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德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4:18:50

国外德育

国外德育范文篇1

1.时代主题趋势。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学校德育。许多与我们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也都采取具体措施,大力加强学校德育建设。美国一些人认为:之所以存在教育问题,是没有把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道德教育上;日本认为:轻视德育投资的思想值得反省,只有重视德育投资,才能使日本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英国认为:只有不吝啬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原联邦德国认为:德育投资并不是非生产性投资,它会很快得到经济补偿。各发达国家几乎都把德育改革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美国高校强调要培养学生“理解和忠诚于自由社会”。90年代初提出有针对性的10点建议,呼吁全国各界人士通力合作,建立一个有利于学校培养道德成熟公民的社会环境,共同担负起道德教育的义务。英国教师受命从1994年开始对不守规矩的学生采取较强硬的行动。在此之前,英国政府还曾对一些学校纪律不严发出警告。日本80年代末将德育作为社会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并在加强道德教育全国大会上提出了改革的原则和措施,强调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形成“人”;还提出道德教育不能单靠学校进行,必须使学校、家庭、社会密切结合起来。

可以说,重视和加强德育之所以成为时代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西方发达国家面对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陷入深刻危机的必然选择。

2.综合化趋势。公民教育(包括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共同课题。公民教育一般都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设置特定学科进行道德教育,一是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进行道德教育。战后,尤其近年来,德育内容和方法都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外在德育理论中都注意到多学科基础的综合,力图广泛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新研究成果,加以借鉴和补充。在日本高校,德育课被称为“综合课”,全国大体有25类综合课程和500多个这类课程的专题讲座。文部省规定“学校的道德教育以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为原则”。它不同于内容单一的“修身课”,开始形成德育内容序列化综合特征。由于杜威的“生活即教育”原则渗透到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打破就学校德育论学校德育的传统,实行开放的“大德育”。美国形成了传统方法(即理论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方法(通过课外活动潜移默化)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方法。

3.适应性趋势。国外德育非常强调适应性,有人称之为“适应道德教育”。这种趋势表现为:在制定德育目标时明确提出,从本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出发,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培养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开拓性的人才,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可接受程度。新加坡在编制道德教科书的过程中,不仅对在校的学生、教师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而且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还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反馈性调查,制定出一套既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学生成才需要的道德教育计划和内容,日本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把德育内容分解为不同的层次、深度和侧面,在各年级反复循环,由浅入深,形成循序渐进的过程。

4.实用性趋势。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国外特别强调德育的实用性。美国一方面把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则通过课堂教学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强调通过课外活动(诸如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咨询活动等)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美国大学进行德育的一个突出环节,包括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总之,美国学校德育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轻理论,重行为;轻说理,重管理”。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德育方案都是力求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有的把道德教育教材编制成易于操作的程序。美国的教育方案除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的教育安排、教育建议、实施方法外,还提出了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策略和手段。

5.素质教育趋势。注重提高人的素质,是国外德育的普遍发展趋势,在各国的德育目标、教育内容、德育方法的应用中,都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整体素质。德育不单单是传授“美德”,解决眼前的社会规范问题,而是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能力,以形成完善的个性。美国在90年代初提出的10点建议中,要求学校注重向学生传授正义、勤奋和尊重他人等美德,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日本强调学校应当成为学生的“精神食堂”,必须给学生以丰富的精神养料,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和富有同情心。新加坡于1992年开始起用一套新的公民与道德课程,给学生灌输一些公民应有的道德心、社会责任感及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同时也采取一些更有效、更富有新意的辅助课程,来提高学生在学业、人格和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发展,这一切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既温情又能独立思考的公民,为他们步入急剧变化的技术时代做好准备。

6.重视传统趋势。当代世界范围内激荡着一股“传统热”、“寻根热”、“儒学热”,成为国外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说:“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东方的言行思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日本筑波大学教授高桥进说:“东洋思考方式、伦理观,对面临21世纪的人类来说,可发挥领导作用的时代业已到来。”甚至有不少学者大倡“儒教资本主义”、“儒教工业文明”、“复兴儒学”。当然,正像欧洲“文艺复兴”那样,这种“复兴”绝不是简单地恢复传统文化,而在继承、弘扬古代人文传统的基础上,酝酿创造人类更新、更高的文化。这一点在新加坡表现得十分突出。

二、中国德育实践的审视

审视我们的德育实践,由于受“左”的影响,教育方法僵硬,教育内容“窄化”,把认识问题、实际生活问题、生理和心理问题同思想道德问题“一锅煮”的现象仍然存在。传统的不完整的社会主义德育的内容占居主导地位,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高度政治化的内涵。革命战争中强调阶级关系、阶级感情,这是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础。建国后,长期奉行“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挂帅”方针,政治主宰一切文化形态,思想道德被高度政治化,强调思想道德的阶级性、政治性,否认思想道德的普遍性、独立性,思想道德成为政治的附庸,从而抹杀了思想道德的独立性及其内涵的特殊性,最终妨碍了思想道德自身的建设,削弱了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传统思想道德的家族伦理、血缘亲情全面抵制、彻底否定,造成传统思想道德的某种断裂。对西方道德的人道主义也持批判态度,从而造成“五四”新道德传统的失落。政治化的思想道德被“左”倾思潮利用,在“”中成为践踏人性和人类价值规范的工具。

2.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由于国家与社会价值一体化,国家控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上都高度政治组织化了,其基本细胞就是工作单位,不存在与之分离的独立个体。在这种体制下,个人没有特殊利益,完全融合于集体利益之中;个人没有特殊选择,只能服从集体安排。在这种公私对立的格局下,必须无条件地肯定或高扬群体价值,否定和抑制特殊的个体价值,个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集体主义道德要求个人服从集体,把集体需要当作自己的需要,不计个人得失,不追求个人成功,提倡谦虚忍让、守纪律、听话等。这种集体主义道德在战争年代和尚未摆脱落后面貌的艰苦创业年代是非常必要的,它抵制了个人主义,维护了国家、集体的利益,鼓舞了人们的献身热情,强化了纪律性,树立了一代新风。但是,这种思想道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主要是对特殊个体价值的否定,压制了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碍于个性全面发展。

3.理想主义的强化。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原则是高度理想主义的,它继承了传统思想道德的理想化倾向,把个人设计成理想化的革命者,基于这种人格理想,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仅有思想道德“提倡”和道德“禁止”两极,缺少规范人们现实行为的思想道德“允许”部分。这种理想化的思想道德曾经鼓舞了人们的革命热情,培养了一大批模范典型。但是,它又有对人约束过紧、脱离现实、令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弊病。把思想道德提到一般人达不到的程度,只能培养圣徒,不能指导人们的行为,从而失去其现实功用。

4.思想道德的抽象化。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和计划经济体制使行政关系成为基本纽带,各个独立的人际关系领域尚未分化出来,因而形成了普遍的思想道德,而具体的思想道德规范则缺失。普遍的思想道德在社会关系未分化、社会生活单一的历史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取代具体的思想道德而发生规范作用。但是,普遍的思想道德脱离具体的思想道德规范就难免陷于空泛,使其可操作性大打折扣。一些特殊的思想道德领域,如婚姻、家庭、朋友、师生等人际关系方面,普遍的思想道德的普遍适应性更差。由于缺乏具体的思想道德要求和可操作性,“大原则下开小差”是常有的现象,人们往往口头承认道德原则,而具体行为上又违背它,甚至走向反面。

三、国外德育的中国化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以肯定开始的事物往往以否定告终,而以否定开始的事物,又往往以肯定告终。现代市场经济具有较大的制度弹性、意识形态弹性、文化弹性和地域弹性,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和兼容能力,它既可以吸纳伊斯兰文化,也可以吸纳基督文化;既可以兼容欧美文明,也可以兼容大东亚华夏文明。学习和研究国外德育的成功经验,不仅要掌握和运用现代世界各国德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同时也要研究其相异特点,要分析和研究一定国家和地区形成某种特色的德育模式和体系的原因和社会条件。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绝不能以“中国特色”为借口,来排斥人类社会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堵塞我们步入世界共同发展的大道;但是,无论哪一个国家的德育模式,都不能成为送货上门的进口物,都不能像现成衣服一样拿来就穿,都必须经过我们自己的“肠胃”消化吸收,创造性地成为我们可行、可用的东西。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一样的树叶一样,我国不同地区尤其不同学校的德育模式也不会绝对一致。这就要靠我们以丰富多彩的实践,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我国德育的立足点

1.立足于德育的主体性建设。德育的主体性主要是德育工作主体和德育对象主体。“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德育工作,除了要与德育的社会化、终身化相适应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德育工作主体职能和角色的根本转变。要使德育工作者的职能,由单向灌输现成的思想道德理论,转变为关心、指导、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使自己也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由此,德育工作主体的角色也相应地要由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的“灌输者”、“管束者”,转变为受教育者主体德性发展的“良师益友”、“人之师表”。为此,德育工作者要面对新时期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讨自身的育人使命有清醒的认识,树立现代德育思想、观念;系统掌握现代德育知识、技能,提高德育的创新智慧和实践能力;在开放的环境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修养,对受教育者真正能够做到启人心灵、为人师表。

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规范系统,德育是一个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独特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包含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如果把道德仅仅看成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就范,道德建设就无法形成主体性的建设,也无法释放个体的潜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人的主体活动是道德活动的原动力。德育心理研究表明,道德品质是个人自觉意志的凝结,是一种基于自觉自愿选择的行动过程,对行为实行自我调节是人们道德发展的关键,深刻的自我认识和适当的自我评价是行为自我调节的重要前提。把德育作为提高人的素质的一项主体性建设,就是要注重挖掘和发展主体内在的能动因素,使人摆脱盲目必然性。德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培养人高尚的需要和情感。这是动力学意义上的主体导向、推动、调控的机制。马克思曾经指出:理想社会中的人,不仅是“国民经济意义上的富有”,“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2)把人的低层次的需要和相应的情绪,引向高层次的社会性的精神文化需要和相应情绪,促进人的精神完善,就必须培养人的需要。德育的另外一个机制是面对具体道德情境时主体的智慧操作机制,关键在于发展人的道德思维能力。现代道德教育复兴运动中最著名的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取决于一种“基本的思维——组织”;对一个道德问题的反应不只有特定的知识决定,而是由一个“基本思维——组织”决定的。只要个体形成了某种思维方式,即有了某一道德判断结构,那么,在大部分道德情境下,个体就会运用这种方式或结构从事道德思维,指导道德行动的。他据此提出了一个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方法”。(3)这些研究对我们改变德育中存在的“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是大有启发的。

2.立足于科学性的德育方法。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落后,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成熟,双重体制在一定时期的并存、交织和冲突,使得德育对现代化发展的智力支持缓慢和困难。理论“灌输”为主和形式主义的德育方式还没有完全改观。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受教育者以积极的情感驱动,以科学的理性精神来进行道德实践、道德批判和道德创新,而且要更多地运用观察、调查、实验、个案分析等科学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研究道德现象,总结经验,揭示规律。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正确理论,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信念,在实践基础上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3.立足于双向交流的德育过程。德育不是居高临下单向灌输,是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的互动过程。把德育作为教育者的教和受教育者的学相互作用并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实现的活动,真正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关系,是创设受教育者主体人格发展的必要前提。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和成长实际出发,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唤起受教育者内在道德需要和思想自觉;优化环境,交流情感,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动人心弦的共鸣中主动实现思想道德的“内化”;教育受教育者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让他们在开放的情境中锻炼自辨是非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在生活里学会自我修养,在思想道德上不断适应新的客观要求,则是德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和重要举措。

4.立足于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德育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并使之成为他们由衷的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学校德育课程,要打破旧的“课程”框框和“学科”模式,以理论、规范和一定阶段学生生活实践为教材,除了显性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发、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中一切积极的隐性课程内容,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把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

5.立足于开放式的运行方向。当今的社会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社会”。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日益全球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将会更为“相互激荡”。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和多元多彩多变的现代世界,德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为了造就开放社会中能够自学自强自律的思想道德主体,而让受教育者置身于开放的教育环境和过程中,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开放中,不断实现着自己的发展和更新。德育思维的变革也要开拓新的视野,不断吸收世界文明的新成果,德育内容要有一个基础性相对稳定的系统向时代和生活开放,不断从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中吸纳新鲜的思想道德养料,关注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思想道德上的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和新热点,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张扬,思想道德批判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实现德育内容的不断创新。

6.立足于综合型德育空间。根据人的素质发展的整体性和影响人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因素的多样性,德育要从整体着眼,打破单一的旧格局,建成整体性和开放性的“大德育”新体系。一要整体规划,既有区别又相联系地安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形成科学序列和整体衔接。二要整体实施,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有机结合,寓于学校各学科各课程之中,并以社区为重要依托,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合理配合,构成德育的社会网络和整体合力。努力使受教育者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整体发展。

7.立足于信息化的德育载体。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已不是一种遐想,而是活生生的现实。随着网络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不断普及,它将成为最重要、最快捷、最富有生机活力的大众传媒方式。德育如不介入和运用这种载体形式,就不仅仅是失去一块阵地问题,而是其他形式工作的成效也将受到冲击甚至被抵消。网上思想交流和观念碰撞,不像做大“报告”,一切按部就班;也不像面对面交谈,碍于诸多因素而有回旋余地,而是即时应对,是真正意义上的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无疑将推动德育工作以及其他学科工作功能的整体化体系建构,德育工作的依附载体形式由“真空传播”向媒化载体转变迫在眉睫。

8.立足于显隐结合的德育效果。德育不再单纯是从外部施加给人的说教和约束,而是以人为本,把道德作为人的内在需要,把受教育者作为成长着的思想道德主体来培养,以主体德性的发展和德性主体的建构为根本目的。因此,它将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切实实行德育的民主化,注重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自觉,着力提高他们的是非善恶辨别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创新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德育又要重视“规范教育”,把合理规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类道德文明与群体自律精神的集中体现,致力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学生日常行为等规范的养成教育,使这些规范化为主体内在“自律”的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建立更加合理的社会生活秩序,为主体德性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使主体真正获得对道德必然的把握。

总之,高度抽象化的道德原则并不能处理具体的道德关系,只有适用于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不同情境、不同职业的道德要求和规范,才具有道德教育的实际意义。中国德育的发展,依赖于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有赖于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新道德理念的树立,有赖于用萌芽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来引导人、培育人、激励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9.

[3][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5.

[4]靳诺.德治法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9.

