或调整预算项目等,降低了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积极推进高校各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财务管理部门要主动参与科研项目的申请、立项及审批的全过程,加强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及要求的宣传培训,重视科研项目申请环节的预算审核,项目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要定期沟通,强化科研项目的监督管理职能。此外,加强对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认识,依据高校科研项目的特点,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制定科学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增强项目负责人及单位对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核算制度,对基建财务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建立专门的基建财务管理机构和制度;加强基建项目立项论证,强化预算约束力。项目建设前应对其可行性进行科学充分的论证,编制合理的基建财务预算并严格执行,有效加强内部控制;进一步加强基建项目的资金支付管理,有效保障资金安全。

(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学校管理层应对财务信息化给予认可,相关部门和机构要予以支持,为其提供必要的组织上的保障;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投入资金进行系统的更新和维护,高校需要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此外,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遭遇风险,必须具备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常态化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规避各种潜在风险。

(四)强化预算管理在高校中发挥的作用。建立正确的高校预算管理观念,加强管控,建立专门的预算监督管理机构,预算的制定要结合高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具有长远性和战略性;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实行“零基预算法”。预算的编制应当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上下结合有效统一起来,由学校提出预算目标,各级单位按照各自的工作目标制定其预算,再由学校进行论证、汇总和平衡,在听取各级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最终的正式预算;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事前把关、事中控制及事后考核分析,确保预算得到严格执行。

作者:盛兆碧 单位: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程相斌.强化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财会研究,2010(2):50-51.

[2]李玉倩.数字校园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财会通讯,2015(1):105-107.

[3]四川省教育会计学会课题组.新常态下加强和改进高校财务管理的思考——以四川省高校财务管理专题调研为基础[J].会计之友,2015(19):88-92.

[4]周明亮.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3(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