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时间:2022-05-07 10:59:23

技工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摘要:笔者以诸暨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为例,针对技工院校毕业学生的工作稳定性呈下降态势、“高就业率,低稳定率”的现象,提出学校要采用增强校企间的教育交流、家校间的信息交流、师生间的技能交流、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等措施来提高就业学生的企业稳定率。

关键词:技工毕业生;就业现状;对策

2017年学校组织区域经济研究室、招生就业处、班主任,走访了校企合作联办企业,通过与学生和企业座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感受,试图全面地了解笔者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

一、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笔者学校每年有1000名左右的学生走上岗位实习或就业道路。学校根据企业提供岗位的技术含量、劳动强度、工作环境、报酬待遇、发展前景和企业的用人信誉等,每年选择100多家企业作为笔者学校学生的实习就业单位,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安全的工作场所,有稳定的薪酬收入,有舒适的工作环境,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笔者学校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在82%以上,同时有部分学生在毕业之际就开始了自主创业。用人单位普遍看好笔者学校的毕业生,认为笔者学校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岗操作非常容易上手,又能吃苦耐劳。因此,许多毕业生以过硬的专业素质成为企业的技术能手、生产骨干,很快就走上企业管理岗位,担任班组长、车间主任等职务。但在欣赏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其中的不足之处。根据在企业中的走访及行业协会的座谈中得到的信息,笔者学校的实习就业学生的工作稳定性有所下降。在面临与学校截然不同的环境下(工作压力、劳动强度等),有些实习生在3个月的试用期满后就马上离开了企业;有些学生甚至只实习了一个星期,就以薪酬低、工作量大为借口,不跟用人单位打个招呼就辞掉工作。诸暨城西的一家规模企业在去年5月招收了笔者学校16名学生做中级技工,至8月底只有7名学生尚在企业工作。这种“高就业率,低稳定率”的现象对于企业的用工是颇为不利的,对于某些学生自己也是有所损失的,而对于学校而言也显得较为被动,进而影响到校企间的深层次合作。

二、“低稳定率”现象的原因分析

1.学生的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就业心理品质包括自立性、敢为性、韧劲性、克制性、适应性和合作性6种要素。然而作为刚走出校门的技工毕业生,人生刚刚启程,其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着各种矛盾与冲突。有些学生认为在校园内受到的束缚太多,巴不得早些工作早些赚钱,一见到有企业来校招工就立马报名,导致的结果是刚走上工作岗位就遇到挫折,由于无充分的思想准备而一蹶不振。正所谓“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2.学生的环境适应力不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碰到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和阻力。因此,企业要求职工不仅能够从容地适应环境,应付环境变化给自身带来的心理冲击,而且还必须有在多变的职场中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高效率地完成工作。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的人际交往能力欠佳,因此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之后感到难以适应,与领导、与同事的关系基础,对严格的上班纪律要求难以适应,最后就想逃避了事。3.企业的薪酬待遇偏低。据了解,笔者学校学生在岗位实习期的工资一般为1500~2000元,经过3~6个月实习期后可达到2500元左右,计件制的学生可达到3000元以上。部分学生颇有怨言,认为得到的薪酬与自己的付出不符,更有人认为自己与身边的其他职工同工而不同酬,于是直接影响到学生自己的工作积极性。4.学生向更高处跳槽。很多学生眼高手低,认为干事业、当大款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在这家企业待不了一月就准备换主人,或者设想自己去创业。在对创业学生调查中了解到许多学生在创业时存在盲目、从众心理。所以,建议学生创业者要仔细分析自己的特长,创业是否恰当,尤其是对于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讲,创业过程的艰苦绝对是超过“准老板”的预期设想。5.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是雕塑其意志的关键。但由于长辈们的过度宠爱,有不少孩子变得娇气、孱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做事任性、执拗,缺乏毅力和恒心;承挫能力低,稍有不顺就自暴自弃、要死要活。