[5]戴纲书.德育环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

[6]王晓朝.传统道德向现代道德的转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

[7]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角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

[8]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

[9][英]彼得斯著,邬冬星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

国外德育范文篇2

1.时代主题趋势。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学校德育。许多与我们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也都采取具体措施,大力加强学校德育建设。美国一些人认为:之所以存在教育问题,是没有把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道德教育上;日本认为:轻视德育投资的思想值得反省,只有重视德育投资,才能使日本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英国认为:只有不吝啬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原联邦德国认为:德育投资并不是非生产性投资,它会很快得到经济补偿。各发达国家几乎都把德育改革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美国高校强调要培养学生“理解和忠诚于自由社会”。90年代初提出有针对性的10点建议,呼吁全国各界人士通力合作,建立一个有利于学校培养道德成熟公民的社会环境,共同担负起道德教育的义务。英国教师受命从1994年开始对不守规矩的学生采取较强硬的行动。在此之前,英国政府还曾对一些学校纪律不严发出警告。日本80年代末将德育作为社会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并在加强道德教育全国大会上提出了改革的原则和措施,强调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形成“人”;还提出道德教育不能单靠学校进行,必须使学校、家庭、社会密切结合起来。

可以说,重视和加强德育之所以成为时代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西方发达国家面对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陷入深刻危机的必然选择。

2.综合化趋势。公民教育(包括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共同课题。公民教育一般都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设置特定学科进行道德教育,一是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进行道德教育。战后,尤其近年来,德育内容和方法都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外在德育理论中都注意到多学科基础的综合,力图广泛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新研究成果,加以借鉴和补充。在日本高校,德育课被称为“综合课”,全国大体有25类综合课程和500多个这类课程的专题讲座。文部省规定“学校的道德教育以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为原则”。它不同于内容单一的“修身课”,开始形成德育内容序列化综合特征。由于杜威的“生活即教育”原则渗透到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打破就学校德育论学校德育的传统,实行开放的“大德育”。美国形成了传统方法(即理论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方法(通过课外活动潜移默化)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方法。

3.适应性趋势。国外德育非常强调适应性,有人称之为“适应道德教育”。这种趋势表现为:在制定德育目标时明确提出,从本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出发,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培养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开拓性的人才,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可接受程度。新加坡在编制道德教科书的过程中,不仅对在校的学生、教师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而且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还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反馈性调查,制定出一套既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学生成才需要的道德教育计划和内容,日本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把德育内容分解为不同的层次、深度和侧面,在各年级反复循环,由浅入深,形成循序渐进的过程。

4.实用性趋势。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国外特别强调德育的实用性。美国一方面把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则通过课堂教学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强调通过课外活动(诸如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咨询活动等)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美国大学进行德育的一个突出环节,包括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总之,美国学校德育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轻理论,重行为;轻说理,重管理”。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德育方案都是力求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有的把道德教育教材编制成易于操作的程序。美国的教育方案除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的教育安排、教育建议、实施方法外,还提出了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策略和手段。

5.素质教育趋势。注重提高人的素质,是国外德育的普遍发展趋势,在各国的德育目标、教育内容、德育方法的应用中,都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整体素质。德育不单单是传授“美德”,解决眼前的社会规范问题,而是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能力,以形成完善的个性。美国在90年代初提出的10点建议中,要求学校注重向学生传授正义、勤奋和尊重他人等美德,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日本强调学校应当成为学生的“精神食堂”,必须给学生以丰富的精神养料,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和富有同情心。新加坡于1992年开始起用一套新的公民与道德课程,给学生灌输一些公民应有的道德心、社会责任感及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同时也采取一些更有效、更富有新意的辅助课程,来提高学生在学业、人格和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发展,这一切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既温情又能独立思考的公民,为他们步入急剧变化的技术时代做好准备。

6.重视传统趋势。当代世界范围内激荡着一股“传统热”、“寻根热”、“儒学热”,成为国外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说:“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东方的言行思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日本筑波大学教授高桥进说:“东洋思考方式、伦理观,对面临21世纪的人类来说,可发挥领导作用的时代业已到来。”甚至有不少学者大倡“儒教资本主义”、“儒教工业文明”、“复兴儒学”。当然,正像欧洲“文艺复兴”那样,这种“复兴”绝不是简单地恢复传统文化,而在继承、弘扬古代人文传统的基础上,酝酿创造人类更新、更高的文化。这一点在新加坡表现得十分突出。

二、中国德育实践的审视

审视我们的德育实践,由于受“左”的影响,教育方法僵硬,教育内容“窄化”,把认识问题、实际生活问题、生理和心理问题同思想道德问题“一锅煮”的现象仍然存在。传统的不完整的社会主义德育的内容占居主导地位,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高度政治化的内涵。革命战争中强调阶级关系、阶级感情,这是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础。建国后,长期奉行“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挂帅”方针,政治主宰一切文化形态,思想道德被高度政治化,强调思想道德的阶级性、政治性,否认思想道德的普遍性、独立性,思想道德成为政治的附庸,从而抹杀了思想道德的独立性及其内涵的特殊性,最终妨碍了思想道德自身的建设,削弱了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传统思想道德的家族伦理、血缘亲情全面抵制、彻底否定,造成传统思想道德的某种断裂。对西方道德的人道主义也持批判态度,从而造成“五四”新道德传统的失落。政治化的思想道德被“左”倾思潮利用,在“”中成为践踏人性和人类价值规范的工具。

2.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由于国家与社会价值一体化,国家控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上都高度政治组织化了,其基本细胞就是工作单位,不存在与之分离的独立个体。在这种体制下,个人没有特殊利益,完全融合于集体利益之中;个人没有特殊选择,只能服从集体安排。在这种公私对立的格局下,必须无条件地肯定或高扬群体价值,否定和抑制特殊的个体价值,个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集体主义道德要求个人服从集体,把集体需要当作自己的需要,不计个人得失,不追求个人成功,提倡谦虚忍让、守纪律、听话等。这种集体主义道德在战争年代和尚未摆脱落后面貌的艰苦创业年代是非常必要的,它抵制了个人主义,维护了国家、集体的利益,鼓舞了人们的献身热情,强化了纪律性,树立了一代新风。但是,这种思想道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主要是对特殊个体价值的否定,压制了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碍于个性全面发展。

3.理想主义的强化。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原则是高度理想主义的,它继承了传统思想道德的理想化倾向,把个人设计成理想化的革命者,基于这种人格理想,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仅有思想道德“提倡”和道德“禁止”两极,缺少规范人们现实行为的思想道德“允许”部分。这种理想化的思想道德曾经鼓舞了人们的革命热情,培养了一大批模范典型。但是,它又有对人约束过紧、脱离现实、令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弊病。把思想道德提到一般人达不到的程度,只能培养圣徒,不能指导人们的行为,从而失去其现实功用。

4.思想道德的抽象化。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和计划经济体制使行政关系成为基本纽带,各个独立的人际关系领域尚未分化出来,因而形成了普遍的思想道德,而具体的思想道德规范则缺失。普遍的思想道德在社会关系未分化、社会生活单一的历史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取代具体的思想道德而发生规范作用。但是,普遍的思想道德脱离具体的思想道德规范就难免陷于空泛,使其可操作性大打折扣。一些特殊的思想道德领域,如婚姻、家庭、朋友、师生等人际关系方面,普遍的思想道德的普遍适应性更差。由于缺乏具体的思想道德要求和可操作性,“大原则下开小差”是常有的现象,人们往往口头承认道德原则,而具体行为上又违背它,甚至走向反面。

三、国外德育的中国化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以肯定开始的事物往往以否定告终,而以否定开始的事物,又往往以肯定告终。现代市场经济具有较大的制度弹性、意识形态弹性、文化弹性和地域弹性,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和兼容能力,它既可以吸纳伊斯兰文化,也可以吸纳基督文化;既可以兼容欧美文明,也可以兼容大东亚华夏文明。学习和研究国外德育的成功经验,不仅要掌握和运用现代世界各国德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同时也要研究其相异特点,要分析和研究一定国家和地区形成某种特色的德育模式和体系的原因和社会条件。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绝不能以“中国特色”为借口,来排斥人类社会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堵塞我们步入世界共同发展的大道;但是,无论哪一个国家的德育模式,都不能成为送货上门的进口物,都不能像现成衣服一样拿来就穿,都必须经过我们自己的“肠胃”消化吸收,创造性地成为我们可行、可用的东西。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一样的树叶一样,我国不同地区尤其不同学校的德育模式也不会绝对一致。这就要靠我们以丰富多彩的实践,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我国德育的立足点

1.立足于德育的主体性建设。德育的主体性主要是德育工作主体和德育对象主体。“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德育工作,除了要与德育的社会化、终身化相适应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德育工作主体职能和角色的根本转变。要使德育工作者的职能,由单向灌输现成的思想道德理论,转变为关心、指导、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使自己也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由此,德育工作主体的角色也相应地要由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的“灌输者”、“管束者”,转变为受教育者主体德性发展的“良师益友”、“人之师表”。为此,德育工作者要面对新时期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讨自身的育人使命有清醒的认识,树立现代德育思想、观念;系统掌握现代德育知识、技能,提高德育的创新智慧和实践能力;在开放的环境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修养,对受教育者真正能够做到启人心灵、为人师表。

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规范系统,德育是一个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独特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包含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如果把道德仅仅看成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就范,道德建设就无法形成主体性的建设,也无法释放个体的潜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人的主体活动是道德活动的原动力。德育心理研究表明,道德品质是个人自觉意志的凝结,是一种基于自觉自愿选择的行动过程,对行为实行自我调节是人们道德发展的关键,深刻的自我认识和适当的自我评价是行为自我调节的重要前提。把德育作为提高人的素质的一项主体性建设,就是要注重挖掘和发展主体内在的能动因素,使人摆脱盲目必然性。德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培养人高尚的需要和情感。这是动力学意义上的主体导向、推动、调控的机制。马克思曾经指出:理想社会中的人,不仅是“国民经济意义上的富有”,“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2)把人的低层次的需要和相应的情绪,引向高层次的社会性的精神文化需要和相应情绪,促进人的精神完善,就必须培养人的需要。德育的另外一个机制是面对具体道德情境时主体的智慧操作机制,关键在于发展人的道德思维能力。现代道德教育复兴运动中最著名的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取决于一种“基本的思维——组织”;对一个道德问题的反应不只有特定的知识决定,而是由一个“基本思维——组织”决定的。只要个体形成了某种思维方式,即有了某一道德判断结构,那么,在大部分道德情境下,个体就会运用这种方式或结构从事道德思维,指导道德行动的。他据此提出了一个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方法”。(3)这些研究对我们改变德育中存在的“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是大有启发的。

2.立足于科学性的德育方法。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落后,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成熟,双重体制在一定时期的并存、交织和冲突,使得德育对现代化发展的智力支持缓慢和困难。理论“灌输”为主和形式主义的德育方式还没有完全改观。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受教育者以积极的情感驱动,以科学的理性精神来进行道德实践、道德批判和道德创新,而且要更多地运用观察、调查、实验、个案分析等科学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研究道德现象,总结经验,揭示规律。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正确理论,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信念,在实践基础上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3.立足于双向交流的德育过程。德育不是居高临下单向灌输,是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的互动过程。把德育作为教育者的教和受教育者的学相互作用并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实现的活动,真正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关系,是创设受教育者主体人格发展的必要前提。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和成长实际出发,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唤起受教育者内在道德需要和思想自觉;优化环境,交流情感,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动人心弦的共鸣中主动实现思想道德的“内化”;教育受教育者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让他们在开放的情境中锻炼自辨是非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在生活里学会自我修养,在思想道德上不断适应新的客观要求,则是德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和重要举措。

4.立足于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德育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并使之成为他们由衷的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学校德育课程,要打破旧的“课程”框框和“学科”模式,以理论、规范和一定阶段学生生活实践为教材,除了显性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发、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中一切积极的隐性课程内容,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把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

5.立足于开放式的运行方向。当今的社会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社会”。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日益全球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将会更为“相互激荡”。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和多元多彩多变的现代世界,德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为了造就开放社会中能够自学自强自律的思想道德主体,而让受教育者置身于开放的教育环境和过程中,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开放中,不断实现着自己的发展和更新。德育思维的变革也要开拓新的视野,不断吸收世界文明的新成果,德育内容要有一个基础性相对稳定的系统向时代和生活开放,不断从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中吸纳新鲜的思想道德养料,关注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思想道德上的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和新热点,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张扬,思想道德批判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实现德育内容的不断创新。

6.立足于综合型德育空间。根据人的素质发展的整体性和影响人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因素的多样性,德育要从整体着眼,打破单一的旧格局,建成整体性和开放性的“大德育”新体系。一要整体规划,既有区别又相联系地安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形成科学序列和整体衔接。二要整体实施,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有机结合,寓于学校各学科各课程之中,并以社区为重要依托,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合理配合,构成德育的社会网络和整体合力。努力使受教育者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整体发展。

7.立足于信息化的德育载体。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已不是一种遐想,而是活生生的现实。随着网络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不断普及,它将成为最重要、最快捷、最富有生机活力的大众传媒方式。德育如不介入和运用这种载体形式,就不仅仅是失去一块阵地问题,而是其他形式工作的成效也将受到冲击甚至被抵消。网上思想交流和观念碰撞,不像做大“报告”,一切按部就班;也不像面对面交谈,碍于诸多因素而有回旋余地,而是即时应对,是真正意义上的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无疑将推动德育工作以及其他学科工作功能的整体化体系建构,德育工作的依附载体形式由“真空传播”向媒化载体转变迫在眉睫。

8.立足于显隐结合的德育效果。德育不再单纯是从外部施加给人的说教和约束,而是以人为本,把道德作为人的内在需要,把受教育者作为成长着的思想道德主体来培养,以主体德性的发展和德性主体的建构为根本目的。因此,它将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切实实行德育的民主化,注重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自觉,着力提高他们的是非善恶辨别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创新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德育又要重视“规范教育”,把合理规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类道德文明与群体自律精神的集中体现,致力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学生日常行为等规范的养成教育,使这些规范化为主体内在“自律”的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建立更加合理的社会生活秩序,为主体德性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使主体真正获得对道德必然的把握。

总之,高度抽象化的道德原则并不能处理具体的道德关系,只有适用于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不同情境、不同职业的道德要求和规范,才具有道德教育的实际意义。中国德育的发展,依赖于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有赖于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新道德理念的树立,有赖于用萌芽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来引导人、培育人、激励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9.

[3][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5.

[4]靳诺.德治法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9.

[5]戴纲书.德育环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

[6]王晓朝.传统道德向现代道德的转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

[7]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角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

[8]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

[9][英]彼得斯著,邬冬星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

[10][英]约翰·威尔逊著,蒋一之译.道德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5.

[11][美]霍尔·戴维斯著.陆有铨,魏贤超译.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国外德育范文篇3

关键词:国外德育;德育发展;传统审视;中国化;立足点

转型期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社会控制的弱化、外部世界的影响等带来了全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德育功能表现在社会上的凝聚力和经济繁荣上的原动力受到挑战。科技革命高涨、知识经济崛兴与中国现代化新进展对它提出时代要求;业已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它产生正负效应;全球化浪潮和霸权主义压力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包括“入世”给它带来新的课题;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赋予它的历史责任,现代社会生活和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发展向它突现多方面的关注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德育发展本身更使它产生内在的改革需要,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了解国外德育的发展趋势,寻求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育新路径,其意义不言自明。

一、国外德育的发展趋势

1.时代主题趋势。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学校德育。许多与我们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也都采取具体措施,大力加强学校德育建设。美国一些人认为:之所以存在教育问题,是没有把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道德教育上;日本认为:轻视德育投资的思想值得反省,只有重视德育投资,才能使日本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英国认为:只有不吝啬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原联邦德国认为:德育投资并不是非生产性投资,它会很快得到经济补偿。各发达国家几乎都把德育改革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美国高校强调要培养学生“理解和忠诚于自由社会”。90年代初提出有针对性的10点建议,呼吁全国各界人士通力合作,建立一个有利于学校培养道德成熟公民的社会环境,共同担负起道德教育的义务。英国教师受命从1994年开始对不守规矩的学生采取较强硬的行动。在此之前,英国政府还曾对一些学校纪律不严发出警告。日本80年代末将德育作为社会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并在加强道德教育全国大会上提出了改革的原则和措施,强调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形成“人”;还提出道德教育不能单靠学校进行,必须使学校、家庭、社会密切结合起来。

可以说,重视和加强德育之所以成为时代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西方发达国家面对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陷入深刻危机的必然选择。

2.综合化趋势。公民教育(包括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共同课题。公民教育一般都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设置特定学科进行道德教育,一是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进行道德教育。战后,尤其近年来,德育内容和方法都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外在德育理论中都注意到多学科基础的综合,力图广泛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新研究成果,加以借鉴和补充。在日本高校,德育课被称为“综合课”,全国大体有25类综合课程和500多个这类课程的专题讲座。文部省规定“学校的道德教育以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为原则”。它不同于内容单一的“修身课”,开始形成德育内容序列化综合特征。由于杜威的“生活即教育”原则渗透到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打破就学校德育论学校德育的传统,实行开放的“大德育”。美国形成了传统方法(即理论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方法(通过课外活动潜移默化)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方法。

3.适应性趋势。国外德育非常强调适应性,有人称之为“适应道德教育”。这种趋势表现为:在制定德育目标时明确提出,从本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出发,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培养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开拓性的人才,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可接受程度。新加坡在编制道德教科书的过程中,不仅对在校的学生、教师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而且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还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反馈性调查,制定出一套既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学生成才需要的道德教育计划和内容,日本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把德育内容分解为不同的层次、深度和侧面,在各年级反复循环,由浅入深,形成循序渐进的过程。

4.实用性趋势。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国外特别强调德育的实用性。美国一方面把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则通过课堂教学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强调通过课外活动(诸如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咨询活动等)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美国大学进行德育的一个突出环节,包括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总之,美国学校德育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轻理论,重行为;轻说理,重管理”。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德育方案都是力求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有的把道德教育教材编制成易于操作的程序。美国的教育方案除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的教育安排、教育建议、实施方法外,还提出了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策略和手段。

5.素质教育趋势。注重提高人的素质,是国外德育的普遍发展趋势,在各国的德育目标、教育内容、德育方法的应用中,都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整体素质。德育不单单是传授“美德”,解决眼前的社会规范问题,而是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能力,以形成完善的个性。美国在90年代初提出的10点建议中,要求学校注重向学生传授正义、勤奋和尊重他人等美德,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日本强调学校应当成为学生的“精神食堂”,必须给学生以丰富的精神养料,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和富有同情心。新加坡于1992年开始起用一套新的公民与道德课程,给学生灌输一些公民应有的道德心、社会责任感及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同时也采取一些更有效、更富有新意的辅助课程,来提高学生在学业、人格和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发展,这一切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既温情又能独立思考的公民,为他们步入急剧变化的技术时代做好准备。

