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文化基金分析探讨论文

时间:2022-10-28 03:47:00

金融危机下文化基金分析探讨论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文化产业基金

文化产业基金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不可或缺的,文化产业链的形成也亟须基金的支持,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那么,在非常时期、面临非常机遇的情形下设立部级的“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究竟有多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运作?下面就这个问题略作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文化产业基金的发展现状

我国文化产业基金的发展起步较晚,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省市政府、机构、公司率先开始设立与运营文化产业基金,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从总体上看,以地方省市政府、机构、公司发起与设立为主,基金规模相对弱小是我国文化产业基金发展的现状,随着近两年来各地文化产业基金的快速成长,我国的文化产业基金的发展正从初创阶段逐渐过渡到成长阶段。

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文化产业而设的部级文化产业基金,都是以地方省市政府、机构、公司发起与设立为主。例如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卡通艺术委员会和湘财证券有限公司及其旗下湘财贯通投资管理公司主导设立的中国文化产业基金(CCF);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共同发起设立的上海市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投资资金;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华夏济南分行在2000年发起成立的中国孔子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以及近两年以来陆续发起设立的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莱芜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淄博市文化产业基金、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基金、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等等。

无论是浙江省第一只国有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计划为2.5亿元人民币的东方星空文化传播投资基金,还是北京市计划每年拿出5亿元人民币建立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发展本地方文化产业的层面,基金规模不仅比国外的国家文化产业基金规模小,就连相比于国内其他产业基金来说也是弱小的。在国内外运作良好的其他产业基金,例如,在2006年12月30日正式挂牌的我国第一只经国家特批设立的契约型中资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其总规模就达200亿元人民币;另外,于200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山西能源产业基金是我国首个能源产业基金,其基金总规模也高达100亿元人民币,更不用说动辄就高达数百亿的外国国家产业投资基金。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而目前普遍设立的政府专项资金,是政府在支持文化产业建设方面的政策突破,也体现了当前中央政府提倡的文化体制改革精神,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市场的要求,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政府专项资金也普遍存在着部门管理、运行不规范、监管缺失和投资效益低下、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摒弃这种操作方式当然不是明智之举,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取代政府专项资金这种操作的时候,如何改善和发展这种基金方式,才是上策。因此,本文认为可以通过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并健全相关体制,是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基金的发展的。以下部分将就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作简略的分析。

二、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的可能性分析

(一)国家积极支持文化产业基金的设立与发展

1.2001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获批准通过,“文化产业”的概念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使用。

2.2003年2月,《2003年—2010年中国文化市场发展纲要》中指出要“继续扩大文化市场准入,完善投融资体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点文化项目和直接为群众服务的文化设施建设”、“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引导资金投向,调整文化产业布局,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3.2003年8月,中共中央专门组织了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强调要“根据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政府可设立各种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如文化艺术基金、电影基金、图书出版基金等。”

4.2003年9月4日,《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争取一定数量的政府投资,作为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与运营,特别是内容产业文化产品的生产给予资金补助和信贷贴息等支持。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沟通,积极推荐有发展前景、有良好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争取银行给予信贷支持。”

5.2005年8月8日,国务院颁布《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

6.2006年1月,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改进和完善国家扶持方式,坚持和完善有关文化领域的重点扶持政策和措施。要以项目投入为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7.2006年9月13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公司股票、企业债券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8.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同志在报告中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活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9.2008年4月16日,文化部落实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要求,提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思路和六项措施,明确要求“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要“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资助、奖励、设立投资风险基金等方式,扶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优秀文化产品生产。”

10.2008年10月19日,在安排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时说“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后来在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十条”措施,其中就有“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的明确表态。

