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探讨

时间:2022-11-02 05:19:38

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探讨

【摘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角度,通过内在心理改变与外在环境的改变,探讨如何培养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如何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他们进一步融入班级集体、融入社会。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品质培养;心理健康

2019年7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目标和任务是为了建设“健康中国”[1],强调坚持预防为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为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符合“健康中国”行动的总体要求与目标任务。而作为特殊群体的贫困生,社会、学校在给予他们经济资助的同时,更应该主动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扶贫”与“扶心”同时进行才是对贫困生全面的帮助,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阐述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认为,积极心理学由积极经验、积极特质和积极环境三个部分组成。积极经验包括例如快乐和满足等这一类主观的幸福感;积极特质包括例如智慧、创造力和美德等这类内在品质;积极环境包括诸如社会、文化和家庭等环境因素对个体潜能发挥带来的推动功能[2]。

二、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文献探讨

学者孟万金等人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编制了我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维度表。研究者认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六个维度(认知、人际、情感、公正、节制、超越),20项品质。研究员王新波在梳理了积极心理品质的心理特点、发展现状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之后认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应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特点而灵活处理。比如强调大学一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二年级的学生则应该向洞察力转移,三年级则要侧重培养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毕业班的学生因为面临就业压力,这时候就要把侧重点转移到如何从容乐观面对就业市场的层面上来。有研究者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发现了贫困大学生在跟非贫困大学生比较的时候,贫困大学生的人际维度品质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在其他维度跟非贫困大学生比相差不大。

三、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一)自我评价偏低。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与同学、同伴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大学是集体生活,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每个同学家庭经济状况不一样,有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穿着打扮较为时尚、使用较好的电子产品,平时消费较多。而这些,是贫困同学无法做到的。因此,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可能会让贫困生觉得出身不如同学,从而产生自卑,有些甚至封闭自己,尽量逃避与别人交往。(二)人际关系较容易出现问题。贫困生因特殊的家庭出身,在高中以前交际人群较为相似。但在大学,交际人群变得越来越广,大家都有意无意地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交往,形成小团体。这时贫困生如果不能主动融入同学中,学会与不同的同学来往,就容易被孤立,产生人际问题,人际交往出现困难,会导致其它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三)容易受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因为经济问题,贫困大学生除了要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之外,还要面临父母期盼的压力。父母在的艰难的经济下,依然要拿出一大笔钱供自己上学,而自己却无力帮助父母,让不少贫困生感到内疚。另外,父母寄希望于上大学的孩子能改变家庭命运,这无形中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了很大心理压力,长期面对这些不良情绪,又不能很好地化解,就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些贫困生能把这些压力转为动力,在学习上表现很优秀,但也有人顶不住压力,产生严重心理问题。

四、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

(一)在经济资助的同时,进行心理帮扶,使贫困生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潜能。目前,社会及学校对贫困生的帮扶,更多地是在经济在给予帮助,以使他们能完成学业。但对于贫困生心理上的帮扶,还有很多功课需要做。一个人健康的成长,应该是内在和外在同时成长,应该抓两个资助,在经济与心理同时帮扶。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ordonWil-lardAllport)认为人需要通过自我评价的准确认识,以此减少对自身人格特点和能力的不确定感。贫困生因为出身贫困家庭,在众多家境较好同学面前,容易对自己评价过低,不能正确地认识真实的自我,放大自身缺点,无视优点。因此,高校在给予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同时,也要在心理上进行帮扶,使贫困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认识自我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既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自己跟别人的差距所在。正确认识自己,充分认识自己需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挖掘优势潜能,并且充分发挥潜能,这样有利于贫困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与鉴定。(二)全方位的社会支持是提升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社会关系的数量和质量强烈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面提到,“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与社会的联系千丝万缕。社会关系网越强大,社交人脉越广阔的人,他们也会拥有越好的身心健康状况。他们会越少生病和抑郁,越容易从身体疾病和心理问题中恢复过来,死亡风险越低。因而要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社会支持又可归类为经济资助与心理帮扶。目前,我因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已经做得十分到位,但在心理帮扶方面,还远远跟不上经济帮扶。对贫困生,高校心理帮扶最多的是进行感恩教育,教育学生在受资助之后,要回报社会回报学校。但感恩教育效果是否显著,学生是否真正在内心对社会学校感恩,这有待研究。另外,除了感恩之外,社会和高校还应该下更大功夫,全面提升贫困生的心理品德,例如,培养贫困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培育他们的耐挫折能力、适应能力等。(三)家庭教育影响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这个环境应该包括教育理念与教育氛围。贫困家庭的父母把孩子做为摆脱贫困的希望,希望孩子能好好读书,走出贫困地区。这种观念容易造成孩子过大的压力,也使父母只看重孩子学习,忽视了对孩子心理上的培养,不利于孩子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父母在教育孩子热爱学习的同时,也要努力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品质。只有全面的家庭教育理念,才会让学生走向积极向上的发展道路。因此,家庭教育理念对于培养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四)高校应重视对贫困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帮助主要是通过经济资助,在经济资助之外对贫困生的关心关爱不足,即人们所有说的“扶贫不扶心”,贫困生在心灵上没有得到成长。所以会经常看到有个别贫困生对于受资助并未真正感恩于心,对接受的资助金也并没有花在完成学业、解决生活困难的问题上,而是用于消费高端电子用品、购买不必要的衣物、化状品。因此,高校在资助之前,应充分了解拟资助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发放资助之后,应跟踪学生对资助款项的使用情况,同时,加强对贫困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贫困生在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心理素质也得到提高,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五)贫困生应努力完善自我。外界支持与帮助对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是不可缺少的,但贫困生自身寻求改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贫困学生应该努力完善自己,在学习、生活上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习积极向上,把贫困当成磨练自己意志的经历,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和学校。在生活中,应该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攀比,不跟风,有自己独立的个性,积极融入同学中,不要因为贫困而觉得低人一等,发挥自己的优点,为班级、为同学服务。学会感恩,对社会、学校的资助要报以感激之心,把资助用于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在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学会利用不同的途径解决心理问题。

五、结语

积极心理品质涉及到感恩、热爱学习、情感等方面,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必须由内及外,内部着重解决各种心理困扰。同时,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发挥自我,提升自信心,努力开发潜能,也是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应改变传统的资助方式,加强对贫困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只有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以及贫困生自身四个方面出发,才能从根本上培育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EB/OL].

[2]冯林.积极心理学校园普及版[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作者:黄伟庆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