6.重视传统趋势。当代世界范围内激荡着一股“传统热”、“寻根热”、“儒学热”,成为国外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说:“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东方的言行思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日本筑波大学教授高桥进说:“东洋思考方式、伦理观,对面临21世纪的人类来说,可发挥领导作用的时代业已到来。”甚至有不少学者大倡“儒教资本主义”、“儒教工业文明”、“复兴儒学”。当然,正像欧洲“文艺复兴”那样,这种“复兴”绝不是简单地恢复传统文化,而在继承、弘扬古代人文传统的基础上,酝酿创造人类更新、更高的文化。这一点在新加坡表现得十分突出。

二、中国德育实践的审视

审视我们的德育实践,由于受“左”的影响,教育方法僵硬,教育内容“窄化”,把认识问题、实际生活问题、生理和心理问题同思想道德问题“一锅煮”的现象仍然存在。传统的不完整的社会主义德育的内容占居主导地位,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高度政治化的内涵。革命战争中强调阶级关系、阶级感情,这是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础。建国后,长期奉行“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挂帅”方针,政治主宰一切文化形态,思想道德被高度政治化,强调思想道德的阶级性、政治性,否认思想道德的普遍性、独立性,思想道德成为政治的附庸,从而抹杀了思想道德的独立性及其内涵的特殊性,最终妨碍了思想道德自身的建设,削弱了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传统思想道德的家族伦理、血缘亲情全面抵制、彻底否定,造成传统思想道德的某种断裂。对西方道德的人道主义也持批判态度,从而造成“五四”新道德传统的失落。政治化的思想道德被“左”倾思潮利用,在“”中成为践踏人性和人类价值规范的工具。

2.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由于国家与社会价值一体化,国家控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上都高度政治组织化了,其基本细胞就是工作单位,不存在与之分离的独立个体。在这种体制下,个人没有特殊利益,完全融合于集体利益之中;个人没有特殊选择,只能服从集体安排。在这种公私对立的格局下,必须无条件地肯定或高扬群体价值,否定和抑制特殊的个体价值,个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集体主义道德要求个人服从集体,把集体需要当作自己的需要,不计个人得失,不追求个人成功,提倡谦虚忍让、守纪律、听话等。这种集体主义道德在战争年代和尚未摆脱落后面貌的艰苦创业年代是非常必要的,它抵制了个人主义,维护了国家、集体的利益,鼓舞了人们的献身热情,强化了纪律性,树立了一代新风。但是,这种思想道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主要是对特殊个体价值的否定,压制了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碍于个性全面发展。

3.理想主义的强化。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原则是高度理想主义的,它继承了传统思想道德的理想化倾向,把个人设计成理想化的革命者,基于这种人格理想,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仅有思想道德“提倡”和道德“禁止”两极,缺少规范人们现实行为的思想道德“允许”部分。这种理想化的思想道德曾经鼓舞了人们的革命热情,培养了一大批模范典型。但是,它又有对人约束过紧、脱离现实、令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弊病。把思想道德提到一般人达不到的程度,只能培养圣徒,不能指导人们的行为,从而失去其现实功用。

4.思想道德的抽象化。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和计划经济体制使行政关系成为基本纽带,各个独立的人际关系领域尚未分化出来,因而形成了普遍的思想道德,而具体的思想道德规范则缺失。普遍的思想道德在社会关系未分化、社会生活单一的历史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取代具体的思想道德而发生规范作用。但是,普遍的思想道德脱离具体的思想道德规范就难免陷于空泛,使其可操作性大打折扣。一些特殊的思想道德领域,如婚姻、家庭、朋友、师生等人际关系方面,普遍的思想道德的普遍适应性更差。由于缺乏具体的思想道德要求和可操作性,“大原则下开小差”是常有的现象,人们往往口头承认道德原则,而具体行为上又违背它,甚至走向反面。

三、国外德育的中国化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以肯定开始的事物往往以否定告终,而以否定开始的事物,又往往以肯定告终。现代市场经济具有较大的制度弹性、意识形态弹性、文化弹性和地域弹性,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和兼容能力,它既可以吸纳伊斯兰文化,也可以吸纳基督文化;既可以兼容欧美文明,也可以兼容大东亚华夏文明。学习和研究国外德育的成功经验,不仅要掌握和运用现代世界各国德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同时也要研究其相异特点,要分析和研究一定国家和地区形成某种特色的德育模式和体系的原因和社会条件。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绝不能以“中国特色”为借口,来排斥人类社会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堵塞我们步入世界共同发展的大道;但是,无论哪一个国家的德育模式,都不能成为送货上门的进口物,都不能像现成衣服一样拿来就穿,都必须经过我们自己的“肠胃”消化吸收,创造性地成为我们可行、可用的东西。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一样的树叶一样,我国不同地区尤其不同学校的德育模式也不会绝对一致。这就要靠我们以丰富多彩的实践,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我国德育的立足点

1.立足于德育的主体性建设。德育的主体性主要是德育工作主体和德育对象主体。“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德育工作,除了要与德育的社会化、终身化相适应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德育工作主体职能和角色的根本转变。要使德育工作者的职能,由单向灌输现成的思想道德理论,转变为关心、指导、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使自己也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由此,德育工作主体的角色也相应地要由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的“灌输者”、“管束者”,转变为受教育者主体德性发展的“良师益友”、“人之师表”。为此,德育工作者要面对新时期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讨自身的育人使命有清醒的认识,树立现代德育思想、观念;系统掌握现代德育知识、技能,提高德育的创新智慧和实践能力;在开放的环境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修养,对受教育者真正能够做到启人心灵、为人师表。

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规范系统,德育是一个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独特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包含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如果把道德仅仅看成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就范,道德建设就无法形成主体性的建设,也无法释放个体的潜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人的主体活动是道德活动的原动力。德育心理研究表明,道德品质是个人自觉意志的凝结,是一种基于自觉自愿选择的行动过程,对行为实行自我调节是人们道德发展的关键,深刻的自我认识和适当的自我评价是行为自我调节的重要前提。把德育作为提高人的素质的一项主体性建设,就是要注重挖掘和发展主体内在的能动因素,使人摆脱盲目必然性。德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培养人高尚的需要和情感。这是动力学意义上的主体导向、推动、调控的机制。马克思曾经指出:理想社会中的人,不仅是“国民经济意义上的富有”,“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2)把人的低层次的需要和相应的情绪,引向高层次的社会性的精神文化需要和相应情绪,促进人的精神完善,就必须培养人的需要。德育的另外一个机制是面对具体道德情境时主体的智慧操作机制,关键在于发展人的道德思维能力。现代道德教育复兴运动中最著名的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取决于一种“基本的思维——组织”;对一个道德问题的反应不只有特定的知识决定,而是由一个“基本思维——组织”决定的。只要个体形成了某种思维方式,即有了某一道德判断结构,那么,在大部分道德情境下,个体就会运用这种方式或结构从事道德思维,指导道德行动的。他据此提出了一个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方法”。(3)这些研究对我们改变德育中存在的“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是大有启发的。

2.立足于科学性的德育方法。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落后,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成熟,双重体制在一定时期的并存、交织和冲突,使得德育对现代化发展的智力支持缓慢和困难。理论“灌输”为主和形式主义的德育方式还没有完全改观。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受教育者以积极的情感驱动,以科学的理性精神来进行道德实践、道德批判和道德创新,而且要更多地运用观察、调查、实验、个案分析等科学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研究道德现象,总结经验,揭示规律。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正确理论,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信念,在实践基础上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3.立足于双向交流的德育过程。德育不是居高临下单向灌输,是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的互动过程。把德育作为教育者的教和受教育者的学相互作用并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实现的活动,真正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关系,是创设受教育者主体人格发展的必要前提。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和成长实际出发,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唤起受教育者内在道德需要和思想自觉;优化环境,交流情感,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动人心弦的共鸣中主动实现思想道德的“内化”;教育受教育者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让他们在开放的情境中锻炼自辨是非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在生活里学会自我修养,在思想道德上不断适应新的客观要求,则是德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和重要举措。

4.立足于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德育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并使之成为他们由衷的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学校德育课程,要打破旧的“课程”框框和“学科”模式,以理论、规范和一定阶段学生生活实践为教材,除了显性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发、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中一切积极的隐性课程内容,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把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

5.立足于开放式的运行方向。当今的社会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社会”。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日益全球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将会更为“相互激荡”。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和多元多彩多变的现代世界,德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为了造就开放社会中能够自学自强自律的思想道德主体,而让受教育者置身于开放的教育环境和过程中,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开放中,不断实现着自己的发展和更新。德育思维的变革也要开拓新的视野,不断吸收世界文明的新成果,德育内容要有一个基础性相对稳定的系统向时代和生活开放,不断从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中吸纳新鲜的思想道德养料,关注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思想道德上的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和新热点,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张扬,思想道德批判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实现德育内容的不断创新。

6.立足于综合型德育空间。根据人的素质发展的整体性和影响人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因素的多样性,德育要从整体着眼,打破单一的旧格局,建成整体性和开放性的“大德育”新体系。一要整体规划,既有区别又相联系地安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形成科学序列和整体衔接。二要整体实施,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有机结合,寓于学校各学科各课程之中,并以社区为重要依托,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合理配合,构成德育的社会网络和整体合力。努力使受教育者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整体发展。

7.立足于信息化的德育载体。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已不是一种遐想,而是活生生的现实。随着网络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不断普及,它将成为最重要、最快捷、最富有生机活力的大众传媒方式。德育如不介入和运用这种载体形式,就不仅仅是失去一块阵地问题,而是其他形式工作的成效也将受到冲击甚至被抵消。网上思想交流和观念碰撞,不像做大“报告”,一切按部就班;也不像面对面交谈,碍于诸多因素而有回旋余地,而是即时应对,是真正意义上的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无疑将推动德育工作以及其他学科工作功能的整体化体系建构,德育工作的依附载体形式由“真空传播”向媒化载体转变迫在眉睫。

8.立足于显隐结合的德育效果。德育不再单纯是从外部施加给人的说教和约束,而是以人为本,把道德作为人的内在需要,把受教育者作为成长着的思想道德主体来培养,以主体德性的发展和德性主体的建构为根本目的。因此,它将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切实实行德育的民主化,注重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自觉,着力提高他们的是非善恶辨别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创新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德育又要重视“规范教育”,把合理规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类道德文明与群体自律精神的集中体现,致力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学生日常行为等规范的养成教育,使这些规范化为主体内在“自律”的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建立更加合理的社会生活秩序,为主体德性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使主体真正获得对道德必然的把握。

总之,高度抽象化的道德原则并不能处理具体的道德关系,只有适用于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不同情境、不同职业的道德要求和规范,才具有道德教育的实际意义。中国德育的发展,依赖于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有赖于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新道德理念的树立,有赖于用萌芽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来引导人、培育人、激励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9.

[3][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5.

[4]靳诺.德治法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9.

[5]戴纲书.德育环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

[6]王晓朝.传统道德向现代道德的转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

[7]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角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

[8]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

[9][英]彼得斯著,邬冬星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

国外德育范文篇4

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德育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发达国家生态德育不断完善发展,突出表现为教育内容的时代感、教育形式的综合化、教育方法的渗透力和教育效果的长效性。

1.与时展呼应,生态德育凸显时代气息。道德教育具有时代性特征,生态德育亦是如此,其时代性表现为生态德育与时展的双向互动,时代赋予生态德育发展动力和目标,生态德育参与解决时代问题进而推动时展。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低碳”成为近些年来生态教育的新内容和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美国、德国等诸多国家的学校都把低碳行动、低碳教育纳入到环境教育中来,推行课本的循环利用。国家拥有课本的所有权,每学期初学生向学校申请借用本学期教材,到学期末将教材归还给学校。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纸张和经费,而且是用身边实事对中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与时代同步的隐性教育设计可见一斑。本世纪以来科学观测表明,大气中各种温室气体的浓度都在增加。2013年初,美国航天局与美国环保署针对“气候变化”举办了与全美学生在线座谈活动,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的科学家向孩子们展示了极地海冰变化的卫星观测数据,用生动具体的事实为学生们上了环保一课。

2.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生态德育注重长效机制。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是通过长期的认知学习和实践活动促使生态行为养成。在德国、芬兰,环境教育均被纳入到国家教育体系中,从幼儿园就开始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直至高中、大学,甚至职业教育大纲中;新加坡通过学校、社区、企业和媒体各个环节,对国民实行终身的环境教育;美国的学校生态教育与宗教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社区中心等合作,建立起制度化的联系,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并且,这些国家不仅注重认知教育,也十分注重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促进行为养成,使之成为公民的行为习惯伴随一生。例如,英国、瑞典各类学校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英国的每一所中学都设计有户外学习模块,甚至一些公共考试科目中也包含着户外学习;德国政府持久地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展览、专题讲座、文艺表演等形式开展环保宣传,许多公共机构和军事机构也提供环境教育服务,将环保理念推广为一种大众的生活方式,使其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3.开发隐性教育渠道,生态德育也似春风化雨。近十多年来,一些发达国家转变视角,不仅把教育对象从学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成员中,也越来越重视通过隐性的生态教育形式,把学校生态教育由显性的课程教育转向隐性的宣传熏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到生态德育目标。例如,在日本韩国,通常是主妇们掌管整个家庭的消费,妇女的消费观、环保意识通过家庭日常生活传递给全家人。一些非政府组织便利用这一点,把环保行为规范印成卡片发给社区的主妇,或是举办过度包装、过度消费等主题的大讨论,亦或组织健康生活方式讲座定期对主妇们进行环境教育。

4.建立健全规范体系,生态德育享有法制护航。发达国家在巩固生态德育效果方面一个突出做法就是通过立法和严格执法来规范生态教育。美国是全球首个通过立法保障生态道德教育实施的国家,制定了诸如《国家环境教育法》《国家环境教育发展计划》《环境教育和培训计划》等一系列环境教育法规和发展计划。紧随其后,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也都把生态道德教育内容融于社会准则之中,例如《与学生有关的社会准则》《有关文化的社会准则》《与环境有关的社会准则》等。总之,通过德法并举,依托健全的制度体系,使生态道德教育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已成为国外生态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二、外国生态德育的经验对我国生态德育的启示

1.多维度的生态德育主体,有利于增强教育合力。德育的基础性特点要求通过创设德育情境、组织德育活动,促使受教育者获得体验感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德育情境创设、德育活动组织才能形成完整的的德育工作基础和体系。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环境保护、加强全民生态德育也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主题。从生态德育的教育者来看,政府责无旁贷,但通过巡礼国外生态德育,我们发现,非政府组织越来越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非政府组织经历了自1949年以来的发展初期、停滞期、大量涌现几个波折起伏的阶段之后,特别是在2004年,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人均GDP1000至3000美元的关键历史时期之后,我国非政府组织已经进入大发展阶段。在环境保护领域里,活跃着的有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绿色家园志愿者、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国环保产业学会、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等组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成人环境教育方兴未艾,这正可以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用武之地,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开展环境意识的普及宣传活动、环境保护领域的公众参与活动、对环境保护的资助活动、有关环境保护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普及活动等,提高公众对于环境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参与度。从生态德育的教育对象来看,过去我们往往把目光集中在学校、学生身上,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成功案例,我们发现生态德育应当向全体公民发力,这样才能形成遍及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良好氛围,构成生态德育的社会网络。因此,未来我国生态德育的发展不仅要对在校生广泛地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还要探索以生活社区、职业群体、兴趣组织等为依托,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和配合。

2.多层次的生态德育体系,有利于强化教育效果。当今世界各地德育体系建设无论从理论发展方面,还是实践操作方面,都呈现出综合化发展形势,即混合德育模式。混合德育模式注重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实际出发,根据教育对象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设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强调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校内外并重,教学与非教学活动共同参与的混合途径和方式。我国生态德育存在着对象低龄、范围封闭等缺憾,尽快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层次体系是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工作。我国学校生态德育起步较早,积累了一些教育资源和方法,我们可以从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入手加以完善。针对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这些不同层次,细化教育目标层次,从整体上规划德育内容、方法、形式,实现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内容的连续性和教育目标的一致性这三者的有机统一。然而,社会生态德育在我国发展较慢,因而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引入生态德育也要“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加快建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生态德育系统。通过层次完善的生态德育体系,让每位社会成员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能受到适时适势的良好的生态教育,养成符合时展需要的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

