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相融并进

时间:2022-05-09 09:40:00

科学与艺术相融并进

一、科学与艺术

科学,崇尚真理并探索发现问题。它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辨证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是一项对人类社会有积极意义的高尚事业是一种最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是一种态度、观点和方法。科学的诞生和人类的历史久远。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mm译为“科学”。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两类。自然科学是人类把自然进化中对适合人类目的的那段自然结果截取下来并随之直接予以利用的过程。实验科学是人类把经人类已认识的自然规律按成就它原来条件比例的反应。科学分为广义科学,窄义科学两类。广义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全部体现,其只是于理论中的科学,是虚拟中的科学。窄义科学是指于广义科学中对适合人类目的的那一部分科学是对广义科学的过滤。窄义科学相对而言就是指人类的科学。总之,对科学的划分是要以实际为原则,不能脱离科学之本。科学在哲学上定义为五方面内容:第一,科学就是知识。第二,科学不是一般的知识,它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第三,科学是人类和科学家群体,科学共同体对自然,社会,人类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活动。第四,科学是一种建制。第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关科学的文章中阐述科学活动是指人们从事探索事物存在及变化的状态,原因和规律的认识。科学体系是指人们把相关的科学知识通过合乎逻辑的组合形成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科学发明是指人们在科学知识,理论的指引下,从事创造人类从未经事物的实践活动及产生的结果。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艺术,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艺术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等),视觉艺术(绘画,摄影),造型艺术(雕塑),视听艺术(电影),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戏剧)。用时空性质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综合艺术。艺术作为人的一种活动,也被限制在知识的规范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咎于美学理论,但艺术又不完全归属于某一类型理论,自身还有其实践感性的一面,正是这种特性才带给人们无限的思考空间,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艺术是一种以情感为主的活动,情感的表达构成了艺术活动的基本意义,这正是艺术家发挥主观能动性,传达个人思想情绪的过程。那么我们可以把艺术理解成一件东西(艺术作品)或作为表达某一想法的媒介。对艺术意义的探讨,从艺术作品、艺术家或是艺术本身出发,最终都要归结到对人的艺术活动的探讨中去。

二、科学与艺术的差异

如果说科学是一种思想形式,那么艺术更侧重于感情。艺术活动的成果没有过时之说,科学则毁灭了自己的过去。科学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具体化,艺术则把简单的东西复杂抽象化。结合自身感受,不难发现科学往往是从客观角度用各种方法手段来发现规律,寻找法则。而艺术确是主观永无止境的突破现实。科学为理性的逻辑思维方式,多采用实证法。艺术通过想象创造对客观世界进行真实的表现。科学运用公式符号,艺术是用形象语言。科学在表象的空间中用劲各种方法手段来发现规律,制定成公式或原理,宣广应用于社会,促使大家接受并应用此法则。使无规律散乱的事物变的既统一又有章理。达到思想上的统一。艺术在各式各样的定律中寻求释放,用不寻常的表现形式来传递艺术家的情感,走出现有的规章制度,突现个性自我的一面。一个是内在规律的探寻,一个是内在情感的释放。后者其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是艺术家个人生活思想阅历的集中体现。科学在多角度层面发现规律,由多至少,追求理性。艺术在规律中挖掘多种表现形式,由少至多,感性抒发。

三、科学与艺术的联系

科学是阐释应用环节,而艺术则更倾向于情感,阐述科学论题的同时也应该结合艺术视角,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辨证统一的,从自然音符到电子音乐,从手绘制图到电脑设计软件,无不体会出了这一点。在科学与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与科学的沟通是必然之势。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中,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更为紧密。科技的发展为艺术提供新的表现手段,括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在哲学上认为科学是人认识世界,它存在的规律;而艺术是人认识自己,它对美的感知。艺术与科学是人类的两大创造性工作,也是人类所具备的两种特殊能力,是人类最高心智的产物。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不仅可以制约艺术家过分偏向情感,远离社会,生活,可以更科学地创造艺术。著名的科学家贝尔纳说:“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艺术之伟大,不在于拢到共同点,而在于形成独特性;科学之崇高,不在于寻找个性,而在于反映共性。

艺术性和科学性正如所有事物具有的个性和共性一样,感情的表达是艺术,理智的分析是科学。总之,科学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新时代,而艺术使我们的时代更加丰富多彩。科学与艺术,求知与审美,原本是不可分割的,如同李政道教授所说:“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中,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更为紧密。科技的发展为艺术提供新的表现手段,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一个理想的科学公式或理论构架要符合基本的对称,和谐,简洁等特征。这些都是美学理论的构成要素。借用一位名人的话来说明:爱因施坦认为,如果一个方程看上去不美的话,那理论一定有问题。在新的公众话题中科学与艺术的融通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比如说人文的事物和科技的事物。科学与人文的并重已经成为了一种教育理念。很多高校也明确提出了要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目标。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联结使学生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可以使科学技术不是单方面的依赖于自然科学也同时可以在人文科学中寻找到答案。

艺术更是融于自然的,艺术创作中的很多灵感符号都源于自然,没有自然的本身很难达到艺术的创作,有很多艺术家在创作时会获多获少的到自然环境中挖取语言寻找元素,有很多大师的作品都是翻版于自然信息,服务于人类社会,所以我认为更精确的说法应该是科学与艺术和自然的结合。科学是以阐释应用环节,而艺术则更倾向于情感,阐述科学论题的同时也应该结合艺术视角,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辨证统一的,从自然音符到电子音乐,从手绘制图到电脑设计软件,无不体会出了这一点,在科学与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与科学的沟通是必然之势,两者的相互补充服务于社会,作为一个从事设计性工作人员,在科学与艺术的快速发展浪潮中我受易非浅,两者互动上升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快速,稳步发展。时至今日,科学与艺术的融通,是一种时代要求,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它已不单在较高层次上广泛进行,逐渐成为了公共题目,使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更加合理紧密。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同二元性密切相联。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与情感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智慧不能够开创新的道路。没有智慧的存在,情感也无法达到完美状态。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存在于自然中,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高表现。在这样的关联下,有相当一部分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在艺术领域也有所成就,最有代表性之一的无疑是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优秀的代表。他一方面热衷于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揭示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受艺术,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相关的数学,光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例如,在天文学方面他对“地球中心说”持否定的观点,坚定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在物理学方面他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在医学方面他掌握了人体解剖知识。在建筑学方面他设计过桥梁、教堂、城市街道和城市建筑。在军事方面他发明了簧轮枪,子母弹,三管大炮等。在设计方面他设计出初级机器人,汽车和机械的发明。在艺术方面他横跨雕塑和绘画等多方向,油画《蒙娜丽莎》,《柏诺瓦的圣母》,《加罗法诺的圣母》等。壁画《最后的晚餐》,《安吉里之战》等。还有雕刻,解剖学。他把科学,画画,设计相通结合,在反复比较中研究,互融互进,带动着自身对每个学科的认识与进步。他的实践和探索对后代产生和十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科学与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与科学的沟通是必然之势,科学的每次发现都会带给艺术领域新的视野,科学以它精确的研究和准确的判断力创造并提供给艺术无限的想象空间。艺术在很多情况下依附于这些原理,但又不停的在打破这些条条框框。艺术的表现手法感性的促进科学发现规律。双方相互吸引又略有排斥,越排斥越具吸引力使两者结合更为紧密。让艺术与科学在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中推动进步绽放光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