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研究

时间:2022-10-24 08:38:19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企业内部审计和企业内部控制及其相互关系,长久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在现代企业中,伴随着科技迅猛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会产生变化?本文通过对企业内审,企业内控概念的辨析、发展历史的概述,讨论了两者对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性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向企业管理层提出了改善企业内审内控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现代企业;相关性

现代企业经济迅猛发展和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张既从正面促进着企业会计、审计业务的发展,也同时要求着传统的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企业财务状况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管的重视程度,企业的审计和内控工作变得愈发重要,那么企业内审与企业内控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呢?

一、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简述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义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第1101———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规定,我国的内部审计即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通过运用系统的方法来审查和评价组织(企业,政府机关等)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用性,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目标。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内部审计指企业通过建立内审部门,对企业日常会计工作、经营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其目的在于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高效、稳定地运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步入大数据时代以来,企业内部审计的功能也不再受到局限,除了传统意义上对财务活动的监督检查,还可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乃至于对整个企业运营管理制度进行客观的监督,对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帮助,更好地开展相应管理工作。

(二)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内部审计的发展。由于企业中的会计和内部审计工作十分繁琐,工作量大,复杂程度高,企业需要在其中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在审计电算化普及前,传统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是通过抽样审计,这样的审计工作量大,成本高,工作时间长,效率低下,审计报告的时效性,准确性也得不到保障。出于对利润的考虑,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大量运用会计电算化和审计电算化,节约了审计成本,同时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二、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简述

(一)内部控制定义的复杂性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国内外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不同国家的学者都有自己的见解。例如西南财经大学樊行健教授认为:“所谓企业内部控制可以高度概括为:企业、内部和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是一项企业管理活动,它产生于企业管理的硬性需要,同时具有社会性与技术性两大属性。”目前最广为接受的观点是: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提高利润率,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而在内部采取的企业内部调整、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与措施的总称。换句话说,企业在内部实施的,一切为了实现经营目标,提高利润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在广义上来说,都可以称得上是内部控制的内容,这与内部控制的定义并不矛盾。

(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近年来,内部控制这一概念在企业管理中运用的越来越广。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处于企业管理决策系统的核心位置。其内部控制的重要程度是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而逐渐增大的。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实现,将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战略目标,内部控制的性质便要求单位必须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单位经营中做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和创造更多社会价值。良好的内部控制,应当为资产权和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提供制度保障,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石,从相反方向来说,企业如果无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那么对于其日常经营活动而言,就已埋下致命的隐患。

(三)内部控制近年发展概况

随着移动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更新换代,审计电算化和各类管理学理论的深入人心和广泛应用,企业内部控制同样步入了新时代。内部控制已经不仅仅再局限于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等,除了这些内控最为基本的功能外,内部控制在帮助企业节约生产、财务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管理层做出企业经营决策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三、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性

(一)内审与内控的区别

企业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1.目标不同:内审的目标在于确保企业管理以及会计信息的合法合规,而内控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2.实施手段不同:内审的主要手段有查证、函证、抽样、座谈等等,内控的主要手段有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活动控制、信息与沟通、监控等。3.控制对象不同:事实上,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作为内部控制的对象,内部审计的对象则主要集中在财务方面。

(二)内控与内审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

虽然内控以及内审在具体事项中的内容不同,需要处理的企业生产管理环节不同,但内控与内审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企业创造社会价值,实现营利,完善企业整体的运行。

(三)内部审计是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前提

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内部审计实质上就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补充,对后者具有监督和支持作用,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内审不能简单的被视为是内控的补充。因为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内部审计并不完全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作为企业两个并行的控制制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可以这样说,企业内部审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及其作用的发挥,事实上,实现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正是内部审计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这样的相互促进关系发展在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的现代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良好的内部审计制度,那么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四)内部控制评价影响内部审计效率

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属于内部审计一部分,以确定内审的重点、范围和方法。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中,通过对各个环节进行评价,评价控制有缺陷的环节,确定审计重点,而且通常采用详查的方法,实施更大范围的审计,对于内部控制状况良好的环节,只需要在小范围内进行抽查就足够。因此,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可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现代企业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必然会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这对于内部审计的进行也产生了良性的正面作用。换言之,企业是否能够合理评价内部控制影响着内部审计的结论。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能否有效实现内部控制,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对于内部审计出具的结果产生着影响。

(五)两者的协调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必然要求

伴随企业经营规模的发展,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必须提上日程,风险管理理论的核心在于管理层通过在企业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培养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和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一样的,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理论要求企业必须先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离不开内部审计的作用,因此,两者的协调、平衡发展是企业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前提。

四、关于企业加强内控、内审的建议

如何有效加强企业的内控、内审效果,并发挥两者之间良性的相互性、联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企业应当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关注度,即建立健全企业内审部门,以期望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和决策者,企业领导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所能发挥出的重要作用,从而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企业应当加强内审人员的素质和文化程度,企业既可以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机构等机构引进富有审计经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企业也可通过加强企业原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思想教育来全面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确保其个人能力和素养可以胜任内部审计工作,不至于出现差错。第三,企业应重视日常的内部控制工作,完善内部控制部门的建设,在立足企业实际情况下,保障内部控制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内部控制要做到独立客观,不存在虚假、伪造信息;另一方面,对于内部控制实施人员的道德水平和工作能力也要进行审核,确保其不会因为个人原因而影响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危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经营目标。

五、结论

通过对企业内控及企业内审定义、性质和发展历史的研究,可以看出在现代企业中,两者虽然作为两个较为独立的程序,但本身存在的相互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加之科技技术的进步,两者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一方的加强也会导致另外一方的加强,如何利用好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如今是值得每一个管理者思考的问题。至于其他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企业内控与内审的定量关系、可能影响内审效果的其他因素等)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兵,刘力云.中国内部审计需求调查与发展方略[J].会计研究,2015(02):73-78+94.

[2]王兵,张丽琴.内部审计特征与内部控制质量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5,12(01):76-84.

[3]郑伟,徐萌萌,戚广武.内部审计质量与控制活动有效性研究——基于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耦合关系及沪市上市公司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4(06):100-107.

[4]樊行健,肖光红.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与概念的理论反思[J].会计研究,2014(02):4-11+94.

作者:杨雨 安广实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