3.多形式的生态德育方法,有利于实现知行合一。观察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教育形式和方法,我们不难发现认知式教育、体验式教育、参与式教育穿插其中,共同促进着生态意识和绿色行为的知行合一。我们的生态道德认知内容可以以认知式教育模式设置专门的教学科目,来传授生态道德知识、生态德育理论等生态德育课程,但并不局限于此。根据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道德成熟的标志是能够做出道德判断并具有自己的道德原则,道德的发展不能单单依赖灌输,德育应该鼓励教育对象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抉择,发展道德认知力,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具体环境做出最佳判断。体验式教育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实践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被广泛应用,但在生态道德教育中虽也已应用,但存在着分布不均的问题,这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对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以及教育教学水平等因素不无关系。但即便是有种种现实问题,体验式教育作为一种更深层次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形式,它体现了个人道德提升与成长经历的密切关系。我们的生态德育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其他学科体验式教学经验,通过建立生态探索基地、提供长期进阶式互动模块等形式来加以充实。参与式生态德育是生态道德认知教育的实践化环节,通过与自然生物、环保活动的接触真切的走近生态,真切的感受生态危机的严重度和生态保护的急迫性。政府、科教文卫组织机构、非政府组织可以邀请社会成员参观生态基地、喂养动植物、参与田间耕种和废品回收利用等不同形式的环保实践活动,增强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责任,让参与者形成生态共识,共同践行生态道德。

国外德育范文篇5

关键词:中学德育教育;国外模式;中国;启示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在深刻转型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大环境中诸多不利因素对中学德育教育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也增加了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难度,迫使学校、家长和社会公众对中国目前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模式进行反思。本文通过对国外中学德育教育模式的分析,从中得以启发,使得我们的中学老师和相关德育人士与时俱进,不断在变革中探索与中国国情相适合的中学德育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

1中学德育教育

德育(moraleducation)也称道德教育,“德”主要内涵是思想道德品德,而“育”则是指培养教育。一般认为“德育”这一词在18世纪70、80年代早已经形成了。直到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1860年)一书中,明确把教育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education)、“德育”(moraleducation)和“体育”(physicaleducation),“德育”才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名称。从狭义来理解“德育”指的就是道德品德教育。而从广义而言,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就比较丰富,它是一个整体的互动过程,主要指的是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师)按照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要求以及被教育人员的需求,依据人生发展不同年龄段的思想道德和品质形成的特性和规律,运用不同的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被教育的人实施的道德品质、政治立场以及心理健康等相关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通过对德育教育概念和内涵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得知德育教育是有一套相应的运行机制,具有一些特定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的,而这些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最终会形成一定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模式。有鉴于此,所谓的德育教育模式就是指运用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进行道德教育、塑造、培养,进而形成具有一定理念、主体、方式的教育关系体系。中学德育教育模式的形成与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国制订的德育教育任务目标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习惯有关,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建立和形成科学合适的德育教育模式,进而确保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使德育获得应有的效果。

2国外德育教育模式

一是理论教育模式。这种德育教育形式的核心理念和规则来自于现有社会中已经形成和存在的价值理念,是从这些价值理念中抽象归纳出的更具一般意义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将其细化为具体的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心理健康等规则。进而将这些细化了的道德规范构建成一个系统的德育教育体系,并由老师、家长及其他教育人士向青少年进行引导和灌输,使他们理解、认同并最终接受这些道德规范和规则,最后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习性和人生价值观。理论教育模式主要通过讲解、教授、强化、训练、榜样典型、表扬奖励、处罚惩戒等来实现德育教育的理念和目标。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现论教育模式的开创者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强调:“伟大品格的养成,需要通过科学、严密的管理和教学模式。管理是为教学服务,而教学是德育的最主要途径。”赫尔巴特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上偏重宏观理念上的教导,但是其方式手段也并不固化死板,他认为德育教育是一个老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互动过程,老师应该比较好地掌握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而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培养和约束,使其能够遵守相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习性和价值观念。从理论教育模式的理念、内涵、方式、方法的分析,可得出其主要有以下特性:首先是德育教育主要是以教师作为施教的主体,在德育过程中老师或教育人士主要采用主动的讲解、教授、训练、培养等来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第二个特点就是德育教育的实施手段和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填鸭灌输、强化、树立榜样典型,奖励或惩罚(训诫、惩戒)都是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辅助性方式和手段。二是自我教育模式。自我教育的德育模式主要由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并由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种德育教育模式倡导摒弃理论教育模式中教育者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被动接受的填鸭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和手段,非常强调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自我学习和调节能力,主张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为学生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学习和培养的氛围和环境,让其在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基本道德规范中自我学习、调节和发展,并且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方式使学生参与多样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和实践,进而使学生逐步实现道德的自我塑造。杜威明确反对传统的填鸭灌输式的讲授、强化、惩罚训诫的教学手法,反对将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产品”进行统一化的培育。他非常提倡学生在基本道德规范内的自我学习和发展,非常推崇美国式的独立、个性、自由的教育理念和精神。他提出了自我教育模式的三个核心主张: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成长以及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自我教育德育模式强调学生自我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主张学生自己调节发展,进而形成内化的道德习性和价值。其主要的实施方法和手段有:情景模拟、对话交流、参与互动、自我学习、角色扮演、现场实地体验等。自我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学生的自我学习自主发展作为道德培养的主导;二是自我学习和发展是在符合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原则的范围和基础上进行的;三是非常注重道德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尤其是学校和家庭的环境,重视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的作用;四是非常强调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三是新道德教育模式。此种教育模式主要是由美国的教育家弗里肯纳、英国教育家威尔逊等著名学者在分析批判了理论教育模式和自我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可以说新道德教育模式是理论教育模式和自我教育模式的有效结合,它既强调通过讲授、强化、训练、榜样典型、奖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约束,又非常注重学生自主性的自我学习、自主发展,关注学生的独立、个性和自由;不仅重视传统理论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而且也强调实践活动对德育的影响。英国著名教育家、新道德教育模式的支持者威尔逊指出:“如果追求奴隶制度,需要的是规则和鞭子;如果追求民主社会,那么需要的是复杂的机制和交往的环境,道德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此种道德培育模式不是靠强制灌输,更不是处罚与惩戒,而是在基本社会价值理念基础上的自我发展学习的健康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这些实践活动应该是有一定目标来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而不能是随意而为的。因此新道德教育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它的实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给学生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

3对中国中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通过以上国外三种不同的德育教育模式的分析对比,我国的德育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发展,需要在借鉴国外德育教育模式关于个性、民主、自由的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与中国传统德育教育中的社会理想、责任、义务等方面紧密结合,形成更具中国特色的、更具针对性的和更具操作性的中学生德育教育模式。首先,在继承和强调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积极功能的同时,还需要逐步借鉴国外的理论教育、自我教育以及新道德教育模式的优点,以教育理念方式创新为突破点,不断改进和完善德育教育方法,并以中学生的人格教育和人性化教育为抓手;从多元化的渠道和途径共同建立独立、个性、自由与自律相结合的综合式的德育教育模式,注重教育中的人际之间的互动交流;还要依据实际情况构建和完善具有社会整体性的德育理念、价值、知识和规则体系,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探索学生道德约束与引导的校内外整合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适合中学生的个性化自我学习发展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式,并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环境的同时构建一套系统的道德价值评判标准体系。其次,按照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各地的现实条件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方面的课程安排和调整,补充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德育内容的课程。可以借鉴美国在各中小学开始增设公民课程和道德课程的做法,逐步在有条件地区的中小学增设相关公民课程和道德课程。借鉴法国对中学生自由人的德育教育理念,以及吸取英国对中学生理性精神和自治精神的道德培育理念,注重对中学生自我责任、社会责任、爱国主义、守法自律等公民精神的培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始终,进而将我国的中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具有社会道德属性的公民和劳动者。最后,在借鉴国外德育教育的具体运作方式和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学德育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没有充足的投资资金,德育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只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加大对德育教育的人才、技术、设施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西部边远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使德育教育和创新发展在智力保证的同时有充足的资金后盾。此外,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还应不断拓宽社会资金投资德育的渠道和方式,构建多元化的德育资金投资机制。

作者:卿艳珺 单位:兴安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田梅溪.初级中学德育教育培养体系建立[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2]郑永延.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4]赵旭琴,苗翠环.我国社会转型期中学德育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2009(4).

[5]曹承慧.美国的道德研究与中学德育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9(9).

[6]罗骋.试析英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5(7).

国外德育范文篇6

德育方法是为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当今国外学校无不重视研究、改进德育途径和方法,调整、充实德育内容,以求德育的最佳效果。纵观国外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概括地说,它们所施行的德育方法,似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课堂师授是传授道德知识的基本方法。从人类教育史来看,学校教育形式由个别化授课制发展到班级集体授课制是教育发展上的一大进步。尽管这种群体性教学形式随着现代化涌入一定的教学空间,但当今世界各国学校的一切学科包括道德知识的传授仍以课堂师授为基本形式。在国外,常见到的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记。尽管国外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提问,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也开玩笑,但课堂教学仍然普遍运用传统的“灌输教育法”。可以说,在国外学校诸种德育方法中,课堂“灌输”则是国外学校无不采用和施加意识影响的基本方法。这种课堂师授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推理的群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法,在今天仍具有世界的普遍性。

从课程设置来说,在西方、东欧、亚洲和各地区,无不按照本国和本地区各级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体系而设置德育课。当今欧美主要德育课程设置理论有三种:即威尔逊(J.Wilson)的道德教育理论、麦克费尔(P.Wephail)的生活指导理论和劳伦斯·斯腾豪斯(L.Stenhose)的人本主义的价值教育课程理论。具体地说,尽管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学校德育,叫法不一,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把德育作为一门正规课程来讲授。比如,英国、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国家称德育为“政治教育”,美国称“公民教育”,西班牙称“公共之道教育”,香港和美国一样称为“公民教育”;但在开设课程方面,一般开设的有公民课、道德价值课、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世界观方面的教育课等。美国哈佛大学开设的8类核心课程,其包括75门课,其内容也有从历史到道德的思考。它们无不是教育者根据道德产生与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本国教育政策、教育目标、从本国和本地区实际、按照学校教学方案和认识水平出发,选择教育对象所能接受的教育形式与方法进行课堂师授,以灌输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

第二,课外、校外活动是施行德育的重要形式。课外、校外活动是对班级授课制所进行的改革。从已研究的德育科学实践可以看出,国外学校的德育目标,是在主张采用渗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要求实现的同时,并围绕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来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以期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尽管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一,培养人才目标迥异,但其学校无不为了弥补课堂德育课程时间和方法的不足,而无一例外地增加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活动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断创新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风格迥异的德育活动。如举办各种不同的理论讨论会、演讲会、报告会、展览会,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论文成果的竞赛和评估,各种类别的读书组织和活动,各种社会问题调查和举办学生就关心某种问题的民意测验、时势研讨会,关心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暴力、吸毒和爱情专题研讨会,还有体育、音乐、戏剧、舞蹈、摄影比赛、旅行考察,等等。

第三、劳动活动是施行德育的必要途径。世界众多国家普遍认为,开展劳动教育是造就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第38届大会决议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一体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样做可造就熟练的劳动力,而且可使教育与日新月异的劳动条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并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原苏联在教育实践中,早于六十年代就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不仅规定中小学每周安排一定时间劳动,而且在大学里学生劳动也普遍开展,其活动最主要特色是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劳动队。在西方许多国家里,学生的生活与职业指导是通过和借助劳动教育进行的。在大学里,它们认为让学生参加劳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今后具备为国家利益而努力工作的献身精神。美国大学经常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到社会服务单位参加义务劳动,参加校园里一些服务工作,也常向学生提供“打工”机会,搞些“有酬”劳动。还有许多研究生院通过社会服务劳动,提高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水准,如哈佛大学50%以上的研究生到孤儿院义务担任教师,为中小学差生补课,访问老年之家和为区社机构义务帮忙。美国总统克林顿现正在全美推行为社会服务的“城市年”计划,其目的在于让青年和大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培养其合作精神、种族团结和社会意识。他要求大学生要为社会做各种工作,包括为老人组织娱乐活动、修复操场和公园,为无家可归者修补并油漆栖身处,在学校里当教师助手。日本的众多学校,把“寮教育”即宿舍教育作为德育主体,他们寝室劳动教育搞得好。日本中学生劳动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和职业观。日本学校体力劳动内容的选择和劳动课的安排都有明确的界定,比如,它们根据学校所在地的生产情况,依据学生年龄和体力进行劳动,劳动课着重于美化环境、社会服务劳动以及在学校设立的劳动场所内进行生产劳动,教师必须与学生在一起劳动,等等。近些年来,日本在一些中小学推行一种“上山下乡”、“土留学”活动,让学生到生活条件差的岛屿、农村和边远山寨去,经过艰苦劳动和磨炼,接受劳动教育、集体主义和民情民俗与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在日本的国立和私立大学里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事半工半读,其内容有体力和脑力劳动,充当中小学生的家庭教师或企业服务员等。特别是私立大学,有的学生是通过半工半读来付高额学费。这些教育和活动方式,深受日本国民和社会的支持和赞许。

第四、充分利用社会文化机构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在德育领域里,国外和一些地区的学校,极为重视利用社会文化机构和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施加意识影响。这一外部影响有一个基准点,就是重在利用闲暇的课余时间方式进行。国外学校通过博物馆、纪念物、历史遗迹、公园等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热爱领袖、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等教育。英国的海德公园,那里有马克思塑像,人们可以在那里自由地发表演说,但他们有“四不准”,即不准攻击英国女王,不准倡导暴力,不准使用麦克风,不准人身攻击。世界著名军事学府“西点军校”,为了对学生进行纪律和传统教育,培养品学兼优人才,不仅确定学术和道德标准,实行严格的理论和实践训练,坚持每天举行阅兵式;而且清晨和傍晚在战斗纪念碑附近隆重地举行升降旗仪式,培养良好的德育习惯。目前,国外学校的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离不开电视、电影、广播、录音、高保真唱片,等等。这些新技术已被国外学校广泛运用于各类教学,包括德育教学。许多学校开展了德育的“视听教学”。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效益和德育效果,减少了教材的难度,提高了学生们掌握教材的水平。

第五、严明纪律、务实管理。由于德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因而德育在国外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和钟爱。一般来说,一些国外学校不仅重视道德理论知识的课堂师授等,而且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道德行为的导向管理。世界导师制发祥地的英国牛津大学,导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不论是文科或理科学生,都要求他们不仅有好的学习成绩,而且有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体质和社交能力。该校1981年出版了一部管理学生的“法典”——“学监备忘录”,对这个学校学生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有规定,如在考试、庆典和晚餐等场合,学生应着黑色学生服:学生组织俱乐部或社团要先向校方登记,经批准后方可活动:学生在校外组织公共集会或游行,必须在36小时前通知有关当局和警察局:在校内举行公共集会或游行,必须在18小时前取得学校当局的同意;甚至在校内进行“公共”演出,也必须得到地方有关当局的许可证。对学生违反校纪、校规者,由学校的“纪律法庭”予以审理,视情节严重情况,给予罚款、停学、开除等处分。美国的公立学校,也有类似我国学校的“班主任”制度的机构,叫做Honeroom,属于学校管理的范围。中小学里的班主任每天除要完成自己教学任务外,还有管理学生的“硬任务”,如学生注册、考勤、身体及心理状况、组织参观、旅游,与学校、家长联系等。在思想教育方面,美国小学着重基本品德的训练,如常用语言行动的社会准则,在家中的行为准则,有关文化的社会准则,对领导和政府应抱的态度,等等。在通过中学阶段《宪法》、《美国史》、《公民》、《美国的政府和政策》四门课考试后,大学普遍采用个别教育法。学生严重违反校规,由学校的有关部门处罚。香港地区的学校对学生管理是颇具特色的,它们重于利用“周会”开展“学生为本”教育,主要是奉行各种以学生为主的活动;重于开拓学生视野,加强“通才教育”;重于充分发挥学生会作用,增强自治能力。

2、几点启示

第一、提高对学校德育的认识。同志在国庆4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具有卓越远见的论断。前述具有国际性的学校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可以进一步佐证这一点。这种国际性的趋势再一次提醒我们,世界上决不是只有我国才把德育放在学校首位,而是有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和教育非常发达而社会情况又很不相同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学校德育提到了与国家兴衰、社会稳定相关的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这种共同的发展趋势决不是偶然的巧合,也不是出于一些政府首脑或个人意愿或者个别国家的特殊需要,而是体现当代世界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的客观要求。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具有世界各民族的土壤的客观基础,近些年来又发展成为一个新的高潮。