以上这些国家政策、法规等都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基金的理念及政策是明确的,对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也表明国家是积极支持文化产业基金的设立与发展的,这为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二)我国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1.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较为充裕的资金来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GDP多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态势,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2007年达到246619亿元。中国进出口贸易连续增长,贸易活动持续顺差,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大量国外投资者,外商直接投资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为发展资本市场和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还将迅速发展。从而为文化产业基金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另外我国金融市场资金较为充裕,“据央行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民间资本沉淀金额达数十万亿元,”②这些资金大多以存款的形式存在于银行系统,只要国家政策引导得力,将这部分资本引入风险投资,可以说,发展部级的文化产业基金是具有较为充裕的资金来源的。另一方面,现在中国财政的规模已经发展到不小的水平,据国务院关于2007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显示,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21.78亿元,增加12561.58亿元,增长32.4%。因此,中央是有足够的财政能力来支持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基金的。

2.机构投资者的增加,提供了顺畅的资金来源渠道

我国近几年机构投资者规模和市场成熟程度都有了很大发展。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从资产配置和提高收益的要求考虑,希望介入产业基金。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从探索综合经营提高竞争力的角度,也希望介入产业投资基金。虽然文化产业投资具有高风险性,但从整体来看,它也是最具潜力的投资对象之一。机构投资者的增加为产业基金提供了顺畅的资金来源渠道。

3.其他产业基金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创造性地运用专项资金方式,组建了一大批文化发展基金,为我国文化产业投资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近年发展创业投资结合各种委托理财工具,以及经国务院特批设立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上海金融产业基金、山西能源基金等产业基金的探索,也为文化产业基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4.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担保基金具有现实操作性

按照我国现有政策法规和产业投资管理机构的实践经验,文化产业基金可以先行按投资公司模式设立,并由产业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目前部分省市积极向国家主管部门申请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将对文化产业基金发展和文化产业结构优化起到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

三、尽快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的必要性分析

(一)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不科学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不科学是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基金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在业界对“官产学研一体化”的认同比较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至今仍停留在共识层面,还缺乏实际的操作实践,政府、学界、企业之间尚未形成真正有效的整合机制。就政府而言,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等均与文化产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联合机制,而且各部门的资源也得不到有效的整合。通过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担保基金的方式,并对相关的制度安排作适当的改革,例如在下文将提到的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促进院”,建立起文化产业科学发展新模式,可以更高效地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不够

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虽然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总体来说,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还是远远不足。据《2008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十五”期间,国家财政对文化部系统的文化事业费拨款达到133.82亿元,加上地方财政的文化事业投入,“十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经费达到495.22亿元。五年来,全国财政用于文化体育事业支出累计3104亿元,但是相比国家对科技、教育、农业等领域上万亿的投入来说,这个数字还是极低的,还需要加大对文化及文化产业的投入,以进一步提高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韩国、日本在1997亚洲金融风暴中的一系列表现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以韩国为例,1999-2001年间,韩国政府在“文化立国”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先后制订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并先后成立了“文化产业局”、“影视振兴委员会”及“文化产业振兴院”等专门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机构。在2002年韩国政府就投入5000亿韩元(约22亿人民币)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文化产业方面的预算在2003年就高达1878亿元,约占文化事业总预算的17.9%,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目前我国已有不少省市提出了“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口号,但往往是雷打得响,雨下得少,缺乏真正的实际行动。今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美术馆退出原定在今年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计划就反映了文化产业项目在应急状态下的尴尬状况,从长远战略上看,这似乎失之短浅。因此,在目前处于金融危机的非常时期,我国必须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力度,其中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就是其中具体举措之一。

(三)金融危机进一步突出中小文化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困境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目前正处在体制改革大环境下,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是融资渠道畅通与否的基础条件,由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仍不完善,导致在当前金融危机下,进一步突出中小文化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困境。公务员之家

首先是准入政策不完善。虽然国家有关文件指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融资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但是从开放的领域可以看出,这些领域要么是民间资本早已进入、市场已经做得比较成熟的领域,要么是无利可图或是长期需要补贴的领域,所以对于民间资本来说,其经营范围还是较小。其次是财政税收政策不完善。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非常重视财政税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这也是他们文化产业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我国文化产业的财政税收政策虽然也在不断鼓励投融资主体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但力度还不够,对投资者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不能有力地引导资金流入到文化产业领域。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资金链条断裂、资金供应紧张是许多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最为关注、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难题。国家相关部门必须考虑如何为文化企业建立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信用担保和资信评估体系等等。因此,建议由文化部联合有关部委尽快向国家申请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专项用于引导专业投资、担保机构向文化企业投资、担保。通过引导国家文化产业基金对文化产业的风险投资、担保,不仅可以满足广大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保障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而且可以带动社会资本围绕政府整体产业布局有效聚集、整合,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四)激活民间资本,刺激内需的现实需要

