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著作对个人品德和理想影响

时间:2022-06-01 08:19:00

文学著作对个人品德和理想影响

在人类所有的劳动成果中,只有文学作品是以文字方式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它是以形式成熟、内容集中、有鲜明主题而获得世人承认的。“艺术熏陶,即通过文字、美术、音乐、影视、舞蹈等艺术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熏陶,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而文学作品———这里主要是指对现实生活抽象化了的小说、诗歌、戏剧等具体的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文学作品,正是教育的最佳媒介。

一、文学作品对个体品格及理想之影响

文学作品最早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的。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到中国的《诗三百》,无论反映壮阔历史画面还是个人的艰辛生活,无一不是以简洁、鲜明的语言来表现的。孔子提出了“兴、观、群、怨”说,“兴”指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可以引起联想活动,在感情的涌动中获得审美享受。“观”指诗歌反映了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包含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状态。“群”指诗歌使社会人群交流思想感情、统一认识,进而促进了社会和谐。“怨”则强调诗歌表达作者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不满与批判。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看,它总结了我国文学在当时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诗经》所提供的丰富经验,把文学的社会功能概括得相当完整、全面。孔子还提出“不学诗,无以言”,虽有夸张,但诗歌对人在现实中的影响确实不可低估。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后的传奇、志怪、小说、戏剧等,也都如此。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指向性,它对生活的艺术性抽象使其意境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根据个人经历、思想的不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方面,经典作品长期不衰;另一方面,经典作品也对读者的人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强调“诗教”,其基本观点,是肯定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后世的“文以载道”等强调教育作用的文道观基本上一直被作家们有意识地运用于其创作中。

二、经典文本应具有的特征

阅读经典让我们能够与古人同行,与圣贤先哲进行思想上的对话。在这个无限丰富的思想世界里,我们能够和先哲进行沟通、对话、辩驳,从传世文本凝聚的智慧中发现战胜精神困惑的理性路径与灵感火花,让美丽华章构建起的艺术化意境提升审美情趣与精神节操。当然,“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所以,我们对经典的阅读模式应该具有“入世”的态度,具备明代东林书院所倡导的阅读精神———“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里所提倡的经典文本需要具有以下特性。

1.面向社会现实的政治性社会历史螺旋式的发展历程表明,一切进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要求作为以实践为方式存在的人必须有面对坎坷、挫折的精神面貌,必须有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勇气。而文学作品往往能带给人这样的精神支持。不论是衔枝填海的精卫,还是追逐太阳口渴倒地而死的夸父;不论是不停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还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受酷刑的普罗米修斯,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总能给我们以无限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这是空洞的理论说教所不能替代的。

2.回归心性的人文性国与国之间的疆界原是以高山、河流、海洋分割的。而全球化的社会,使得产业、资讯、投资和个人成为未来世界的模糊统治者。我们现在的高中教育和大学改革,正朝着标准化、数量化、商品化方向行进。刚刚出台的江苏省高考改革方案,标准繁多,名词拗口,被批为“看不懂”的高考改革方案。[3]此外,让高校师生谈而生厌的高校评估,也出现了专家所说的“到了终点站才发现坐错了车”的笑谈。因此,所有非基于人本性发展的教育只能是急功近利式的涸泽而渔。而经典文学的阅读,让我们在格里高尔(卡夫卡《变形记》)的大甲虫生活中感受到非人生活的人格尊严;让我们在秃头歌女(尤奈斯库《秃头歌女》)的惊悚中感受到对陌生爱人的珍惜。读经典,常常让我们能受到心灵净化,在表链与发卡(《麦琪的礼物》)交换的时候流露含泪的微笑。这一切,体现的都是心灵回归本真的典范。

3.形而上的审美意境高尔基曾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事实上文艺活动是间接的实践,如果没有明亮的眼睛和纯净的心灵,人的生活就是吃喝拉撒睡,“我从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是生活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4](P193-194)所以,文学作品能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与伦比的精神愉悦。正如古人所说,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海德格尔也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顾城的《一代人》简洁明了,却使众多年轻人为之心折:“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对“”的控诉材料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韩瀚在纪念张志新烈士时只用几句话,就震撼了所用人:“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这样的表述,不但使我们对那个荒唐的时代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烈士的高大形象也浮现于我们脑海。再如《水浒传》中的打虎,武松仅仅打死了一只老虎,李逵打死了四只老虎,但读者津津乐道的往往是景阳冈上的激战。如果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老虎属于猫科动物,武松根本不可能按住老虎率性痛殴,老虎的招数也不会仅仅是“一扑一掀一剪”。但是,施耐庵给读者设置了一个特定的环境,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武松的形象就突出了。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它和嗅花观月有着不同的功效。可以说,没有文学的审美,就没有生活中的审美,“心灵美”也就无从谈起。

4.厚重的思想性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经典文学作品不但给读者以心灵安慰,品性熏染,也加重了思想的广阔和深度。批判是有违人的心理接受方式的,但批判如果是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出现,其结果就会事半功倍。《战争与和平》中宏大的历史叙述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但作者内含的深深思考同时也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这种教育与学习文件、政策、条例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有两种模式可资参考。一种是采取“模组”方式选择经典篇章作为新时期的教材,这套系列教材可以用“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等标题归纳。或者也可以依照不同的时代,如先秦、两汉到宋明等加以区别。另一种方式是以永恒的命题和普世价值观,比如“真、善、美”等作主旨来选读作品。此外,具体的阅读方式可以是对话、探讨式的,如古代的孔子授课以及苏格拉底的教学等。

三、加强校园文学作品的隐性教育

就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来看,多数在校生缺乏接受全方位文学教育的机会。因此,要发挥文学作品对高校学生品性和理想的影响,充分开发利用隐性的语文课程资源就成了一种理性的现实路径。

1.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当今在校大学生多数是80后、90后青年,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学习兴趣同样也不例外。虽然不排除个别大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有着独特的爱好,但是就整体而言他们对工商管理、历史军事、电子游戏、音乐电影等更感兴趣。那种整体性的互助学习,“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情景,往往是教育者理想的教育情境。因此,教育者有义务塑造良好的文学作品学习氛围,通过大规模积极号召和小规模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良好的语文学风。例如,教育者可以组织开展文学茶话会、文学沙龙、笔友会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培养他们集体式学习、互助式学习、探索式学习的主动意识,在校园内形成文学作品良好的学习空间。

2.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与敞亮……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的交流活动。”校园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既能提高办事效率和教学质量,还能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3.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文学阅读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一种偏见:学生是学习者,是被动教育的对象,他们更多的是需要接受教育活动的影响。这种观念导致人们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事实上,高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转化进程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可塑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是高校隐性文学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合理方式的引导下,他们能够自发组织内容丰富而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学习乃至创造活动。例如,互联网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提供了灵活多变的创作空间。高校学生能够利用论坛、博客、微博等为数众多的媒体工具来表达自己真实的观念、看法和心愿。在网络化的虚拟空间中,高校学生在文学艺术上的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而不受到过多地不良因素的侵扰。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文学艺术团体、电子书等模式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学空间。

客观地讲,这些隐形的语文资源恰恰是高校教师容易忽视的。因此,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放下身段,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创作活动中去,扮演“参与者”而非“引导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内生积极性,进一步拓宽新世纪背景下文学作品的外在张力。总之,把握好经典文学作品和新生文化形态,努力加以导引和利用,争取其良性功效社会影响的最大化,是对经典的继承,更是对时代新人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