这种发展趋势包括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手段、德育环境、德育效果研究,等等。这些内涵基本上表明未来学校德育是开放的,灵活多样的,使学生得到健康教育和发展。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我国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二、学校专门设置德育课。这不仅有其理论上的科学性、实践上的必要性、教育目标的必然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而且具有世界的普遍性。可以说,国外经过数十年的痛苦周折和探索,经济和教育十分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终于不约而同地明晰地规定学校必须专门设置德育课,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这种规定在众多国家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相比之下,我国教育界有的则对德育与人才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学校德育排不上位置,对专门开设德育课不予重视,等等。我国学校现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德育困惑,它使得我国教育行业正在遭受一次历史的严峻考验。这种德育困惑的直接原因是在市场经济中受拜金主义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直接后果有三点:一是使学生德智体不能协调发展,二是使教育本身受到损害,三是使学校德育受到新的轻视,新的歪曲,甚至遭到新的嘲弄。这种德育困惑所产生的影响要在数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见分晓,而且其影响范围将不止教育领域。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善德育的力度,深化中华民族道德精华的普及教育,坚定地弘扬我们党的优良的德育传统,脚踏实地搞好以爱国主义为基础,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认真地借鉴国外学校德育的优秀成果;革除过分模式化、过分形式主义、琐碎主义性质的管理教育。从战略高度制定和完善德育大纲,世世代代稳定地、连续地、完善地发展下去。在德育实践中,做到小学、中学、大学(含研究生)德育课界定分明,力行分级施教,不搞“分不清”、“一锅煮”。做到各级学校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内容规范化、德育方法科学化、操作形式具体化,切实克服和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说得多,做得少”、“说得到,做不到”等虚无主义的德育现象和问题。从而逐步完善和形成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第三、一切启发公式都是为了灌输。笔者认为,灌输是原则,也是方法。可以说,在国外种种的教学法中,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学校所采用的范例式、自由式、讨论式的“绝对”的启发式等等,都是为了灌输,都是为了灌输某种思想、某种伦理道德、某种价值观念、某种文化科学知识,某种操作技能。既往今来,概莫例外。近100多年来,尽管以杜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家反对传统的灌输教育法,但从十九世纪以来,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毫无例外地根据本国、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向本国、本地区甚至向别国进行“灌输”。如今美国在意识形态价值观上对世界施加影响的“不战而胜”的手段、方法是什么?主要是灌输法。美国之音用几十种语言,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全球广播,对华广播每天达10多个钟头,也主要是灌输。在这种情况下,在我国刚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如果我们淡化、弱化或“形强实弱”或“名存实无”德育课,那就意味着自动放弃德育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这是有悖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有悖于我们党和政府的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悖于国外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当然,我们要运用中外已成功的各种教育方法,同时要不断地寻求适合国情、民情新的教育法,以实现灌输其求,兴国利民。

国外德育范文篇7

从宏观上考察,世界国际教育组织和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学校德育,无不表现出对德育改革的紧迫心情,并且开展了颇具声势的讨论。在第10届国际教育大会上,许多国家和社会人士都强调要对学生加强道德伦理、纪律和价值教育。1986年国际教育大会明确要求,要“通过提供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条件,来“教育青年,促进个人全面和协调的发展”。亚太地区的国家从对外开放的实践中体会到,在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决不可忽视本国文化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重视学校德育,还有两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国际趋势。第一、一些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德育改革提高到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高度,由国家最高领导机构或政府首脑亲自提出要求或意见,组织专门机构对学校德育问题展开调查研究,然后又由最高领导机构或政府首脑做出重大决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第二、在经济和教育发达的国家,要求学校加强德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并致力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中去。

在美国,原联邦教育部部长贝内特1988年4月在向原美国总统里根递交的5年来教育改革的总结报告中说:“长期以来,我国的许多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应该怎样培育青少年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和怎样进行培养”,他在报告中还强调要求,为了使学生“增强成功的民族精神”、“富有爱国精神”,必须在“道德课”、“纪律秩序”和“勤奋学习”等三个方面“取得显著改进”。原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他的《重视优等教育》一文中明确指出,学校不能仅仅发展学生智力,智力加品德才是教育的目的。他还强调,“必须把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家庭参与重新纳入教育计划”。1990年2月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全美州长会议,会上正式通过并由乔治·布什总统签署的《关于全美教育目标的报告》,报告中明确要求全美“所有学生都要参与提高和显示良好公民意识、社区服务与责任心的活动”,“美国的每所学校都要实现无、无暴力,并提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有纪律的井然环境”。现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政府认为:新政府的核心政策是教育政策,“要恢复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培养‘人’开始”。美国主管教育的最高领导机构和历届政府首脑如此稳定性、连续性地重视学校德育,这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从考察美国教育史来看,美国早就重视以拯救灵魂和培养良好行为为目的的宗教教育,并把它看作为美国道德教育、伦理原则和价值取向的基础。可是到了十九世纪末,由于各教派纷争,从而削弱了以宗教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乃至使美国道德教育一蹶不振。直到八十年代末,道德伦理教育又重新受到重视。本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受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的震动,美国朝野认识到国家的危机,触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运动,制定了《国防教育法》,把数学、外语放在了学校教育的首位,道德伦理教育一度受到冷落。可是到了六十年后期,虽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但人们道德堕落现象日益增加,社会道德每况愈下,许多社会人士和教育工作者,对这种经济发展与道德发展极不协调的畸形现象感到十分忧虑。在这种背景下,道德教育又重新引起美国政府的极大重视,人们普遍惊呼各级各类学校要“进行道德思考”,有的则主张力行更改教育过程,让“意识形态教育家出台”,有的甚至主张“恢复传统的道德原则”,有的则竭力推崇“价值澄清学说”,而且数以千计的美国学校予以实践。近些年来,美国就德育问题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比如,1988年举行的第12次关于教育的民意测验投票表明,79%的投票者支持在学校进行道德和道德行为的教育。美国对大学生心理社会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六十年代后期研究项目中第1号项目,关于大学生的研究共有300件以上,可见数量之多。美国在其高等教育中重视道德教育的主要表现是,学校的伦理道德课程不断受到重视,1977—1978年德育研究表明,全美的623所大学开设的2757种伦理课中,其中50%实用于伦理道德、秘书道德、医疗道德和律师道德,等等。他们把培养“责任公民”放在学校教育的突出地位。八十年代末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学校废除了体罚制度以后,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都增加了社会、政治学科的教学量,引进了《文明公民概论》、《法制》等新学科,以“培养学生个性必要的各种道德品性”。美国不仅重视中小学学生和一般大学生的德育,而且也十分重视对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九十年代,美国研究生职业道德危机已成为路人皆知的事实。近15年的抽样调查表明,赚钱发财、扬名天下、统治他人是当代美国研究生的主要入学动机,为献身社会、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种族关系等进入研究生院的学生寥寥无几。研究生院只开设专业课,从不开设职业道德课程。近些年来,美国认识到研究生缺乏职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普遍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美国律师协会和法学会达成协议,规定法学院所有毕业生务必通过职业道德课程的考试,方能进入律师界工作。商学院也开设了职业道德课程,着重讲解企业和公司经理经常面临的职业道德问题。

在日本,近些年来,社会强烈呼吁加强道德教育,要求把加强道德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于1988年在其发表的教改报告中指出,“能否培养出在道德情操和创造力方面都足以承担起二十一世纪的日本的年轻一代,将决定未来的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日本在其规划的《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目标》中明确指出:“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日本文部省1988年度教育白皮书中强调:“道德教育在培养心灵丰富的人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如此强调学校德育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

日本对学生道德品行培养的高度重视,具有深远的历史,它们十分重视“养成教育”。战前,日本建立了国家主义的独自道德观和价值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直是按照“智、德、体”的次序来实践协调发展的。近些年来,日本鉴于本国风化和青少年道德水平下降、犯罪率日增的事实,现在则下决心转为“德、智、体”的次序来实践培养目标。为了针对青少年道德意识差的情况,日本文部省从1990年起实行一套法定的“学习指导纲要”,其中加强了有关公民道德的科目和内容。日本大学的教育系或教育学院的学生必须学习专门改进了的课程:德育和专门活动,以及全部规定的学科,必须获得德育的基本学分。日本现专门拨款用于改善和加强德育工作,呼吁学校德育应与其它学科有相同的地位。学校开设了道德必修课,发给道德教科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希望家庭、社会和学校一起进行综合道德教育。日本之所以越来越重视德育价值,十分注重“德育投资”,因为它们认为“德育投资”会给社会管理、生产管理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来自日本的“德育效益”:“日本之所以构成优势,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日本劳动力具有良好的素质,尤其突出的是,普通工作人员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能水平”。德国也首肯:“日本的经济成就是无容争辩的事实。日本的工业政策只是日本经济高涨的诸多原因之一。但是,雇员相当高的劳动道德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日本工作人员中间,劳动道德跟工业政策同样为日本经济取得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香港地区,学校德育就是“公民教育”或谓“政治教育”,因为它本身蕴藏着某些“政治意识形态”,内容和措施、方法,都“反映社会的权力分布,政府和市民的关系”。香港学校德育,大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民教育,重点放在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二是品德教育,着眼点在个人品德修养;三是政公科教育,其宗旨是加强青年一代的政治意识,培养思考能力。从香港教育署1985年出版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所规定各级学校的十项目标和内容来看,是相当严格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最近,英国教育部颁布了道德教育《大纲》,规定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授道德价值观。这一决定是针对英国学生的“道德真空”(MoralVacunm)状况作出的。英国全国课程设置委员会主卫·柏斯卡说:“教育不能与道德想脱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约克大主教约翰·哈勃古博士强调:“把道德教育列入学校课程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在学校创造一种鼓励诚实、尊重别人的氛围”。这些主张,无疑对香港地区的学校德育将产生重要影响。

从上述介绍可见,不论中、小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国外学校都把德育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国际性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对人类社会意味着什么?这是很值得深长思之。

二、国外学校德育的主要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当今国外学校无不重视研究、改进德育途径和方法,调整、充实德育内容,以求德育的最佳效果。纵观国外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概括地说,它们所施行的德育方法,似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课堂师授是传授道德知识的基本方法。从人类教育史来看,学校教育形式由个别化授课制发展到班级集体授课制是教育发展上的一大进步。尽管这种群体性教学形式随着现代化涌入一定的教学空间,但当今世界各国学校的一切学科包括道德知识的传授仍以课堂师授为基本形式。在国外,常见到的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记。尽管国外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提问,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也开玩笑,但课堂教学仍然普遍运用传统的“灌输教育法”。可以说,在国外学校诸种德育方法中,课堂“灌输”则是国外学校无不采用和施加意识影响的基本方法。这种课堂师授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推理的群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法,在今天仍具有世界的普遍性。

从课程设置来说,在西方、东欧、亚洲和各地区,无不按照本国和本地区各级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体系而设置德育课。当今欧美主要德育课程设置理论有三种:即威尔逊(J.Wilson)的道德教育理论、麦克费尔(P.Wephail)的生活指导理论和劳伦斯·斯腾豪斯(L.Stenhose)的人本主义的价值教育课程理论。具体地说,尽管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学校德育,叫法不一,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把德育作为一门正规课程来讲授。比如,英国、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国家称德育为“政治教育”,美国称“公民教育”,西班牙称“公共之道教育”,香港和美国一样称为“公民教育”;但在开设课程方面,一般开设的有公民课、道德价值课、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世界观方面的教育课等。美国哈佛大学开设的8类核心课程,其包括75门课,其内容也有从历史到道德的思考。它们无不是教育者根据道德产生与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本国教育政策、教育目标、从本国和本地区实际、按照学校教学方案和认识水平出发,选择教育对象所能接受的教育形式与方法进行课堂师授,以灌输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

第二,课外、校外活动是施行德育的重要形式。课外、校外活动是对班级授课制所进行的改革。从已研究的德育科学实践可以看出,国外学校的德育目标,是在主张采用渗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要求实现的同时,并围绕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来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以期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尽管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一,培养人才目标迥异,但其学校无不为了弥补课堂德育课程时间和方法的不足,而无一例外地增加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活动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断创新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风格迥异的德育活动。如举办各种不同的理论讨论会、演讲会、报告会、展览会,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论文成果的竞赛和评估,各种类别的读书组织和活动,各种社会问题调查和举办学生就关心某种问题的民意测验、时势研讨会,关心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暴力、吸毒和爱情专题研讨会,还有体育、音乐、戏剧、舞蹈、摄影比赛、旅行考察,等等。三、劳动活动是施行德育的必要途径。世界众多国家普遍认为,开展劳动教育是造就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第38届大会决议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一体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样做可造就熟练的劳动力,而且可使教育与日新月异的劳动条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并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原苏联在教育实践中,早于六十年代就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不仅规定中小学每周安排一定时间劳动,而且在大学里学生劳动也普遍开展,其活动最主要特色是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劳动队。在西方许多国家里,学生的生活与职业指导是通过和借助劳动教育进行的。在大学里,它们认为让学生参加劳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今后具备为国家利益而努力工作的献身精神。美国大学经常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到社会服务单位参加义务劳动,参加校园里一些服务工作,也常向学生提供“打工”机会,搞些“有酬”劳动。还有许多研究生院通过社会服务劳动,提高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水准,如哈佛大学50%以上的研究生到孤儿院义务担任教师,为中小学差生补课,访问老年之家和为区社机构义务帮忙。美国总统克林顿现正在全美推行为社会服务的“城市年”计划,其目的在于让青年和大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培养其合作精神、种族团结和社会意识。他要求大学生要为社会做各种工作,包括为老人组织娱乐活动、修复操场和公园,为无家可归者修补并油漆栖身处,在学校里当教师助手。日本的众多学校,把“寮教育”即宿舍教育作为德育主体,他们寝室劳动教育搞得好。日本中学生劳动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和职业观。日本学校体力劳动内容的选择和劳动课的安排都有明确的界定,比如,它们根据学校所在地的生产情况,依据学生年龄和体力进行劳动,劳动课着重于美化环境、社会服务劳动以及在学校设立的劳动场所内进行生产劳动,教师必须与学生在一起劳动,等等。近些年来,日本在一些中小学推行一种“上山下乡”、“土留学”活动,让学生到生活条件差的岛屿、农村和边远山寨去,经过艰苦劳动和磨炼,接受劳动教育、集体主义和民情民俗与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在日本的国立和私立大学里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事半工半读,其内容有体力和脑力劳动,充当中小学生的家庭教师或企业服务员等。特别是私立大学,有的学生是通过半工半读来付高额学费。这些教育和活动方式,深受日本国民和社会的支持和赞许。

第四、充分利用社会文化机构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在德育领域里,国外和一些地区的学校,极为重视利用社会文化机构和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施加意识影响。这一外部影响有一个基准点,就是重在利用闲暇的课余时间方式进行。国外学校通过博物馆、纪念物、历史遗迹、公园等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热爱领袖、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等教育。英国的海德公园,那里有马克思塑像,人们可以在那里自由地发表演说,但他们有“四不准”,即不准攻击英国女王,不准倡导暴力,不准使用麦克风,不准人身攻击。世界著名军事学府“西点军校”,为了对学生进行纪律和传统教育,培养品学兼优人才,不仅确定学术和道德标准,实行严格的理论和实践训练,坚持每天举行阅兵式;而且清晨和傍晚在战斗纪念碑附近隆重地举行升降旗仪式,培养良好的德育习惯。目前,国外学校的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离不开电视、电影、广播、录音、高保真唱片,等等。这些新技术已被国外学校广泛运用于各类教学,包括德育教学。许多学校开展了德育的“视听教学”。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效益和德育效果,减少了教材的难度,提高了学生们掌握教材的水平。

