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物流融资链条及创新路径

时间:2022-04-01 08:47:54

农产品物流融资链条及创新路径

引言及文献综述

自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产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二次加工能力较差,其加工产业发展不完善。我国农产品的经营模式主要以散户生产为主,其集中式经营发展较慢,散户经营模式下农产品收益较低,且需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同时,我国农产品流通水平与管理水平偏低,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损耗较大,根据相关统计部门的统计,在我国一年的农作物运输途中其损失值高达人民币750亿元。另外,“三农”问题是我国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其解决关键在于有效提高农业收入。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较慢,其无法有效促进当地资本的快速流动,因此农民收入难以快速提高。由此可见,为了有效解决农产品物流问题,其融资链条也是当下的关注重点。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需资金的大力支持,如果农户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得到资金,其就无法有效展开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在我国农村,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农村,其经济发展较为薄弱,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从而出现了城乡“二元”的现象,这些农村地区获得的投资少,大量的资金根据投资规律逐渐流向城市化建设中,这进一步导致了农村资金出现缺乏。国内外学者针对农产品物流融资链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韩俊等学者利用Probit以及Tobit模型,对农户借贷行为进行了考察,条件为信贷约束,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其分别为农户家庭平均收入、生产经营特征以及农户家庭特征,但其中借贷利率不会对农户借贷产生直接影响;曾学文等学者针对2548户农户,对其借贷需求进行了调查,其使用的模型为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了影响农户融资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农户收入、贷款时间、贷款利率以及家庭居住地和金融机构的直线距离,但是此结果与韩俊等人的研究相反;张春海等人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针对山东省的农户融资,对其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农户进行融资的意愿受到农户收入、农业经营规模以及当地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影响;王之泰基于现阶段我国农业和产业环境背景,针对农产品物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丁俊发等学者以农业物流核心对农业物流载体建设进行了研究,其研究表明农产品物流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可有效增加农产品主要价值,并合理的降低流通成本,从而有效促进农业整体效率的提升。近年来我国物流融资链条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我国商业性质金融机构起步较晚,其配套机制不完善,还未形成真正的管理体系及系统支柱,因此其风险调控还需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研究以企业数据为核心,从微观角度出发,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了整合和探讨,并针对假设模型进行了验证。依据分析结果,能够有效对政府物流能力和效率进行规划,进而推动我国农产品物流融资链条快速发展。

农产品物流相关理论

现代物流。现代物流作为先进的管理和组织技术,其主要功能为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最早对物流进行细致全面的定义是美国,其认为:在供应链中物流是必不可少的,物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客户所提出的合理要求,从而使产品进行流动,流动过程主要分为正向和反向;欧洲对物流的定义较为全面和具体,即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和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我国开始形成物流概念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其主要参考了日本的观点。我国在本世纪初期颁布了物流国家标准,将物流定义上升为国家层面,其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载、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考虑我国实际国情,本文研究主要使用《物流术语》对其进行界定。依据分类标准不同,物流可分为几大类,具体如表1所示。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的定义为:提供现代化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的物流活动。第三方物流因其所具有的专业化、规模化等优势,在分担企业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物流产业的形成和再造等方面能够发挥巨大作用。供应链。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从配套零件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的经营理念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通过企业间的协作,以谋求供应链整体最佳化。成功的供应链管理能够协调并整合供应链中所有的活动,最终使之成为无缝连接的一体化过程。无论供应链具有多少种重点企业,其最终目标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最终原则为客户需求。在传统物流体系中,信息传导是串联而成的,顶端供应商难以及时了解客户需求,这就会导致其库存不断加大,而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模型,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出现,其信息是网络式传递,能够大大提高信息流动的速度和范围。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指的是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过程。其流通商品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通过农产品产后的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物流环节,将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农产品物流由一系列环节链构成,如收购、运输、装卸、搬运等。农产品物流与农产品流通具有不同的定义,农产品流通包括物流,但反之不成立。农产品流通主要包含商流和物流两种,商流以货币为媒介,最终实现所有权的变化。农产品物流与商品的主要关系为附属关系,即在商流过程中,农产品物流是附带的。在农产品传递过程中,时间和空间是其主要的阻碍因素。农产品物流与农村物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村物流是以地域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农产品生产、储藏、流通加工等,因而农村物流包含农产品物流,但农产品物流不包括农村物流。农产品物流依据分类方式不同,可分为较多种类,根据空间区域不同可分为国际、国内和地区物流,而按照其作用对象分类,则可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产品等。