国外创投资金的来源广泛,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公司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创业投资基金以及个人资金等。而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募集由于受到市场准入的限制和组织形式的制约,来源渠道相当狭窄和单一,主要是政府资金和国有企业资金,以及少部分上市企业资金和民间资金。政府资金毕竟是有限的,仅能起引导作用,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产业发展的资金需要,不能也不应该成为产业投资基金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截至2008年9月份,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20万亿元,“打造文化产业高地首先是打造风险投资资源竞争优势”,③如何为广大的国内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之外,开辟一条参与产业基金的投资渠道,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实现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可更大程度上激发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投资的动力与活力。

另一方面,在当前金融危机之下,刺激内需以促进经济发展尤显得必要和紧迫,目前国家也正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刺激国民消费,如国家旅游局在今年11月份已向有关部门提出“国民休闲计划”,倡导奖励旅游、福利旅游、修学旅游、银发旅游等,以促使更多国民参与到国内旅游活动中去,中国旅游研究院目前正在着手研究全国性的《公民旅游休闲指导计划》。因此,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激发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投资的动力与活力,也是间接刺激国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进一步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那么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才是体现科学发展观呢,“产业基金作为一项金融创新,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人们解放思想和提高认识”,④在金融危机的非常时期下,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有非常作为。通过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基金,以支持国家发展大型文化产业项目,从而增加文化产业发展的机会、刺激文化产业界的信心。从中,我们要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在当前这个充满挑战的时期,发展文化产业,本身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四、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所面临的难点分析

(一)观念上的认识不足

观念层面上的认识不足是影响国家文化产业引导、担保基金设立的一个很重要因素。虽然文化产业基金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途径,但它仍无法避免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例如最常见的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另外,由于文化产业基金作为一种资本,逐利是它的本性,在具体操作中如何控制投资的规模、避免出现投资过热、避免出现泡沫等等也显得很关键。但是对这些风险的过度惧怕使得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基金的时候畏首畏尾,担忧不断,不敢突破陈规,勇于建设,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国家文化产业基金是发挥国家财政导向性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国家文化政策的重要手段,因此,转变我们的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金管理人才匮乏

如果说产业基金政策、法规等等是文化产业基金发展的“硬件”的话,那么基金管理人才就是文化产业基金发展的“软件”。由于产业基金的在我国兴起比较晚,基金管理人才形成一定规模和质量还尚需时日,此外,加上监管体制和诚信体制的缺失,成熟的基金管理人才的培养还将长期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基金的健康发展。

(三)基金的激励机制有待优化

基金的良性离不开对受托人和管理人之间的关系限定和约束。“在契约型基金中,内部约束的核心是受托人和管理人的信义……需要一套激励、强化、维持其运转的机制来保障的。”⑤一旦我国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由于其管理人是“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促进院”(下文详细讲述),发起人也很大程度上是它,因此,就会出现基金发起人和管理人存在一定的重合这样的情况,这毫无疑问会加大内部约束的难度。在今后具体的操作中,如何更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以优化基金的激励机制是我们必须慎重思考的。

(四)基金的退出机制尚需完善

产业基金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退出机制,否则“投资者无法获取高增长阶段的高利润,将会影响到基金规模的扩大。”⑥完善产业基金投资者从基金中的退出机制,有利于增强产业基金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增加产业基金的投资价值。我们目前的基金投资还没有成熟的退出机制,投资风险较大,这也不利于国家文化产业基金的顺畅发展。

五、“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运作的若干思考

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可以说是金融的创新,但如何保证其有效的运作,我们就必须要回答一些关键问题:例如基金从哪里来、规模如何;怎么监管;如何保证基金的增值收益等等。本部分将就这些问题略作初步探讨。