第五、严明纪律、务实管理。由于德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因而德育在国外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和钟爱。一般来说,一些国外学校不仅重视道德理论知识的课堂师授等,而且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道德行为的导向管理。世界导师制发祥地的英国牛津大学,导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不论是文科或理科学生,都要求他们不仅有好的学习成绩,而且有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体质和社交能力。该校1981年出版了一部管理学生的“法典”——“学监备忘录”,对这个学校学生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有规定,如在考试、庆典和晚餐等场合,学生应着黑色学生服:学生组织俱乐部或社团要先向校方登记,经批准后方可活动:学生在校外组织公共集会或游行,必须在36小时前通知有关当局和警察局:在校内举行公共集会或游行,必须在18小时前取得学校当局的同意;甚至在校内进行“公共”演出,也必须得到地方有关当局的许可证。对学生违反校纪、校规者,由学校的“纪律法庭”予以审理,视情节严重情况,给予罚款、停学、开除等处分。美国的公立学校,也有类似我国学校的“班主任”制度的机构,叫做Honeroom,属于学校管理的范围。中小学里的班主任每天除要完成自己教学任务外,还有管理学生的“硬任务”,如学生注册、考勤、身体及心理状况、组织参观、旅游,与学校、家长联系等。在思想教育方面,美国小学着重基本品德的训练,如常用语言行动的社会准则,在家中的行为准则,有关文化的社会准则,对领导和政府应抱的态度,等等。在通过中学阶段《宪法》、《美国史》、《公民》、《美国的政府和政策》四门课考试后,大学普遍采用个别教育法。学生严重违反校规,由学校的有关部门处罚。香港地区的学校对学生管理是颇具特色的,它们重于利用“周会”开展“学生为本”教育,主要是奉行各种以学生为主的活动;重于开拓学生视野,加强“通才教育”;重于充分发挥学生会作用,增强自治能力。

三、几点启示

第一、提高对学校德育的认识。同志在国庆4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具有卓越远见的论断。前述具有国际性的学校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可以进一步佐证这一点。这种国际性的趋势再一次提醒我们,世界上决不是只有我国才把德育放在学校首位,而是有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和教育非常发达而社会情况又很不相同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学校德育提到了与国家兴衰、社会稳定相关的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这种共同的发展趋势决不是偶然的巧合,也不是出于一些政府首脑或个人意愿或者个别国家的特殊需要,而是体现当代世界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的客观要求。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具有世界各民族的土壤的客观基础,近些年来又发展成为一个新的高潮。

这种发展趋势包括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手段、德育环境、德育效果研究,等等。这些内涵基本上表明未来学校德育是开放的,灵活多样的,使学生得到健康教育和发展。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我国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二、学校专门设置德育课。这不仅有其理论上的科学性、实践上的必要性、教育目标的必然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而且具有世界的普遍性。可以说,国外经过数十年的痛苦周折和探索,经济和教育十分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终于不约而同地明晰地规定学校必须专门设置德育课,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这种规定在众多国家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相比之下,我国教育界有的则对德育与人才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学校德育排不上位置,对专门开设德育课不予重视,等等。我国学校现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德育困惑,它使得我国教育行业正在遭受一次历史的严峻考验。这种德育困惑的直接原因是在市场经济中受拜金主义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直接后果有三点:一是使学生德智体不能协调发展,二是使教育本身受到损害,三是使学校德育受到新的轻视,新的歪曲,甚至遭到新的嘲弄。这种德育困惑所产生的影响要在数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见分晓,而且其影响范围将不止教育领域。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善德育的力度,深化中华民族道德精华的普及教育,坚定地弘扬我们党的优良的德育传统,脚踏实地搞好以爱国主义为基础,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认真地借鉴国外学校德育的优秀成果;革除过分模式化、过分形式主义、琐碎主义性质的管理教育。从战略高度制定和完善德育大纲,世世代代稳定地、连续地、完善地发展下去。在德育实践中,做到小学、中学、大学(含研究生)德育课界定分明,力行分级施教,不搞“分不清”、“一锅煮”。做到各级学校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内容规范化、德育方法科学化、操作形式具体化,切实克服和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说得多,做得少”、“说得到,做不到”等虚无主义的德育现象和问题。从而逐步完善和形成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第三、一切启发公式都是为了灌输。笔者认为,灌输是原则,也是方法。可以说,在国外种种的教学法中,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学校所采用的范例式、自由式、讨论式的“绝对”的启发式等等,都是为了灌输,都是为了灌输某种思想、某种伦理道德、某种价值观念、某种文化科学知识,某种操作技能。既往今来,概莫例外。近100多年来,尽管以杜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家反对传统的灌输教育法,但从十九世纪以来,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毫无例外地根据本国、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向本国、本地区甚至向别国进行“灌输”。如今美国在意识形态价值观上对世界施加影响的“不战而胜”的手段、方法是什么?主要是灌输法。美国之音用几十种语言,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全球广播,对华广播每天达10多个钟头,也主要是灌输。在这种情况下,在我国刚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如果我们淡化、弱化或“形强实弱”或“名存实无”德育课,那就意味着自动放弃德育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这是有悖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有悖于我们党和政府的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悖于国外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当然,我们要运用中外已成功的各种教育方法,同时要不断地寻求适合国情、民情新的教育法,以实现灌输其求,兴国利民。

第四、要强化我国学校培养目标的政策导向。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尤为重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影响着我国学校的教育,同时,它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学校德育面临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教育不仅是教育后代,而且是国家文明的基础。学校德育工作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我们必须根据《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充分发掘和运用丰富的德育资源,开辟多种渠道,优化社会、学校德育环境,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国外德育范文篇8

关键词:国外德育;德育发展;传统审视;中国化;立足点

转型期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社会控制的弱化、外部世界的影响等带来了全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德育功能表现在社会上的凝聚力和经济繁荣上的原动力受到挑战。科技革命高涨、知识经济崛兴与中国现代化新进展对它提出时代要求;业已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它产生正负效应;全球化浪潮和霸权主义压力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包括“入世”给它带来新的课题;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赋予它的历史责任,现代社会生活和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发展向它突现多方面的关注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德育发展本身更使它产生内在的改革需要,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了解国外德育的发展趋势,寻求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育新路径,其意义不言自明。

一、国外德育的发展趋势

1.时代主题趋势。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学校德育。许多与我们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也都采取具体措施,大力加强学校德育建设。美国一些人认为:之所以存在教育问题,是没有把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道德教育上;日本认为:轻视德育投资的思想值得反省,只有重视德育投资,才能使日本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英国认为:只有不吝啬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原联邦德国认为:德育投资并不是非生产性投资,它会很快得到经济补偿。各发达国家几乎都把德育改革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美国高校强调要培养学生“理解和忠诚于自由社会”。90年代初提出有针对性的10点建议,呼吁全国各界人士通力合作,建立一个有利于学校培养道德成熟公民的社会环境,共同担负起道德教育的义务。英国教师受命从1994年开始对不守规矩的学生采取较强硬的行动。在此之前,英国政府还曾对一些学校纪律不严发出警告。日本80年代末将德育作为社会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并在加强道德教育全国大会上提出了改革的原则和措施,强调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形成“人”;还提出道德教育不能单靠学校进行,必须使学校、家庭、社会密切结合起来。

可以说,重视和加强德育之所以成为时代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西方发达国家面对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陷入深刻危机的必然选择。

2.综合化趋势。公民教育(包括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共同课题。公民教育一般都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设置特定学科进行道德教育,一是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进行道德教育。战后,尤其近年来,德育内容和方法都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外在德育理论中都注意到多学科基础的综合,力图广泛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新研究成果,加以借鉴和补充。在日本高校,德育课被称为“综合课”,全国大体有25类综合课程和500多个这类课程的专题讲座。文部省规定“学校的道德教育以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为原则”。它不同于内容单一的“修身课”,开始形成德育内容序列化综合特征。由于杜威的“生活即教育”原则渗透到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打破就学校德育论学校德育的传统,实行开放的“大德育”。美国形成了传统方法(即理论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方法(通过课外活动潜移默化)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方法。

3.适应性趋势。国外德育非常强调适应性,有人称之为“适应道德教育”。这种趋势表现为:在制定德育目标时明确提出,从本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出发,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培养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开拓性的人才,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可接受程度。新加坡在编制道德教科书的过程中,不仅对在校的学生、教师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而且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还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反馈性调查,制定出一套既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学生成才需要的道德教育计划和内容,日本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把德育内容分解为不同的层次、深度和侧面,在各年级反复循环,由浅入深,形成循序渐进的过程。

4.实用性趋势。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国外特别强调德育的实用性。美国一方面把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则通过课堂教学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强调通过课外活动(诸如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咨询活动等)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美国大学进行德育的一个突出环节,包括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总之,美国学校德育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轻理论,重行为;轻说理,重管理”。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德育方案都是力求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有的把道德教育教材编制成易于操作的程序。美国的教育方案除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的教育安排、教育建议、实施方法外,还提出了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策略和手段。

5.素质教育趋势。注重提高人的素质,是国外德育的普遍发展趋势,在各国的德育目标、教育内容、德育方法的应用中,都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整体素质。德育不单单是传授“美德”,解决眼前的社会规范问题,而是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能力,以形成完善的个性。美国在90年代初提出的10点建议中,要求学校注重向学生传授正义、勤奋和尊重他人等美德,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日本强调学校应当成为学生的“精神食堂”,必须给学生以丰富的精神养料,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和富有同情心。新加坡于1992年开始起用一套新的公民与道德课程,给学生灌输一些公民应有的道德心、社会责任感及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同时也采取一些更有效、更富有新意的辅助课程,来提高学生在学业、人格和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发展,这一切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既温情又能独立思考的公民,为他们步入急剧变化的技术时代做好准备。

6.重视传统趋势。当代世界范围内激荡着一股“传统热”、“寻根热”、“儒学热”,成为国外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说:“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东方的言行思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日本筑波大学教授高桥进说:“东洋思考方式、伦理观,对面临21世纪的人类来说,可发挥领导作用的时代业已到来。”甚至有不少学者大倡“儒教资本主义”、“儒教工业文明”、“复兴儒学”。当然,正像欧洲“文艺复兴”那样,这种“复兴”绝不是简单地恢复传统文化,而在继承、弘扬古代人文传统的基础上,酝酿创造人类更新、更高的文化。这一点在新加坡表现得十分突出。

二、中国德育实践的审视

审视我们的德育实践,由于受“左”的影响,教育方法僵硬,教育内容“窄化”,把认识问题、实际生活问题、生理和心理问题同思想道德问题“一锅煮”的现象仍然存在。传统的不完整的社会主义德育的内容占居主导地位,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高度政治化的内涵。革命战争中强调阶级关系、阶级感情,这是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础。建国后,长期奉行“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挂帅”方针,政治主宰一切文化形态,思想道德被高度政治化,强调思想道德的阶级性、政治性,否认思想道德的普遍性、独立性,思想道德成为政治的附庸,从而抹杀了思想道德的独立性及其内涵的特殊性,最终妨碍了思想道德自身的建设,削弱了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传统思想道德的家族伦理、血缘亲情全面抵制、彻底否定,造成传统思想道德的某种断裂。对西方道德的人道主义也持批判态度,从而造成“五四”新道德传统的失落。政治化的思想道德被“左”倾思潮利用,在“”中成为践踏人性和人类价值规范的工具。

2.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由于国家与社会价值一体化,国家控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上都高度政治组织化了,其基本细胞就是工作单位,不存在与之分离的独立个体。在这种体制下,个人没有特殊利益,完全融合于集体利益之中;个人没有特殊选择,只能服从集体安排。在这种公私对立的格局下,必须无条件地肯定或高扬群体价值,否定和抑制特殊的个体价值,个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集体主义道德要求个人服从集体,把集体需要当作自己的需要,不计个人得失,不追求个人成功,提倡谦虚忍让、守纪律、听话等。这种集体主义道德在战争年代和尚未摆脱落后面貌的艰苦创业年代是非常必要的,它抵制了个人主义,维护了国家、集体的利益,鼓舞了人们的献身热情,强化了纪律性,树立了一代新风。但是,这种思想道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主要是对特殊个体价值的否定,压制了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碍于个性全面发展。

3.理想主义的强化。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原则是高度理想主义的,它继承了传统思想道德的理想化倾向,把个人设计成理想化的革命者,基于这种人格理想,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仅有思想道德“提倡”和道德“禁止”两极,缺少规范人们现实行为的思想道德“允许”部分。这种理想化的思想道德曾经鼓舞了人们的革命热情,培养了一大批模范典型。但是,它又有对人约束过紧、脱离现实、令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弊病。把思想道德提到一般人达不到的程度,只能培养圣徒,不能指导人们的行为,从而失去其现实功用。

4.思想道德的抽象化。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和计划经济体制使行政关系成为基本纽带,各个独立的人际关系领域尚未分化出来,因而形成了普遍的思想道德,而具体的思想道德规范则缺失。普遍的思想道德在社会关系未分化、社会生活单一的历史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取代具体的思想道德而发生规范作用。但是,普遍的思想道德脱离具体的思想道德规范就难免陷于空泛,使其可操作性大打折扣。一些特殊的思想道德领域,如婚姻、家庭、朋友、师生等人际关系方面,普遍的思想道德的普遍适应性更差。由于缺乏具体的思想道德要求和可操作性,“大原则下开小差”是常有的现象,人们往往口头承认道德原则,而具体行为上又违背它,甚至走向反面。

三、国外德育的中国化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以肯定开始的事物往往以否定告终,而以否定开始的事物,又往往以肯定告终。现代市场经济具有较大的制度弹性、意识形态弹性、文化弹性和地域弹性,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和兼容能力,它既可以吸纳伊斯兰文化,也可以吸纳基督文化;既可以兼容欧美文明,也可以兼容大东亚华夏文明。学习和研究国外德育的成功经验,不仅要掌握和运用现代世界各国德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同时也要研究其相异特点,要分析和研究一定国家和地区形成某种特色的德育模式和体系的原因和社会条件。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绝不能以“中国特色”为借口,来排斥人类社会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堵塞我们步入世界共同发展的大道;但是,无论哪一个国家的德育模式,都不能成为送货上门的进口物,都不能像现成衣服一样拿来就穿,都必须经过我们自己的“肠胃”消化吸收,创造性地成为我们可行、可用的东西。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一样的树叶一样,我国不同地区尤其不同学校的德育模式也不会绝对一致。这就要靠我们以丰富多彩的实践,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我国德育的立足点

1.立足于德育的主体性建设。德育的主体性主要是德育工作主体和德育对象主体。“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德育工作,除了要与德育的社会化、终身化相适应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德育工作主体职能和角色的根本转变。要使德育工作者的职能,由单向灌输现成的思想道德理论,转变为关心、指导、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使自己也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由此,德育工作主体的角色也相应地要由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的“灌输者”、“管束者”,转变为受教育者主体德性发展的“良师益友”、“人之师表”。为此,德育工作者要面对新时期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讨自身的育人使命有清醒的认识,树立现代德育思想、观念;系统掌握现代德育知识、技能,提高德育的创新智慧和实践能力;在开放的环境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修养,对受教育者真正能够做到启人心灵、为人师表。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规范系统,德育是一个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独特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包含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如果把道德仅仅看成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就范,道德建设就无法形成主体性的建设,也无法释放个体的潜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人的主体活动是道德活动的原动力。德育心理研究表明,道德品质是个人自觉意志的凝结,是一种基于自觉自愿选择的行动过程,对行为实行自我调节是人们道德发展的关键,深刻的自我认识和适当的自我评价是行为自我调节的重要前提。把德育作为提高人的素质的一项主体性建设,就是要注重挖掘和发展主体内在的能动因素,使人摆脱盲目必然性。德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培养人高尚的需要和情感。这是动力学意义上的主体导向、推动、调控的机制。马克思曾经指出:理想社会中的人,不仅是“国民经济意义上的富有”,“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2)把人的低层次的需要和相应的情绪,引向高层次的社会性的精神文化需要和相应情绪,促进人的精神完善,就必须培养人的需要。德育的另外一个机制是面对具体道德情境时主体的智慧操作机制,关键在于发展人的道德思维能力。现代道德教育复兴运动中最著名的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取决于一种“基本的思维——组织”;对一个道德问题的反应不只有特定的知识决定,而是由一个“基本思维——组织”决定的。只要个体形成了某种思维方式,即有了某一道德判断结构,那么,在大部分道德情境下,个体就会运用这种方式或结构从事道德思维,指导道德行动的。他据此提出了一个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方法”。(3)这些研究对我们改变德育中存在的“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是大有启发的。