三、技工院校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1.加强校企间的教育交流。(1)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来校作岗前培训。任何企业都有各自的经营理念——优秀的企业文化,因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假如你的思想与企业经营理念相冲突,无法认同企业的优秀文化,就极难顺应企业环境,也就无法立足新的企业。故认同企业文化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在学生应聘之前,由企业管理人员主讲的以企业文化为主的岗前培训是非常有必要,这对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会有很大的益处。(2)增进校企间的文体活动交往。在进入新的工作环境时,你可能要面临相当陌生的人际群体。此刻人际交往能力的好坏就呈现出来了,有的学生很快就与企业里的员工、师傅打成一片,相处非常融洽,而有的学生则显得很不合群,跟谁的关系都比较僵。由此可见,人际关系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环境。可以通过校企间的文体活动交往——如篮球联谊赛、歌唱比赛等,来促进企业员工与师生间的人际交往。(3)校企共同关注实习学生的薪酬待遇。获得合理的薪酬待遇,这是学生工作的一大动力,也是家长的一大期盼,所以任何时候都应维护学生的这一合法权益,校企共同协调、合理确定实习学生的薪酬待遇,以消除学生的后顾之忧。2.加强家校间的信息交流。(1)学校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是一个艰苦的历程,并不是如家长或学生想象中那样光鲜。在就业前,家长或学生务必要有足够的不怕吃苦和失败的心理准备,从诸暨知名的成功人士来看,他们的创业之路没有一个不是从基础做起的,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历尽了无数的艰辛和坎坷,最终大功才得以告成,如愿以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下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技工毕业生在实习就业前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质。学校可通过“家校通”、微信公众号等通讯工具,多与实习学生的家长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家长减少对子女的过度宠爱,从而稳定子女的就业心理。时时提醒家长:子女在实习时碰到困难与挑战是无法避免的,失败更是家常便饭;重要的是在面临挫折时,不要只是埋怨、愤愤不平,孩子需要的是在逆境中仍要满怀信心,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斗志,在困境中寻找突破之路,笑迎人生。(2)学校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工作表现。学校的区域经济研究室、招生就业处以及实习生的班主任要积极了解学生在企业中的思想工作表现,发掘亮点,可以通过短信的形式向实习生的家长汇报学生的工作表现。学校也可向家长介绍企业的发展状况,帮助家长对孩子的工作环境有个整体的了解,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3.加强师生间的技能交流(1)细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安全和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这两点不能保证企业也就无法立足,故企业制定了许多严格的管理制度的操作规程,所有员工都要绝对遵守。而少部分学生对这些制度和规程不理解和认同,在实际操作时敷衍了事,对于师傅的批评和指正置之不理,照样我行我素,这对于企业来讲是绝不允许的。所以,学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细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学会多从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认真恪守企业的各种章程。可实行“弹性学分制”,强化对学生品德的量化考核。同时教育学生不管你在校期间如何优秀,进入企业后都是从零开始,重新站在起跑线上,以企业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非凡的环境适应力。(2)优化科目设置和教学重点。笔者学校以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为切入点,集合团队合力为学生量身定做,编写了一整套共计30本校本教材,内容具有地方特色、操作性强,充分体现了任务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和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办学宗旨。但这还不够,学校应定期组织召开用人信息恳谈会,根据“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企业需要什么能力,就指导什么能力”的教学理念,形成一套完善的调研论证制度和新办专业审批制度,以紧跟产业调整和升级的步伐,使专业设置接轨市场,课程体系更趋合理,教学重点更加突出。(3)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我们提倡“创新”“创业”,但并不是不重视“就业”,毕竟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成为蓝领一线工人,即使有个别学生打算自己创业,也不能毫无了解、规划就盲目创业。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使他们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创业”的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竞争能力。另外,当今有许多企业的产品ISO质量体系的认证,而大多学生对这些方面所知不多,故学生除了要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也要了解有关创新方面的知识。要改变学生就业现状,只有经过多方协调,通过改变学生观念,让他们努力去适应环境,学会挑战和创新,敢于直面失败,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华芳,王伟峰.与公司一起成长[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2]曾继平.基于毕业生就业素养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3(29).

[3]胡显进.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中存在问题与对策浅析[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1).

作者:寿祖平 单位:诸暨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