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热点分析

时间:2022-09-02 03:43:54

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热点分析

摘要:文章利用CiteSpaceV软件,对webofscience数据库中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以期预测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国内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研究热点

大数据时代加快了信息技术和关联数据的发展,尤其是推动了数字技术的应用,这使得科学研究逐渐向数据密集型的方向发展。随着知识的演进,数字学术应运而生。数字学术是一个创新的项目,它致力于用数字图像、文本和音频等手段收集和管理资源,并运用这些手段作为研究的新工具。高校图书馆凭借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共享的物理空间以及多学科背景的馆员,从多个维度为数字学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软硬件的基础;而数字学术引领的学术交流新形式、教学模式与科研范式的转型,又拓展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边界。国外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学术领域有较为长久和深入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经验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因此,对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的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分析,对指导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WebofScience核心合集:引文索引,数据检索为主题检索,检索式为“主题:(digitalscholarship)OR主题:(digitalacademic)AND主题:(library)出版时间限定为1986年-2019年,同时,根据作者所在国家和机构筛选出国外高校图书馆,并删掉了会议论文、书评、新闻报道等不相关文献,最终得到222篇。本文通过CiteSpaceV软件对所选数据进行共现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形成可视化图谱,直观地解析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领域的热点前沿、发展趋势及其动态演化关系。

二、发文量统计

国外高校图书馆关于数字学术领域的文献最早出现在1998年。由于数字学术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在研究初期,每年的发文量参差不齐。但从第一篇文献出现到2009年,还是可以看出来研究者对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热情。2009年之后,文献年发表数保持在7篇及以上,尤其是2018年发表了18篇。这表明,近年来该领域持续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研究者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还在逐步深入,数字学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1.关键词共现分析。根据上文提到的共词分析法,笔者将下载的数据导入到CiteSpaceV软件中,设置研究时间跨度为1998年-2019年,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设置为关键词,其他阈值保持原始设定,运行后生成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图谱中共生成45个节点,76条连线,密度为0.0768,最大的子网络共有43个节点,占比95%。从图谱中可以看出,大多数频次高的关键词,出现在研究的中后期,且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这说明研究的热点比较新颖且较为集中。除此之外,某些十字节点具有较强的中介中心性,这些节点反映出了关键词在网络中的重要性程度。根据频次和中介中心性高低,笔者分别罗列出了图谱中频次和中介中心性各自排名前8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代表了不同时期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的研究热点。其中,以digitallibrary频次最高,information中介中心性最高,且这两个词出现的时间较早,是这些年研究中最为热点的词。除此之外,technology、socialmedia、model等这些词同时出现在频次和中介中心性的排名统计中,说明这些词同样是该领域的热点关键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聚类分析。根据上文提到的聚类分析法,笔者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的基础上,运用CiteSpace的聚类功能,从关键词中提取名词性术语对聚类进行命名,通过LLR算法,进一步得到关键词聚类网络图:图中模块值Modularity为0.6389,平均轮廓值Silhouette为0.5734,说明该学术网络聚类结构显著,网络聚类主题明确。图中共得到5个聚类,这些聚类是研究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子群,可以被视为研究领域中的不同研究主题。聚类详细信息如表2所示。根据表2对聚类信息的整理,并结合上述热点关键词,可以将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大致归纳如下:主题一: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加速了高校图书馆由传统的学术型向以服务为主导的数字型转变。研究者通过对在线数字资源的评价,强调了数字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具人性化的服务。而近年来数字学术中心的建立,也为读者配备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技术空间,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主题二:数字学术馆员。随着数字学术服务的不断深入,高校图书馆对馆员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学术馆员岗位倾向于拥有高学历的人员,且倾向于语言、艺术、图书情报、计算机甚至跨学科专业背景的人才,同时数字学术馆员要有一定的人际沟通、项目管理和协同科研的能力,掌握多种数字学术技术和工具来支持服务。主题三:信息共享与新媒体应用。大数据时代,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对高校图书馆的数据信息高度共享与充分利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者对大数据技术与新媒体的融合开展研究,他们认为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新媒体为媒介开展关联分析能更好的了解读者搜索倾向。通过对读者搜索偏好来形成用户画像,从而对馆藏数字资源进行融合和分析,把握数据间的关联,帮助读者知识发现,充分利用和创造关联资源的价值。3.趋势分析。为了厘清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的知识演进方向并展望其发展趋势,笔者利用CiteSpace软件进一步生成了关键词时区图。根据图4中关键词分布的情况,可以将知识演进方向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初步探索期(1998年-2006年)。该时期的关键词频次和中介中心性较高,且连线呈现出放射状趋势。在该时期,数字学术处于萌芽阶段,研究者提出了“digitallibrary”这一重要概念,并将其作为热点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发表了大量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献,为中后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研究瓶颈期(2007年-2012年)。该时期关键词数量较初步探索期有显著下降的趋势,且关键词频次与中介中心性低,节点间连线也反映出该时期的研究只是对之前研究的简单延伸和完善,并未形成新的、成规模化的热点主题。从宏观演进方向看,该时期是数字学术在国外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瓶颈期,而这与发文量少、信息不对称、创新性不足有一定的关系。(3)创新发展期(2013年-2019年)。该时期的关键词较多,与初步探索期的高频关键词间连线较为紧密,表明该时期研究较为多样化和具体化,是基于初步探索期研究演变而来。该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入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将新思想和新技术与数字学术结合起来,提供读者数字技术支持的物理空间和多样化服务。正因如此,研究形成了许多分支,推动数字学术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数字学术的知识演进过程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动态过程。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数字学术在未来还会结合新概念、新事物、新技术形成新的研究热点,不断发挥它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知识生产和扩散的作用来指导实践,提升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能力,推动数字学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四、启示

