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文学教学方法分析

时间:2022-06-02 10:34:42

高校网络文学教学方法分析

摘要:网络文学是一门新型课程,因网络文学本身的复杂属性,教学中应当在开放式的环境下,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从宏观与微观、研究与写作、线上与线下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关键词:网络文学;教学方法

网络文学是我校传媒专业的选修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部分课程如当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专题等课程中均有所涉及。什么是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于20世纪九十年代逐渐起步,发展到当今蔚为大观的局面。据欧阳友权的总结,有三个层面:其一,广义的网络文学,“指经电子化处理后所有上网的文学作品上传播的文学”;其二,狭义的网络文学,“指于互联网上的原创文学,即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首发的文学作品”;其“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即“网络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制作的作品”,目前较为认可的是其中的狭义定义,即在互联网上首发的原创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则是近十年的事情,许多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先后设置了网络文学课程,或各大培训机构在网络上推广的网络文学写作培训课程,其内容包括网络文学理论介绍、经典网络作品赏析评价、网络写作能力培养、网络文学网站运营管理等。相比起文学较为系统性、理论性相关课程如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来说,本校把网络文学作为专业课程时间更短,教学方法方面更是亟待改革。本人认为,网络文学的教学,应当遵从其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与爱好兴趣,在开放式的环境下,结合网络技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互动才能达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宏观与微观结合

网络文学的教学,首先要从宏观理论上进行梳理。网络文学的兴起,对传统文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文论已经无法解释网络文学的写作模式、艺术功能、传播方式等复杂属性。按照传统文论的衡量标准,网络文学几乎一无是处,只能停留在大众的阅读层面。因此,日常的教学不能封闭于旧有的理论体系之中,而应建立新的理论系统;构建网络文学理论系统,不能只靠教师一家之言,而是与学生一起完成的文学理论史;理论的研究与学生的欣赏对象相契合,形成互动,有效地解决其阅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意思的是,最开始在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中,我将网络文学作为一个专题,设置几个命题布置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完成研究时,他们对网络文学有些不屑一顾,哪怕他们已经接触到许多网络文学的优秀文本。直到搜集相关研究资料,形成研究报告后,学生才发现网络文学在理论之上的丰富性,现代性,扭转了网络文学等于通俗文学甚至媚俗文学的观念。网络文学的教学,必须结合微观的个案研究。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偏重于宏观的探讨和体系的建构,深入细致的微观研究欠缺。究其原因,一是源于网络文学自身的粗放、驳杂,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局面令人眼花缭乱,而且网络文学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化过程中,选择经典个案成了难题。二是研究者能力视野等方面的局限,教师选择的个案学生不一定认同,学生阅读过的经典教师可能闻所未闻。但是,日常的理论教学中,个案研究无法缺席。因此,网络文学的教学应当在开放式的环境中完成,教师只是做一个初步的引导与提示,具体内容如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个案筛选等放手交给学生去完成,他们才是网络文学最重要的接受群体,他们的认同与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体现着网络文学的一种发展潮流。例如在谈到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时,一位女生以她实际的网络写作经验给同学讲解了网络文学创作的优劣得失,网络文学网站的运营机制等,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以实际的介入直面并缓解理论与创作相断裂的问题,在激发学生兴趣、彰显理论魅力的同时,也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形成必要的实践补充,真正发挥其文学研究的前沿先锋作用。