(一)基金来源

今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并初步匡算实施“国十条”中的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据国家发改委的计划安排,这4万亿投资当中,投在“医疗卫生、文化事业”上就有400亿元。因此,这400亿一定程度上应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基金的来源之一。另外,在政府的强力政策支持下,吸引大企业、大资本积极投资文化产业,并以多元融资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壮大基金规模,这也应该是国家文化产业基金的来源之一。

(二)基金规模

今年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在国家财政中安排了共51.1亿元的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其中今年新增的22亿中,16亿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贷。可见,国家为帮助中小企业渡过困难期,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是很大的。另一方面,韩国在1997年金融风暴后,于2001年成立了文化振兴院并在第二年通过国家预算拨款、投资组合、专项基金等方式共融资5000亿韩元(约22亿人民币)作为文化产业基金,“文化产业预算由1998年的168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878亿元,占文化事业总预算的比例由3.5%增长到约17.9%。”⑦资金的大力投入使得韩国文化产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加快了韩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步伐。

然而,这次金融危机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更为严峻,若比照韩国对文化产业高达1800多亿的投入,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理应远远不止这个数,当然,由于国情不同,我们不能简单地这样比照。为了最低程度上保证我国众多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作为部级别的“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的总规模在初期可设置为50至100亿元。

(三)基金管理人

在当前金融危机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一定程度而言加快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因而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跨界域全面整合资源就面临着极好的机遇。但是如何创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跨界域整合资源呢?韩国的“文化产业振兴院”模式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与借鉴。该院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全方位地支援文化产业,即在加强文化立法、建立资金支持机制、构筑集约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奖励机制、加强流通现代化建设、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着力,提高和加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在目前的特殊机遇期下,为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考虑设立由文化部牵头、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政府部门参加的“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促进院”这一公共机构,以有效整合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资源,加强各部门的沟通联合,高效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受出资人(国务院)委托,“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促进院”可作为政府基金管理人,负责对国家文化产业引导、担保基金进行统一管理。另外,“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促进院”可通过制定基金章程、《引导、担保基金投资实施细则》等制度,明确基金运行程序及要点,规范基金管理者的投资行为,实现引导、担保基金的风险控制。

(四)基金监管

文化产业基金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属于新兴,而国家文化产业引导、担保基金更是还没露脸,对于国家文化产业基金的监管还缺少成熟的经验。借鉴日本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行政手段为主的监管方式,制订相应的政策和强有力的措施,对国家文化产业基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和控制,使得新设立的国家文化产业基金依靠政府的力量而非简单的市场引力在短期内快速发展,从而缩短我国文化产业基金从起步到快速成长的周期,最大程度上保证国家文化产业引导、担保基金的增值收益,也体现了中央对4万亿元投资尽快落实、尽快见效的要求。

在法律体系的建设方面,目前我国对产业基金起到规范作用的法律文件主要有《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于2007年8月联合下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产业技术研发资金试行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申报和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由于基金监管具有典型的博弈特征……因此基金监管法律体系必须紧随基金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与完善,”⑧另外,基金监管法律体系的建设需要与其他相关法律制度相配合,如信托法、公司法、证券法等,以有效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基金向前发展。

结语:

金融危机或许在2009年才是真正对我国带来考验的一年,不管这次金融危机如何演变,我们都要力争把握机遇谋求文化产业的发展,坚持“四个一点”的基本态度:“尽量把问题想得复杂一点、准备充分一点、行动积极一点、措施具体一点”。党中央在今年11月28日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同志强调:“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相当严峻。我们一定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坚定必胜信心,扎实做好工作。”这与本研究中心之前一直主张“四个一点”的基本态度不谋而合。

因此,在由于金融危机而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尽快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以保障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是迫切的可行的。虽然在设立与运作国家文化产业基金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坚定“四个一点”的基本态度,抱着高度建设的心态,困难与障碍是可以克服的,我国文化产业基金的发展必将跨过初创阶段的艰辛探索,迎来成长阶段的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