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解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时间:2022-07-14 06:35:00

诠解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美术教学实践,在教师角色转换、课堂教学操作的具体方法等方面,对美术教学中怎样实施“探究式”学习作出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美术教学探究式学习理念方法

“探究式”学习是由美国教育家萨奇曼(R.Suchman)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生来具有一种好奇倾向,这种本能的倾向会使人们在面对陌生的现象时尽力找出其发生的原因。他坚信儿童具有自然而又旺盛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好奇心。

儿童是与绘画最亲近的人群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儿童天生都应该是一个画家,每个儿童都喜欢在绘画中游弋。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绘画的本性,相反,传统小学美术教育失落了“探究”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的创造特质,却以传授美术知识、训练美术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教学半径,把美术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探究的意识和热情受到极大的抑制。

美术课程改革针对我国中小学目前美术课程的现状和弊端对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新要求。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目标的核心就是“探究”。

我们应根据课程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进行相应的美术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能够主动地、自主地、创造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一、美术教学“探究式”学习中的角色转换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式”学习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状态,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把握美术教学“探究式”的实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探究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探究教学在知识观方面的转变,把教师从“范画”、“授技”的领位上拉了下来,不在做课堂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要根据学生在绘画技能和技巧的探究活动中的需要而提供有力的帮助。在此我引用《学会生存》一书中的一句话来说明师生角色:“教师的职能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正式的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

(二)体验:美术探究学习的心脏

我们在想象画的教学中常常会见到学生的感受力下降,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生活中的乐趣,他们对事物缺乏兴趣,因此在创作画时,脑子一片空白,无从画起。说到这儿,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是否该重新重视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周边事物,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儿童个性发展。构图、色彩、造型、技法都不是美术学习的重点,而强调的是“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特别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在活动中锤炼悟性。

二、美术教学“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操作

(一)情景体验激发探究欲望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人的思维始于“问题情景”。在教学中把问题带进课堂,能鼓励学生解决现存知识与问题要求之间的矛盾,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某个问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能性可供选择时,即形成情景,如果情景与学生过去已经获得的知识不一致而发生冲突,就产生了问题情景。在教学中,我常与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各类型的疑点,由“问题情景”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探究。

比如说在教《我心中的太阳》一课时,我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太阳”王国里,里面居住着三角形、椭圆形、正方形等形状各异的太阳。这就在学生们的脑海中产生了一个疑问,太阳公公真有这么多的形状吗?它到底“长”什么样呢?学生有一种迫切地欲望想指导,想去探究。

(二)感悟艺术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探究的过程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感知艺术元素,要求学生简要表述探究中的难点、疑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正所谓“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把教学过程变成“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

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宽松的氛围,为学生留有提出假设、研讨方案、沉思默想、操作讨论的时空,支持他们不遗余力地去探索、去验证。

例如,在教学《陶艺》——泥条塑型这一内容时,让学生猜想怎样搓出又细又均匀的泥条来,课堂异常热闹,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大胆猜测,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通过操作、实验、思考,很快学会了搓泥条的正确方法。

2.把教学过程变成“尝试——发现”的探究过程

机灵的推测,大胆的尝试和迅速的发现,往往是创造性思维飞跃的结果。课上,我们不妨进行这样的过程:先尝试练习——看书自学——小组讨论——得出新知。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体会由自己发现的快乐。

在教学“陶艺”时,我提供了各种造型的陶艺作品,让学生欣赏,并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去练习。学生在自己摸索的过程中,收集相关资料,互相讨论交流,了解更多知识。整堂课波澜迭起,每个学生都积极尝试,积极参与,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经历了一次探索、求知的历程,实现了美术学习的“再创造”。

(三)合作探究发展探究能力

美术课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探究式”学习活动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构建过程,对学习环境的要求很高。这种环境既要具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动,又要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充满着“问题意识”的“研究性”的教学。

主要形式如下:

“学生”发现问题——分组合作研究——大组汇报交流——探索成果答辩

“教师”引导提问——参与帮助指导——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引导共析

这种师生之间的“合作性”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互相吸引的、深入的,而不是基于教师权威的慑服力的、被动的、机械的。

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从而让大家达成共识。这一过程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要对探究有困难的同学给予辅导和帮助。

在上《五彩云南》一课时,为了能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云南,我把学生分成了几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上网找资料,分别从云南的名胜古迹、天气情况、风土人情等一系列有关云南的资料进行查找。然后把各组找到的资料与大家分享,学生一起行动了起来,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四)激励评价促成探究习惯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是探究式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同时要组织巩固性练习,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成果,巩固学习的成果,把知识建构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作业形式可根据不同探究内容确定,要求学生运用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探究之余巩固和扩大知识,这一过程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

第一、是形体语言的评价。即教师的动作、表情评价。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点头、有的时候坚起大姆指,有时食指与中指打个“V”。形式简单,作用不小。师生的距离拉近了。师生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第二、口头语言的评价。注重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获取更多的成功,找回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评价要具有开放性,语言也可以适当夸张。如:“青出于篮而胜于篮”,“你是未来的艺术家……”等。一位女学生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在那节美术课上,内向的我终于鼓足勇气,举起了手,老师叫我的名字,我真高兴,急切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突然由于紧张又忘记要回答的内容。真担心老师会批评我。可是,老师微笑着对我说:‘别着急,想一想。’我紧缩的心放开了,片刻后,我流利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老师说:‘很好’。我真要感谢老师给予我的尊重、信任和鼓励。”

第三、实物评价。给学生实际生活中能见到的东西。如小红花、喜报、加星行动等。

第四、其他评价方法。因材施教,有的班集体实行量化打分,我的课堂就与班集体打分相配合,表现好就加分。

探究式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而每一步探究应先让学生尝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究要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探究式教学进入理想的境界,促进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