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围绕空间、资源、服务等方面也开展了对数字学术的初步探索,如鄂丽君对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中心的研究;涂志芳对国外高校数字学术服务的研究等,但数字学术在我国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笔者认为国内高校馆需从如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1.加强图书馆数字学术空间布局的理论研究。我国高校合理利用实体馆舍空间、配置面向数字资源处理的软硬件或工具来提供数字学术服务方面还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研究可从图书馆的整体规划、目标定位、馆藏特色、经济效益等多因素考虑,为我国高校馆建设实体数字学术空间提供理论依据。2.加强数字学术馆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基于国内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目标与定位,对国外已设立数字学术馆员的高校馆开展案例分析研究,深入了解其数字学术馆员的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培训和考核等方面的现状,并认真分析和总结,形成研究报告。同时,对国内已设立数字学术馆员的高校馆进行深度调研,为建立高素质数字学术馆员队伍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提供基础。3.加强高校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数字学术服务营销策略的研究。虽然目前已经有研究者对高校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现状、内容建设和传播力等进行研究,但对传播途径的多样化、数字资源使用、服务对象需求等研究有明显不足。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健全服务营销策略的研究,融合多个新媒体平台,充分展示数字资源,并重视互动与反馈,了解读者对于数字学术服务的需求,做到精准营销。4.加强国内高水平大学图书馆之间的科研与合作以及国内外高校间的交流与探讨。国内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应成立数字学术联盟,每年举办数字学术论坛,学习研讨先进理念和技术,跨学科跨界合作,互联共享,建立完整的数字学术服务体系,促进数字学术的可持续发展。在向国外高校馆学习的同时,还要考虑将中国传统文化嵌入到国内的研究中,打造中国特色品牌。除此之外,各高校馆还应结合自身馆藏特色,整合现有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字学术服务与项目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2]鄂丽君.研究图书馆协会成员馆建立的数字学术中心调查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

[3]涂志芳,徐慧芳.国内外15所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的内容及特点[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

作者:韩卓然 单位:中国民航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