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探讨

时间:2022-09-30 11:15:17

乡村振兴下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探讨

【摘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工商资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对于可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农业项目,工商资本可参与投资,来打造产业共同体,促进互惠共赢目标的实现。就工商资本下乡带来的冲击以及乡村的回应进行阐述,就案例开展分析,并在乡村振兴视阈下就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提出可行建议,旨在通过工商资本作用的发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乡村振兴;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

工商资本、党委政府以及乡村这三方,是工商资本下乡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因素,当前研究主要侧重于工商资本和党委政府,而在乡村视角方面的研究有所不足,在工商资本下乡方面,乡村的态度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基于此,对乡村振兴视阈下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开展探究,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1工商资本下乡带来的冲击及乡村的回应

现如今农业生产中农民收入比重下降,主要依靠二三产业来实现增收。广东、浙江等地区的农村发展良好,富裕群体主要通过农业之外的产业获得财富,可以说,工业化、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的发展。工商资本来在带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下有必要优化对于工商资本下乡的回应,提升其现代化进程。1.1工商资本对乡村带来的冲击。工商资本下乡的正面效应在于,能够对农村谁来种地、乡村振兴资金缺乏等问题加以解决,提升农业技术水平,促使农民走向城市。在工商资本下乡的整体条件下,能够保证经营的规模化与规范化,就现代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向农村引进,土地生产效率能够得到明显提升。在项目发展过程中,资本与农户之间新型合作关系得以建立,这就促进了农民就业,无论是村集体还是农民,都能够有所收益,即便是农民离开了乡村,也能够以资产财产化的方式有所收获,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至城镇,农民具备基本的城镇生活能力,城乡得以融合化发展。工商资本下乡的模式下,能够促进乡村当中融入现代化的文化与理念,赋予了乡村传统文化内涵以新的生命力,农村法治观念也得以增强,这就有助于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格局的顺利构建。工商资本下乡的负面效应在于,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条件下的乡村治理格局产生一定冲击,农村土地权利主体背离农村治理主体,此种情况下,乡村自治的合法性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自治效率也无法得到保证。在工商资本下乡后,重要乡村资源的掌握,是通过土地或农房的部分流转而实现的,此种情况下,村集体与农民被动的参与到工商资本中,在收益方面的话语权缺失,并且所获得的投资回报率不高,实际回报周期也比较漫长。若工商资本下乡选择第一产业进行投资,则回报率较小,一般情况下,投资于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项目,能够获得巨大的回报,但实际周期也比较长,此种情况下工商资本极易将土地用途改变。通过研究发现,工商资本下乡的风险性在于,部分工商资本有可能打着资本下乡的旗号而圈地、毁坏林木,对永久性农田占用,甚至违规违建等。工商资本下乡过程中,对于农民的雇佣也存在年龄等诸多限制,一旦存在经营性风险,极易出现毁约情况,农民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运行。1.2乡村对工商资本下乡的回应。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民居于主体地位,基层党组织发挥着领导作用。在工商资本下乡阶段,村集体以及农民出于自身利益的维护,积极应对工商资本下乡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利益分享模式来看,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村集体与村民的增收并未因工商资本下乡项目的推进而发生明显变化,土地流转会产生一定租金收入,除此之外无其他相关收入,因而部分农民在工商资本下乡项目方面的满意度不高。工商资本下乡项目的特征之一在于外部性,村民能够实现“搭便车”,此种情况下即便是集体利益受损或者村民存在利益方面存在更多的诉求,也不会轻易的出头表达不满。村集体与村民利益的维护,需要村集体发挥代表作用,积极发声,以确保在工商资本下乡模式下,村集体与村民能够获得良好的增收。从村庄治理格局来看,工商资本大多来源于本土走出如今回归的企业家,或者是落户乡村的外来户,其与乡村原本并不存在实际联系。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工商资本若想要参与其中,必须要对乡村进行全面的了解,以社会关系、伦理关系、社会结构等为基本要素,彼此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确保具备参与乡村治理的基本条件。乡贤工商资本的优势显著,在当地乡村中的融入更易于实现。在“三权分置”条件下,纵观土地使用权,其表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为确保村民自治框架中新土地利益主体得以纳入,需要把握土地使用权的多元特征,对自治权利主体资格认定加以科学调整,建立自治权利主体资格,强调户籍与土地之间协调作用的发挥,在乡村自治方面,工商资本也享有了主体权利资格。

