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拼布艺术可持续发展探究

时间:2022-07-10 04:00:43

现代拼布艺术可持续发展探究

摘要: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状态,中国拼布艺术作为服务人民生活的一种创作形式,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带着对时代生活需求的探究,带着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成为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现代艺术形式。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拼布艺术;探究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报告中第一次明确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在理论上的定义:“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发展。”其后,在各种组织和面对各种专项问题上,对可持续发展又有各种更有针对性的释义。

2拼布艺术的发展与可持续内涵

2.1拼布艺术在美国的发展。美国拼布艺术起源于16世纪初期的美国殖民时代,由于当时生活水平低,物资匮乏,为了保暖御寒及生活所需,美国妇女们将剩余的碎布拼接成大块面料主要用来制作衣服和棉被,后来还广泛应用于其他的生活纺织产品中,如鞋帽、窗帘、地毯等。这就是美国拼布最初的式样,在当时并没有设计的观念,但无疑却秉持着循环再利用的原则,将可持续发展植入了对生活的需求中。随着战后经济的复苏,人们生活逐渐转为富裕,所以拼布作品开始讲求设计和审美表现。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时的国旗就是以拼布的形式制作而成的,它也体现了拼布在美国民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美国拼布的题材更加广泛和富有含义,多被赋予一种精神的内涵和历史的象征,此时期的美国拼布艺术更透露着内在的精神需求。2.2中国传统拼布艺术的发展。中国的陕西、山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十分流行的一种汉族民俗就是讲求小孩子要穿“百家衣”。“百家衣”在《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中的解释:“百家衣又称‘百子衣’,在汉族一些地区,民间流行着新生婴儿要穿‘百家衣’的习俗。这种为了祝福婴儿祛病免灾、长命百岁的百家衣,是在婴儿诞生后不久,由产妇的亲友,到乡邻四舍逐户索要的五颜六色小块布条(若得到老年人做寿衣的边角布料最好),拿回来后拼制而成的。向百家索布块,可能渊源于氏族文化遗风,认为婴儿在众家百姓,特别是长寿老人的赠予下,可以健康成长。”在《戏彩娱亲》中有记载“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舞于亲侧”,①这“五彩斑斓之衣”便指的是“百家衣”。可见,“百家衣”的历史久远,蕴含着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这种服装上的拼布形式不仅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还包含了生活中和谐相处的处世关系。

3现代拼布艺术从可持续发展思想中获得的启示

传统的拼布艺术最初都是产生于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创作的本身是基于材料的再利用,而后又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脉络。现代设计中,人们对设计的认识已不仅仅是艺术与美学的一种实践行为,而是联系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道德之间的技术媒介。现代拼布艺术同样肩负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是关乎于人、社会、自然的重新定位和思考。3.1保护传统。现代艺术设计概念的提出也正是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后,机械化大生产背景下,对传统审美的破坏,英国的威廉•莫里斯等艺术家发出了“创造出用着顺手的东西,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并由此感受到生活中的喜悦”的呼吁和倡导,是现代设计思考的内容。中国传统拼布植根于平民百姓的生活,拼布艺术创作要始发于内心,要始终着眼于对人的关怀,它渗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观点。3.2创新发展。产品的面貌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消费的提升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保问题,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当下的核心话题。拼布源起本身就具有环保的理念,发展至今更要将拼布的精髓注入现代拼布艺术创作中,更大地发挥拼布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在继承传统的拼布技法的基础上,以新时代语境来创新现代拼布的表现形式和应用,通过艺术引领时尚,通过设计回归生活。3.3建立中国拼布教育体系。目前,国内有关拼布理论和技法的学习是以日本的培训课程体系为主,作品以模仿欧美及日韩较多,高水平、民族化的拼布家和拼布作品水平有待提升。为促进国内拼布艺术的发展,挖掘传统文化,创作出别样的、具有民族色彩的“中国拼布”,需建立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拼布教育体系,推动中国拼布艺术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互动交流。

4结语

在后工业时代,国内对艺术拼布的认知程度在逐渐提高,拼布这样的传统手工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都在进一步凸显。拼布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流行性的艺术形式,成为一种新的视觉时尚。它在契合公众审美的同时触动大家怀旧的心灵,让拼布艺术作品真正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参考文献:

[1]刘波.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刘勤艺.受百衲形式美感影响的现代女装研究[D].东华大学,2018.

[3]谷炜丽.“变废为宝”理念下的拼布艺术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8.

作者:况敏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