2.立足于科学性的德育方法。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落后,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成熟,双重体制在一定时期的并存、交织和冲突,使得德育对现代化发展的智力支持缓慢和困难。理论“灌输”为主和形式主义的德育方式还没有完全改观。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受教育者以积极的情感驱动,以科学的理性精神来进行道德实践、道德批判和道德创新,而且要更多地运用观察、调查、实验、个案分析等科学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研究道德现象,总结经验,揭示规律。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正确理论,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信念,在实践基础上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3.立足于双向交流的德育过程。德育不是居高临下单向灌输,是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的互动过程。把德育作为教育者的教和受教育者的学相互作用并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实现的活动,真正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关系,是创设受教育者主体人格发展的必要前提。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和成长实际出发,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唤起受教育者内在道德需要和思想自觉;优化环境,交流情感,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动人心弦的共鸣中主动实现思想道德的“内化”;教育受教育者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让他们在开放的情境中锻炼自辨是非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在生活里学会自我修养,在思想道德上不断适应新的客观要求,则是德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和重要举措。

4.立足于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德育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并使之成为他们由衷的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学校德育课程,要打破旧的“课程”框框和“学科”模式,以理论、规范和一定阶段学生生活实践为教材,除了显性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发、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中一切积极的隐性课程内容,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把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

5.立足于开放式的运行方向。当今的社会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社会”。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日益全球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将会更为“相互激荡”。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和多元多彩多变的现代世界,德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为了造就开放社会中能够自学自强自律的思想道德主体,而让受教育者置身于开放的教育环境和过程中,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开放中,不断实现着自己的发展和更新。德育思维的变革也要开拓新的视野,不断吸收世界文明的新成果,德育内容要有一个基础性相对稳定的系统向时代和生活开放,不断从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中吸纳新鲜的思想道德养料,关注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思想道德上的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和新热点,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张扬,思想道德批判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实现德育内容的不断创新。

6.立足于综合型德育空间。根据人的素质发展的整体性和影响人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因素的多样性,德育要从整体着眼,打破单一的旧格局,建成整体性和开放性的“大德育”新体系。一要整体规划,既有区别又相联系地安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形成科学序列和整体衔接。二要整体实施,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有机结合,寓于学校各学科各课程之中,并以社区为重要依托,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合理配合,构成德育的社会网络和整体合力。努力使受教育者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整体发展。

7.立足于信息化的德育载体。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已不是一种遐想,而是活生生的现实。随着网络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不断普及,它将成为最重要、最快捷、最富有生机活力的大众传媒方式。德育如不介入和运用这种载体形式,就不仅仅是失去一块阵地问题,而是其他形式工作的成效也将受到冲击甚至被抵消。网上思想交流和观念碰撞,不像做大“报告”,一切按部就班;也不像面对面交谈,碍于诸多因素而有回旋余地,而是即时应对,是真正意义上的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无疑将推动德育工作以及其他学科工作功能的整体化体系建构,德育工作的依附载体形式由“真空传播”向媒化载体转变迫在眉睫。

8.立足于显隐结合的德育效果。德育不再单纯是从外部施加给人的说教和约束,而是以人为本,把道德作为人的内在需要,把受教育者作为成长着的思想道德主体来培养,以主体德性的发展和德性主体的建构为根本目的。因此,它将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切实实行德育的民主化,注重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自觉,着力提高他们的是非善恶辨别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创新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德育又要重视“规范教育”,把合理规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类道德文明与群体自律精神的集中体现,致力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学生日常行为等规范的养成教育,使这些规范化为主体内在“自律”的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建立更加合理的社会生活秩序,为主体德性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使主体真正获得对道德必然的把握。公务员之家

总之,高度抽象化的道德原则并不能处理具体的道德关系,只有适用于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不同情境、不同职业的道德要求和规范,才具有道德教育的实际意义。中国德育的发展,依赖于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有赖于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新道德理念的树立,有赖于用萌芽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来引导人、培育人、激励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9.

[3][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5.

[4]靳诺.德治法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9.

国外德育范文篇9

关键词:国外德育;德育发展;传统审视;中国化;立足点

转型期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社会控制的弱化、外部世界的影响等带来了全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德育功能表现在社会上的凝聚力和经济繁荣上的原动力受到挑战。科技革命高涨、知识经济崛兴与中国现代化新进展对它提出时代要求;业已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它产生正负效应;全球化浪潮和霸权主义压力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包括“入世”给它带来新的课题;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赋予它的历史责任,现代社会生活和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发展向它突现多方面的关注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德育发展本身更使它产生内在的改革需要,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了解国外德育的发展趋势,寻求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育新路径,其意义不言自明。

一、国外德育的发展趋势

1.时代主题趋势。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学校德育。许多与我们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也都采取具体措施,大力加强学校德育建设。美国一些人认为:之所以存在教育问题,是没有把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道德教育上;日本认为:轻视德育投资的思想值得反省,只有重视德育投资,才能使日本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英国认为:只有不吝啬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原联邦德国认为:德育投资并不是非生产性投资,它会很快得到经济补偿。各发达国家几乎都把德育改革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美国高校强调要培养学生“理解和忠诚于自由社会”。90年代初提出有针对性的10点建议,呼吁全国各界人士通力合作,建立一个有利于学校培养道德成熟公民的社会环境,共同担负起道德教育的义务。英国教师受命从1994年开始对不守规矩的学生采取较强硬的行动。在此之前,英国政府还曾对一些学校纪律不严发出警告。日本80年代末将德育作为社会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并在加强道德教育全国大会上提出了改革的原则和措施,强调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形成“人”;还提出道德教育不能单靠学校进行,必须使学校、家庭、社会密切结合起来。

可以说,重视和加强德育之所以成为时代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西方发达国家面对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陷入深刻危机的必然选择。

2.综合化趋势。公民教育(包括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共同课题。公民教育一般都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设置特定学科进行道德教育,一是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进行道德教育。战后,尤其近年来,德育内容和方法都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外在德育理论中都注意到多学科基础的综合,力图广泛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新研究成果,加以借鉴和补充。在日本高校,德育课被称为“综合课”,全国大体有25类综合课程和500多个这类课程的专题讲座。文部省规定“学校的道德教育以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为原则”。它不同于内容单一的“修身课”,开始形成德育内容序列化综合特征。由于杜威的“生活即教育”原则渗透到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打破就学校德育论学校德育的传统,实行开放的“大德育”。美国形成了传统方法(即理论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方法(通过课外活动潜移默化)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方法。

3.适应性趋势。国外德育非常强调适应性,有人称之为“适应道德教育”。这种趋势表现为:在制定德育目标时明确提出,从本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出发,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培养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开拓性的人才,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可接受程度。新加坡在编制道德教科书的过程中,不仅对在校的学生、教师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而且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还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反馈性调查,制定出一套既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学生成才需要的道德教育计划和内容,日本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把德育内容分解为不同的层次、深度和侧面,在各年级反复循环,由浅入深,形成循序渐进的过程。

4.实用性趋势。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国外特别强调德育的实用性。美国一方面把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则通过课堂教学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强调通过课外活动(诸如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咨询活动等)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美国大学进行德育的一个突出环节,包括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总之,美国学校德育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轻理论,重行为;轻说理,重管理”。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德育方案都是力求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有的把道德教育教材编制成易于操作的程序。美国的教育方案除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的教育安排、教育建议、实施方法外,还提出了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策略和手段。

5.素质教育趋势。注重提高人的素质,是国外德育的普遍发展趋势,在各国的德育目标、教育内容、德育方法的应用中,都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整体素质。德育不单单是传授“美德”,解决眼前的社会规范问题,而是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能力,以形成完善的个性。美国在90年代初提出的10点建议中,要求学校注重向学生传授正义、勤奋和尊重他人等美德,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日本强调学校应当成为学生的“精神食堂”,必须给学生以丰富的精神养料,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和富有同情心。新加坡于1992年开始起用一套新的公民与道德课程,给学生灌输一些公民应有的道德心、社会责任感及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同时也采取一些更有效、更富有新意的辅助课程,来提高学生在学业、人格和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发展,这一切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既温情又能独立思考的公民,为他们步入急剧变化的技术时代做好准备。

6.重视传统趋势。当代世界范围内激荡着一股“传统热”、“寻根热”、“儒学热”,成为国外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说:“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东方的言行思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日本筑波大学教授高桥进说:“东洋思考方式、伦理观,对面临21世纪的人类来说,可发挥领导作用的时代业已到来。”甚至有不少学者大倡“儒教资本主义”、“儒教工业文明”、“复兴儒学”。当然,正像欧洲“文艺复兴”那样,这种“复兴”绝不是简单地恢复传统文化,而在继承、弘扬古代人文传统的基础上,酝酿创造人类更新、更高的文化。这一点在新加坡表现得十分突出。

二、中国德育实践的审视

审视我们的德育实践,由于受“左”的影响,教育方法僵硬,教育内容“窄化”,把认识问题、实际生活问题、生理和心理问题同思想道德问题“一锅煮”的现象仍然存在。传统的不完整的社会主义德育的内容占居主导地位,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高度政治化的内涵。革命战争中强调阶级关系、阶级感情,这是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础。建国后,长期奉行“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挂帅”方针,政治主宰一切文化形态,思想道德被高度政治化,强调思想道德的阶级性、政治性,否认思想道德的普遍性、独立性,思想道德成为政治的附庸,从而抹杀了思想道德的独立性及其内涵的特殊性,最终妨碍了思想道德自身的建设,削弱了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传统思想道德的家族伦理、血缘亲情全面抵制、彻底否定,造成传统思想道德的某种断裂。对西方道德的人道主义也持批判态度,从而造成“五四”新道德传统的失落。政治化的思想道德被“左”倾思潮利用,在“”中成为践踏人性和人类价值规范的工具。

2.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由于国家与社会价值一体化,国家控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上都高度政治组织化了,其基本细胞就是工作单位,不存在与之分离的独立个体。在这种体制下,个人没有特殊利益,完全融合于集体利益之中;个人没有特殊选择,只能服从集体安排。在这种公私对立的格局下,必须无条件地肯定或高扬群体价值,否定和抑制特殊的个体价值,个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集体主义道德要求个人服从集体,把集体需要当作自己的需要,不计个人得失,不追求个人成功,提倡谦虚忍让、守纪律、听话等。这种集体主义道德在战争年代和尚未摆脱落后面貌的艰苦创业年代是非常必要的,它抵制了个人主义,维护了国家、集体的利益,鼓舞了人们的献身热情,强化了纪律性,树立了一代新风。但是,这种思想道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主要是对特殊个体价值的否定,压制了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碍于个性全面发展。

3.理想主义的强化。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原则是高度理想主义的,它继承了传统思想道德的理想化倾向,把个人设计成理想化的革命者,基于这种人格理想,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仅有思想道德“提倡”和道德“禁止”两极,缺少规范人们现实行为的思想道德“允许”部分。这种理想化的思想道德曾经鼓舞了人们的革命热情,培养了一大批模范典型。但是,它又有对人约束过紧、脱离现实、令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弊病。把思想道德提到一般人达不到的程度,只能培养圣徒,不能指导人们的行为,从而失去其现实功用。

4.思想道德的抽象化。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和计划经济体制使行政关系成为基本纽带,各个独立的人际关系领域尚未分化出来,因而形成了普遍的思想道德,而具体的思想道德规范则缺失。普遍的思想道德在社会关系未分化、社会生活单一的历史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取代具体的思想道德而发生规范作用。但是,普遍的思想道德脱离具体的思想道德规范就难免陷于空泛,使其可操作性大打折扣。一些特殊的思想道德领域,如婚姻、家庭、朋友、师生等人际关系方面,普遍的思想道德的普遍适应性更差。由于缺乏具体的思想道德要求和可操作性,“大原则下开小差”是常有的现象,人们往往口头承认道德原则,而具体行为上又违背它,甚至走向反面。

三、国外德育的中国化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以肯定开始的事物往往以否定告终,而以否定开始的事物,又往往以肯定告终。现代市场经济具有较大的制度弹性、意识形态弹性、文化弹性和地域弹性,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和兼容能力,它既可以吸纳伊斯兰文化,也可以吸纳基督文化;既可以兼容欧美文明,也可以兼容大东亚华夏文明。学习和研究国外德育的成功经验,不仅要掌握和运用现代世界各国德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同时也要研究其相异特点,要分析和研究一定国家和地区形成某种特色的德育模式和体系的原因和社会条件。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绝不能以“中国特色”为借口,来排斥人类社会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堵塞我们步入世界共同发展的大道;但是,无论哪一个国家的德育模式,都不能成为送货上门的进口物,都不能像现成衣服一样拿来就穿,都必须经过我们自己的“肠胃”消化吸收,创造性地成为我们可行、可用的东西。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一样的树叶一样,我国不同地区尤其不同学校的德育模式也不会绝对一致。这就要靠我们以丰富多彩的实践,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我国德育的立足点

1.立足于德育的主体性建设。德育的主体性主要是德育工作主体和德育对象主体。“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德育工作,除了要与德育的社会化、终身化相适应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德育工作主体职能和角色的根本转变。要使德育工作者的职能,由单向灌输现成的思想道德理论,转变为关心、指导、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使自己也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由此,德育工作主体的角色也相应地要由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的“灌输者”、“管束者”,转变为受教育者主体德性发展的“良师益友”、“人之师表”。为此,德育工作者要面对新时期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讨自身的育人使命有清醒的认识,树立现代德育思想、观念;系统掌握现代德育知识、技能,提高德育的创新智慧和实践能力;在开放的环境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修养,对受教育者真正能够做到启人心灵、为人师表。

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规范系统,德育是一个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独特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包含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如果把道德仅仅看成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就范,道德建设就无法形成主体性的建设,也无法释放个体的潜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人的主体活动是道德活动的原动力。德育心理研究表明,道德品质是个人自觉意志的凝结,是一种基于自觉自愿选择的行动过程,对行为实行自我调节是人们道德发展的关键,深刻的自我认识和适当的自我评价是行为自我调节的重要前提。把德育作为提高人的素质的一项主体性建设,就是要注重挖掘和发展主体内在的能动因素,使人摆脱盲目必然性。德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培养人高尚的需要和情感。这是动力学意义上的主体导向、推动、调控的机制。马克思曾经指出:理想社会中的人,不仅是“国民经济意义上的富有”,“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2)把人的低层次的需要和相应的情绪,引向高层次的社会性的精神文化需要和相应情绪,促进人的精神完善,就必须培养人的需要。德育的另外一个机制是面对具体道德情境时主体的智慧操作机制,关键在于发展人的道德思维能力。现代道德教育复兴运动中最著名的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取决于一种“基本的思维——组织”;对一个道德问题的反应不只有特定的知识决定,而是由一个“基本思维——组织”决定的。只要个体形成了某种思维方式,即有了某一道德判断结构,那么,在大部分道德情境下,个体就会运用这种方式或结构从事道德思维,指导道德行动的。他据此提出了一个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方法”。(3)这些研究对我们改变德育中存在的“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是大有启发的。

2.立足于科学性的德育方法。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落后,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成熟,双重体制在一定时期的并存、交织和冲突,使得德育对现代化发展的智力支持缓慢和困难。理论“灌输”为主和形式主义的德育方式还没有完全改观。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受教育者以积极的情感驱动,以科学的理性精神来进行道德实践、道德批判和道德创新,而且要更多地运用观察、调查、实验、个案分析等科学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研究道德现象,总结经验,揭示规律。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正确理论,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信念,在实践基础上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3.立足于双向交流的德育过程。德育不是居高临下单向灌输,是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的互动过程。把德育作为教育者的教和受教育者的学相互作用并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实现的活动,真正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关系,是创设受教育者主体人格发展的必要前提。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和成长实际出发,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唤起受教育者内在道德需要和思想自觉;优化环境,交流情感,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动人心弦的共鸣中主动实现思想道德的“内化”;教育受教育者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让他们在开放的情境中锻炼自辨是非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在生活里学会自我修养,在思想道德上不断适应新的客观要求,则是德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和重要举措。

4.立足于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德育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并使之成为他们由衷的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学校德育课程,要打破旧的“课程”框框和“学科”模式,以理论、规范和一定阶段学生生活实践为教材,除了显性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发、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中一切积极的隐性课程内容,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把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

5.立足于开放式的运行方向。当今的社会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社会”。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日益全球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将会更为“相互激荡”。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和多元多彩多变的现代世界,德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为了造就开放社会中能够自学自强自律的思想道德主体,而让受教育者置身于开放的教育环境和过程中,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开放中,不断实现着自己的发展和更新。德育思维的变革也要开拓新的视野,不断吸收世界文明的新成果,德育内容要有一个基础性相对稳定的系统向时代和生活开放,不断从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中吸纳新鲜的思想道德养料,关注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思想道德上的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和新热点,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张扬,思想道德批判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实现德育内容的不断创新。

6.立足于综合型德育空间。根据人的素质发展的整体性和影响人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因素的多样性,德育要从整体着眼,打破单一的旧格局,建成整体性和开放性的“大德育”新体系。一要整体规划,既有区别又相联系地安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形成科学序列和整体衔接。二要整体实施,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有机结合,寓于学校各学科各课程之中,并以社区为重要依托,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合理配合,构成德育的社会网络和整体合力。努力使受教育者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整体发展。

7.立足于信息化的德育载体。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已不是一种遐想,而是活生生的现实。随着网络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不断普及,它将成为最重要、最快捷、最富有生机活力的大众传媒方式。德育如不介入和运用这种载体形式,就不仅仅是失去一块阵地问题,而是其他形式工作的成效也将受到冲击甚至被抵消。网上思想交流和观念碰撞,不像做大“报告”,一切按部就班;也不像面对面交谈,碍于诸多因素而有回旋余地,而是即时应对,是真正意义上的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无疑将推动德育工作以及其他学科工作功能的整体化体系建构,德育工作的依附载体形式由“真空传播”向媒化载体转变迫在眉睫。

8.立足于显隐结合的德育效果。德育不再单纯是从外部施加给人的说教和约束,而是以人为本,把道德作为人的内在需要,把受教育者作为成长着的思想道德主体来培养,以主体德性的发展和德性主体的建构为根本目的。因此,它将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切实实行德育的民主化,注重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自觉,着力提高他们的是非善恶辨别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创新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德育又要重视“规范教育”,把合理规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类道德文明与群体自律精神的集中体现,致力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学生日常行为等规范的养成教育,使这些规范化为主体内在“自律”的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建立更加合理的社会生活秩序,为主体德性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使主体真正获得对道德必然的把握。

总之,高度抽象化的道德原则并不能处理具体的道德关系,只有适用于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不同情境、不同职业的道德要求和规范,才具有道德教育的实际意义。中国德育的发展,依赖于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有赖于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新道德理念的树立,有赖于用萌芽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来引导人、培育人、激励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9.

