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研讨

时间:2022-11-30 03:43:00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研讨

1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999年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第61届年会上对内部审计作出了一个全新的阐释,IIA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应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一权威的内部审计定义表明,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行为有效性起到质量上的保障作用,其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有其他监督体系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它的组织机构上的独立性和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决定了内部审计在公司的内部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监控者和促导者角色。内部审计无疑是公司内部治理决策层和执行层的桥梁,内部审计通过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评估和确认,监督管理层有效地履行治理义务和促进领导层做出正确治理决策,有效保证公司治理效率地实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处于信息枢纽地位,内部审计师通过对主体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恰当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报告和提出改进建议,为公司治理各方提供他们所需信息。

公司治理的主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控制的有效性,另一个是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内部审计通过为审计委员会效力参与公司治理,内部审计作为审计委员会的耳目,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价值增值作用可以归纳为:系统评估控制环境,对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测试评价管理层执行控制过程的有效性对风险控制系统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对管理层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价执行审计委员会的欺诈分析和特别调查对管理层的治理绩效进行独立评价。

2制约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2、1公司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

在现代的公司中,仍有不少人对审计工作不理解,轻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对审计工作有抵触情绪,甚至不配合,认为内部审计可有可无。有的对内部审计怀畏惧心理,持有怀疑态度。有的对企业内部审计性质、作用与职能认识不足,根本未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看成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遇精简合并机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便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有些企业即便是设有内审机构,多数情况下也是名存实亡。现阶段的内部审计,大多是事中事后的查错补漏,而内部审计的真正任务,则是通过事前的预测,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促进经营者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经营者则应根据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的资料信息,参考内部审计人员的意见并做好决策,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事实上无论经营者还是内部审计人员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2、2我国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往往仅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这就使内部审计也属于财务性质,从而归属于财务部门主管领导,尽管政府多次下令财务与审计分立,但最终也基本上是一班人马。财务与审计在需要检查时分为两个部门,平时则合二为一,这就是使内部审计变为财务审计,其公正性大大地受到影响。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和生产经营的监督,主要职责仍局限于查错防弊,而不是对企业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内部审计的职能尚未得到广泛的开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不应仅仅是强化控制、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而应该是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化,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效果。

2、3审计基础建设工作欠缺,制度不完善

其一是法律依据不足,《公司法》作为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法律,对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做出规定《审计法》又仅仅简单地规定了国家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的关系。其二是内部审计业务尚无准则。西方国家有内部审计师协会颁发的部门审计事务准则可资依据,其人员标准,职业道德规范,工作程序都有章可循。因此,内部审计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尚存在很在的差距。其三是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不仅可以成为企业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而且还可以成为企业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宣传不广,引导性不强,未使内部审计机构比较独立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2、4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

由于内部审计不到位,职能不明确,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普遍有以下几种感受:一是不安心,由于机构不稳定,即使在岗的内审人员也并不认为从事审计工作是其事业的归宿,而是一种暂时的过渡。二是不顺心。由于内部审计工作要扮演双重角色,常常被领导误解,加之又受到被审计单位误解,在不顺心的环境中从事工作,难度较大。三是缺乏信心。审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多种知识的积累,责任也较重,因而工作压力大。按照权利和责任相一致的原则,这种工作应当受到重视、信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企业里,内部审计被看作是企业领导人的培训基地,具有发展潜力的人被派到内部审计机构工作几年,取得全面经验,然后才被派到领导岗位。我们国家内审人员普遍感到价值实现困难,对工作前途和个人前途均缺乏信心。这种感受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成为制约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2、5没有有效地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相结合

公司过多地关注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方法的发展与变化,却忽视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导致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的割裂。实际运作中的误区主要表现为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范围仍仅限于传统的经济监督审计,无法涉及公司经济管理活动,并未将其纳入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导致了内部审计工作缺乏应有的主动性,被动地在行政领导下工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内部审计,也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3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对策和措施

3、1重新界定内部审计的职责和地位

健全、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需要。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综合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高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而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

3、2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及作用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应从传统的查错防弊的财务审计向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决策和效益服务的管理审计转变,应将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结合起来,以形成完整的内部审计监督与评价机制。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股权结构及筹资渠道的多元化,公司的会计行为不但要遵守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和财经制度,还要将财务信息提供给各股东、投资人、债权人及其他有关利益关系人。同时,由于公司经营风险和竞争的增大,公司领导更加关注公司的发展前景,内部审计的监督逐渐成为公司发展的自我需要和自觉行为,从而使内部审计表现的更加活跃,并具有了动态的主动参与意识。公司内部审计将在评价公司计划、预算方案、投资可行性方面,在评价生产组织、内控制度的有效性方面,在揭示公司经营中存在的弊端方面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的职能还由泛泛地完成领导人交办的工作任务,逐步转移到为领导决策服务上来。内部审计通过对各单位进行审计检查,为管理部门提供考核和奖罚依据通过审计成果的利用引出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的课题通过发现公司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做到未雨绸缪。

3、3强化制度建设,转变方式方法,提高审计作业技术

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是公司治理的基本要求。公司的内部审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管理、业务操作及人员管理的制度规范,形成一套严密的质量控制考核体系、业务操作流程、组织保障体系和制度执行保障体系,强化监督与考核,有效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应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坚持统筹规划、阶段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的原则,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逐步实现从手工操作、现场审计为主向以利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非现场和现场审计相结合的方向转变,逐步利用统计抽样、数理统计、经济计量模型等量化分析评价方法,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增强内部审计的监控能力。

3、4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公司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和竞争的更加激烈,对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会计,还要了解其他业务领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更好的实施审计,并为公司管理服务。内部审计要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除了具备独立性和权威性外,还要求内审人员具备足够的职业胜任能力。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渗透与扩展,对内审人员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内审人员必须具备对管理原则的理解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内部审计师应该拥有熟练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便正确有效的表达审计目的、审计评价、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只有具备这样扎实的基本功才是合格的内审人员。

3、5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有机整合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一般尚未与公司治理紧密结合,使之成为公司治理的有机部分。为此,要逐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企业外部和内部的委托关系,培养管理者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形成内部审计的需求市场,为内部审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顺应内部审计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推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从强调确认和测试控制的完整性,逐步转向强调确认和测试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从传统的强调关注风险因素,逐步转向关注前景规划。内部审计的建议应不再仅是强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而应该包括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化,评价并改进组织的治理程序,提高公司整体的管理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