二、研究与写作结合

网络文学课程的教学,除了最基本的理论介绍外,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爱好特长、职业规划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文学研究的能力和网络写作能力。从研究能力的培养来看,要求学生在系统的把握中外文学史、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水平的前提下,运用逻辑思维,对具体的创作现象、流派、作家作品进行分析评价,总结概括,然后可以以点带面,把具体的个案与文学史、文艺理论联系起来,审视其在文学史发展中的影响意义。网络文学对于80末、90初的学生来说更为便于把握,印刷文化时代的纯文学经典很多已遥远,可以敬畏却难以亲近。相反,随电脑、移动设备而出现的网络文学则为他们所熟悉和了解。与其总是选择令他们陌生的传统经典,不如与他们一起品析他们所熟稔的网络文本,这样既贴近他们的阅读经验,引起共鸣,又能帮助甄别,形成引导,让他们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激发起理论兴趣。在本人课堂上上过网络课程或接触到网络文学专题的学生,后来部分人在毕业论文中选择了网络文学相关的题目,不论这些论文研究深度如何,但至少在结合自身兴趣选择毕业论文命题,有理有据地分析网络文学创作现象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写作能力来看,网络文学课程旨在以网络社会实用型人才为主导,培养职业作家、。网络文学写作与传统文学不同,它不需要通过投稿、经过文学杂志编辑严格审查,只要有文学文本可以发表在BBS、贴吧、博客、网络论坛等任何地方;它不一定以纸质为传播载体,可以依托计算机技术以虚拟的方式存在,通过网络传播、访问者点击下载迅速流传到大众视野中去。网络文学的写作特点为学生尝试网络写作提供了便利,初写者可以先尝试从短篇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开始,教学过程中教师事先拟定好学生感兴趣的命题,设置好写作周期。原创文本在教师建议的网络平台上后,有学生投票选取优秀的文本。网络写作的成果不一定是单一的文学文本,还可以形成多种形式综合的超级文本,例如传媒学院的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文本与视频、音频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媒介融合的艺术文本,原始文本可以是自己原创的,原创能力稍差也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节选网络文学经典文本的精彩片段,经过艺术加工的文本可广泛用于网页宣传、海报广告、微信推送等场合,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再创作。

三、线上与线下结合

网络文学依托于网络技术,网络技术丰富了网络文学的发展空间。网络文学的教学,首先要利用线上优秀的网络资源,图片、视频、影视剧等这些资料已属平常,关键是利用稀缺资源弥补线下课程的不足。例如给学生谈到网络文学运营机制时,因涉及到数字技术、商业经营等常识,教师本身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强行装懂大可不必,反而可能知识点研究不透彻传输给学生后造成认知上的混乱。此时不妨搜索与本命题相关的网络课程,如网易公开课等让学生线下自学,再在课堂上讨论学习心得。网络文学的教学,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取长补短,资源共享。谈到网络文学写作时,教师可以教学生基本写作常识,学生可以向教师教授新媒体制作技术、网站运营等知识,把教学变成一个互相输送的良性循环,这是网络技术时代教学的新特征。有了自己的网络平台,网络文学课才名副其实。因为资金技术限制,教学中不可能为学生大手笔建立整套系统的文学网站,倒是可以利用校网站、手机微信、个人博客等来开拓出适合教学的微型平台。其中手机微信因为使用便利、成本较小优于其他方式,教学中可以使用微信公众号,每周做好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推送文章,提醒学生预先观看;写作文本可于微信群中,接受学生的阅读与评价;课程的平时考核除了线下纸质作业外,可要求学生通过班级微信群,文字文本或多媒体文本,教师评阅形成平时作业成绩。不过其中涉及到比较严峻的问题如网络抄袭、技术不过关等,需要教师提前与学生沟通,申明要求,同时设置相应的惩罚制度,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

网络文学因其特殊的性质要求教师既要关注本课程的发展动态、前沿成果,同时要关注学习新的多媒体技术;贯彻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教学相长中推动课程教学良性循环;发动学生,依靠集体的智慧克服课程中存在的资金、技术等问题,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技能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章池.“网络文学”的探索与教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2(1):93-94+85.

[2]陈艳华.高校通识选修课《网络文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7):104-106.

[3]费玉曼等.高校网络写作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教学反思[J].江西科技师范学报,2009(3):122-125.

[4]欧阳有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张争艳 单位:汉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