[3][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5.

[4]靳诺.德治法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9.

[5]戴纲书.德育环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

[6]王晓朝.传统道德向现代道德的转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

[7]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角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

[8]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

[9][英]彼得斯著,邬冬星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

国外德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德育课程;内涵;形态;融合

2016年起,教育部规定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初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品德与生活》是之前我国小学一、二年级课表所列的德育课程,按此系列,三至六年级为《品德与社会》,初中为《思想品德》,高中为《思想政治》。仅以法治教育内容为例,国外体现在哪些课程之中呢?列举一二。例如,美国小学社会科中以法律为核心的教育目标所体现的相关基本问题有:[1]什么是规则和法律?为什么我们需要规则和法律?谁来制订法律?如果我认为某一个规则或法律是不公平的,我应该怎么做?如果一个人触犯了法律,会发生什么事情?作为一个公民,在遵守法律方面我要承担什么义务?法律如何来保护我和我的权利等等。在美国的公民教育课中,也有相关规则和自律的教育内容,通过公民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尊重规则可以使公众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障,不守规则就有可能使每人得到的利益相互抵消,还会承担违反规则的“成本”,使人不敢违反。又如,日本法治教育贯穿于中小学课程教学的始终。在内容上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树立规则意识,二是私法和消费者保护意识,三是宪法意识。这些内容分别对应于特定的课程教学,在中小学的社会课、道德课、特别活动、综合学习时间以及其他一些学科课程教学中都会有所体现。可见,同一个法治教育的内容,在不同的国家,涉及的课程可能有所不同,他们有专门的德育课程吗?究竟什么是德育课程?其基本实现形态有哪些?本文意图从国外德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这一视角对德育课程作一阐述。

一、有关德育课程设置的直接法和间接法之争

学校道德教育要不要专门设置课程?道德教育能不能通过专门的课程来进行?教育发展史上,德育作为课程存在的合理性一直存在着争议,尤其是近代以来,一般人们称之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之争。直接法强调通过单独设立课程进行道德教育,间接法主张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没有必要单独开设道德课程。这两种认识在各个时代在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并于今天走向了融合。以美国为例。有学者概括了与宗教课程和权威灌输性相关联的西方传统德育课程的特征:(1)在性质上,是一种强制的、灌输式的教育。(2)在目的上,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3)在内容上,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乃是可推崇并为大多数人一致认可的、具体的道德细则、规范或宗教教条。(4)在方法上,通常诉诸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纪律、强迫执行、训诫、奖励和惩罚以及榜样等。[2]显然,这也是直接法在当时的主要表现。为此,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强烈反对,提出“如果知识的方法和题材与道德发展没有密切的、有机的联系,就不得不求助于特定修身课和特定的训练方式:知识没有和寻常的行为动机和人生观融为一体,而道德就变成道德说教——成为各自独立的德行组合”“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3]因而主张将德育与所有课程结合起来,可以认为是间接法的主张。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哈特肖恩和梅在美国品德教育研究会资助下主持了一项针对11000多名8-16岁儿童的有关诚实、义务、利他主义和自制等的调查,得出结论,儿童掌握的道德规范和美德概念与他的实际行为无关,甚至过多讲授、灌输有关诚实、利他主义的概念不仅无益反而可能会有害。“正是道德教学把孩子教坏了”,“当我去掉一个坏孩子业已接受的道德教学时,他就自动变成了一个好孩子”。[4]这一实证研究在当时是对直接法的一次重大打击。20世纪上半叶,道德教育陷入低谷,进入“道德教育的荒凉时期”,[5]到50年代,无论是直接法还是间接法,道德教育几乎从美国学校中消失了,究其原因,美国品格教育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托马斯•里克纳曾经作过这样的概括:[6](1)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使人们以进化的观点看待任何事物,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动荡不定的,包括道德。(2)逻辑实证主义哲学从欧洲传入美国,强调事实和价值之间的本质区别。因此,道德是相对的、带有主观性的,个人的价值判断也就不能具有公众性,不能在学校进行传授。(3)20世纪60年代全球范围对个人主义的推崇,强调个人的价值、人身自由和主体性,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高于责任。鼓励无视道德权威,蔑视客观道德标准,提倡自我实现等。(4)美国社会多元化的加剧使人们怀疑:我们应该教授谁的价值?20世纪60年代以后,形成了以路易斯•拉斯思等人为代表的价值澄清理论和以劳伦斯•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他们的理论都建立在对传统的德育课程批判的基础之上,对于如何实施道德教育在方法层面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前者反对将价值强加给学生,后者认为道德教育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教育应该同理智教育一样激发儿童就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进行积极的思考,发展道德推理的能力。但人们批评他们都只强调教育的过程,而不教授具体的内容,因此,学生并不能借由课程学习形成特定的价值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品格教育成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其理论和实践都标志着直接法和间接法的进一步融合。表现在:里克纳所提出的品格教育原则之一是“有效的品格教育应该包括一种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学术课程”,[7]提出的品格教育策略之一是“经由课程传授价值,运用丰富伦理内涵的学术课程(如文学、历史、科学)、出色的计划(如直面历史和我们、儿童核心伦理课程),以此作为教学价值和测查道德问题的载体)”。[8]除了道德课程的学科融合之外,品格教育的融合还表现为实施范围的融合,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与社区的融合,学校道德文化氛围的创设,教室共同体的创建,还有与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的融合,三个品格维度的融合等,[9]这绝不是一门德育课程所能承载的。由上,仅以美国为例,在道德教育的历史进程中,对于道德教育是通过一门单独设置的课程来进行还是通过多学科间接渗透进行,莫衷一是,人们也作出了多种尝试和努力,直接法和间接法在不同时期交替占上风。尽管一般近代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设置以1882年法国以公民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课程为起点。作为实然的课程存在,德育课程这个词的提出也是近些年的事情。但德育课程思想可以说古已有之,并在近代以来的直接法和间接法之争中逐渐走向成熟。

二、德育课程的内涵及基本实现形态

何谓德育课程?有学者对德育课程内涵作了迄今为止较为权威的界定,“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其依据为:第一,课程是教育内容的安排,但不是教育内容本身,所以称之为教育内容、教育影响或学习经验的“形式方面”。第二,称之为课程的东西虽然是教育影响的总和,但这一影响基本上是在学校环境中有意识安排的,或者是这一安排的非预期结果,所以称之为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的“组织”。[10]也有学者从更通俗意义上定义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为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的意识和心理反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良好品德经验的教育因素。它不仅包括学校开设的专门德育学科,而且包括隐蔽德育课程”。[11]查阅较权威的教育类辞书,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没有相关词条,在2014年出版的《大辞海》(教育卷)中是这样界定的:“为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以各种方式使学生获得良好品德经验的教育因素。既包括专门开设的德育课,也包括渗透在学科教学和学校生活中的德育影响”。[12]德育课程的概念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课程主要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有意识安排的,专门开设的课程。以上所引定义更多从广义上理解德育课程,除了专门开设的德育课以外,其他的学科德育渗透、德育活动、与显性德育课程相对应的隐性德育课程都包括在内。所谓课程形态指的是课程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章开始所列举的中国、美国、日本法治教育的内容尽管以不同的课程形态呈现,但都可隶属于大的德育课程的范畴。也就是说,学校的德育课程内容的呈现是丰富多样,有多种形态的。伴随着课程理论的发展,在德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的发展。有学者提出“广义德育课程”、“大德育课程”或“泛德育课程”体系的概念,认为在这一体系中包括四个可以单独成立的、又有相互内在联系的课程,分别是: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13]其中又蕴含着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之分。关于德育课程的形态还有多种提法,如分为:直接德育课程、间接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德育学科课程、德育活动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认知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等等。不管何种分法,其实无外乎两大类: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承接前文讨论的直接法和间接法之争,本文将德育课程形态分为显性德育课程(包括直接德育课程和间接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两大类,并主要论述直接德育课程与间接德育课程的融合。在西方道德教育发展史上,英国的分析哲学家约翰•威尔逊是明确主张进行直接道德教学的,认为应该将道德思维课列入课表之中,并且创立了德育课程的“直接教育法”,即通过系列道德符号的直接教学,教导学生运用这些概念处理道德问题。麦克菲尔也是英国人,他认为,道德主要靠理解和体会,而不是靠教授,他负责的“课程发展课题组”以道德情感为主线编制了供小学使用的《起始线》和供中学使用的《生命线》教材。其中,《生命线》丛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设身处地》。围绕人们在家庭、学校或邻里中经历的各种共同的人际问题设计。第二部分:《证明规则》。设计较为复杂的群体利益冲突及权威问题。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向学生展示以历史事实或现实为基础的道德困境。这两套教材供学校在德育选修课上选用,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形成的“教学生如何关心”的体谅模式是对过于理性进行道德教育的传统的反叛。无疑,有专门道德教材的也是直接的德育课程。美国品格教育代表人物托马斯•里克纳曾经列举了各科教学中可以利用的一些价值因素,如:数学和科学课中科学家的生平业绩、生活和治学态度,语文课中文学上榜样人物的道德作用,历史课上历史伟人的德行与自律精神,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展示适度的自我控制对个人健康和品行的重要等。[14]他认为各科教学对道德教育潜力极大。这是要发挥间接德育课程的作用。课程史上,被认为首次明确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是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中提到,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他认为,构成学校班级生活的有群体、表扬和权力三大隐性课程因素。[15]较早明确提出德育隐性课程的是科尔伯格,他认为德育课程建设的方式不能通过传统智育课程方式来建设,应以隐性课程建设为课程建设的重点。“道德教育的问题常常以直接的课堂行为问题的方式出现,而不以那种可以从理论上予以审慎解决的课程的方式出现。因此,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社会学家就把日常的道德教育活动称作隐蔽或自发课程”。[16]加拿大教育学家克里夫•贝克把传统意义的德育课程分为三种,即偶发性课程——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对于在教授其它学科或管理学校中偶然出现的价值问题作及时处理;整合课程——把有关价值课程的单元或内容融合到现有的学校课程之中,但不包括专门价值教育课;单独价值教育课——把价值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门正式学科,在固定时间里专门进行价值教学。这三种课程应尽可能同时使用。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隐性课程、间接课程和直接课程。贝克被认为是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走向折衷和融合的代表人物。[17]

三、从国外的德育课程形态呈现看直接法与间接法的融合

早期国外德育课程设置不一,有些国家通过开设专门的宗教课、公民课或道德课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如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有些国家不开设独立的道德课,而是通过社会科为主的所有课程及一切活动(如生活指导、课外活动、社区服务等)来实施道德教育,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现实中道德失范的反思,面对学校德育衰退带来的学生各种道德品质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设了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原来专门道德课时不多的国家增设课时,强化直接道德课程的力度。以下以日本和美国的实践为例予以说明。日本历来重视道德教育,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便设立了学校道德教育课程,1947年颁发了新的教学大纲,此后基本每隔10年就会对德育课程进行一次修订。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作为独立科目的道德教育课和特别活动以特定的直接德育课程形态,在日本道德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其中,“道德教育时间”是主要的道德教育课程,从小学一年级起至初中开设,原则上每周一课时,主要采用讨论、交流、实际训练等多样化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水平。高中阶段的道德教育置于社会科的“现代社会”科目内。除了“道德教育时间”以外,德育课程还有社会课、生活课、公民课(高中)、特别活动和学习指导等等,直接的道德课以外的道德教育丰富多彩,与道德课紧密关联,不可分割。特别活动是日本中小学课程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其目的主要是:培养丰富的人性;通过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培养自主的、实践的态度和热情;发展自我理解和自我实践的能力。[18]日本文部科学省《学习指导要领》规定,为了使少年儿童得到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由学科教育、道德教育和特别活动几大部分组成。“学校的道德教育,通过整个学校教育开展实施。不仅在规定的道德教育课上,其他各科目及特别活动中,也应该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指导”。并对各个学科制定了具体的道德教育目标,“在国语科培养尊重国语的态度,文学性教材也要挖掘道德教育价值;数理学科则通过归纳推理等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态度,提高道德判断能力;音乐和图画科,一方面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情操,另一方面,艺术家们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及对生活、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会引起学生的崇敬和模仿,发挥出比抽象的说教大得多的道德力量”。同一个内容的教育经常会渗透在不同的学科中,包括道德课和道德课以外的其它课程以及活动。如前文所述的法治教育中的“形成规则意识”内容,在小学阶段可通过生活课、体育保健课、道德课和特别活动课这四门课的学习达成目标。在生活课中,对一到四年级学生而言主要包括:让学生明白学校、老师、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快乐安心地游戏和生活,学习交通安全法规知识,有规律地、健康和正确地生活,爱护公共物品和设施;对五至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主要包括关心家庭生活、做家务、与家庭成员相互交流、思考邻居们的生活。其教育的目标是,从对社会公共生活的初步认知到强化社会公共意识。在体育保健课中,贯彻规则与合作意识,其中一至二年级形成守规矩的意识,即服从游戏规则;三至四年级参加团队比赛,形成合作意识;五至六年级形成团队合作、运用规则意识。在道德课中,从一至二年级的遵守纪律和规则意识到三至四年级的公德心,再到五至六年级的尊重权利、主动尽义务,整个道德的价值目标是为了培养责任、公平、正义意识。在特别活动课中,一至四年级的学生主动参与四年级以上的学生组织的社团活动;五至六年级的学生组织集体行动,体验集体生活和公共道德。整个特别活动课的价值目标是规范意识、集体意识和责任感。[19]美国是一个典型的自由主义国家,教育体制不是中央集权而是地方分权,各州各校的德育课程及相关大纲和教材都不尽相同,甚至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以中学为例,基本的德育课程有品格教育课、社会科和公民教育课(品格教育课和公民教育课的普及都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重视社会科,将之视为人生必修课。社会科的内容包含了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道德、法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旨在培养有知识、有思想、有道德的公民。公民教育着重培养负责任的积极参与型的公民,培养有全球意识的公民。美国的德育课程强调诚实、勇敢、信念、公正、宽容、人格、善良、助人、言论自由、选择自由、经济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个人尊严、时间分配和个人才能发挥等价值观的培养。有些学校尽管课表上没有专门的德育课,但会时时通过讲座、表演、参观等活动强化诚信、责任心、尊重他人、公平公正、勇气、感恩心等道德特性。如,在突发的森林大火之时,请来消防员给学生介绍森林火灾的危险和消防员的工作,使学生对消防员的职业产生崇敬之情。各种仪式教育也体现出隐性课程的德育影响,“我宣誓,要忠诚于美国国旗为代表的共和国,在上帝的关怀下,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民主和公正”,这是美国中小学生在美国国旗下的宣誓,无疑,这样的场景会让爱国主义深入人心。

四、结语