2相关案例分析

假说:以利益分享型的合作模式为支持来推进工商资本下乡,或者由乡村来对乡贤工商资本项目进行选择。案例一:Y镇X村为本地乡贤返乡投资的项目,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在2016年之后,X村党组织领导下,村集体向M公司流转了4000亩土地经营权,所采取模式为保低收益+赠送10%股份+利润分工。Y镇发展中,对附近300多名村民产生了吸引,带动了就业,60-70岁员工占比达到70%,每年工资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这一模式下,发展共同体得以构建,企业与农民之间联系更为紧密。案例二:A村积极响应乡政府号召,村中土地得以流转至县外的S公司,土地600亩用于水果种植和观光旅游发展。部分村民对项目经营前景存在质疑,保持观望态度,而种粮大户等村民则就土地流转持拒绝态度。S公司以非法手段促使村民就土地流转签订合同,待土地流转后,雇佣村干部亲属开展种植,村民并未享受到增值收益,心生不满,暗地破坏果树。S公司后期主动让步,修建道路,就工人社保进行完善,以邀请戏班等方式来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彼此之间关系得以改善,冲突得以化解,在项目发展过程中给予互相支持。通过就案例进行研究发现,假说的结论得以论证。政府部门必须要对村集体、村民的利益进行保障,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与工商资本之间开展平等的协调,切不可违背村民意愿而盲目开展项目。对于工商资本的选择,以乡贤工商资本或者本县域工商资本为最佳选择,二者在当地乡土社会中的融入难度较小,易于与村集体和村民建立联系。在工商资本下乡项目中,需要对利益分享模式进行合理化构建,确保工商资本下乡项目发展中所产生的增值收益能够为村集体和村民所享有,这就能够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相符合,对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3针对乡村振兴视域下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提出的若干建议

3.1对分享型利益联结模式加以完善与优化。在把握“三权分置”改革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可发挥工商资本及村集体的积极作用,开展股份合作,以部分农用地、农房流转、村庄等为对象,统一化、整体化的交给工商资本经营,打造分享型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构建田园综合体,此种机制下可实现保低收益与股份分工相结合,对于工商资本下乡的收益,村集体以及村民也能够进行分享,这就有助于现代化的利益共同体的顺利构建,乡村振兴因工商资本而赋能。3.2强化政府外部赋能。在工商资本投资过程中,所选择项目尽管具有良好的发展,但相对偏远,管理及技术类人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不足。为改善这一情况,政府部门可对工商资本下乡相关政策加以完善,包括金融政策、人才政策、土地激励政策等,以政策为支持来推动工商资本下乡,对人才积极性加以调动。对于地处偏远山区的乡村或者空心村,在获得群众集体统一的情况下,采取连片开发的方式,实现聚集提升,异地新建,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创造条件。通过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为工商资本下乡搭建平台,促进产权交易、信息交流以及服务等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参与到工商资本下乡项目中的人才,可给予一定补贴,以满足其租房及购房需求,通过生活补贴来改善其生活质量,也可提供公共服务,比如子女就学等。为促进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的顺利构建,需要就建设用地指标进行积极争取,获得资金方面的支持,发挥银行的积极作用,对工商资本下乡项目进行扶持,以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应当注意的是,在工商资本下乡方面,必须要保证准入机制的完善化,对工商资本下乡资格进行严格把控,对非农经营范围进行限制,全面监督并管控工商资本下乡进度,坚决不允许存在违规用地的情况,以确保工商资本下乡项目建设得以有序推进。3.3对乡村治理格局进行适当的改进。在乡村振兴视阈下,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的推进,需要就乡村治理了格局进行积极优化完善,为工商资本下乡项目建设效益的维护创造条件。在这一方面,需要重视乡村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给予工商资本下乡的正面冲击以配合和支持,就工商资本下乡的负面冲击则进行有效回应。在土地流转、项目引进的过程中,要重视民主法治作用的发挥,保证工商资本下乡相关程序的规范化。在工商资本下乡项目中,需要重视工商资本利益的合理化保护,尤其是对于小农户的利益,应当采取可行的保护措施,在土地流转、农户租赁等过程中,对于农户的差异化意见与诉求,要给予尊重,并落实保障,尽量避免“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切实对农户的权益进行保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到科学化实施。

4结语

乡村振兴中,乡村居于主体地位,工商资本下乡所涉及内容众多,必须要从乡村角度出发来把握工商资本下乡的可行性,探寻工商资本下乡的最佳模式,在相关案例中积累经验,以促进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的顺利构建,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钟宇红,黄红卫,杨仁连.值得冷思考的“资本下乡”[J].农村经营管理,2019(8):29-30.

[2]罗敏.工商资本下乡折戟,这锅该由谁背?[J].新城乡,2019(8):64.

[3]张天任.建立资本下乡准入和监管制度[J].农村工作通讯,2019(6):34.

[4]蔡恩泽.工商资本下乡:“活水”莫变“浑水”[J].中国老区建设,2019(8):56.

作者:刘加伟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