农产品物流形成的动力基础

农产品物流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农业快速发展,从而提高国家GDP水平。而为了实现最大化的利益,控制成本和提升物流效率便成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主要手段。农产品物流形成的内部动力主要包括物流成本控制和服务水平提升。在物流活动过程中,成本指从采购原料到送达消费者手中所付出的资源,其主要包含采购、仓储、运输成、包装等。根据相关数据,在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大约在10%以下,而我国物流行业起步晚,即在二十一世纪初才逐渐出现,直到2010年以后才开始快速发展,因此其成本在30%-40%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农产品物流系统相对落后,其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这主要表现在较低的流通速度,和不断上升的流通成本。因此,只有流通成本降低,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进而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为了满足消费者日常需求,保证客户较好的消费体验,我国农产品物流服务需进行不断改进,对此要将物流活动由商品流通转向服务层面。农产品的主要特点是:保质期短,承受外力能力差,因此其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流通。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居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依靠传统的物流手段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此其需要与农产品物流相结合,通过提高流通效率,满足用户需要。农产品物流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政策环境、基础设施、技术创新等。随着农产品物流的不断推进,国家和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其发展。2011年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要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市场布局、降低运输成本,从而保证农产品市场的价格稳定。该法规的提出为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技术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只有凭借新型技术手段,物流企业才能长期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农产品物流由于其运输物品的特殊性,因此其为特殊行业性质,较多的生鲜产品需要冷链物流的支持,如冷藏车、保温车、冷冻库等,同时在其运输过程中也需实时监控。先进物流设备能使农产品流通效率大大提升,其间接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融资链条对农产品物流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说明。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13-2017年期间所有农产品物流企业以及效益高于200万元以上的私有企业。根据企业类型不同,本文将其分为国有、集体、私营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在对样本数据处理时,基准期为2013年,然后对其价格指数进行平减。首先,数据中的异常值会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影响,在进行实证检验前,需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筛分。经过一系列处理,本文得到了非平衡面板数据,如表2所示。为了避免选择性偏差,本文在后续研究中使用非平行面板数据。本文对数据进行后续整理,为了对行业口径进行统一,需将2013年后的行业代码进行统一调整。然后以2013年为基准期,将其定义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产品原料、半成品等相关指标进行对应平减。(二)模型设定。本文使用Probit模型,其形式如下所示:对于上式,假定0<θ[•]<1,其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函数。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农业背景,使用如下的计量模型:为了更好的衡量农产品物流融资链条情况以及其企业创新活动,本文使用创新投入和产出两大类进行分析,后者一般用专利数、产品产值等数值进行体现。解释变量主要包括全要素生产率,出口变量,企业规模等。关于物流企业TFP测度,传统方法会出现内生性问题,而O-P法可较好的缓解上述问题,因而本文使用L-P法对企业TFP进行测定;出口变量主要考虑出口参与状态以及出口密度。为了降低误差,本文使用ln(I+EX/Sales)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然后针对平方项进行合理的观测。企业规模的大小主要由员工数、销售额、总资产来体现。销售收入可有效体现出物流企业对融资链条行为的影响,因此本文使用企业规模变量,然后对其加入平方项从而判断是否呈线性关系。(三)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由于农产品物流水平的不断提升造成了各个数据具有不平稳性,因此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模型,本文使用ADF检验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lnAPL为农产品物流总量取对数后的数值;lnRI,lnRHPI为影响农产品物流融资链条解释变量,取对数后的值;RFS,RFE为城镇贷款与农村贷款额的比值。由表3可知道,ADF值全部高于统计量,水平序列主要以非平稳为主,经过一阶差分后,所有变量被转变为一阶单整,因此满足协整检验的条件。本文使用Johanson检验法对各个指标进行协整检验,通过检验结果可知,当显著水平为5%时,LR=294.208>998.564,因此拒绝零的假设。当五个时间序列中,有一个或以上会出现协整关系。因此可初步判定时间序列会存在协整关系,从而较好的说明了农产品物流与融资链条之间的关系较为均衡。通过协整检验,可证明农产品物流与融资链条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利用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从而进一步验证变量之间的关系。图1为农村金融结构与农产品物流之间所产生的冲击关系。由图1可知,融资链条对农产品产生正面冲击,最大值为第二期,第三期后出现下降,且逐渐趋向于平缓,说明农村融资条件正在恶化,对农产品物流带来负面影响。通过实证结果可知,我国农产品物流与农村收入、融资情况、金融结构等之间是非平衡关系,但是当每各个变量进行线性组合时,其呈现平稳关系。由协整方程可知,当农业固定资产高于1个单位时,其农产品总额会降低20%;农村家庭可支配收入每提高一个单位时,其物流总额会提高60个百分点,其结果可明确表明农村金融,融资链条与农产品物流之间具有传导效应。通过脉冲响应结果来看,农村融资链条与农村金融和物流之间的发展不理想,三个指标出现了变差趋势,这较好的说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速度较慢、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而会对融资结构以及农产品物流产生负面影响,即造成了农村资金大量的向城镇转移和外流的现状。单一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物流融资链条,以及对其的正向传导作用,其抑制农业以及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虽然我国农产品物流正逐步发展,但短时间内农产品融资链条发展速度仍然较慢,因此针对农村的改革势在必行。农产品物流融资创新路径策略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可知,农产品物流对融资链条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物流基础设施的影响最大,政策环境支持能力影响最小。因此,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基础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应加强公路、铁路的建设和布局,并要加快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统一规划交通设施的建设,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要加强配合,不断优化协调性。另外,农产品物流技术要应用于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物流技术的提高有助于运输效率的提升,从而能够促使融资链条得到进一步发展。对此,我国地农产品物流技术应将加强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从而使新兴技术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应用。最后,政府、企业、高校之间应当相互合作,从而通过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有效提高农产品物流融资链条之间的效率。另外,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建设力度,加强政策扶持和人才引进计划,改革现有的农产品物流融资链条,加速资金流动速度,提高农产品在市场运作的效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为农村融资提供良好地市场环境。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入阅读,了解了农产品物流与融资链条之间的关联,并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Probit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我国农产品物流融资链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模型的设定和相关数据处理方式,对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检验。通过探究了不同因素的相应变量与冲击响应之间的关系,本文正确的把握贷款总额与当今农民收入对农产品物流融资链条的影响。为了研究金融政策对融资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几个较为重要的变量进行讨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单一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物流融资链条。虽然我国农产品物流正逐渐向上发展,但从整体角度来看,短时间内农产品融资链条发展速度仍然较为缓慢,。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系统不健全、借贷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因此造成了农村融资困难。为了改变上述现象,应从二元结构出发,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并以此为着力点,建立大而全的金融机构,从而更好地为农产品物流融资服务;第二,大力发展合作性金融机构。合作性质金融机构能够有效改善农产品物流融资困难的现状。合作性质机构可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户联系起来作为整体,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融资难度、强化农产品物流市场的地位。

作者:董琳娜 何翔 单位:1、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2、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