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模式的理论综述

时间:2022-04-25 10:14:00

劳动力转移模式的理论综述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模式理论回顾

内容摘要:邓小平有许多关于劳动力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表述,如劳动力的数量与素质、剩余劳动力的界定、产生的原因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为我们研究探索劳动力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研究方向。

邓小平虽然没有专门论述劳动力问题的著作,但是《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有许多关于劳动力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表述,为我们研究探索劳动力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理论原则,指明了研究方向。

关于劳动力的数量与素质

人是进行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邓小平充分肯定了劳动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认识到了我国具有劳动力数量上的优势,邓小平在1979年3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人口多,……人多有好的一面”,人口多,人力资源充裕,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来说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和巨大的优势。

与劳动力数量上的肯定相比,邓小平更注重劳动力素质上的提高。邓小平关于劳动力素质方面的论述很多,他首先从科学技术同劳动力的关系入手来分析劳动力的素质问题。他指出,“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指明了劳动力掌握科学技术、提高素质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指出,“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关于剩余劳动力的界定

农业生产有其自身的特点,剩余劳动力不会像其他产业部门那样以失业这种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以“三个人的地五个人来种”这种隐性失业的方式表现出来。这部分劳动力,表面上看来有事可干,但实际上劳动效率很低,进而导致所有人的劳动能力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这部分劳动力即是农村剩余劳动力。

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理论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古典学派坚持认为,随着农业生产中投入劳动力的逐步增加,劳动边际生产率逐步下降,直至等于或接近于零,此时从农业生产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概念被称为传统定义,已经得到广泛接受。

邓小平虽然没有给剩余劳动力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在他的著作中已经给剩余劳动力以界定。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人口这样多,……不统筹兼顾,我们就会长期面对着一个就业不充分的社会问题。……我们也一定能找出适当的办法来妥善解决”。这种“就业不充分”的人就是剩余劳动力,在农业生产领域就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邓小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为我们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确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提供了依据。

关于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根据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意味着在生产规模保持不变或规模扩大小于一定比例时,或生产资料显得相对短缺,或劳动力显得相对过剩,根据历史经验,往往表现为劳动力的过剩,这就是产生劳动力过剩的一般原因。马克思也具体分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在《资本论》第1卷中指出,“如果说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大多避免了机器使工厂工人遭到的那种身体上的损害,那么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在造成工人‘过剩’方面却发生了更为强烈的作用,而且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尽管农业工人的人数在不断减少,但他们生产产品的数量增加太快,使他们还是不断地变得过剩。

邓小平也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方面论述了我国产生剩余劳动力的原因。邓小平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四个现代化的进展,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将逐步被机器所代替,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体力劳动会不断减少”。后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总结指出,“现代化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人就够了”。总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是我国产生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原因。

邓小平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论述了我国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邓小平指出,我国“土地面积广大,但是耕地很少。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长期以来,我们70%~80%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每人平均只有一两亩土地,多数人连温饱都谈不上”,这就指明了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导致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

国内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很多模式,李仙娥、王春艳在《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中总结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十种具体模式,如“内外部转移模式、就地转移模式、城市化模式、中间技术发展模式、劳务输出模式、农田集中经营模式、深分工模式、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模式、复合转移模式、私营经济模式”。在国外也有许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模式,如以农业的充分发展为前提的英国模式、工农业同步发展的美国模式等,这些模式各具特点并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成功,积累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邓小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面对当时我国城市就业压力大、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以及户籍等制度方面的限制,提出了“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和“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的主张,实践证明,这种“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是完全正确而富有成效的。后来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对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1987年6月邓小平在《改革的步子要加快》中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50%的人的出路问题。这个政策取得了这样好的效果,……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1987年8月邓小平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中又一次强调了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十年的经验证明,……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这个问题(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剩下的劳动力)就能解决。乡镇企业容纳了5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经济中的三大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是不同的,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较第一、第二产业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这是由第三产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第三产业具有“部门资本装备水平和工资水平低、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要求不高、稳定性强、门类多、劳动密集、容量大”等特点。其实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由西蒙•库兹涅茨的实证研究所发现,就业效应十分显著。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一般占到了总就业人数的60%左右,被称为“就业的安全岛”,已成为发达国家就业的主要产业。此外,邓小平还认识到了服务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的巨大潜力。1978年9月邓小平在《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中指出,“世界变化的结果,生产越发展,直接从事生产的人越少,从事服务业的人越多。服务行业很多,……这说明可以有很多办法安置劳动力”。事实证明了邓小平论断的正确。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83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

4.李仙娥,王春艳.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4(4)

5.祁华清.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当代经济,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