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可持续发展研究

时间:2022-07-08 08:21:41

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可持续发展研究

1资源型城市转型

资源型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关于资源型城市的定义也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判断资源型城市的标准尚未得到统一的度量。本文根据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文献中,对于资源型城市的本质和内涵进行梳理,可以将资源型城市理解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利用生产技术将城市与资源连结而形成的统一体,既体现了资源的特殊性,又具有城市的统一性。资源型城市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当资源枯竭,城市就可能面临衰退或者被其他发展模式取代。资源型城市形成于某个特殊的阶段,所以其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同时资源型城市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是,因此也具有显著的经济性。为了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20世纪中期制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而重工业的发展对于能源和资源的需求量较大,为了满足工业基地建设的需求,围绕资源的开发逐渐形成了一个资源开发型群落,而资源型城市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计划性资金的使用和分配方面,更多倾向于中西部沿海地区,但是大部分的资源型城市都集中在西部内部陆地区,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西部地区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加之不断加大资源开采的力度,使得很多资源都面临枯竭,这将直接导致资源型城市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日益恶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也成为上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中受到极大关注的难题。随着环保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资源型城市建设过程中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矛盾点日益增多,尤其是在资源的损耗方面,已经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不理影响,所以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问题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关闭资源枯竭的矿山,因地制宜地促进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大矿区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研究探索矿山开发的新模式”。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等内容,将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到了战略的高度上。总之,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战略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要正确认识资源型城市的内涵,客观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是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问题,也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同时着手,以系统的理论结构做指导,才能保证实践工作的有效性。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发展的实现,需要着手解决几个关键问题,主要有:

2.1实现经济转型。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所以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所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需要依靠资源产业的发展,而资源产业的发展效益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当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就会导致资源产业的效益下降,进而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现,需要以产业转型为基础,实现经济模式转型,才能为城市转型创造足够的动力。

2.2转型动力机制。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其当前所面临的资源枯竭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顺利的转型与持续发展。城市的发展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同时影响,如果可以找到一种新的外部推动力,加速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可以在促进其转型速度的同时形成新的发展机制,而这种新的发展机制对于转型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动力机制,以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等内容为基础,形成新的推动力,可以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步伐。

2.3转型保障与支撑体系。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的保障与支撑体系的建设,应当以“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市场推进”为主要目标,同时加强财政、税收、金融等各方面政策以及相应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才能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在计划经济时期,资源型城市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如今资源型城市面临转型与发展的困境,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资源型城市转型更多的保障,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快速走出资源枯竭的困境,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只有在国家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才能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奠定成功的基础。

3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必须要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着手,构建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的基本框架,坚持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环境技术的科研和推广力度,才能探索出符合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需求的路径。具体的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加大政府生态经济管理力度。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地位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并且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战略中,从而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进程。在资源型城府生态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对城市的发展规划进行全面的统筹,包括城乡结构的合理规划、城市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城市经济和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等内容;另一方面要对城市的用地结构进行优化,增加绿化面积,使绿化面积与工业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和谐的状态,有利于增强城市环保水平的提升。另外,城府要针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促进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通过合理的补偿机制建设为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提供更多保障。

3.2创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资源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为代价,实现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构建可以满足城市生态转型需要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第二,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降低对石油、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力度,争取利用最小的资源成本获取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第三,循环经济型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资源耗费模式,减少由于生产活动而引起的垃圾,倡导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使资源和产品之间形成良性的再生循环系统,这也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四,绿色消费型经济发展模式。要彻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必须要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完全创新,对现有的资源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3.3推进生态经济发展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撑,为其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在环境技术的开发与发展方面的投资力度大幅增加,加大了太阳能、立体绿化建筑技术、地热采暖等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增强了可再生建筑能源技术的科学性与标准性;同时针对碳排放实施动态的监测和分析技术,可以为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保障。

3.4加强国际间生态经济合作。如今,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的共性问题,而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国际间生态经济合作,增强与国际先进的城市转型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同时,为全球共同建设生态型城市贡献一份力量,也有利于促进生态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促进我国城市向着低碳、绿色、生态的方向健康、持续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通过本文论述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且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等多个领域,所以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发展研究方面,必须要从宏观的视角上进行分析,避免研究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的实现,需要通过加大政府生态经济管理力度、创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推进生态经济发展技术的应用和加强国际间生态经济合作等途径实现,进而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初贺 汤杰 单位:黑龙江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